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书是海人似叶

赵长海 凝听 2020-10-11



导读

人活着无疑是不断奉献和捐赠的过程,只是捐赠的内容、对象和方式有别而已。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文献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再好再珍贵的东西,也总是身外之物,有物累之感,早日为藏书找到一个更能发挥作用,促进学术研究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归宿。但捐赠实在是一个技术含量太高的活儿,人过半百,每当看到成箱成捆的黄纸旧书尘封堆积,对于很多图书馆几十年没能力整理和公布藏书,竟然也有了些许的同情和理解。








赵长海

1967年生,河南省浚县人。1988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现为郑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图书馆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第六届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2013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个人收藏河南地方文献五万余种,开办河南文献阅览室,免费对外开放,被誉为中州私家收藏之冠。




01


本世纪初自己曾创办一个河南文献网站,于国内文献界及河南还颇有些影响,在网站介绍中曾写下自己的感想,谓:“一介书生,唯书是嗜。自幼好高骛远,喜涉猎,致高招报考专业志愿时竟无所适从,只得先学图书馆专业:入书山兮歧途,堕书海兮无涯,染恶趣兮无用之用,浸流俗兮吾何以从!”十多年转瞬即逝,染旧书之“恶”趣仍难以改变,而彷徨无所从则更是有增无已。


追忆痴情阅读当是在童年,在父亲工作单位的床底下,翻出来一本已是无头无尾很厚重的旧书,有阿凡提、巴拉根仓、鲁班等各类民族智慧人物,其机智、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很长时间内把此书当作自己一个宝贝和秘密,如痴如醉翻阅了很多遍。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一页页泛黄粗糙的旧纸,读时并不知道是什么书,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己开设书店,才赫然发现,原来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贾芝先生编选之《中国民间故事选》,此书早期出版了二集,八十年代又编选了第三集。第一集1958年出版,第二集于1961年出版。两本书都是五六百页的大书,我看到的仅仅是第二集,但痴迷读书的种子或许就是此时深埋的吧。此书最后亦不知下落何处,或需又被其他痴迷者“窃书”而去吧。



那是一个书荒的年代,七十年代末上了初中,可读的书仍很少,但我有幸翻看了很多的连环画小人书,至今仍难以忘怀和感谢的是一个多年再未谋面的初中同学。因上初中是三里远的邻村,我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县新华书店经理,他经常带上一二本小人书到学校炫耀,实在是羡慕的很。最后我住到他家里,把他成箱的小人书得以翻遍。印象深刻的有大套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连环画。


1981年,县城一中之求学时,学校已有了图书馆,老师们也有少许自己的藏书,读书已经较为容易。很是感叹,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形形色色引人入胜的图书,所以对历史文学就特别感兴趣。但我的班主任是教化学的,二年级分班时很自然的就到了理科班,虽有些不情愿,但当时学校弥漫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豪言,也就没有太争取。高中三年级毕业高考,在填报志愿时,因自己学的是理科,但仍有文科情节,无所适从中猛然发现还有图书馆学专业,记得当时填报的志愿几乎都是图书馆学。还好,北大没有录取,第二志愿中山大学或许发现了我这个钟情图书的苗子,负笈南国对此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的图书馆对于来自农村县城的我来说,当然是海洋,自此深陷书海,学的是图书馆,三十多年来从事的是图书馆工作,业余爱好亦是黄纸旧书。




02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活激情澎湃,有各类讲座,中大还可以全校自由选课,除在文学院选课外,印象深刻的是还选了哲学系的“苏联当代哲学”课程,是刚留学苏联回国的教师。虽然这些课程大多是想去就去,更没有参加最后的考试,但受益匪浅。图书馆学系在图书馆有个小自修室,所以为整日泡图书馆提供了特别的方便。除频繁的借阅图书外,最爱泡的是期刊阅览室和工具书阅览室。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及《聊斋志异》读了很多版本,还喜欢上了日本文学和苏联文学,其中《静静的顿河》后来搜集了很多种,随便翻开一页就可静下心来。


业余时间还有一个绝佳的去处,就是广州市北京路书店一条街。当时周六周日无事可做,从学校北门坐渡船过珠江就是北京路,除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外,印象特别深的是二楼有家旧书店。长长的楼梯上去,没有几个人,有时就我一个,可以静静的翻看半天。书店内季羡林翻译的《罗摩衍那》多卷本很便宜的处理,但对于像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仍然是无力购置。此后陆陆续续,用结余的零钱购买了很多旧书,毕业时在同学中已然算是藏书的富豪了。


大学毕业,没有想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仍是工科院校--郑州工学院。


当时正值修志高潮,但在郑州,许多新修县市志却被随意丢弃处理,许多人还根本不知道县市志为何书,有何用?人弃我取,于是便开始搜集阅读河南方志。




地方史志搜集渠道,当时主要是从出版社编辑和省地方志办工作人员手里购买,有时也到河南各地市去搜集,当时精力好,跑了下面很多地市,结交了很多地方史志界的朋友,对河南各地形胜交通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些沉如砖头般的县市志及各类修志稿,出版社编辑和工作人员自己也不保存。另外最便利的就是从旧书店、旧书市场及废品站搜购。改革开放后郑州出现的民营旧书店,较早的是三味书社,地处纬一路河南日报社对面。店主是个中年人,夫妇两人经营一大间门面的店铺,男主人颇类黄裳先生笔下的徐绍樵。店内书架及中间的台面堆满了各类旧书,有些凌乱,想来亦是各单位剔除的旧书和废品站收购来的,很是便宜。此时笔者刚毕业来到郑州,很喜欢逛书店,这个和鲁迅笔下几乎同名的旧书店,则成了经常光顾的乐境。这个旧书店维持了数年,或许是和河南日报搬迁而一起消失的吧。




郑州的古玩市场及旧书摊,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主要在穿郑州大学校区而过的金水河边,有不少的古旧图书及文献资料,每到周末特别红火。1998年左右,淮河路古玩城旁边的大棚形成旧书交易市场,很多收废品小贩把拣出的旧书在市场上销售,一些下岗职工因旧书销售本小易为,也纷纷加入旧书销售的行列。因为要搜集河南地方文献,每个周六早晨很早就到这个敞开的大棚,因为长期批量搜集地方文献,而这些破烂是一般藏家不看重的,所以一到旧书市场,很多摊贩早已准备好成袋的图书资料,很快就能雇车满载而归。此时的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名声鹊起,很多时候也到北京的报国寺旧书市场及潘家园去搜集,这样的来回更辛苦,一般是晚上坐火车,第二天一早的三四点已到了北京,到了“鬼市”潘家园天尚未亮,打开手电在刚刚从麻袋中倒出的旧书中搜寻,主要是搜集一些稀缺的文献资料,一般是当天即回郑州,总能肩背手提满载而归。后来的文献搜寻,延伸到河南周边省市的旧书市场,西安的八仙宫,济南的英雄山,石家庄的棉纺路,太原的文庙等旧书市场,多留下有令人回味的淘书记忆。




这样坚持十多年,搜集的河南文献已成体系,附带搜集内部资料及外省的史志,至本世纪初,已经搜集到外省的县市志数千种,全国文史资料数千种。其他如档案文献、信札、日记、舆图、照片等,亦多是成批搜集到的。真个是充室盈屋,有书累之感。因很多时候都是整批入藏的,所以自己的藏书多无购藏记录,没有目录,更没有时间和功夫钤盖藏印。因占用的地方太大,一开始在外面租民居,到本世纪初郑州大学三校合并,新任馆长岑少起虽然是工科出身,但于图书馆有远见卓识,特在图书馆开辟很大的空间,以存放自己收藏的图书资料,整理出来的就单独放在一个阅览室供大家使用。自此查阅河南文献,研究中原文化的本地及外地学者多来此查询。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为了宣传和利用河南文献,自己出资雇用学生创办了河南文献网站,注册网名,并且租用服务器,河南文献网站相当长一段时间声名远播,国内很多高校从事河南研究的学生和学者,每年都有很多,甚至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前来查阅的。河南文献网站后来挂在郑州大学的主页上,访问的人仍很多,但前几年不知何故,郑州大学把所有教师个人网站和主页全部删掉了。


在如此众多的资料中,对于手稿、信札、日记等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料,给予了特别重视。大略统计,仅各类名人手稿即有五千余部,其中不乏国内一流学者和作家的作品,如苏金伞、李凖等河南大部分作家的手稿均有入藏。对计算机汉字录入产生巨大影响的五笔字型手稿,王永民首次出版《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手稿也入藏河南文献阅览室。其他如《辞源》近百年修订手稿数百本,《辞源》修订卡片手稿数十万张,其中基本囊括了七八十年代国内语言文字学界著名学者的手迹,仅河南当时《辞源》修订参加人员即有200余位之多。对当代影响甚大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的手稿及编修档案,也入藏甚多。




对于线装古籍早有兴趣,但因价高及认为不会再成气候,所以并没有特别重视,仅有稍许入藏。有些抄稿本为国内所仅有,如乾隆稿本《脉理明辩》,咸丰年间带有彩绘图的稿本《弹弓秘谱》,著名文学作品《歧路灯》抄本,带有五彩绘图的《药性节解》手抄本等。民国及解放区出版物亦有近上千种,如仅出数期的《中原画刊》、延安抗战书店出版物等;民国期间河南部分出版物,如《禹县县政实施概况》、《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等,是研究民国河南自治情况的重要资料。民国河南的一些原始档案,如民国期间焦作中福联合公司的档案,华新纺织公司的档案,抗战期间河南各银行账目,太行革命根据地的部分档案等。




河南省及周边省市的手绘地图数千幅,如解放初期对基督教、天主教调查绘制图数十幅,是研究河南省基督教珍贵的资料。 



03


为加强宣传及文献利用,2002年创办了河南文献网站,当时总浏览量已达千万余人次,以其特色和专业性,受到国内外学人的关注。此后又申报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十五”重点项目“河南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第二期及第三期建设,先后于2007年和2012年获得验收通过。数据库现包含7个子数据库,数据量达8万多条。通过以上整理和宣传,河南文献网站和数据库已真正成为了解河南的助手和向导,探索河南奥秘的文献中心。对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中原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文献保障,也可说是河南省一项基础性文化工程。


回想起来,为何走上收藏河南地方文献之路,除了浓烈的乡梓情怀和对中原厚重文化的迷恋外,也和自己的专业及“屠龙不如杀猪”的藏书思想有关。




求学南国之时,图书馆学系的骆伟老师给文科班开授过两门课,一门是“地方文献”,另外一门课就是“古籍整理”,讲义都是骆老师自己编的,没有教材,骆老师原在山东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为自己打开了文献学的眼界,这在当时国内的图书馆学系课程里,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我作为理科班的学生,是唯一去听这两门课的。其次就是刚研究生毕业的程焕文老师讲授的《目录学概论》,对于枯燥的目录,能读出兴趣来,也即是从此开始的。


至于藏以致用的思想初衷,也是和自己的眼界及当时的环境有关。在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期,除北京及少数大城市的古籍书店,自己总是认为收藏古籍图书不过是“屠龙之技”。屠龙虽则技艺高超,但缺少用武之地;杀猪看似卑微,实则广益民生。业余时间即倾力搜集河南文献,并自嘲为“杀猪营生”。“屠龙不如杀猪”和读书藏书放在一起,虽不免有唐突文献之嫌,但杀猪却非易事。其中甘苦,多难为外人道。至于“屠龙之术”,现在看来,还是收藏界的主流,藏贵精专,而自己设定了“河南文献”这样的大题目,想来也是年轻时不自量力之故吧。




因长期的搜购旧书,大江南北驱驰奔波,于国内旧书市场很是熟稔。2003年,在没有任何前期文章发表情况下,斗胆申报了“新中国古旧书业”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是在新闻出版学科申报的,幸运一举得中,这在当前或是不可想象的。此年南京大学徐雁老师在图书情报学科亦同时申报了“中国古旧书业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以此年,同时就有了两个古旧书业的课题申报成功。或许即国内古旧书业系统研究之开始吧。课题结项后,《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曾专题介绍,《藏书报》《图书馆报》等报纸也曾专题报道。拙著还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由于此著的学术及市场实用价值,出版不久,很快即一书难求。

 



04


书文化,乃中国最具特质的文化。四大发明中,印刷术、造纸术,都是中国书文化的范畴。辉煌璨烂的中华文明,正因有了世界最早的纸张发明、普及发达的印刷术,加之勤于著述,钟爱藏书的优良传统,中国文献典籍才得以广泛流布与传承,数千年华夏文明方能巍然屹立于东方而赓续不绝、长盛不衰。所以懂书爱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功,也是对一个图书馆人最起码的要求。而自己能坐拥书城,以读书为职业,实在是人生至幸大乐。


因长期的文献搜淘,朋友多是因书而结缘,所钟情的研究自然也以书为核心。故另外最大宗收藏,则是书之书的收藏和研究。书之书,也即有关书文化的所有图书资料。如版本学、目录学、出版史、藏书史、图书馆史,书业史等。如果说《新中国古旧书业(1949-2009)》是基于旧书买卖及市场研究的话,那么接下来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捐赠与中国图书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社会捐赠研究”,则是从捐赠角度研究典籍的传播。此课题涉及藏书史、图书馆史、中国公益文化等多学科多领域。图书馆社会捐赠研究,除了从捐赠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图书馆曲折发展史,表彰先贤、启迪后来,以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公益精神外,其实这是自己的迫切需要,也即河南文献藏书该归宿何处!




人活着无疑是不断奉献和捐赠的过程,只是捐赠的内容、对象和方式有别而已。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文献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再好再珍贵的东西,也总是身外之物,有物累之感,早日为藏书找到一个更能发挥作用,促进学术研究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归宿。但捐赠实在是一个技术含量太高的活儿,人过半百,每当看到成箱成捆的黄纸旧书尘封堆积,对于很多图书馆几十年没能力整理和公布藏书,竟然也有了些许的同情和理解。




【相关内容】


吴光丨论语的精华与核心价值观
张朋朋丨古代教育家为什么教“儒家经典”?
被误解的孔子(上)
从不读古书,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击图片长按扫码听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