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龙念南:解读第五届“杨之光杯”主题——“声音”

杨之光
2024-09-22
点击上方“杨之光”,马上关注杨之光美术

真爱,请置顶


各位关注“杨之光杯”的朋友们,大家好啊!


2022年2月底“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已经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稿啦!



为了让一线老师更好地理解“声音”主题作品的创作辅导以及相关课程的教研,“杨之光杯”组委会将为大家陆续邀请几位学术顾问专家与老师为大家分享。



3月1日晚,“杨之光杯”组委会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本届活动学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创始会员,全国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编委——龙念南老师为我们的“声音”主题做第一场开讲。


相信大家对龙念南老师已经很熟悉了,龙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杨之光杯”进行分享。从2011年杨之光教授创办纯公益的“杨之光杯”全国创意美术活动以来,至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了!在历届的活动中,龙念南老师一直是鼎力支持,无私奉献,为“杨之光杯“这个公益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全国性大型展览与出版活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次龙老师与大家分享了10个与“声音”的主题相关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形式和切入等方面,解读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创作要求。大家快来记笔记吧!


龙老师:


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还记得两年前的聚会?


因为我们这次虽然是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声音”来进行讨论,但是肯定绕不过去我们在前几届讨论过的很多内容!所以俺想先请大家“踩踏”一篇2017年俺针对第三届主题“温度”写的文字——《俺对“温度”的理解——》


扫码阅读《俺对“温度”的理解——》


言归正传——在准备本次聚会的时候,组委会发来了收集到的一些问题,俺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将其整理为十个问题及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下面一一与大家分享。







作为主体性视觉艺术活动,如何更好地把握主题?


一般来说,一个比赛的主题都会很“宏大”,而不会太具体。“宏大”就很容易被“宏大”所蒙蔽和迷惑。所以把握主题很关键!


所谓“蒙蔽”,指的是因其大,而只看到与大相关联的那些东东。比如一些特定的标志、物品、形象等等……。一但被蒙蔽,但凡参加比赛的内容就会大家伙儿大同小异,因为这些特定的标志、物品、形象等就那么多啊!


大家回忆一下近几年你看到的各种比赛的作品,是不是如此?原因皆因被“蒙蔽”。


少儿比赛时,最可怕的不是小作者被蒙蔽,而是辅导者被蒙蔽,又用自己被蒙蔽的头脑去要求和指导学生,结果就是万品一面了。


所以俺在2019年写过这样一篇文字——《要真的儿童,要真的美》


扫码阅读《要真的儿童,要真的美》


大家看出来了吗?俺借“蒙蔽”说了另外一些话!因为“蒙蔽”的源头在成年人。


成年人的问题解决了,“蒙蔽”就不是问题了。此时要解决的是“迷惑”,而这基本在孩子那边。


因为题目忒“宏大”,大到不着边际,涉世不深的孩子们不迷惑才怪。


咋办?



老祖宗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祖宗这话说的是从无到有的规律——从原点出发,有关联的内容肯定越来越多


而“宏大”的主题,首先不是“道”,但也肯定不是“三”,更不是“万物”。一般都在“一”和“二”的位置。


所以,我们要理解主题,千万别奔“道”,那肯定被“蒙蔽”。也绝不能停留在“一”和“二”,那样绝对“迷惑”。


对主题的理解要努力拓展出其中的“三”,作为艺术创作最好穿过“三”整“万物”。


再看这幅著名的图标,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巡而往复的。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必然可以万物归三,三表现二啊!所谓的“八卦六十四象”其实就是干这个的。


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们“表达眼睛看见的和心里想到的”万物或者“三”来传递主题啊!


好像说的有点玄,没事儿,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就开始具体化了——







“声音”这个词很熟悉,但又很抽象,该如何表达呢?


声音是啥?声音是助力人们感受的最重要感觉之一的“听觉”的源头。


视觉是啥?视觉同样是助力人们感受的最重要感觉之一的“视觉”的源头。


人有公认的五感——视、听、嗅、触、味。甭管啥感都属于感觉,其目的都是——在心理学中,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同时,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


如果大家认真琢磨了第一个问题,从这段“官话”里大家发现一点端倪了吗?


简单来说:既然声音和其他四感具有一样的属性,也就是传递感觉,那么,我们只要能够找到声音带来的感觉和其他某种感觉,特别是视觉可以带来的同样感觉,照“万物归三,三表现二”的理是否行得通呢?


虎年了,俺再拉个“大旗”——


有位叫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 Wassily Kandinsky ,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的老外大画家,出过一本叫《论艺术的精神》的书,里面有一段话:


黄色具有轻狂的感染力……犹如刺耳的喇叭声。在音乐中,淡蓝色像一只长笛,蓝色犹如一把大提琴,深蓝色好似低音提琴,最深的蓝色是一架教堂里的风琴。红色像是乐队中小号的音响,嘹亮且高昂。纯粹的绿色是平静的中音提琴。紫色相当于一只英国管或是一组木管乐器的低沉音调……


大家看了有感否?


俺的回答:大家努力带着孩子们寻找对自己喜欢的声音的感觉,然后按此感觉再去寻找最能体现相同的感觉的形和色,“声音”一定可以跃然纸上!


前提是尊重和理解创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仅仅助力他们找到最能够体现感受的内容与形式,作为教师,还要有能力助力他们提升表现能力。


如果您觉得俺这个回答忒不够劲,没事儿,咱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如何去解读“声音”这个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大家认可了前两个问题所讲的意思,进入到第三个问题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因为深度和广度都是与视觉呈现有密切关联的。


俺想紧紧围绕着活动通知里“关于作品创作的重点提示”的文字来说说俺的建议——


突出创意——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思维,去表达对“声音”的理解与想象,既可从客观自然界、日常生活与主观意识情感中的“声音”挖掘创意,也可从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与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方面畅想。


俺的建议:俺们人类对声音(颜色)的感受是有限的,而声波(光波)宽多了,很多动物都可以感受得到。想想它们听到看到之后会有啥感觉,然后凭想象力转化。创意总是体现在更多的琢磨之后。


参考资料:超声波是>20KHz的声波,正常人估计99%是听不到超声波的,但不排除个别人能听到,就像有些人能看到电视机在闪烁一样。能量稍大的超声波,普通人也是可以感觉到的,用手摸超声波探头的表面,脉冲超声波有噗噗的感觉,连续的超声波有像微风一样的感觉;次声波也听不到,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感觉到,例如身体可以感觉到,也能通过门窗的振动感觉到。海豚发出的高频率超声波,特别是海豚在患儿头部近距离发出叫声时能够刺激自闭症孩子的大脑,进而激活患儿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对自闭症儿童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紧扣主题——围绕“声音”主题,鼓励尝试向跨学科的如科学、哲学或文学方向去思考关于“声音”的来源或呈现。


俺的建议:古代诗词歌赋里有很多适合音画转换的内容,不妨利用一把。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音画关系就值得好好琢磨。


参考资料:声画同步的一些词语——遏云绕梁 珠圆玉润 声出金石 林籁泉韵 鸾吟凤唱 钧天广乐 声如洪钟 穿云裂石 鼓乐喧天 雷霆万钧 人声鼎沸 喧宾夺主 莺歌燕舞 怨声载道


再推荐一篇散文《海燕》(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一篇音画效果强烈的好文字(含翻译水平)。


扫码阅读《海燕》


视觉效果——鼓励的具有美学价值与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表达形式,作品不限平面或立体,图式与造型媒材可多样化。


俺的建议:毕竟要参加的是视觉艺术活动,无论如何都得回归到可视的结果。所以,寻找和发现、创造出能引发联想的内容最最重要。可以直接转换,比如打雷声对应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也可以间接转换,比如什么样的声音感觉是甜甜的味道,而这种甜甜的味道用什么内容画出来最贴切?


参考资料《食物的声音是有味道的》。

扫码阅读《食物的声音是有味道的》


勇于探索——鼓励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作品,内容及艺术形式不仅符合其作者年龄与思想特征,并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民族特色。


这一点不用俺更多的建议,但是俺想说:“美术创作需要的是胆大心细,敢想敢画敢招呼。画不好还画不坏吗?”(特邀龙淼漫画)选自《龙氏甲子美术集趣》。



俺还要再补充一句:没有画坏的画,只有尚未画好的画!如何“胆大心细”呢?咱们进入第四个问题——






成人理解声音的各种含义可能比较容易,但怎样才能引导儿童更多地去思考和理解呢?


自然是胆大心细,首先是荣(发挥)然后是容(理解)最终要融(解决)


比如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让孩子们放开胆量,找找自己的感受。但因为孩子的理解局限,有可能和成年人感觉到的南辕北辙,就需要充分理解。只要不断得到鼓励,孩子们会越来越敢于和感觉“荣”,思考和理解肯定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有很多时候,会迸发出让成人们惊讶的东东。也就是常被引用的毕加索那句名言“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的实在之源。


光“荣”可不行,还需要“容”,也就是在顺应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的前提下,努力找到可以转化为视觉效果的点。


进而再助力找到可表现的方式方法与最合适的工具材料。这就是“融”!


从具体表现方法上,不外乎抽象、具象和意象三大类。


比如钻牙的声音,具象的自然是表现相关的内容,意象的可能是人的表情或者对相关物品的情绪化描绘,抽象的一般是以色彩的感受表现为主。


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效果,您可以参考这幅图——



到底是哪个“象”最合适呢?


一是看孩子感受最强烈地方适合用哪种“象”,二是看孩子当下的能力可以用好哪种“象”。


总之要因人而异、因人而宜、因人而易,这也正好符合活动通知所建议的“作品不限平面或立体,图式与造型媒材可多样化。”


至于具体有啥材料,只要出效果,不危害孩子健康,经济上能承受,制作上能实现,没有禁区!如果是废旧物利用,那更值得点赞!


不过,甭管是传统表现还是多原材料,作为视觉艺术创作肯定有其共同的规律可循,这也有助于我们的辅导。这一点请看第五个问题——






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有没有可以把握和利用的规律?

俺理解的视觉艺术创作基本规律:

0、构思-确定内容(非特指具体内容)

1、构图-决定内容(特指画面章法)

2、构架-表现内容(应用造型元素及设计法则)

3、构成-调整内容(结合表现想法)


为此,俺具体用2018的一篇文字——《创作篇——让我们的作品成为今天与未来的彩虹桥》介绍。


参加《2018年 “中国梦·少年梦·科学梦”北京中小学生绘画大赛》的作品,必须是一幅创作画!作品应“聚焦近年来我国在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涌现出的一大批引领性原创科技成果、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项目,聚焦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科技的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聚焦我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表达青少年儿童对我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美丽中国、智慧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持和参与。”比赛通知里的这一段很重要,它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作品内容的选择范围和应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表现。


也许你会说:我已经认真看了前面的“中国梦”和“科学梦”,也知道其中介绍的内容都特别符合本次大赛的题材。可是,不能直接照搬哪些内容,那该如何进行创作呢?别急,认真阅读和欣赏后面的文字和图片,一定会为你画好创作带来帮助的——


创作画的关键在“创作”二字,它的意思就是作者自己创造的作品。既然是自己创造的,它首先就必须是和别人创造的作品不一样的作品。和别人(包括大画家)画的一样,即使画得再漂亮,也不能算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临摹画。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能算一幅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写生画。创作画要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或者最值得表现的内容。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只要是画创作画,其实都有相同的规律,或者说相同的步骤,这就是:创作画都要经过收集素材、构思构图和完成作品三个阶段。


“收集素材”阶段就是寻找和发现并确定创作内容的阶段。本次比赛是一次科学绘画的比拼。所谓“科学绘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展示和介绍科技成果,一大类是表现科学想像。


从收集素材的角度,已有“科技成果”比较容易,只要弄明白自己要表现的成果是什么,尽可能将这个成果多种多样,多个角度和从整体到细节的的视觉形象收集起来就非常棒了。比如在4月初完满“谢幕”的天宫一号就有很多值得我们表现的内容。不信你就收集收集!
“科学想象”属于表现未来,既然是未来,那如何收集素材呢?在这儿特别要强调的:既然是“科学想象”,其内容一定是在科学原理、科学发展基础上的想像,而非“魔幻”、“虚幻”的想像。所以,素材选择主要是根据自己想要表现内容,寻找这类内容现有成果的素材,以便在此基础上发散想像。比如很多同学都喜欢话机器人,而且都是想当然地画成人样子的机器。其实,机器人作为“科技成果”,为了适合人类的需要,样子是五花八门的。借助已有的机器人为素材,可以助力“科学想象”出更丰富多彩的机器人。不信你就试试看!
反正,画创作画既不是照猫画虎,看见什么画什么,也不能胡思乱想,画出什么算什么。画创作画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可以是很特别的、奇特的,也可以是很普通的,但是,这种想法一定要能够用画画出来,否则想得再好也没有用。而收集素材的目的除了内容的参照外,如何更好地用画而不是“话”来表现,如何表现的与众不同同样需要素材的帮助。此时,面对大量的素材,一定要多想一想、看一看,琢磨琢磨,那些素材可以直接利用,那些素材主要作为参考。如果条件允许,有些内容能画写生的画画写生,不便写生的可以画记忆画。这样做既为创作收集了素材,又可以在画的过程中发现比较有趣的内容,让普通的想法、普通的角度变成不平常的画面。如果把画好创作画比喻成用一只军队打仗,我们所收集的素材就好象是士兵一样,你的素材越多,你的士兵越多,你的素材越丰富,你指挥的兵种就越全。当战役筹备和开始时,也就是“构思构图”和“完成作品”时,你就可以随意的去调动自己的军队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这一切就很难说了。
在收集素材的同时,我们必须适时地进入“构思构图”阶段。所谓构思,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表现内容,看看最主要的表现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主要内容的衬托?所谓构图,就是通过草稿的形式把构思的内容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构思构图”阶段就是以动脑筋为主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多想,用小纸画一些小草稿。草稿包括思考整体构思表现的构图稿、为画好具体内容进行的局部写生练习和考虑整体色彩效果的色彩稿。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纤夫》画了三年,其中草稿就画了很多很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构思构图”确定了,自然就是“完成作品”阶段了。这个阶段不是简单地从头画到尾就成了,在开时间段,一定要试一试到底用什么样的具体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画自己的创作画。比如有的画需要画得细致一些有的却应该画得简单一点,有的要靠漂亮的色彩帮助,有的画出简单的色彩就可以了。如果不事先想好和选择好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画到一半再想改就麻烦了,很可能前功尽弃。
有很多作品,这三个阶段按顺序交叉进行,前后用了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也有很多的作品,这三个阶段是在一幅画中“一气呵成”的——当作者带着自己的想法面对世界去画画时,看起来虽然画的是写生画,其实已经在为自己的创作“收集素材”了。当作者把自己的想法很合适的用写生的内容表达时,就是在“构思构图”了。当运用自己很满意很合适的方法去描绘时,当然就是“完成作品”了。为了参加本次比赛,我们的创作当然不能画几个月,因为大赛的截稿日期是2018年6月30日。但是,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还是建议画得慢一点,把这三个阶段分开,尽可能用更多的时间想一想、找一找、看一看,让更多的素材帮助自己创作。毕竟,这是一次主题性非常明确的活动。


也许你会说,我对自己画的内容特别清楚,根本不用分什么三个阶段,就是想“一气呵成”。没问题,但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具特色,更具竞争力,还是需要冷静地琢磨琢磨。琢磨什么呢?


可以琢磨琢磨这是不是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内容?画创作画既然要有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想法从哪儿来呢?最简单的就是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来。以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做为创作画的内容。因为画自己熟悉的内容才最有可能画出别人看不到、画不出的细节。而且,面对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你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最有趣、最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地方。相反,如果上来就画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内容,这样的创作最后就可能变成胡编乱造或照猫画虎了。也就是说,画创作画细致的观察非常重要,而自己熟悉的内容特别适合这样的观察。
可以琢磨琢磨有趣的想象到底从哪儿来?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光靠看是不行的,能想象也非常重要。想象从哪儿来呢?它当然不是凭空乱想出来的。想象同样是从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地方开始。你最熟悉或最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东西,可是我们却应该画出最好看的画。为了画出最好看的画,完全可以把这儿的东西画在另一个地方,把本来不太好看的颜色变成漂亮的颜色,把某一个地方放大、缩小或取消,把没有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样子,这就是用想象在画画。你这样画的画越是与众不同,你的想象越丰富。
可以琢磨琢磨色彩是不是在替你“说话”?色彩是一幅画中很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让画更漂亮。使用好色彩,它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它可能会使我们本来画的挺好的画变得什么也不是了。所以,我们要让色彩替我们自己的想法说话。有的时候,如果照真实的色彩去画画,你的想法可能就很难表达出来了。所以,画创作画时常常需要根据画的内容和我们自己的想法的需要选择颜色。可以画得很鲜艳,也可以只用类似的颜色,可以多用色彩,也可以只用很少的颜色或者就是黑白灰。绘画作品就是靠用合适的色彩和利用色彩之间的衬托来让色彩说话的。
可以琢磨琢磨是否需要准备一个“放大镜”?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闭眼睡觉,除了眨眼的时时候,我们都是在看东西,可是我们并没有把看见的一切都记住。这是因为我们并不是什么都仔细的去看了,我们的大脑里也不需要装那么多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好多有趣的内容就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所以,请给我们的眼睛准备一个放大镜,一个帮助我们细致观察的放大镜。这个放大镜就是多注意观察自己和别人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从哪儿发现有趣的内容来创作与众不同的画。这既要靠眼睛,也要靠大脑积极的想象和心里认真的比较。
可以琢磨琢磨是否换换角度?假如我们的眼睛是一架照相机,如果总是照一个人正面的脸或总照一个内容,你照出的照片肯定就会越来越不新鲜。如果你换个角度为这个人照相(比如侧面、背面和上面、下面)或多照些内容,你的照片才可能丰富多彩。画创作画也是一样,如果总是画我们平时看见的样子,创作画的新意就很难体现出来了。为了与众不同,画创作画时就要像换个角度照相那样,换个角度去画看似平常的内容。这儿说的换个角度不仅仅是换换方向,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想法,能想到才能做到。在画我们特别熟悉的内容时,我们很容易就画人们常见的样子和内容。其实,在我们觉得很熟悉的地方同样有很多我们没太注意的、特别有意义或有趣的内容。


原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有助力作用,俺就不再多啰嗦了。视觉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有了,那具体表现的基本技能技巧有什么呢?咱们放在第六个问题里说——






视觉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技巧是什么?

不管表现什么内容,用什么颜色,它们都可以“万物归三三表现二”,由某些规律性的技能技巧助力实现。这个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就是如何搭配运用好“艺术元素”(或称造型元素,后面简称“元素”)和设计原则(或叫构成原则,后面简称“原则”)。


俺在这儿用两张图表示——


至于他们所说的具体内涵,俺就摘抄美国一套K12美术教材里的现成文字,配合两张图供各位同仁参考,大家可以慢慢琢磨、实践。



扫码阅读《K12-艺术元素》


回归到针对第五届活动,如何运用好它们呢?请看第七和第八个问题——






对声音的表现,比较适合从什么角度切入?

简单来说: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元素和原则好几个词儿原本就是从声音那儿来的,所以,基于这几个词儿去构成画面,肯定有助于内容的表现!






这个主题用影像来表现应该比较容易,但是学生很难表现出内涵,如果用平面作品来表现声音,如何从“有声”到“无声”呢?


仍然简单来说:只要孩子们整明白元素与原则里那些从声音里来的词儿,能够与声音(其实此时应该是音乐了)的关系,相信俺,孩子们可能比俺们大人更能创作出属于他们感受到的内涵!


上述两个简单来说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为作品而创作,不仅仅是为成绩而创作,而是与我们的教学活动紧密相关的话,俺认为下一个问题很重要——






创作活动对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

俺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可能万事如意,最大的可能是困难重重。所以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找到解决方案并努力实施非常重要。而且这个不会有完全一样的途径,这就需要一个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基于思维的创造力和转化能力。这一切对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为了迎接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他们需要胆大心细,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学会善于解决问题和寻找替代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有信心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决定。更重要的,是需要面对困难化解精神压力的能力。而这一切,是不是艺术活动的长项呢?所以,艺术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做出自己的决定与判断;敢于考虑和尝试多种解决方案;知道并乐于反思性思维;敢于合理冒险;激发好奇心、同情心;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才是艺术教育,进一步说是美育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让每一个人成为自己!


这一段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目标实现,完全可以由一个一个小的,现实的、感性的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艺术活动来助力实现。大道理不多讲,举一个小案例:


2018年,俺带一帮孩子琢磨创作,但是他们总打不开思路!俺说冥思苦想不行啊,咱们出去看看!外面的院子虽小,俺还是要求只能看三面围墙,从中发现有趣的表现内容!结果有发现两盏灯的颜色不同的,有发现树干长叶的,有发现小鸟住在管道中的,有发现小景色的…而俺也发现了这些…顺带拍摄了一幅天上有趣的云彩!



前面是校外的,再举一个校内的教案——



俺想借助上面的东东说明,俺也是和大家一样的实践者,俺的实践也不是高人一头的,没有灵丹妙药。但是认真努力去做,把心思放在过程的丰富和完善上。甭管是于己还是于学生,都必有收获!






针对此次主题,创作活动(课程)的引导方式有什么建议?


针对这个问题,俺用现成的文字做答,《为了懒惰——工具材料很重要哦》。


扫码阅读《为了懒惰——工具材料很重要哦》


特别特别重要的是适当应用工具材料,可以“事半功倍”!


另外,作为参与活动而创作,俺用另一段文字作为助力,《儿童艺术创作如何PK艺术家》。


扫码阅读《儿童艺术创作如何PK艺术家》


据说帆船高手的高明不是体现在顺风顺水时,而是在逆风逆水时能否把控,在安全的前提下还能航行,在航行的前提下还能比别人更快一步。俺理解这才是真正的顺势而为吧!


辅导艺术创作如是!大家以强势姿态,按自己认为最佳的状态要求创作者,最终活动的肯定是教导者的,而非孩子们自己的。俺历来认为应该按创作者的想法进行辅导。即使和自己的感受完全不同,也应该在顺应的同时寻找变通的可能,就像逆风中的帆船。


换一句话说,能辅导出整齐划一模式的创作不算高手。能“润物细无声”地按创作者的意愿,协助整出一大批各不相同作品的辅导者才是真正的高手。当然,这个确实有点难!基本是为了给出一杯水,至少得有一池水、一湖水、一江水,甚至一洋水的储备和随意调取的能力!好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最后,谢谢大家关注本次分享!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各位大家都能收获满满!


片尾彩蛋


赠送大家几枚“彩蛋”!绝对音画相通——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


1、《季姬击鸡记》

【原文】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翻译】

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争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2、《施氏食狮史》

【原文】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示释是事。

【翻译】

有一位姓施的诗人,他的名号叫石室诗士。他特别嗜好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到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市集。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市集。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很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这个人放弃了这件事。


3、《于瑜欲渔》

【原文】

于瑜欲渔,遇余于寓。语余:“余欲渔于渝淤,与余渔渝欤?”余语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余与于瑜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于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语于瑜:“余欲渔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渔欤?鬻玉欤?”于瑜与余御雨于俞寓,俞鬻玉于余禹,雨愈,余与于瑜踽踽逾俞宇,渔于渝淤。

【翻译】

于瑜想去钓鱼,到我家找我,对我说:“我想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你和我去吗?”我说:“我打算卖玉,俞禹想买我的玉,我得去他家。”于是我同于瑜一同来到了俞禹家,见到了俞禹,想要把玉卖给他。这时天下起了雨,大雨漫过了俞禹家的房子。我对俞禹说:“我本来打算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现在在你家遇上大雨,是该钓鱼呢?还是卖玉呢?”于瑜和我在一起在俞禹家避雨,我把玉卖给了俞禹。等雨停了,我和于瑜慢慢走出俞禹的家,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


4、《熙戏犀》

【原文】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翻译】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文章很长,但满满的都是干货!感谢龙念南老师的倾情分享,给我们分析了10大问题!内容精彩、详细!今天大家有没有赚翻了的感觉?够大家回去得瑟一番了是吧?当然,慢慢消化,落实到应用,才是我们真正的收获!


这次的分享暂告一段落,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杨之光杯”组委会,后续组委会将邀请更多专家和老师们为大家解答,期待大家的研讨和作品!




杨之光美术由徐悲鸿学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美术最高荣誉“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和女儿杨红于2002年共同创办,是专注于少年儿童创意基础教育的专业艺术机构。父女俩将在美国历时13年潜心研究的创新理念带回祖国,致力于中国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并研发出针对中国少年儿童创意思维训练的《少儿TCT美术课程》系统,将美术作为改造创意基因的有效手段,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不足。


往期经典回顾


杨之光美术升学备考部——助力圆梦理想高中,提前锁定美院名校! |
| 【专题】首届“杨之光杯”最佳奖作品精彩回顾 |
【专题】第二届“杨之光杯”最佳奖作品精彩回顾 |
| 【专题】第三届“杨之光杯”最佳奖作品精彩回顾 |
| 【专题】第四届“杨之光杯”最佳奖作品精彩回顾 |
【国际升学】香港艺术留学 |
| 杨之光美术荣获“2021年度影响力教育品牌”! |
| 【国际升学】新加坡艺术留学原来这么好!这些院校千万别错过! |
等待下一站|“1个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北京站圆满闭幕 |
| 大英图书馆官方授权(国际)艺术文化项目——"大英图书馆·环游地球80天"+第2届大英图书馆官方授权(国际)少儿艺术大赏答客问 |
| 杨红 | 美育行业亟待更多跨学科知识的介入 |
| 字写得丑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
| 一场国际范儿的创意双年展!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之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