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古诗应该这么读!(下)(含吟诵音频)

杞文 凝听 2020-10-11

听,杞文与你聊古诗吟诵🔺




1




凝听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接着来分享《清明》这首诗。(上集链接:原来古诗应该这么读!(中)




前几次我们从音韵的角度分析了这首诗的真正内涵,它其实是一首很悲伤的诗,但是悲伤之中又不失坚定、不失信仰。这首诗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非常好地呈现了中国儒士的基本面貌和典型的中国儒士精神,就是心怀天下这样一种情怀,这是这首诗的基本内涵。


那么究竟该怎么吟诵呢?这之前还要跟大家讲一下“平仄”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汉语根据它的发声,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字,一类是平声,平声主要是我们现在汉语里边的一声和二声,都可以归入平声。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一种分法,我们古汉语的音非常多,至少有八个音,现在的粤语仍然是这个样子,再往前追溯得话,甚至有十六个音,它是非常精致非常丰富的,所以现在我们的普通话有很多音我们是发不出来的,但是你到广州去听粤语,它就丰富了很多,有的发音“咕噜”一下就出来了,听起来很有意思,表达会更细腻一些。像客家话、上海话、广州话,它的表达都非常地细腻,因为它的音比我们普通话多,普通话现在就四个音,古汉语至少是八个。这里边又分阴平、阳平,那么现在因为我们离音韵学太遥远了,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把这块完全拿掉了,所以你要再来普及这个就很难,恢复八个音就非常难,所以我们用简便的方法,按照现在普通话四个音的这种分法,简单地把一声二声归入平声,三声和四声归入仄声。


那么还有一类字是入声,这类字非常地特殊,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只有一百多个字,这一百多个字表达了那种坚定、决绝、非常肯定、非常强烈的语气,这些字有一个入声字表,可以去查询。平声我们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就要读得短一些。




2





平声读得长,仄声读得短,入声字读得决绝,这是“依字行腔”。还有“依义行调”的问题,就是你要根据它的意思来安排调的高低。事实上在古代无论是诗也好,无论是文也好,都分阴阳,每一句、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字都要分阴阳,根据阴阳的不同而读得高低不同:阳的就读得高,阴的就读得低,那么这样分得话就比较专业了,对于我们爱好者而言,或者对于教学上来言,比如说小朋友,就很难分得清了,所以我们现在用简便的方法,平声仄声我们只用把它读得长短出来就行了,至于说高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语义的理解自己来安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之后,自然养成了一种语感,其实不需要怎么去分析它,自己就出来了。这是汉语很奇特的一个地方,汉语天生就是可以唱的,哪怕是不相干的几个字放一起,你只要用“依字行腔”这个办法都可以唱出来。这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我们知道了平声、仄声、入声,把这些东西都带入到这首诗里边,然后再加上这首诗压得韵,我们就可以把整首诗吟诵出来了。下边我做一些简单的示范,大家可以去借鉴一下。


当然我们说吟诵是要唱自己的歌,在古代学堂里边,我们始终都在践行孔老夫子给我们立下的规矩,是什么呢?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体现在我们教学中,就是每个人的吟诵调都可以不一样,你只要遵循基本的规则就行,你只要不把平声读成仄成,不把入声读成平声,就行了。在遵循“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即入声字读得短,韵字要读得非常的长),在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唱自己的歌,这又是我们汉诗文魅力体现的一点。它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因为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每个人都可以读出来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都可以不一样,这才叫因材施教。如果拿一个固定的模板来套每一个孩子,那不叫教育,那叫戕害。因为每个孩子的秉性是不一样的,他的天赋也不一样,他的嗓音都不一样,你怎么可能拿一个标准去要求他,所以这里边我吟诵的调子也仅仅是一个示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琢磨理解去形成自己的一个调子。好,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那么这首诗杞文吟诵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点击下方绿色音频图标,听杞文为你吟诵《清明》这首诗。


,杞文为你吟诵《清明》这首诗🔺









杞文

历史学硕士,孔孟传习国学馆馆长,国际注册中华传统文化高级教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河南儿童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当代青年书画院副院长,正统国学和吟诵研究践行者。





【相关内容】


原来古诗应该这么读!(上)
原来古诗应该这么读!(中)
柔胜刚,弱胜强。
大道理一定平凡无奇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