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八届亚投行年会回顾 | 绿研观察
点击 星球公社 守望蓝色星球
导语
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进程放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2023年可持续发展峰会、气候雄心峰会于上周闭幕,揭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展偏离目标、全球气候行动进展无法兑现国家气候目标,更不用提《巴黎协定》长期温控目标。联合国发布的《危机和变革的时代:加速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显示,从2019年至今可持续发展进程的17个目标(36个小类)中仅有15%的目标步入正轨,许多目标出现了倒退。对此各国在联大通过政治宣言,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动员至少500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方案的提议,并呼吁改变多边开发银行的商业模式,以更可负担的利率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私人资本,并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在此背景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于埃及沙姆沙依赫召开主题为“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th in a Challenging World)”的线下年会,通过20余场聚焦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私营部门与私募股权基金、多边开发银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专题论坛,旨在讨论能源、水、卫生等关键基础设施融资机会、促进公私部门合作与区域互联互通[1]。年会开幕式上,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发表主旨讲话指出,后疫情时代全球面临的挑战都更为紧迫,基础设施融资缺口持续扩大,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威胁也愈加频繁,此时多边开发机构的角色与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年会前夕,亚投行发布《气候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发行了亚洲首只气候适应债券,并提前兑现其所有新投资项目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的承诺。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简称“绿研”)远程参与本届年会,从亚投行治理、投融资等方面对年会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以及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关内容进行梳理,跟进亚投行在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在全球气候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更积极作用
在《巴黎协定》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下,实现承诺的资金缺口成为最为关键与紧迫的一环。多边开发银行在资源分配、风险控制方面具备相应能力,其扩大资金撬动私营部门投资的角色愈发重要。COP27联合国气候大会、《二十国集团多边开发银行资本充足框架独立审议报告》(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以及2023年6月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期间发布的多边开发银行愿景声明(MDB Vision Statement)均呼吁多边开发银行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包括开发金融工具、调动私营资本、提高金融效率、在现存风险资本结构上最大限度地推动创新并提高影响等。
亚投行动态
从2016年成立至今,亚投行在自身治理层面,发布并实施了《环境与社会框架》、《申诉应对机制》和《信息披露政策》,在投融资战略方面出台了《能源部门战略》、《交通投资战略》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等。作为国际开发性金融俱乐部(IDFC)成员,亚投行遵循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融资共同原则。为了更好地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年9月,亚投行出台首个中期发展战略(2021—2030),明确将绿色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科技驱动基础设与动员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未来亚投行的四大投资方向。亚投行承诺到2025年气候融资项目总额占比达50%、到2030年跨境互联互通融资项目总额占比25%至30%,以及到2030年动员私人资本相关项目融资占比50%等。[2] 年会上,亚投行表示已兑现所有新投资项目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的承诺,并提前实现到2025年气候融资占比50%的目标,截至2022年底亚投行开展气候融资占总投资比重已超过56%。目前亚投行已向35个成员批准235个投资项目,总计约440亿美元,另有72个项目正在筹备中。据AIIB官网统计,亚投行投资组合中,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基建项目超过投资总额的50%,能源项目占比最大达22%,其次是运输和多部门混合投资分别为17%和15%。(见图1)在合作伙伴拓展方面,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全球六大洲的109个经济体,本次年会期间批准了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坦桑尼亚的加入申请。
图1 亚投行项目的行业类型 | AIIB网站
发布《气候行动方案》(Climate Action Plan)
本届年会期间,亚投行发布的《气候行动方案》(Climate Action Plan),整合了该行关键战略与政策,明确了气候投融资原色,并识别了关键行动领域,为亚投行2030年前的气候行动提供指引。《方案》明确了四个指导原则:一是基于客户需求,将1)针对不同国家情况提供定制化、平衡和公平的解决方案,2)确保公正转型并3)提供能力建设;二是确保有效性,为项目提供附加价值,强调1)提供综合解决方案(providing holistic solutions)、2)资金可持续性以及3)最大化包容性与性别影响;三是动员融资伙伴,聚焦1)扩大自有资金对气候变化的支持,2)撬动私营资本进入气候减缓、适应与自然解决方案,3)通过推动气候市场构建以调动更广泛的私营资本以及4)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四个方面;四是聚焦创新,注重支持1)新技术在气候方面的应用以及2)现有可行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扩大气候投融资:提前完成气候投融资目标,并发行气候适应债券
多边开发银行在为欠发达国家提供气候解决方案和资金、发挥风险吸收与缓释功能、动员私营部门等方面具备特殊作用,为开发全球创新型解决方案提供助力。亚投行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后成立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将绿色和气候作为银行主要优先事项之一。为执行绿色基础设施战略,2020年亚投行设立气候投融资目标为到2025年气候投融资制定好要占核准融资总额的一半,该目标已于2022年底提前超额完成,批准的56%融资涉及气候变化,其中81%用于气候减缓,19%用于气候适应,并且持续履行将所有新投资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的承诺。
为增加对气候韧性的资金支持,亚投行于2023年5月发行亚洲首只气候适应债券,该5年期债券已筹集5亿澳元,所得资金将分配给气候适应融资部分占项目融资总额20%或以上的项目。[3]
能源转型:扩大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并管理自然相关风险
刚结束的纽约气候雄心峰会设定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与能效提升目标,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到现在的三倍,将能源效率提高到现在的两倍,此目标得到了G20、欧盟、德国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办国阿联酋等经济体的支持。[4] 亚投行年会也提出若要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投资需在2030年前增加三倍,即到2030年能源转型和电网投资需4.55万亿美元,期间交通电气化、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将成为最大投资标的,占据72%的份额,总价值4.17万亿美元。
2022年亚投行更新其《能源部门战略》,将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相关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作为战略重点,并对化石能源投融资进行严格限制,以确保与《巴黎协定》目标的一致性。亚投行在《气候行动方案》中指出,在全球去碳化和能源转型背景下,亚投行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主流化的进程,发展现代电网系统,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如储能电池)及能效提升,通过直接投资、提高供应链效率及降低成本等方式支持海上风能和清洁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创新。
Box
亚投行更新版《能源部门战略》
亚投行新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排除煤炭相关项目投资;2)排除石油行业投资,除非是支持偏远小岛屿及其他难以进入地区的基本能源保障或促进甲烷减排的情况;3)基于严格的标准,即充分考虑全球气候路径、成员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以及长期温室气体减排战略(LTSs)的情况下,有选择地为过渡性天然气项目投资。在能源公正转型方面,《战略》强调要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以补救、重新利用和振兴土地和有形资产,改善总体营商环境,并开展就业再培训,以缓解能源转型进程对成员国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然相关风险管理。《方案》鼓励将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工具运用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中,该工具有利于在项目选址中降低因土地用途变化而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如由于野生动物迁徙或栖息地退化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本届年会的能源专场会议在此基础上,通过中东地区的愿景和成功案例的分享,总结全球能源转型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并将持续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的方式动员私营资本实施能源转型倡议。
促进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在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流化
近日,联合国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前发布的《危机和变革的时代:加速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对2019年至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梳理,其中水下与陆地生物指标目前进展均表现为有限或无进展甚至恶化。[5] 据统计,2019年全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约为1240-1430亿美元,远低于到2030年保障生物多样性水平所需的7220-9670亿美元的资金需求,每年的资金缺口约为598-824亿美元。[6]
面对生物多样性这一全球挑战,《方案》将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作为综合解决方案的三个维度之一。亚投行提出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纳入基础设施设计与运行、支持NbS项目来增强气候韧性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本届亚投行年会也围绕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纳入基础设施投资主流进程进行了讨论,与会嘉宾围绕多边开发银行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开展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如下建议:在融资层面,通过有效利用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方式来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物种灭绝速率,以促进陆地和海洋的保护和恢复;在技术层面,鼓励项目开发者采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新技术与新工具;在实践层面,分享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案例提供实践指引。埃及环境部长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私营部门的重要性、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金融框架与制定建设性目标三方面提出愿景,中国进出口银行分享了中国长期以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经验,其他与会者建议综合考虑气候适应、减缓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地区伙伴关系,开展环境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分析为自然资本价值核算提供补充,共享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等。
多利益相关方参与
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方面,本届年会期间,国内外社会组织与合规、评估与廉政部门(Complaints-Resolution, Evaluation and Integrity Unit,CEIU)和亚投行高层围绕其治理与项目执行情况展开交流。
独立的申诉机制可以为多边开发银行与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双向保障,对金融机构而言机制可以减缓投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对当地居民来说机制是其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为弱势群体提供对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不利影响的申诉渠道。在CEIU论坛中,国内外社会组织对土地征用保障、CEIU与PPM机制实施中项目的独立性、定义标准差异、申诉流程的信息披露、投诉者隐私保密性以及两个机制在审计与问责职能上的矛盾等问题表示关切。针对亚投行问责审查机制的投诉数量较少的现象,社会组织研究指出这是该机制自身可行性不足导致的结果。首先,亚投行总投资组合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共同融资或资本市场项目(46%),这类项目未被列入PPM机制审查的范围;二是在符合PPM资格的项目中,一半的项目(50.6%)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开展的间接融资,相较直接贷款缺乏透明度,据统计80%的金融中介机构项目并未披露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在《环境与社会》框架下是必须的);三是与其他九个多边开发银行相比,亚投行问责机制的关键指标不够完善。[7] 对于社会组织代表重点提出的投诉建议渠道与独立问责机制相关问题,亚投行表示将对CEIU和PPM开启审查流程。
在另一场会议中,亚投行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域对话机制建立、“对项目影响地区人民的补偿机制” (Project-affected Peoples Mechanism, PPM)的不足、性别平等、化石能源与水电投资等成为重点议题。其中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环境社会影响的部分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印度班加罗尔公共交通建设项目中机构搬迁对听障学生产生影响;二是印度尼西亚旅游项目中摩托赛道造成的环境及社会影响,即洪水等自然灾害及社区居民面临的威胁;三是孟加拉国天然气发电厂项目与《巴黎协定》的一致性问题。有社会组织建议取消该天然气发电项目,现阶段孟加拉国面临着约55%的电力行业产能过剩,该天然气发电厂不仅需要7500万美元的装机投资外,还需额外的天然气能源供应的成本,其装机与运行的总成本高昂,且可能影响亚投行落实有关“所有新投资项目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的承诺。亚投行表示通过银行提供的能力建设(培训与工作)、资金补偿(搬迁援助、提供土地和永久住房、现金补偿)与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等方式开展解决方案。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到在亚投行的战略与保障框架下,项目的具体实施仍可能面临各类潜在风险,所以其实质影响有待持续跟踪观察。针对代表提出的增加管理团队女性比例等主流化性别平等的建议,亚投行表示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会考虑性别影响,主要以银行当前性别相关政策与战略为指导,且正在制定性别执行方案。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亚投行总批准项目的47%可以反映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涉及性别平等的目标5。
结语
绿研通过线上参会方式对亚投行年会进行远程跟进,对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金融及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等进行梳理,关注亚投行在参与全球气候与生物多样性治理中的行动。在面对全球环境、社会、经济的多重挑战之际,绿研将持续关注开发性金融在增强气候韧性、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及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行动与质性。
欢迎各位专家与绿研共同探讨多边开发性银行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相关议题,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与指导development@ghub.org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1] AIIB. Sustainable Growth In a Challenging World. https://www.aiib.org/en/news-events/events/annual-meetings/2023/overview/index.html
[2] 中国一带一路网. 聚焦丨260亿美元贷款背后,亚投行如何克服疫情挑战推动绿色复苏?. 人民日报. 2021.8.5. https://mp.weixin.qq.com/s/57DU8u38J3nFKsD4V7do8Q?
[3] AIIB. Climate Action Plan. 2023. https://www.aiib.org/en/news-events/news/2023/AIIB-Unveils-Climate-Action-Plan-Reinforces-Commitment-to-Tackle-Climate-Change.html
[4]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差距与目标:九月系列气候峰会进展一览. 2023.
[5]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差距与目标:九月系列气候峰会进展一览. 2023.
[6] Paulson Institute. Financing Nature: Closing the Global Biodiversity Financing Gap. 2020. https://www.paulsoninstitute.org/conservation/financing-nature-report/
[7] RECOURSE. The Accountability Deficit: How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s complaints mechanism falls short. 2021. https://re-course.org/old/wp-content/uploads/2021/10/The-Accountability-Deficit-How-the-AIIB-complaints-mechanism-falls-short.pdf
推荐阅读
如引用本文中的内容,请注明出处,格式为: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2023第八届亚投行年会回顾. 2023。 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公众号ID。 如有任何反馈或疑问,请联系我们:policy@ghub.org |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