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外语人才培养”论坛暨第三届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年会
一、会议简介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于2018年10月在上海成立,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已历两届。为探讨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外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定于2020年10月25日举办2020年会(第三届),形式为网络会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外语人才培养”,旨在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外国语学院应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新文科教育理念的落实与实施,提升外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参会方式
时间:2020年10月25日
地点:腾讯会议ID: 924 109 493
入会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XMc4bkGvzeHv
直播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Rildh4bYwCGQ
扫描二维码加入直播
三、日程安排
四、特邀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科芳教授,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溪学者”领军人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秘书长、国家社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课题、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教改项目等30余项。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韩子满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翻译》、《广译》、《翻译教学与研究》、《英语世界》编委。先后在Babel、《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一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级社科基金两项,出版专著六部,译著八部,完成各类翻译任务三百余万字。
胡开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校语言学跨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兼任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主编,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担任《中国外语》《中国翻译》《东方翻译》《山东外语教学》和《当代外语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发表CSSCI、A&HCI和SSCI期刊论文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Corpus-based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in Chinese Contexts(Palgrave Macmillan,2019)、《语料库翻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Introducing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Springer,2015)等9部学术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2009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4年度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上海市外语界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度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蓝红军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阐释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广州科技翻译协会会长。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担任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理论和翻译批评,发表论文70多篇,独立和参与著写《译学方法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研究概论1978-2018》、《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翻译研究方法概论》等著作,是第三版《大百科全书﹒翻译学》编纂负责人之一。
李德凤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理事长、欧洲翻译学会出版委员会顾问。澳门大学翻译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重庆市“巴渝学者”及河南省讲座教授、中国跨文化与语料库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料库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全国MTI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 先后担任英国伦敦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及翻译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星涛湾’讲习教授(客座),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及翻译学讲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硕士课程主任。此外还先后担任亚太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协会副会长、国际翻译与语言研究学会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等职。现接受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斯伯林格出版集团邀请,主编《译学前沿》(New Fronti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系列丛书。
李亚舒
曾任中科院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译协副会长、科技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翻译》杂志主编、《中国科技术语》期刊编委,中科院外事局翻译、中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翻译部主任。50多年翻译经验,翻译法、越、英等外语500余万字,发表论著140余篇。
主要著作有:《科学翻译学》《科学翻译学探索》《中国科学翻译史》《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论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其组织作用》、《中国科技翻译学的科学内涵》、《译海采珠》等;译著:《那些富利的人们》、《阮廷诗诗歌集》、《向中国致敬》、《越南的女儿诗文集》、《通往友邦之路》、《海鸥》、《南方风暴》、《象他那样生活》、《从原子到生活》、《熄灯》、《亨利六世》第三部等。
潘卫民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学家学会会士、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能源英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潘卫民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外文化比较、特殊用途英语等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多次为大型国际会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笔译,翻译各类科技资料数百万字;专著《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获湖南省社科联“第七届‘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走近西非》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指定教材。
任东升南开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方向带头人,兼任副院长、翻译研究所所长。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会委员,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基地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国家翻译实践、宗教翻译研究。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圣经汉译文化研究》(2007),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圣经文化导论》(2012),主编(第二)教材《汉英笔译全译实践教程)(2014),主编研究生教材《涉海法律英语翻译》(2015)。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主持中国翻译研究院委托课题2项、中央部委委托课题2项。
文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英语分指委委员。中国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及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主编;Language Sciences,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中国外语》等期刊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15ZDB099)首席专家;发表论文17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数十部,主持国家级等各级教学科研基金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认知翻译学、外语教育学。
向明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第七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家、教育部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语言学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ESP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语用学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杰出学者。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蓝天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英语语法研究及外语教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课题3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40余篇。
赵军峰法律语言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副理事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兼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翻译教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兼法律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译联(FIT)官方学术期刊Babel(SSCI/A&HCI)编委。2008年起负责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日常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翻译立法研究”(17BYY005)及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多项。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赵文静河南师范大学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学博士。师从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教授,是首位获得英国翻译学博士的大陆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学会理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英语语言文学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澳门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10年5月应邀到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讲学;先后被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围绕语际改写现象她所写的系列研究论文散见于Perspectives: Translatology,Occasional Paper,《外语教学》、《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和论文集内。代表性专著《翻译的文化操控》(英文版)被国际翻译界最具权威的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第2版引用并收录为参考书目,获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年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一年内独立完成,免鉴定提前结项并评为优秀。2011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已结项。2009年应北京大学出版社之约翻译出版了Mona Baker的翻译学理论专著《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翻译质量受到业界广泛好评,2018年获首届中华学术翻译奖。
赵秀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能源英语分委员会会长、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话语研究、认知诗学、多模态隐喻等。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和规划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4项目,主持教育部基金项目 1 项,北京市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近年在“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特色,积极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力推动能源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能源人文类课程、教材建设及能源人文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英文:World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ssociation,简称WITTA)。WITTA是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由中国高校牵头,联合来自世界知名高校、国际权威期刊和语言服务知名企业等单位按照自愿和平等的原则,组建的非政府、非法人、非营利性的开放性行业智库平台和国际化创新服务平台。WITTA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国际教育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WITTA秉承“搭建国际舞台、实现合作共赢”的理念,联合、支持和协助会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翻译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建设和内涵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共同建设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国际化翻译教育体系。
WITTA坚持“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道路,联合、支持和协助各成员单位,创新开展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国际化产学研成果建设、交流、对接和转化;发挥学术中介和产业经纪的双重职能,加强全球高水平大学优质资源整合、展示、转移和贸易洽谈。
WITTA成员由最初四十所创始单位以及后续加盟的会员单位组成(详见官网www.witta.org.cn)。凡有志于推动世界翻译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高校、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科技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单位,皆可向WITTA理事会申请加入(每2年一届)。
(创始发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