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报·82期丨印对华逆差大到离谱,出口还不到进口的零头

南亚研究通讯 南亚研究通讯 2023-04-29


    印  度  经  济  简  报 

2023年第 2 期 · 总第 82 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研究撰写团队

施兰茶  王凯文  彭

  范衍   顾青子  


责任编辑

穆祎璠 江文轩 江怡


本期提要

贸易逆差 |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减少对华贸易逆差需挖掘印度国内制造业的潜力

财团做空 | 兴登堡做空阿达尼,指控其进行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阿达尼予以驳斥并称这是对印度的蓄意攻击

政府预算 | 印新财年预算将聚焦支持经济增长,重点关注就业、投资、制造业发展,并避免出台民粹主义措施电动车需求 | 印度未来几年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比亚迪计划在今年成为印度第二大的电动汽车公司


中印经贸


【贸易逆差】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减少对华贸易逆差需挖掘印度国内制造业的潜力
近年来印对华贸易逆差大幅增长。据海关数据,2021-22财年印中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印自华进口超过1185亿美元,而印度对华出口仅为174.8亿美元。对这一现象,印国内大致有四种解释:一是中国“违规价格补贴”和“不尊重知识产权”,以此取得价格优势,对印企业产生吸引力;二是印度自华进口电子元件、计算机硬件、外围设备、手机元件等高技术产品,以此驱动印国内产业技术变革;三是自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激增,表示印制造业生产、需求正在复苏;四是莫迪政府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成功促进国内制造业增长,企业因此需从中国进口更多的机械和材料。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背景下,印有望凭借人口数量和结构优势,并辅以政府激励政策及面向各国签署的贸易协定,积极承接产业链转移。印政府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正是发展本国制造业,争取形成集群效应,缩小总体贸易逆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1月25日《第一邮报》

【增强吸引】印度不能靠强调地缘政治或安全因素吸引跨国公司,更需解决自身审批繁琐和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经济学家Amitendu Palit表示,莫迪政府不能仅仅依靠地缘政治或安全因素吸引跨国公司将产能转移至印度,而应证明在印开展业务成本更低、更加便利。目前,掣肘印度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因素正是审批繁琐、拿地困难、基础设施差、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例如,尽管在政策刺激下,苹果供应商已赴印度设厂,生产智能设备,但通用、福特、特斯拉、哈雷戴维森等公司却因政府审批问题久拖不决而陆续撤离印度。此外,十年前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因无法获得土地和采矿许可而放弃在奥利萨邦的建厂计划。据德勤数据,近年来大量外国资本涌入印服务业而非生产部门,且2021年以来外资流入速度也开始放缓。在衡量企业未来三年对各大市场信心的科尔尼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中,印度2020年跌出排名前25。在新兴市场中,仅有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西、卡塔尔进入2022年前25。科尔尼分析师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该指数显示出投资者更青睐发达市场,而非新兴市场,投资安全问题或成主导因素。如今,莫迪希望抓住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提振企业对印信心并促进盟友间相互投资。
——摘编自1月13日《彭博社》

【印度制造】过去二十年印制造业发展近乎停滞,政府拟通过加大资本开支和积极外联等方式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
印度正在加速经济转型。莫迪2014启动“印度制造”倡议,拟模仿中国大陆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该倡议的目标之一是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5%。但据麦肯锡数据,这一比重仅从2000年的15.3%升至2020年的17.4%,远低于越南同期翻一番的增速。不过,中美战略博弈以及各国选择“中国加一”策略可能为印提供新契机。为抓住这一机遇窗口期,莫迪政府2021-22财年将约20%的财政预算用于资本投资,比例达到近十年之最。同时,为扩大海外市场,印度将自身定位为连通东西方和南北国家的桥梁,并借助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等机会践行“广泛交友”的外交政策。尽管印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就,包括吸引苹果供应商赴印建厂生产,2022年4至12月智能手机出货额达25亿美元等,但要完全释放经济潜力,印仍需克服自身官僚主义桎梏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
——摘编自1月23日《南华早报》

战略宏观


【经济增长】印名义经济增速或从2022-23财年的15.4%下滑至2023-24财年的11%,美联储加息或为主要风险
受美经济衰退影响,印经济增长或受到外部需求抑制的压力。两名印政府官员表示,印年度预算将2023-24财年名义GDP增长率定为11%左右,而2022-23财年该数据为15.4%,表明印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IDFC第一银行经济学家Gaura Sengupta表示,在名义GDP增速为10.6%-11%的情况下,由于基数效应,印2023-24财年税收总额增长率可能为8%左右,而2022-23财年为14.5%。印政府官员表示,美联储加息是印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恐导致美陷入衰退,损害印度出口。此外,出口下降和支持国内消费而持续上涨的进口将进一步扩大经常账户赤字。由于大宗商品涨价叠加卢比疲软,印2022年7至9月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达4.4%,显著高于前季度的2.2%和上年同期的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表示,印是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亮点,但印需要利用其在服务出口方面的现有优势,并将其扩展到就业机会丰富的制造业出口。
——摘编自1月24日《路透社》

【财团做空】兴登堡做空阿达尼,指控其进行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阿达尼予以驳斥并称这是对印度的蓄意攻击
兴登堡研究以zhai务和会计问题为由做空印度的阿达尼集团,并发布重磅调查结果,指控阿达尼长达数十年的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历史。截至2月3日,阿达尼集团市值蒸发逾1000亿美元。兴登堡在做空报告中指控阿达尼集团不当利用毛里求斯和加勒比群岛等离岸避税地,还质疑阿达尼的zhai务问题,声称集团财务状况不稳,并断言由于其“天价估值”,阿达尼七家主要上市公司的股价有85%的下跌空间。阿达尼驳斥兴登堡的说法,声称这是蓄意攻击印度,并质疑发布报告的时机,认为动机是破坏即将进行的公开募股。阿达尼正着手在印度发行25亿美元股票,用于资本支出和部分zhai务偿还。兴登堡报告表示,七家上市公司中,有五家流动比率低于1,这表明短期流动性风险极高。2021-22财年,阿达尼集团总zhai务上升40%,达269亿美元。Refinitiv数据显示,阿达尼旗下七家主要上市公司的zhai务超过总股本,其中阿达尼绿色能源有限公司zhai务超过股本2000%以上。2022年9月,惠誉集团旗下Credit Sights曾称该集团“杠杆率过高”。
——摘编自1月25日《半岛电视台》

【经济活力】虽然印制造业新订单和消费维持强劲势头,但出口疲软,银行流动性收紧,失业率攀升至16个月新高
印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强调印2023-24财年将具备以世界一流速度增长的潜力。数据显示,印整体经济活动正变得更加强劲。制造业新订单增速攀升至2021年2月以来最高值,而服务业公司的新业务也连续17个月增长。消费者活动仍然保持强劲,商品和服务税的征收增长15%,新车注册量增长8.2%。不过,印度经济仍然暴露出显著弱点。例如,出口持续疲软,过去三个月中有两个月出口甚至出现萎缩,12月出口同比下降12.2%。此外,银行流动性也正在收紧。由于创造的就业机会未能跟上劳动力增长步伐,印失业率近期攀升至16个月的高点8.3%。
——摘编自1月19日《彭博社》

政策治理


【政府预算】印新财年预算将聚焦支持经济增长,重点关注就业、投资、制造业发展,并避免出台民粹主义措施
彭博社在印新财年预算发布前的调研结果显示,莫迪政府新财年财政预算的重点是支持经济增长。新财年政府支出有望同比上升约12.5%,达到44.4万亿卢比(约合5440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从本财年的6.4%进一步缩小到5.9%。同时,彭博社还估计新财年预算将有意避免民粹主义措施,重点关注支持印经济持续增长,包括解决失业率上升、提振投资者情绪等。而取消免费食品计划、降低肥料补贴等措施也使莫迪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转向效率更高的福利项目上。此外,制造业还将成为本年度预算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以支持中小企业为重点的制造业激励措施。莫迪政府将在本财年继续变卖国有资产,以尽力填补财政缺口。
——摘编自1月27日《彭博社》

【金融监管】莫迪政府欲加强监管指数供应商,要求其成立监督委员会,在政府注册,并拥有一定规模净资产
印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公布一项拟议的监管框架,旨在提高本地和外国ETF指数提供商运营的透明度。印监管机构称,由于指数提供商通过改变计算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将股票纳入指数或改变指数权重等决定将对指数基金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更加严格地监督并评估这些公司的决策。这份提议包括要求指数提供者成立监督委员会,负责审查基准方法的拟议变更,制定政策和程序来监督利益冲突,并公开披露指数计算方法。此外,监管机构提议要求在印提供指数的供应商向政府注册。指数供应商还被要求拥有至少2.5亿卢比(300万美元)的净资产。2022年以来,随着资金涌入被动管理型基金,业界有人呼吁严格审查MSCI、FTSE和 S&P Global等指数提供商。2022年6月,美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将探讨是否应将指数供应商视同投资顾问进行监管。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已出台指数基准法规。
——摘编自1月16日《金融时报》

【增长预测】世界银行上调印2022-23财年GDP增速预期至6.9%,生产挂钩激励被视为印经济保持强韧的首要原因
世界银行将印2022-23财年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4%上调至6.9%,主要理由是印极具弹性的经济能够抵御各项冲击。根据莫迪政府预测,印2022-23财年有望实现7%的增长。印统计和计划实施部数据显示,印名义GDP增速有望达到15.4%。不少经济学家将印经济较快增速归功于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此外,印还设定到2047年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印经济必须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速。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金融机构预测,2023年可能出现全球经济衰退,因此印经济可能无法重现新冠疫情后出现的经济快速复苏。
——摘编自1月26日《经济时报》

重点行业


【零工经济】虽然印度数字经济逆势发展,但零工工人收入下降、可变开支增加、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难以忽视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印互联网经济实现逆势发展。然而,其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发展目标背后是零工工人遭遇的严重困境,这与收入下降、可变开支增加、缺乏福利计划和社会保障有关。印App运输工人联合会(IFAT)表示,失业者只能通过加入外卖平台和网约车服务维持生计,竞争加剧导致食品和杂货配送平台(Swiggy、Zomato、Zepto)工人每单平均收入下降43-57%,仅为0.18-0.24美元。此外,网约车出租车(Uber、Ola、Lyft)司机缴纳的份子钱占比也从20%增至25-30%。除收入下降外,工人们还需支付更高燃料费用。印多次上调汽柴油价格,液化天然气价格也大幅上涨86%。工人们通过罢工和抗议表达担忧和诉求,但平台通常会封禁罢工工人账号,限制他们抗议活动。另外,监管不确定性也导致零工工人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尽管2021年政府推出无组织工人数据库e-Shram网站,但其复杂流程阻碍工人使用,且该网站也不支持多种印度地方语言。同年,IFAT向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以期为零工工人提供社会保障福利,却至今尚未受理。
——摘编自1月25日《Tech Crunch》

【电动车需求】印度未来几年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比亚迪计划在今年成为印度第二大的电动汽车公司
继E6(面向印度商业客户的多用途汽车)和ATTO 3(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新德里郊区举办的2023年印度国际汽车博览会(India Auto Expo 2023)上推出全新纯电轿跑海豹,计划在10月开始销售。咨询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印总计批发汽车407万辆,同比增长26%。而比亚迪销量达186万辆,较上一年增长155%。比亚迪印度高级副总裁表示,该公司计划2023年成为全印第二大电动汽车公司,仅次于本土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Tata Motors)。比亚迪或在2025年后扩大在印生产业务。随着印加快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技术生产商的激励力度,印未来几年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摘编自1月12日《金融时报》

【制造优势】印制造业发展需聚焦关注制药业、智能手机、国防设备制造、纺织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
2019年以来,虽然印不断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但仍严重依赖“中国制造”。COMTRADE国际贸易数据库显示,2021年印度自华进口总额约为900亿美元,主要包括机械、电气设备、锅炉、钢铁制品等,同时对华出口230亿美元,主要包括各种矿石、钢铁、铜、铝等原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学生对工程学科兴趣下降,开始偏好商业、金融、管理学,而制造业企业也缩减规模,转而支持服务业项目。不过,随着部分跨国企业将制造业务转移出中国,印仍有望从中获益。一是印度医药成就或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印进一步增强活性药物成分(API)等原料药的制造实力。二是印有机会成为中国以外的第二个iPhone制造中心。三是印作为第四大国防设备支出国,推动本土国防设备和武器系统发展也能大幅提升国防制造实力。四是印推动现代化改造纺织行业,有望出口高价值纺织品,形成对越南等国的竞争优势。五是印正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有望减少机器停机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印在上述领域加速发展,为成为全球下一个制造业中心奠定基础。
——摘编自1月12日《德干先驱报》

本期编辑:江文轩 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89期|印人党开党内大会,施政策略可能出现大调整?

经报·81期 | 苹果供应商离华赴印:需8年仅能迁出10%产能

▲军报·14期 |印密集推出多款新式武器,掀起国防工业小高潮?


重磅 | 阿达尼财团暴雷,“莫迪发展模式”遭遇空前大危机?

▲重磅|张正阳:东西联动?印度也趁佩洛西竄台搞事情?


  更多内容请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