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报·63期 | 疫情冲击、经济低迷、边境危机之后,莫迪政府开始转向“良治” ?

南亚研究通讯 南亚研究通讯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并加星标 
 精彩消息不错过!



印度政治简报


2021年第23期 · 总第63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吴孟克、王思远、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鹏恒、陈安澜

本期编辑:穆祎璠、陈卓

本期提要

美印关系】美首届“民主峰会”给予莫迪特殊礼遇,但美印内政、峰会过程、发言内容均被批评“缺乏民主”

良治旗号】莫迪领衔召开印人党籍首席部长会议,分享治理经验,宣介执政重点,政治旗号向“良治”调整

芯片制造】莫迪政府追加7600亿卢比投资以刺激半导体制造业,旨在将印打造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新中心

新闻自由】莫迪政府以信息安全为名屏蔽视频博主,称其为巴基斯坦控制的假新闻中心,威胁印选举民主


外交动态 

印俄关系】普京访印参加第21届印俄峰会,签署28项协议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回暖,印俄关系引发激烈讨论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6日访印参加第21届印俄峰会,期间还举行印俄首次“2+2”部长级对话和印俄政府间军事和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等边会。会后,两国发表《印俄:和平、进步和繁荣的伙伴关系》联合声明,达成28项协议/谅解备忘录,主要成果有三部分:一是夯实军购压舱石。双方签署《军事技术合作计划协议(2021-2031)》和AK-203步枪合作协议等一系列防务合作协议。尽管近五年来俄占印军购比例下降至50%左右,但双方仍强调军事合作和军事技术合作是印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支柱,未来拟进一步提高防务合作水平,促进军事装备、零部件联合研制和生产。  二是补强经贸短板。两国拟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双边贸易2025年达到300亿美元。三是拓宽深化多领域合作。除能源、经济、军事等传统合作领域外,双方还决意在科技、太空、远东地区开发、互联互通及国际多边机制等领域加强合作。会议整体彰显印俄全面发展双边关系的决心和愿景,是美印走近、中俄靠拢背景下,印俄努力缩小地缘分歧,维护较高互信水平的重要举措。峰会引发印俄学者热烈讨论。俄方学者普遍认为双边关系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指出俄应承认印大国地位,软化处理对印关系的傲慢态度,就新德里的印太战略进行深入战略对话,更好消除印方消极和怀疑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两国从中亚到印太的战略协同,实现大欧亚伙伴关系。也有俄专家表示,峰会表明俄印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韧性。尽管防务关系是印俄关系支柱,但其发展已落后于印美、印日,双方谈判两年仍未达成后勤互惠交换协议(RELOS),俄也未被允许在印海军信息融合中心派驻联络官。双边经贸当前互动和协议也缺乏实质和深度,双边自贸协定仍遥遥无期。印方则主要强调双边关系中的“中国威胁”,并直言中俄关系是印俄关系发展的最大阻碍 ,并坦言俄“作为一个衰落的大国”需要印度、QUAD、AUKUS平衡日益强大的中国。印度应该活用现实主义 思想把握印俄关系。

——综合摘编自印度外交部网站、《莫斯科时报》

 

【美印关系】美首届“民主峰会”给予莫迪特殊礼遇,但美印内政、峰会过程、发言内容均被批评“缺乏民主”

印总理莫迪12月9日至10日受邀参加首届“民主峰会”。民主峰会共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不仅是南亚受邀四国之一,更参与12国闭门会议并发言,享有特殊礼遇。莫迪发言大谈印民主具有敏感性、问责制、社会参与、改革导向四大支柱以及时间久、覆盖广、制度强、技术硬、民心足五大特征。尽管民主峰会声势浩大,但其会议成果、影响却引发热议,争论点主要有三:一是美印内政“不民主”。莫迪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潮流导致印度民主退化,其“民主之家”排名已降至“部分自由”。而美国对印民主退化保持沉默,其自身民主也大为倒退。印学者指出,如果拜登在国内民主赤字高企时仍主持推动“民主峰会”,那么印度也无必要为国内民主赤字感到羞愧。二是峰会过程“不民主”。拜登混淆遏制中国与争取民主两个目标。在南亚国家中,只邀请有潜力和能力遏制中国的“工具国”,但却忽略广泛可争取的“伙伴国”。邀请环节缺位使美印错失在印太地区动员更广泛联盟对抗中国的良机。三是发言内容“不民主”。莫迪刻意回避“多元化”这一民主治理的核心问题,而通过“印度古代民主”的话术包装印度教民族主义,通过“民主的人类价值”洗白民粹主义和多数主义统治,通过强调“规范互联网技术发展捍卫民主”粉饰印压制传媒自由的行为。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outlook等

 

【多边外交】印总统对孟加拉进行国事访问,同期美国对孟个人实体宣布制裁,印试图兼顾两边关系倍显尴尬

12月15日至17日,印总统科温德(Ram Nath Kovind)受邀对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孟加拉独立5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科温德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外访,期间他同孟加拉总统哈米德举行双边会谈。此访被外界解读为印对孟加拉展现出的高姿态,被视为印孟关系进一步紧密的显著标志。印外秘什林格拉表示,孟加拉拟利用印提供的5亿美元信贷额度自印购买相关国防设备。部分媒体呼吁加速印孟贸易谈判和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两国关系。然而,在孟庆祝独立50周年之际,美以“侵犯人权”为由制裁孟加拉相关个人和实体。在印努力缓和美孟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举措使印倍显尴尬,在被问及相关问题时表示“不予置评”。

——综合摘编自印度外交部网站、《印度快报》


内政动态 

【良治旗号】莫迪领衔召开印人党籍首席部长会议,分享治理经验,宣介执政重点,政治旗号向“良治”调整

莫迪、印人党主席J·P·纳达与全部12名印人党籍首席部长、副首席部长12月14日在瓦拉纳西召开会议。印人党发言人表示,该会议意在向党内分享及全印展现“最佳治理模式”。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会议上,每位首席部长均发言详述如何提高本邦治理,莫迪还和首席部长们密切讨论如何在各邦推进中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会上,莫迪要求首席部长继续努力推动废改“古旧法规”(archaic laws)、降低合规成本,达到“最小政府与最大治理”的目标,推进具有“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天然农业,大力建设民生设施,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改善人民营养水平。此外,莫迪要求首席部长落实“一县一产”(One District, One Product),为执政邦每个县打造一种特色出口产品。会后,首席部长们受邀参观北方邦东部建设项目和宗教圣地等。本简报认为,本次会议不仅有政治宣传成分,也反映出莫迪政府实质性的政策调整动向。纵观印人党领导人讲话,其国内政治重点从教派主义大幅回调到了“良治”(su raj ,सू राज)方面。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选举布局】印人党北方邦选举面临重大挑战,莫迪三度访问北方邦,大搞基建、换调宣传、关注重点地区

当前,印人党在北方邦仍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反对党社会主义党(SP)已经一党独大,其统治家族内部纷争已经平息,而可能分流反对选票的其他政党则处于极度低迷状态。随着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北方邦邦选迫近,印人党选战布局也逐渐展开,主要包括三方面政策。一是大搞基建。11月19日农改法回撤以来,莫迪已三度亲赴北方邦,揭幕一批发展项目,包括高速公路、机场、医学院等。12月13日,莫迪又赴瓦拉纳西揭幕号称总投资额达800亿卢比的迦湿维什瓦纳特圣地(Kashi Vishwanath Dhamproject)综合发展项目。二是宣传变调。印人党近期宣传主调是强调阿迪蒂亚纳特·约吉的北方邦治理绩效,包括改善治安、创造岗位,甚至包括疫情治理。同时,印人党教派主义宣传则有所减弱。三是关注重点地区。例如,普万查尔(Purvanchal)人口稠密,是北方邦五大地区之一,在邦内全部403个席位中占有164席,成为印人党选战核心区。例如,莫迪推出的大部分发展规划都集中于该区,宣传也多以“普万查尔发展模式”为旗号。普万查尔与比哈尔相邻,且文化相近,在北方邦西部(河间地和洛希尔坎德一带)遭到农民抗议严重冲击的当下,印人党势必集中资源押注普万查尔。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农改余波】印政府就抗议农民要求提出和解方案,农民撤出德里前线,抗议联合“非政治化”原则出现裂痕

莫迪政府废除三份农改法后,12月9日抗议农民终于撤出已经坚持一年多的德里“阵地”,返回家乡。由32个抗议农会组成的 “联合农民阵线”(SKM)收到莫迪政府关于其提议要求的回应信件。在“最低保证收购价格(MSP)”问题上,莫迪政府表示将与农民代表共同成立协商机制。在电力法修正案问题上,农民担忧该法案导致电费上涨,莫迪政府表示议会提案前将与农民进行磋商。在反空气污染法问题上,政府同意不再就焚烧秸秆追究农民罪责。在逝者补偿问题上,莫迪政府已同意补偿抗议罹难农民,并呼吁各邦撤销对抗议农民的公诉。然而,围绕涉垃基穆布—喀里血案事件涉事联邦国务部长的要求,这封信并未提及。在就信件讨论后,SKM召开声明表示,将“暂停”(suspend)当前抗议,不过表明抗争(Struggle)仍将继续。抗议农民领袖提卡特表示,拟于1月15日联合会议,讨论后续联合行动。2020年11月农民抗议升级以来,SKM长期持“非政治化”立场,禁止下属组织及领导人参与政党活动,禁止政党领导人利用组织平台。SKM领导层已达成共识:抗议农民立场多元,政党政治可能导致农民组织分裂。SKM近期曾抵制某位公开表示参与政党活动的会员。不过许多农会领导人私下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将以“不公开”方式支持特定政党力量,并相信这不会违反SKM的“非政治化”规定。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政策动态 

芯片制造】莫迪政府追加7600亿卢比投资以刺激半导体制造业,旨在将印打造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新中心

莫迪政府12月中旬通过7600亿卢比的电子产业投资计划,使印政府在该项下总投资增至2.3万亿卢比。该计划旨在实现印半导体行业和面板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将印打造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新中心。印电子和信息科技部表示,现阶段印电子产业年生产额达750亿美元,预期产业产值6年后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该计划拟为半导体和面板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最高达50%的财政支持。联邦政府也将与邦级政府合作,为工业用地和半导体生产提供所需的净水。芯片设计领域,莫迪政府拟为初创企业提供50%的资本支出。印相关行业协会热烈支持莫迪政府资助计划,称该计划可能建立印半导体行业生态系统。目前,印政府已经开始和台积电、联电在印建立超大半导体制造中心进行洽谈。

——综合自BusinessToday.in网站和《印度教徒报》等

 

【女性权益】莫迪政府拟修订《禁止童婚法》,将女性最低法定结婚年龄提至21岁,引发多个政治派别反对

莫迪政府12月中旬决定修订《禁止童婚法》(2006),将女性最低法定结婚年龄从18岁提至21岁。印政府表示,此次修订统一了不同社群的男女法定结婚年龄。莫迪2020年建立了十人工作小组,研究修订包括法定结婚年龄在内的多个民法相关问题。然而,议会反对派表示,中央政府在保护女性的幌子下,实际上削弱了女性自主权。穆斯林群体则认为此举旨在削弱《穆斯林个人法》,实则为统一《民法典》铺路。国大党则表示,仅仅通过立法,而不提供配套基础设施、财政和社会支持,性别平权恐难以实现。未来,在《禁止童婚法》修改的基础上,相关的《印度教徒婚姻法》《印度基督徒婚姻法》和《特别婚姻法》相继也拟作修改。但是法律专家指出,修改《穆斯林个人法》将面对极大法律阻力。穆斯林群体的婚姻由《穆斯林个人法》规定,女性结婚年龄下限为15岁。在当前法律框架下,虽然不足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不被法律承认,但是政府仅在婚姻当事人不足法定结婚年龄,且向法院提起诉讼情况下才进行干预。

——综合自《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等

 

【新冠疫情】印度多地出现疫苗接种者名单造假,现阶段接种重心为提高二针率,印国产DNA疫苗投入使用

截止12月中旬,印每日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逐步降低,近一周平均数值已降至1万例以下。然而,随着多地检测出奥密克戎新型毒株,专家担心印爆发新一轮疫情。同时,印多地发现疫苗接种者名单出现神话人物和政治领袖等假名,令印疫苗接种者数据可靠性存疑。当前,印56%的成年人口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31%成年人口接种一剂疫苗。由于疫苗不足,印医学研究理事会(IIMR)表示,现阶段暂无提供加强针或为未成年人提供疫苗的计划,当前主要目标仍是年底前完成9亿4千万成年人口的两针疫苗接种。同时,印卫生部将为 高危地区的七个邦提供三针的ZyCoV-D疫苗。这是印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款基于DNA技术的新冠疫苗。该疫苗在2021年上半年印疫情较为严重时进行临床试验,有效率为67%。DNA疫苗具有易于生产、储存要求较低的优点,且注射不需要针头,仅需使用无针装置刺破皮肤表面。疫苗生产商Zydus Cadila公司表示,将在2021年初为印提供5000万剂疫苗。

——综合自《自然》杂志 《印度教徒报》等


社会动态 

空气污染】全球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中印独占其九,数据统计缺位为气候治理一大短板,自动化改革困难重重

近期印空气污染程度再度加重,独占全球十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的九个。根据莫迪政府2017年颁布的国家清洁空气计划,印拟于2024年完成132个空气质量不达标城市空气治理工作,使污染物减少20%-30%。当前,监管统计数据缺位成为空气治理一大阻碍。按需求测算,印全国最少应有1600至4000个空气监测站来监控污染物指数。但当前全印仅有804个监测站,且主要位于城市区域,且主要采用人工手动监测。除数据量少外,人工监测还存在滋生腐败、数据造假等问题,有些站点仅有50天数据记录。专家称现有数据监测系统让印度政府无力了解各种污染物的真实程度、规模和地理分布,甚至难以找出主要污染源。莫迪政府2021-22财年预留47亿卢比预算用于污染治理,资金充足。但人工监测带动就业,自动化监测改革面临较大阻力。

——摘编自《印度调查》

 

【新闻自由】莫迪政府以信息安全为名屏蔽视频博主,称其为巴基斯坦控制的假新闻中心,威胁印选举民主

印信息与广播部12月21日宣布屏蔽20个You Tube频道和两个新闻网站,订阅用户总数超过 350 万,总观看次数超过 5.5 亿次。该部称,这些频道和网站内容涵盖印国内多个敏感领域,包括克区问题、印度军队、印东北部问题、罗摩庙、比宾·拉瓦特之死等,并长期报道“不实消息”,严重威胁印团结稳定。莫迪政府此次行动以2021年2月颁布的《信息技术法(媒介指南与数字媒体道德准则)》为依据,是政府“使用紧急权力来保护信息空间”的举措。被勒令关停的20个频道中15个由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NPG(Naya Pakistan Group)运营。

——摘编自《印度点击》


【社群对立】印多地发生涉及宗教暴力事件,社群对立情绪加剧,印度教民族主义正在反噬印社会团结稳定

印多地发生涉及宗教的暴力事件。旁遮普邦12月中旬先后有两人涉及“亵渎神明”,被村民“私刑”处死。随后,旁邦国大党议员公开曾表示,这些 “渎神者”行为不仅亵渎锡克教,也亵渎印度教徒、穆斯林的共同情感,应被施以公开绞刑。古吉拉特邦市政工作人员则针对售卖鸡蛋小贩开展成规模的围捕行动。古邦政府曾发布鸡蛋禁令,当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认为鸡蛋是荤食,因此贩卖鸡蛋“污染印度教徒的洁净生活”。古邦政府表示,虽然不会制裁卖鸡蛋的小贩,但是鸡蛋禁令将长期保持。莫迪曾在该邦执政13年,是其政治理念的试验基地。评论指出,随着邦选举临近,许多人利用宗教煽动极端情绪。一些本不该上升到政治和文化对立层面的事件成为了印度社会分歧的导火索,在强调印度教特性的大环境下,不同群体的分裂和对立情绪正在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纽约时报》和《印度斯坦时报》


本期编辑:穆祎璠 陈卓




  往期推荐↓  

▲政报·61期 | 民生危机加剧,莫迪做出一系列妥协

经报·55期|跻身全球第二产钢国,印度工业化进程终于起飞?
重磅|毛主席“十天十夜没想通”的问题,印度高官给出新解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