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了半年 Flomo,我总结出 4 个超实用的「效率技巧」

莱森 少数派 2022-09-06
2022 年 2 月 7 日,我由于一些契机接触到了少数派。一个月的时间,我阅读了很多大家写的文章,当时的感受是少数派作者输出的内容比较「真诚」,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一段实实在在的亲身实践。对于我而言,虽然自己也会记笔记,但是它们总是零零散散,后面回顾的效果也不是特别好。最后干脆也不经常整理和看笔记了。
然而我又不想错过少数派写的诸如《Power +》等文章的精华,因此甚是苦恼。假如有一个工具,能够帮助我轻松地记录「小灵感 / 知识碎片 / 心得体会」,并且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进行回顾就好了。当然,一字不落的把全文铺下来也没必要,所以我希望它可以让我在打开手机的时候,能够把我之前学习的知识链条清晰地展示出来。
与 Flomo 相识
在想法诞生的第二天,我就在少数派探索到了 Flomo。在这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系统化地整理过知识(高考笔记除外),也没有做过任何对外的内容输出。
当时就想,这白白绿绿的 app 看着还挺轻盈,有一种树林小草在生长的感觉。打开后瞬间被它极简的界面吸引住了——每当你需要写一张小卡片的时候,你只需要像发微博一样点击下方的加号,然后撰写内容即可。
Flomo 的 UI 配色、间距都非常统一,每一条内容就是一张精美的小卡片,用它写作有一种极强的沉浸感。于是我开始用它来记录自己每一个时刻迸发的想法、摘录和批注在少数派读到的受启发的内容(如图);接着对它进行批注,以及记录思考后的链接卡片。整个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规则和冗长的教学来约束我「应该如何去用一款笔记 app」,仿佛在写朋友圈,简单而便捷。
之前阅读少数派记的 Flomo 卡片
我在 Flomo 101(即 Flomo 官方说明文档)里跟随创始人少楠的视角接触到了用标签管理知识卡片的方法。于是我很快又带着热情创建了一个特别的标签系统(如图)。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常常在大学寝室和教室往返的路途以及洗澡之后记录灵感。
我的 Flomo 标签系统
3 月,我发现自己居然已经神奇地记录了上千字的笔记。同月 9 日,我自己也加入到了少数派作者大家庭中,成功地输出了自己的第一篇 3000 字的文章。我原本是写给自己看的,然而当时意外地获得了一些读者的反馈,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4 月至 6 月,我依旧在持续不断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7 月份我在飞书写博客,居然也可以在 20 天里输出 30000+ 文字了。并且我的灵感似乎从来没有枯竭过,每一个主题都可以在 Flomo 里面顺着 Memo 链接找到对应的灵感卡片。顺着这条路,我在 7 月参加了飞书的飞行家小星球,写了一篇分享此情,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喜爱和赞扬。
我如何使用 Flomo?

01 用原子化思维扩展知识网络

原子化思维就是一张卡片只有一个知识点,不能把多个知识点混在一张卡片里,否则以后做卡片关联的时候我们不能一下子对应到是哪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举一个例子,在设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首先提取大致的知识框架,比如:色彩、图标、对齐、文字、阴影、设计原则、分析实例。这样,我就可以把「理论规律」和「分析实例」切分开来。在学习新知时,我就会去不断进行回顾:这是一条新的理论吗?或者,这个实例对应了什么设计原则,蕴含了什么色彩知识呢?
如此一来,自己建立的关联很容易被回顾,并且也可以把新知和旧知串成网络,很好地解决了以前记好笔记却不进脑子的问题。这也启发到我:知识整理的关键在于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串联,如果我们只是把卡片规整到一个盒子里,那么每一个知识点在未来都会是割裂的,延展性比较差。只有关联,才可以在日后进行有效的检索和拓展,让知识网越织越大,也越来越牢靠。如果一开始制定的框架没有符合条件的标签,那么我们再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添加即可。
我的 Flomo 原子化知识卡片示例图

02 用卡片记录身边重要建议

最近帮助小伙伴晓玲给她的飞书 Wiki 知识库起了一个名字,用来沉淀很多有价值的沟通内容。我当时秉着对设计创作工作的责任感和热爱,甚至设计了 Wiki 书封,并在 Flomo 里起草,写下了名字背后的价值和内涵。有一层是: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刻,内心处于腐蚀的状态。即便是那些常常带给我们快乐的人,也可能在某个角落,暗自应付蚕食内心的幽灵。所以我们需要相互搀扶、相互鼓舞。每一次谈心,每一份问候,每一段对话——都是赠予的能量。不妨把它们记录下来吧,在未来的某一个关键时刻,它们将汇聚成无穷的力量,仿佛所有之前在你身边说那句话的人,都在此时来到身边陪伴着你。
我希望那一篇写给她的文档就是一份能量。并且,我还在文末贴上了之前记录在 Flomo 里的很多其他值得被传颂的建议。我把这个标签命名为「观星」。当我在情绪低落时,就会打开回顾它们,然后所有的负能量都会烟消云散,转为积极的活力。毕竟能量是守恒的,不同的是它存在的形式。
写给晓铃的文档:文末插入了我设计的 Cover 和自己记录的 Flomo 对话

03 用 Cubox + Flomo 处理碎片化阅读

Cubox 是可以去除所有干扰且能进行高亮和批注的阅读器。我们只需复制网页链接,Cubox 就会自动帮我们抓取网页内容,排除所有广告干扰。并且可以调整一个自己喜欢的字间距和文字大小,非常舒服。我们也可以在有感而发时划线批注。
那么为什么说是「Cubox + Flomo」,Cubox 不是可以批注吗?问题的关键在于——Cubox 批注是批注了,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抽离成原子化知识卡片进行链接。也就没办法很好地回顾知识,有可能约等于白学。因此我们需要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用 Cubox 保存文章,用 Flomo 串联回顾知识。之前尝试过使用 Cubox 的速记功能,但是它的体验远远不及 Flomo。
操作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 Cubox 划线高亮或者批注后点击导出按钮,接着点击「分享为」按钮,就可以拉起 iOS 的分享菜单,我们只需要使用由 Ahonn 做的快捷指令 ,就可以一键保存到 Flomo 里面(注意:导出的内容是划线内容 + 你在 Cubox 里的批注,非常实用)
如果不是 iOS 系统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 Flomo 拓展中心 找到适合自己一键导入 Flomo 的方式。
操作方法示意图
如果想要更方便一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它添加到 iOS 的 Accessibility -> AssistiveTouch 里面,这样直接点击「Send to Flomo」就可以完成操作。
用 AssistiveTouch 进一步简化我的方法

04 用飞书 IM 转文字 + Flomo AssistiveTouch 实现「不用手记笔记」

Flomo AssistiveTouch 还有什么妙用?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学习方法——它可以配合飞书,实现「不用手记笔记」。
原理是借用了飞书在聊天框里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因为我们平时用的 IM 工具需要长按才可以转录文字,但是飞书可以把录音和文字同时发送过去——关键是,你还可以在转录的文字上进行更改(相当于你发了一段原录音 + 高精度转录的文字 + 你的精细调整)。不过这里主要是得益于飞书转录文字的精准度,而其他的 IM 工具做不到。所以我们可以用飞书和 Flomo AssistiveTouch 打一个配合。
举一个具体的场景:之前我看视频自学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时生怕错过重点,所以就会不时地暂停视频记录文字和感想。但是这也对应着一个问题是——容易打断学习的节奏。而如果我们用上面这个方法,就可以在有感而发的时候打开飞书对自己发语音,再对文字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这样就可以直接用嘴记笔记了,速度大大提高,你完全不用再担心被打断节奏。
最关键的是,你每一次说话其实都可以去遵循「费曼学习技巧」。假装在给别人讲述自己对于某一段话的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知识输入的效果。由于知识输入的流畅感大大提高,也许它可以让你更加热爱「用自己的话解释新知」。接着复制文字,用 AssistiveTouch 打开「Send to Flomo」快捷指令,粘贴并选择标签对知识进行串联和管理,方便你事后进行更好地回顾。
用飞书给自己发语音,然后对文本进行微调(比如「额」)
写在最后
创造性的用法还有很多,不过不是我的主要用法,所以就不一一赘述了。千言万语一句话——「唯 Flomo 塑造了我输出记录的习惯」。也许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一套构建于其之中的「体制」。这套「体制」即指「有明确目的」。当你拿起一把好的菜刀的时候,它强化你「做一顿好吃的晚餐」的意愿;当你佩戴好做工精良的手表,它强化你「要珍视时间和效率」的意愿。
当我们在谈论一个笔记 app 的时候,质地不是它的本质,无非是硬件里的代码块;形式不是它的本质,无非是它的样貌和呈现;目的亦不是它的本质,无非是用来记录打字。那到底什么才可以抵达「本质」?唯有「价值」本身。我们千辛万苦打磨一款写作记录的产品,或许代表我们「对知识火炬传递之信仰」、「对自身时光流淌之惦念」,就好像人们曾设计「手表」的初衷——不为它的质地、形式、目的,这三者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珍视时间和效率的意愿」这个价值点才是。
如果一款笔记 app 看起来很棒,但最后都不能够让我爱上「记录美好的日子」或者「记录那些值得被传颂的建议」,那么说明这款笔记产品不能够强化我「记录的意愿」,跑过的日子会如走马灯被遗忘。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用 Flomo 的原因,因为只有它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我留下了记忆和思考的碎片。
另外,Flomo 的更新也一直是不徐不疾的一种状态,但每一次更新都可以给到你惊喜。比如最近 PC 端新上的「禅定模式」。
Flomo 最新的「禅定模式」
Flomo 除了教会我开始好好记录和写作;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它的改变可以一直感受得到一种沉稳的生活状态,然后去调整自己随着近段状况起伏的浮躁感,是一种自我审视。就像之前创始人少楠老师提到的「搁置判断」一样。
最后,如果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妨和我一起从一张卡片开始记录生活吧。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490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莱森
责编:Kiririn
/ 更多热门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