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博士是如何阅读的:这是我的厚积薄发之路
将读书学习的任务切分为一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的小任务。譬如在内容上将一本书切分成章节,每个章节是一个任务;在过程上切分读书、做笔记、整理复习等步骤,每个步骤是单独的任务。eg:阅读《xx》书 xx 章;整理《xx》书 xx 章笔记;复习并总结《xx》书 xx 章。 根据任务的性质,为每个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根据日程为每天分配任务。至少分配并完成一个,对此进行打卡记录,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书桌一:上午的阅读时间
书桌二:晚上的阅读时间
书桌三:正经八百的工作台
对于我的研究主题非直接相关,或者参考价值不是特别高的文献,我不会再花时间把它们都扫描成电子版,而是直接在纸质书籍上阅读,并在笔记上记录版权信息和相应页码; 对于 Mac 和 iPad 上电子版文献的阅读,我减少了各种阅读软件的使用频率,而优先使用 DEVONthink 和 DEVONthink To Go 3 进行; 对于笔记记录我仍旧归总于 Obsidian,但是在归总之前,适用不同的场景,搭配使用不同软件,着重优化了记录的便利度。
DEVONthink to Go 3
Mac 版和 iOS 版的软件间可以通过 local sync 同步,保证文献库在两者之间同步的同时,节省了网盘容量的费用。而 iOS 版自带的阅读器的标注效果符合我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做到文献管理和阅读 All in One。这一点优于 MarginNote。(我至今捉摸不透如果不用 iCloud ,那么导入 MarginNote 的文件被储存在哪里,如果有知道的小伙伴请赐教。) 夜间模式下,PDF 背景也自动变成黑色,这一点优于 Highlights 和 LiquidText。 魔术棒划线可以自动变成直线。 最最重要的一点:高亮和标注的笔记内容可以直接导出为带页码链接的 Markdown 文本。有了这个功能就完全不需要每月付费的 Highlights App 了。(实践中发现日语竖排版的高亮有点问题,不过就我而言,我认为除了日后要用的引文之外,最好用自己的话记笔记,而非导出大量高亮,因此可以用划线代替。)
其他的阅读媒介和 Fleeting Notes 捕捉
Step 1:在 iPad 上用 DEVONthink To Go 进行阅读,高亮文章结构性内容,和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内容。这时注重阅读的连贯性。如果有点子怕忘记,就可以随手加入一条 Fleeting Note。
Step 2:读完全文后复习总结高亮部分。集中于理解当下的阅读内容时很难同时记住前面的内容,读完了可能对文章的结构并不清晰。这时从头回顾,只看高亮,用自己的话总结结构框架。
Step 3:打开电脑,PDF 文件已经被自动同步了,在 Mac 版的 DEVONthink 中提取自己做的标注笔记为 Markdown 文件,并转移到 Obsidian 中,这时就形成了笔记初稿。具体做法是:Tools → Summarize Highlights → As Markdown。这时会形成一个新的 md 文件。可以看到,软件自动形成页码和链接。将它发送到 Obsidian 中即可。
Step 4:添加书目信息,梳理笔记,梳理文章逻辑结构,区分作者的主张和自己的 Idea。这样下来对这个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
Step 5:隔几天之后重新打开这个笔记,复习,高亮笔记重点,然后在最上面的写下自己的简要总结和感想。 Step 6:为笔记添加关联笔记,链接到相关研究或者自己的 Permanent Notes。笔记中可以单独抽出利用的引文或内容及评论可以利用 Note Refactor 这个插件将内容提取为一个单独的文献笔记。注意区分自己的 Idea 笔记和文献笔记,我的方法是新笔记命名时,自己的 Idea 笔记前加 🌱,文献笔记前加上 📃,这样一目了然。写文章运用时不会误把他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发现。 Step 7:可以为笔记添加下次复习的时间,或者依靠下次写相关笔记时进行关联的步骤进行复习,抑或听天由命地靠 Random Note 插件玩耍,期待下次相遇。
笔记的精细度和精简度
在 Obsidian 中不但有页面引用,也有块引用,节引用,因此完全不妨碍在新笔记中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使用。
对阅读材料的把握会因阅读者的知识水平和问题关心不同而不同。相信大家都经验过,一篇读过的文章在第一次读时没什么感受,时隔几年再次读时,却惊为天人。由于在于学习初期,对领域的理解不足,很难说一次阅读就能摘选出日后的自己也觉得是精华的东西。那不妨在初期把笔记做得精细一点,不要丢失太多上下文,尽量保留作者的逻辑脉络。这样的笔记才是日后真正能帮助自己的笔记。
我读的书大多是日语文献,即使日语水平再高也不如读中文快。对于花工夫精读下来的文章,不详细记录有点可惜。而一旦记录了,意味着我今后基本上可以依靠笔记,如果需要追溯原文时,则可以通过前述的 DEVONthink 中的 Page Link 简单跳转。
笔记并不是一次做完就扔进仓库再也不看的东西,而是要在不断地复习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可以在复习时,发现其中某一处内容可以分离出单独的笔记时,可以在那时再将它摘出,这样在原文处的结构也不会被打破。 综上所述,阅读好的文章,在笔记的精细度和精简度发生冲突时,我会有限保证精细度。因为精简度可以在日后的深加工中进行弥补,而精细度在一开始丧失了,除非重新花时间阅读原文,否则是不能弥补的。
笔记的层级
我为读过的书们做了目录,书籍页也有各章的目录。这是某一个笔记的父级笔记。向下图这样:
一个笔记中可能又相关链接,这是它的兄弟姐妹平级笔记。 一个笔记中摘取出的新笔记,这是它的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