查看原文
其他

​抗日战争历史趣事四则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一、看看八路军、新四军的迅猛发展


1937年8月,刚刚加入国家抗战军队的第八路军为3.4万人马(后改番号为第18集团军),当年12月底即发展到了9.2万人;1938年底已迅速壮大到了16万人;1939年春又迅速跃至22万人;到1940年6月已扩大到了50万人(包括抗战初仅有1万余游击队的新编第4军);同年,毛泽东又提出了“年内再扩军30万,争取1940年底达到100万”的宏伟扩军计划;截至1945年抗战胜利,中共武装已从抗战之初的不足5万人壮大到了至少120万之众(不包括地方民兵武装及游击队约220万人)的规模,实现了抗战8年扩军24倍的中国奇迹。


正因为如此,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政府进行的“国共多党合作、裁减常备军、共同重建国家”针锋相对谈判中,抗战之初仅拥有2个军五六个师番号的军队(包括散落在华中华南地区的游击队)的中共方面,此时却理直气壮地针对国民政府允许保留的12个师军队条件,提出了自己必须保留48个师的“最低要求”;在美国方面的斡旋调解下,国民政府逐步让步到16个师,最后让步到了20个师,也正因为如此,第三次“国共合作”自然也只能是无果而终了。


经历了八年以弱敌强艰苦卓绝的抗战后,国民政府的军队是越打越少,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却越抗越壮,中共无疑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翁照垣将军怒批张学良


九·一八国耻发生后数日,后来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英雄将领、十九路军旅长翁照垣将军对日军轻而易举占据沈阳时却蛰居北平休闲看戏的“不抵抗将军”张学良发出了如下评价:有枪在手,为何不抵抗?即使抵抗失败,也不失军人本色!张学良不是有坚强卓越修养的军人;中华民族即使有至大至刚之气,又何能从一位满是吗啡针眼的少帅身上找到呢?


三、新四军在日寇投降后痛打落水狗及“高邮受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信息传出后,长期潜伏在苏中地区坚持抗战打顽的新四军苏中区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部的精兵强将火速出击,四处攻击拒不妥协投降的日本侵略军。1945年8月23日解放了宝应;9月1日解放了兴化,9月又底连克了东台、安丰与海安三地,11月10日解放了盐城。


12月19日到25日,新四军粟裕麾下的第8纵队陶勇部发起了“高邮战役”,通过五个昼夜的浴血奋战,在抗战胜利的四个月后一举打垮了拒绝向新四军投降缴械的高邮日本守备大队,并于次日凌晨逼迫被俘的日军守备司令官岩琦大佐及随员走进“受降室”出席“受降仪式”,并向新四军受降代表、8纵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交上了指挥刀及兵员武器统计资料。几年前,高邮县政府还建成了“高邮受降旧址纪念馆”。

四、智勇双全的抗日悍将—杜鼎将军


杜鼎,1906—2003,出生于湖北枣阳一富商家庭,早年考入武汉大学,之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又考取了黄埔军校六期。在抗日战争中,杜鼎身先士卒、积极参加抗战,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及湘西会战等重大战役,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曾历任守备区司令、第74军57师171团团长、第57师副师长及旅长,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1949年,杜鼎率部退往广西,之后率部进入越南后再赴台湾,曾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2003年,因病逝世于台湾。


出人意料的是,生于富商家庭,又为抗日名将方先觉将军之乘龙快婿婿的杜鼎将军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悍将,在一次对日作战失利后,面对优势日军的包围堵截,他命令跟随的残余官兵全部把羊皮外套反过来穿在身上,伪装成羊的他们随即混入漫山遍野的羊群中,终于逃脱了日军的搜捕剿杀。在1944年的湘西会战中,杜鼎率171团在参与过腥风血雨的江口战役后又奉命据守湘西重镇邵阳县城(旧宝庆府),在装备精良的日军连续猛攻下,全团官兵已伤亡惨重(属下第2营官兵已牺牲殆尽),邵阳其他城门均已被日军先后攻破。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杜团长毫不气馁,迅速将第3营残部、几十名勤杂兵、20多名警察及军属炮兵团残部90余人,组织了不到200人的“城防队”,依靠大西门尚存的城墙,构筑防御工事,殊死狙击日军,让攻城日军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最后关头,杜团长又带着残余官兵于夜间突围到了安全地带,邵阳保卫战为曾经誓死固守常德的虎贲军第57师又赢得了一项极大的荣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