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治阶级的德行是风,百姓的德行是草

吴光 凝听 2022-05-14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注释】

无道:没有道德的人。

君子:在位的人。

小人:老百姓。

上:加上。

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行政的问题:“假如杀掉没有道德的人,亲近有道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执政,何必用杀的手段。您想追求善,老百姓就会趋向于善。官员的道德像风,老百姓的道德像草,草上面有风,一定会被吹倒。”


新解


孔子在这段话中,把统治阶级的德行比喻成风,把老百姓的德行比喻成草,草总是随风倒的。对于这段话,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有这样的解释:“孔子言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当由在上者负其责。”


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讲出了“上行而下效”的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要治理好国家,执政者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德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百姓耳濡目染,铭记于心,必定欣然效仿。诚如《荀子》所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者流浊。”《春秋繁露》也说:“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与孔子这段话交相辉映,都说出了作为统治者自身的德行在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当权者来说,由于站在“聚光灯”下,一言一行就要处处充当“仁人”的角色,以身作则,以好的德行去树立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起到表率作用。当权者的道德水平、行为习惯等,必定为大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大环境。而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兴败存亡。唐代赵彦昭在《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燕应制》一诗中有“天高羽翼近,主圣股肱良”之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北宋第四代帝王宋仁宗赵祯,历史上算是一位仁君。清初王夫之在《宋论》中说:“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其手下“皆所谓君子人也”,一则由于宋仁宗慧眼识珠,二则由于其自身修养作出表率作用。《尚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主上圣明,则百官必当效仿,进而使百姓亲仁向善,见贤思齐,在全社会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


宽泛一点来讲,领导的个人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手下,在军事上也是如此。在当代小说《亮剑》中,作者都梁塑造了一个“歪将”李云龙。善于逆向思维,不按规则出牌,是为“歪”。然而,他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其自身有着一股逢敌亮剑的风格。所以,无论是新一团还是独立团,有他在,就能看到手下的士兵勇往直前,奋勇杀敌。榜样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许多端倪来。(王晓华)


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论语治要》改编



吴光

1944年10月生。浙江淳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等职。

现任: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等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