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人噤若寒蝉,黑白难辨,可悲可叹

吴光 凝听 2022-05-13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注释】

政:政令,政策。

齐:一律要求。

耻:廉耻。

格:规矩。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法规来指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能免于犯罪但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指导,用礼义来整治,老百姓有廉耻心而且遵守规矩。”


新解


孔子一贯主张德治和礼治。在这段话中,他将法治和德治做了比较。孔子反对独裁专制、草菅人命,但并不反对用政策和刑法来约束万民的法治。只是,通过法治,虽使百姓不敢作恶,而作恶之心却不一定会消除。而通过德治,用道德来指导,用礼制来要求,可以使百姓有道德之心,从而心悦诚服,自觉遵守规矩。


故而《大戴礼记》认为:“政善则民说,民说则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正如熊十力的弟子、新儒家之一的牟宗三先生也说:“德礼是从根上转化,唤醒其德性之心,使其自己悱启愤发,自能耻于为非作恶而向善。故德治是归于每一个人自身人格之站立及完成,以此为宗极,则政刑只是助缘,乃原则上或目的上可以废除者。”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一直是中国政治的核心命题。孔子不反对法治,但更强调德治。这一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如《大戴礼记》所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了子产的观点:“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上古尧舜禅让,避刀兵而远刑罚,却能使得人心淳朴,路不拾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后世朱元璋扒皮实草,严刑治贪,但是明朝的大贪官却层出不穷。


据《国语·晋语六》中记载,晋、楚两大诸侯国鄢陵大战,晋国大获全胜。在朝野欢庆之际,大夫范文子却清醒地认识到,一旦骄傲自满,就会不修德政,从而提出了“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的观点,发人深省。


当代作家冯骥才有一篇以文革年代为背景的小说《啊》,故事的最后,主人公获释后却无意间发现那封他曾经以为丢掉了的、几乎要了他的命的信,其凄楚之心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法不可谓不严,但人人噤若寒蝉,黑白难辨,可悲可叹。而《魏书·李顺列传》旗帜鲜明地喊出了“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口号,足以警世。(王晓华)


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论语治要》改编



吴光

1944年10月生。浙江淳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等职。

现任: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等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