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之光谈生活速写:深度决定速度和质量

杨之光美术 杨之光
2024-09-22

 点击上方“杨之光”,马上关注杨之光美术
真爱,请置顶



写生是什么呢?速写又是什么呢?


对于不会画画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个针对美术家的非常专业的词汇,那些拿着画板、支着画架一边观察一边涂涂抹抹的都是在画画。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是写生还是速写都如同呼吸一样是本能。


林墉先生在《杨之光速写序》中写到:“速写,其实是艺术家观赏生活、思索生活、判断生活、表现感受、抒发感情积累灵感的一种工作程序。反之,在速写中,其实最易感受到艺术家本人的品味与品位。艺术家的志趣、修养往往宣泄无疑”。

杨之光速写


2007年杨之光教授曾经接受过《美术学报》的采访,采访围绕人物写生教学展开——


请介绍一下人物写生教学情况、您认为最为关键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在这么多年以来的教学中,我自认为“四写”是抓得比较实在的,这“四写”分别是:写生、速写、摹写、默写。原来是蔡若虹先生提出了这“四写”,实际上是总结了建国以来的一些教学规律,好的经验,他把它归纳成了“四写”,我接受了这个观点,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贯彻得最彻底,在提倡“四写”的教学之下,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当时的教学非常严格和细致,例如规定学生每周交多少张速写、多少张默写等等,都有指标的,非得完成不行。下乡也一样,针对学生的每张写生速写,老师都会有评语。对比今天,我感觉现在的教学可能有点忽视了写生的重要性。看展览就可以多少了解到、目前学生的写生速写并没有超越以往的水平,但这也可能跟科技发达有关,现在出去采风都是带着照相机到处拍拍回来画室直接创作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创作过程,对学生提高作品质量是有害的。


杨之光速写


写生对于创作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呢?请结合您的创作来谈。


速写写生的作用不单是打下造型的基础或只是一个纯技术性的东西、最重要的是速写是发掘生活的源。艺术家认识生活是通过速写来过滤的、复杂混乱的生活经过脑子沉淀以后,提炼出来,变成速写写生。这个过滤过程非常重要,不是认真地研究生活,等于就是没有了过滤,拍完照片回来,就直接当成作品,我觉得这样就把艺术创作的过程看得太简单了。


速写写生还有一种预见性。比如我画舞蹈速写组画,画的只是一瞬间,但能预见舞蹈下一个动作,这是因为我了解舞蹈前后动作的规律,可以超越某个固定的动作,以这个角度来说,速写写生实际上比照相机还快,这是我搞舞蹈速写写生几十年来的体会。


速写还具有创作性,因为速写还有联想,也可以说速写就是创作,这是我的观点。速写写生不局限于某一瞬间的状态,它的含量还要大,我有很多作品都是从速写直接跨入创作阶段的,画速写时已经奠定了后来创作的基础。


例如《慰问演出之前》,穿军装的解放军和穿古装的演员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巧妙的结合,另一个就是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这两点深深地打动了我,当场就速写写生下来这个场景。另一张作品《浴日图》,是由我在甲板上的一张写生速写创作而来的,甲板上一位军官和一个小兵在谈心,这不是一般的情节,可以体现出我们的部队里官兵是打成一片的,这是一层深刻的含义,再加上形式上的因素,我使用了没骨法画两个背影,使用像齐白石那种古代画水的方法表现了海水,还用水来画以前画家从来不感兴趣的军舰,我把最现代的生活与最传统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可以这样说,对生活的认识越深刻,对速写写生越有利,深度决定了速度和质量。这是相机不能代替的。


杨之光速写


您觉得现代人物写生与古代人物写真的关系是怎样的?


速写写生是对发展传统人物写真的重要一步。程十发先生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至今印象依然很深刻。故事说清代任伯年的一张画上有个题跋,上面写着某某先生让任伯年给他作一张画,但作画的时候,蜡烛烧完了,于是任伯年就拿起一张纸点燃作照明用,在短短时间内,任伯年就把对象画完了,而且非常传神生动,我们可得知这里面的功夫是非常深厚的。我们有一些艺术家在创作大型的人物画的时候,多在外面写生,回来再创作加工,而我通常就直接拿着四尺宣纸在外面画,例如去草原上直接对牧民或在油田里对着工人写生创作,这当然也是当时身体年轻允许了。在我看来速写就是创作,在写生的时候就要解决创作中的问题例如构思、捕捉形象、笔墨技巧韵味等等,当场全部都要进行。


杨之光速写


正如杨之光教授在采访中所言,“速写”对于他来说,如同呼吸,如同一日三餐那样需要,那样自然。面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那么多具有个性的各行各业的人物,往往使他激动得手颤抖——深恐掏出速写本时,那活生生的场面早已溜走了。杨之光教授不仅自己热爱速写,更将自己对速写写生的感悟深刻运用到了教学中,督促学生在速写创作的同时,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悟自然,体味艺术本源。


江汉城先生早在其学生年代(1976年)就开始了其速写实践,在回忆写生历程不无回味地言道:“速写给我带来愉悦和收获,首先要感谢生活和造化赐我以美的视觉享受,再者,多谢我那个学习资料并不奢侈的年代,迫使我狂临狂背人体结构,还要感谢在校时杨之光老师每周要交15幅以上速写的严要求,使我养成画速写的习惯,还有刘济荣老师多次带我们下乡、下厂,使我对速写兴趣日浓。


杨之光速写



部分内容截取自《美术学报》2007年 第4期 



往期经典回顾


| 如果你爱孩子,寒假就让TA这样子! || 那些艺术品级别的雪人,再不看就化了……||【公益】2020我们为病房带来“阳光”!||“非遗所思——第四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 征稿启事|

|【温故知新】首届杨之光杯颁奖典礼暨展览开幕式精彩回顾 |

|【温故知新】首届杨之光杯优秀作品精彩回顾 |

| 温故知新】“时间”的弄潮儿,第二届“杨之光杯”展览开幕暨颁奖仪式精彩回顾 |

|

【温故知新】第二届“杨之光杯”优秀作品精彩回顾 ||【温故知新】第三届杨之光杯精彩回顾 ||【温故知新】第三届杨之光杯优秀作品精彩回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之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