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知识点:气候科学与政策的互动简史
点击“气候与金融面面观” 可以订阅哦!
“ 气候变化95%可能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怎么可能性还有零有整的?
气候变化问题科学上说清楚了吗,各国政府拿气候科学作为参考还是拿去喂狗了?”
有人说,气候变化是一些国家限制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阴谋;有人说,气候变化是左翼党派用来扩大政府权力而组织的骗局;有人说气候的变化是地球历史的常态循环;有人说我们需要全球变暖因为我们家乡这个星期非常冷。这些对气候变化的质(gou)疑(pi)和否(che)定(dan)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直到近十年才渐渐消停下来。2015年190多个国家与经济体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人类整体上已经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以及“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将导致灾害性的气候变化”这两个科学论断作为事实接受下来。纵观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科学的接受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全球气候治理迈出的每一个大步都需要科学界重新帮助各国政府认定这两个事实。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路线图》、《巴黎协定》,IPCC发布的每一次报告都对新的气候协议起到了鞭策和推动作用。
科学界向政界阐述一个与政策制定相关的科学结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之一是很少有人去解读充满术语、公式与数据的科学报告,这增加了政策决策者理解报告结论的难度。而严谨的科学结论总是带着不确定性,政策决策者在面对这样的信息时立即采取有效行动的积极性有限。尤其是,当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需要全球在经济、政策、社会和技术层面进行剧烈转型的时候,这样的沟通难度就更大。在电影《后天》里,科学家对副总统说我们的气候系统很脆弱,副总统回了一句“我们的经济系统也很脆弱”。再加上国家间的不信任感,“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国的科学家”的观点并不鲜见。鉴于此,气候变化的讨论在国内和国外常常是一地鸡毛。因此,需要在科学上有权威性、在政治上有公信力的组织面向政府和公众用人话来报告主流科学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与结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就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
自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以来,全球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气候变化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896年,瑞典科学家、诺奖获得者Savante Arrhenius指出,工业化过程将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加强温室效应。在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学年,地球物理学家们发现,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人类测量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以来,此含量已经有所上升。1972年2月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期间,科学家再次发出警告称,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上升,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有显著上升。这是气候变化首次作为国际议题被提上全球议程。此后,1985年于奥地利维拉赫召开了气候问题专门会议,科学家在会上提出各国政府应评估气候变化潜在的影响及采取应对政策的行动力度,呼吁对气候变化采取政治行动。1988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气候会议期间,科学家再次呼吁全球应尽快对气候变化状况进行评估,并立即采取保护大气的行动。
全球温度变化曲线
图片来源:NASA
为了全面、系统性地评估气候变化的成因、潜在影响以及人类可采取的应对策略,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联合国环境署(UNEP)合作建立了一个国际科学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PCC下设有三个工作组,分别对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三方面进行评估。此外,IPCC还有设有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为各国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指南。IPCC附属于联合国,向联合国及世界气象组织的全体成员开放。
IPCC评估报告所反映的观点与政策制定相关,但不具有政策指示性。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各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依据和具体的数据。IPCC自身并不针对气候变化进行具体研究工作,也不对气候现象及气候变化进行监测,而是对全球每年出版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论文进行审查,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认知状况、气候变化原因、潜在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综合评估。每一份评估报告都需要经历5年左右的起草、编纂与审议周期。来自全球各地的数以千计的顶级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将共同志愿编撰评估报告。经过科学家与各国政府审议后,评估报告将公开发布,供各国决策者、科研机构、智库、媒体与民间社会了解气候变化科学进展、影响与应对措施。
IPCC历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
自1990年起,IPCC迄今已发布了五次正式的评估报告,并将于2022年前完成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
于1990年完成的IPCC第一次评估确认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该报告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3℃-0.6℃,海平面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果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以控制,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较工业革命前水平高出4℃。根据上述气候变化情景对其多方面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初步提出了应对方案,其中包括,全球应立即减少60%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长寿命温室气体排放,以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当前的水平。本报告的主要发现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制定与通过,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进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9日联合国大会期间获得通过,并于1994年3月21日起正式生效,旨在推动全球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一定水平,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公约》为此后二十多年的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自1995年首次缔约方大会于德国柏林召开以来,各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一次缔约方会议。此外,《公约》还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基于各自能力原则等国际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
1995 年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设立了柏林授权工作组,围绕一个让缔约方可以操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开始谈判。而1996年IPCC发布第二次评估报告,有力地促进了包括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目标的《京都议定书》的通过。
1996年,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
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指出,二氧化碳排放是人为导致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并表示气候变化带来许多不可逆转的影响。报告还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所述之“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提供了科学信息,并提出制定气候变化政策及落实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兼顾公平原则。
《京都议定书》通过没多久就面临着夭折的危险。因为当时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虽然签署了《议定书》,国会却没有批准。结果在2001年3月宣布退出《议定书》。《议定书》的生效需要两个 55%,一个是 55% 的缔约方批准,这在 2002 年冰岛批准后达到;另一个是占总排放量 55% 的缔约方通过,因为美国退出了《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突然出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节点。在这个时候,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发布,推动了国际社会在气候合作上继续前行的决心。随着俄罗斯在 2004 年批准了《议定书》,90 天后,《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明确了观测到的地表温度上升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称由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为66%,并预测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几乎所有地区都可能面临更多热浪天气的侵袭。IPCC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各地将遭到更多不利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及贫困人口更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是2008年到2012年。所以UNFCCC需要在2007年启动关于2012年之后的安排的谈判。因此2007年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有一次引起的全世界的关注。当年,为了表彰IPCC在推动人类气候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公众对气候问题的重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IPCC和制作了《难以忽视的真相》的阿尔·戈尔。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气候变化在1980年代还仅仅是一个假设性问题,但得益于IPCC近二十年的贡献,到了1990年代,气候变化已经有了确切的科学证据,并在全球建立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广泛共识。
台风“天鸽”导致澳门交通受阻
图片来源:Flickr
蒙古耕地由于极端天气而不再适宜农耕种植
图片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称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毋庸置疑,观测到的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可能性达到90%);而太阳辐射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并非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IPCC的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干旱影响地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的风险也将增加,极地冰川和雪盖的储水量则将减少。
2007年的《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启动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行动计划,目的是在 2009 年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 COP15 上能够完成对 2012 年以后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这也就是著名的《巴厘路线图》。这个谈判被设计为“双轨”,谈《议定书》中发达国家的任务外,也就其他发达国家(其实就是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行动展开谈判。但是这一任务在哥本哈根遭遇了挫折,全球气候治理再一次陷入低谷。人们又再次转向IPCC寻求继续前行的动力。
201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2013年,IPCC发布五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极有可能”(extremely likely,95%以上可能性)导致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大部分(50%以上)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在报告的技术摘要中,IPCC指出可能性超过90%即表明“极有可能”。从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90%到本次评估报告中的95%,这一代表可能性数字的上升表明气候科学家比以前更加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1950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IPCC还指出,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食品安全、公共健康等,并加剧全球水危机、贫困和饥饿等问题。此外,科学家们还表示,未来将难以对气候变化对某一特定地区的影响进行预测。
2014年11月2日,IPCC AR5综合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UN News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14年11月正式发布,本次评估报告以更全面的数据来凸显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IPCC指出,2007年至201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此前10年的两倍;即使按照各国最大力度减排的情景,到21世纪末,全球海平面也可能较20世纪末水平升高0.5米。IPCC还指出,过去三十年来每个十年的地表平均温度都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一个十年。本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在21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高出工业革命前水平2℃的范围内。IPCC认为,如果各国立即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实现这一目标的几率将高于66%;但如果全球到2030年才采取减排行动,实现这一温控目标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碳排放预算(简称“碳预算”)的概念。IPCC表示,为实现2℃温控目标,全球可以排放的碳预算额度约一万亿吨二氧化碳,目前全球碳排放已经超过碳预算的50%。按照目前排放速度,全球将在30年内耗尽剩余额度。IPCC指出,如果要实现2℃温控目标以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到2050年,全球应在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基础上减少40%-70%,并于210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Ottmar Edenhofer表示,全球必须加大对低碳转型的投资力度,避免进一步延误减缓气候变化,并利用各类技术以限制减缓相关的成本。
本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为各国在2015年达成新的气候协议提供了依据。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期间,各缔约方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承诺将采取行动以将全球升温控制在高出工业革命前水平2℃的范围内,并尽量控制在1.5℃范围内。决议要求《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作为参考来源以确定全球盘点所需的信息,并要求各缔约方依据IPCC的方法学及指标来核算各自的温室气体减排力度。
《巴黎协定》通过现场
图片来源:Time
2018年,IPCC 1.5℃特别报告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了1.5℃温控目标,IPCC受托于2018年提供一份特别报告,说明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水平升高1.5℃的潜在影响,并提供实现这一目标的温室气体减排路径。 2018年10月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报告指出,较工业化前水平,目前全球温升已经达到了1℃,造成了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北极海冰减少,及海平面上升等影响。每一点额外的升温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升温 1.5ºC 或更高会增加那些长期的或不可逆转的变化的风险。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ºC 而不是 2ºC 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公平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与温升2°C相比,如果将全球平均温升幅度控制在1.5°C以内,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将减少10cm,夏季北冰洋没有海冰的可能性将从十年一次降低为百年一次,珊瑚礁消失的比例从大于99%降低至70-90%。报告还提出了控制温升在1.5℃之内的路径、所需采取的行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报告指出,全球应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城市等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到2030年全球CO2排放量应比2010年下降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 排放。
从IPCC 1.5°C报告的最新结果可以看到,许多陆地区域的温升程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环境脆弱程度较高,风险承受和恢复能力较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更需要加速开展行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之内。
此报告将为2018年12月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提供重要科学文件,届时各国政府将评议《巴黎协定》的执行情况以寻求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力度的路径。
结语
由IPCC历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可以看出,科学界已经明确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且由人类活动主导的事实。气候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全球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共识,这一政治共识又进一步促使科学界在气候变化方面深入研究,以加深全球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此外,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之一。2018年1月,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传播原则手册》,旨在推动将复杂的气候科学议题在公众中进行有效传播,以提高公众对此议题的认知与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并非仅由某些国家的决策者而决定,更涉及所有国家的公众。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公众,将使公众在接收到准确信息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参与决策。
当然,IPCC的报告有力推动了气候治理的进程,但是毫无疑问全球整体上目前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行动是远远不足的。1.5度报告发布后,一些关注潜水运动的公众号劝大家“看珊瑚要趁早”,外媒中也发出了“(气候行动《巴黎协定》的)渐近主义已死”的严厉评论。这体现了气候传播的另一个困境:在舆论中,从不信到绝望往往只有一步之遥。IPCC解决不了这个困境,这是政治领袖们展示自己的胆略和领导力的地方。
相关文章
IPCC1.5℃特别报告相关内容
(http://ipcc.ch/report/sr15/)
IPCC综合报告:政策决策者摘要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5/syr/AR5_SYR_FINAL_SPM_zh.pdf)
专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
(http://www.climateinfo.cn/news-27/109)
科学家几乎确定(95%)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并且在加剧——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http://www.ghub.org/?p=1374)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