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光丨社会管理者更需要道德文化的熏陶

吴光 凝听 2020-10-26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注释】

谋:谋划,考虑。

馁:音něi,饥饿。  

禄:做官的奉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考虑求道行道的问题,不用心于谋衣食。耕田,常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忧虑道能否实现的问题,不忧虑是否贫穷。”

新解


“君子谋道不谋食”,指有道德修养的人以理想为指归。何晏的《集解》说:“言人虽念耕而不学,故饥饿。学则得禄,虽不耕而不馁。此劝人学。”这里的“君子”当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因为在位者不必再考虑饥饿的问题了。但是这有道德修养的人,其目标也是成为在位者,因此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这与“学而优则仕”(《子张》)的意思差不多。


这句话是对希望参与社会行政工作的士人讲的,讲得很实在。孔子办学的目的是造就一批帮助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人,故而樊迟请学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樊迟请学为圃,孔子又说:“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去后,孔子还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意思是:樊迟真是一个小百姓呀!君上喜好礼,那民人不敢不敬畏;君上喜好道义,那民人不敢不服从;君上喜好诚信,那民人不敢不用真情。那如果这样,四方的民众就会背着自己小孩而来呀,哪用自己去种庄稼?孔子认为,参与社会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和行政,而种庄稼不是关键。在现代人看来,樊迟的想法没有错,农科是一门专业学问,值得潜心研习。但我们当理解孔子讲这段话时的本旨。他认为君子秉承上天赋予的使命,应该有更高的理想价值追求,在人的精神领域范畴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畎亩之间浪费时间。


当时和现代的农家以及标榜“劳动人民”的人往往误读了,并以此斥责孔子,以为孔子否认吃饭谋生的重要性,看不起生产劳动,这真是误解孔子了。孔子并非看不起体力劳动,他说过自己“少而贱,故能多鄙事”(《子罕》),并且以此自豪。他只是认识到社会分工的要求,认识到作为社会管理者更需要道德文化的熏陶,更需要懂得礼义之道。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就开始有了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区别、治人与治于人的矛盾。对于君子而言,劳心于道是本职,做好了本职工作,生活自然不成问题。当然,从生活的质量上说,劳力者远远不如劳心者。这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促使人们努力想成为劳心者,大陆的考公务员热正是这样的表现。后人发现,即使饿着肚子也要读书,只要把书读好了,将来就有官做,有禄米吃,即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励志篇》)。这个思想当然与孔子的这条语录有牵连,但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则纯属断章取义,游离了孔子的本旨。


孔子在这里的本旨只是劝诫君子要追求道,以道为生命的指针,不要贪求眼前利益。(张涅)


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论语治要》改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