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光丨反对对君主无原则的曲意迎合

吴光 凝听 2021-09-22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


【注释】

而:而且,作递进连词。


【译文】

子路请教如何事奉君王的问题,孔子说:“不要欺骗他,可以触犯他。

新解


中国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如何处理与君主的关系,在封建统治时期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孔子对这一问题的态度非常鲜明,就是对君主,可以触犯他,但不要用谎话来欺骗他。三人成虎的故事以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对待上级不可欺瞒,不说假话,有话就直说。可以冒犯,在理论上可以理解,但在实践中却比较难做到,尤其是在权利比较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强调的是君权神授,权力高度集中,虽然有谏官制度存在,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帝的话就是圣旨,绝不可逆龙鳞。因而,做到这一点就很难。中国历史上有正面批评君主的,比如唐朝的魏征、明朝的海瑞,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少之又少,基本上可以数得过来。清朝的刘墉虽然常劝谏乾隆,但通常非常委婉。儒家提倡“以道事君”,强调臣对君的忠诚,但更强调臣的人格尊严和对道义的践行,反对对君主无原则的曲意迎合。辅君以道,忠不可欺骗君主,君若不以道而行,则犯颜直谏。这里,只有对于仁和道的追求,其他外在的面子、性命都是不可一提的。


讽谏帝王,是一件很冒险的事,需要大智大勇。有很多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有的被挖心、有的被囚禁、有的被放逐。劝谏还是讲求些方法较好。《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记载了齐国的一位谋士。他首先设定了与徐公比美这一故事情节,通过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来劝谏齐王纳谏。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却文过饰非,一听到不同意见就火冒三丈,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但在要求上级善于纳谏的同时,下级提意见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候太直了,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于会招来麻烦。做事情讲究方法,讲话注意艺术性,给上级提意见时首先要懂得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领导的位子上,感同身受,了解领导所处的环境,试想自己处在这一位置,会如何处理。等自己想明白了,有了一套周全的规划,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找领导汇报,简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抓住重点,直击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段丽丽)


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论语治要》改编



吴光

1944年10月生。浙江淳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等职。

现任: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等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