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守愚丨除夕的仪式意义是逐除邪恶、去旧迎新

黄守愚 凝听 2020-10-11

导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今的时代,科技发达,人心向恶,崇拜物质与金钱,不信仰传统宗教,家庭结构单一,虽然人口总数庞大,但每一家庭人口太少,而许多大城市禁止燃放鞭炮,除夕夜围坐烤火箱看电视,故而传统仪式没落,根本感觉不到往昔过年的气氛,只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剩下无数寂寞与孤独。








1



传统节令文化的式微,虽然也有受西洋文化冲击的因素,但主要问题似乎还是当前文化语境的沦落。我认为,与其忧心忡忡地大呼年味太淡而要申遗之类,不如重新诠释中国文化,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收拾沦陷之河山,光复华夏正统。因此,我们首先是在历法上在解决这个问题,废除“公元”与“公历”,以传统夏历为主,将正月初一恢复为原来的名称“元旦”,考虑目前的国际环境而兼用格里历,改格里历1月1日为格里历历(洋历、阳历)新年。事实上,作为阳历的格里历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月份与月亮运行不相合,迟早要被废除,而我们不必去攀附这个不合理的格里历。其次,重光岁时节令意义与文化价值,复兴失落的节令民俗文化。可以说,时间(岁时)与地理是中国文化的大舞台,夏历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性质。抛弃夏历,中国文化难以真正实现伟大复兴梦想。


除夕,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多称作“年三十”或“大年三十”。除,是指去掉、逐除,夕,是指夜暮、夜晚或最有一天(每年最后一季,每季最后一月,每月最后一旬)。除夕在十二月最后一天,可谓月穷岁尽,在辞旧迎新的临界点。人们在该日举行各种活动以驱鬼辟邪,表达对过去的割断与未来的美好期待。宋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学术界普遍认为,除夕起源于上古的“逐除”。分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驱逐邪恶。巫傩祭祀活动是集体除恶行为,属社会公共性事务。面具与鼓,是驱除邪恶的法器。面具意味着神灵降临在场,鼓是雷神的象征,能创造新生命。《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吕氏春秋》季冬纪注:“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据《论语·乡党》记载,“乡人傩”,孔子“朝服立于阼阶”,恭恭敬敬地参加这一逐鬼驱疫的仪式。此习俗延绵几千年。至今,某些地方还留存有除夕举行巫傩祭祀之习俗。


个人力量驱逐邪恶,有沐浴、理发、更衣、大扫除、贴门神、祭祀之类。各地风俗不一,故而不必繁琐地赘述。




2



守岁,就是守候新年。除夕夜“守岁”,通宵不睡,敲锣打鼓,鸣放爆竹。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图面,跳舞于市,行古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贴,井皆封,爆竹,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从民俗学来讲,除夕驱逐邪恶的仪式具有收慑人心、整饬秩序、斩断过去、除旧迎新、招福纳祥等意义。不管是悲惨的一年,还是美好的一年,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正如有的禅师忽然顿悟,契合机锋,一拨就转,决不拖泥带水,放下过去,当下重做来人!不过,这个需要大气力。


时间(岁时)与地理是中国文化的大舞台,仪式便是戏剧的内容。复兴年节的岁时文化,关键在诠释年节在仪式上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只有通过年节的仪式,才能更好地营造过年的气氛,彰显中国文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今的时代,科技发达,人心向恶,崇拜物质与金钱,不信仰传统宗教,家庭结构单一,虽然人口总数庞大,但每一家庭人口太少,而许多大城市禁止燃放鞭炮,除夕夜围坐烤火箱看电视,故而传统仪式没落,根本感觉不到往昔过年的气氛,只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剩下无数寂寞与孤独。







黄守愚

儒家忏悔传承人、思想史学者、历史考据学学者、书画评论家。

《儒学新编》主编, 湖湘儒学高等研究中心创始人,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洪江市黔城古城旅游文化开发研究会顾问。

2000年,黄守愚论文《洪水创世神话、泰古哲学与生殖崇拜》,被认为开辟洪水神话研究的新方向,填补了国际洪水创世神话研究的空白。2004年,黄守愚组织国内学者在红网召开“朱张会讲”,被认为开网络论坛学术研讨会之先河。 

2009年1月20日,黄守愚提出将“春节”恢复为原来的名称“元旦”,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各界纷纷发表意见,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同年,撰文称因为简化字的种种弊病,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华夏文化之复兴,重新统一和团结华夏文化圈,恢复使用繁体字、汉字竖排乃是大势所趋。3月,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吸收黄守愚的观点,提出用10年时间恢复使用繁体字 。同年,撰文指出当代中国三大伪传统,即唐装与旗袍、中国结、龙的传人。同年,还撰文指出近代武术界三大伪民族英雄,即马永贞、霍元甲、黄飞鸿。同年,还认为“网络偷菜”违背了公序良俗与正义,主张禁止偷菜游戏。之后,文化部将“偷菜”更名为“摘菜”,而民间呼吁禁止偷菜游戏之声日甚。





【相关内容】


音疗师手记丨你,听见了什么?请,告诉我。
得民心治家兴国
失去了正义法则,而后只好强调礼仪规范
布德泽万众归顺,行孝道感地动天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