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 | 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导读
本栏目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CSMR)独家推出,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网站,社媒领域重磅研究学术观点为你一键呈现。每月更新,干货精选,和你一起,关注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8年9月——
国 内
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
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
社交媒介写作的主体表达及其虚实之辨
成人初显期人群的数字媒介家庭沟通与隐私管理:一个扎根理论研究
新闻创新中的“协作式新闻布展”——媒介融合的视角
国 外
年轻用户如何处理多平台:意义制造在社交媒体剧目中的角色(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The Role of Meaning-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
在弗格森抗议中激活过去:记忆工作、数字运动和平台政治(Activating the past in the Ferguson protests: Memory work, digital activ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tforms)
一个在线政治论坛的纵向变化:讨论类网络的规模和演化的之间的关系(Longitudinal Change of an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Forum: Antecedents of Discussion Network Size and Evolution)
整理 | 陈想非
编辑 | 珲哥
国内
一、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
一直以来,B站(哔哩哔哩)用户群都被认为是二次元文化的拥趸,是相悖于主流的低龄青年亚文化群体,其审美特征和价值判断往往呈现出平面化、简约化和反传统等一些被认为与主流文化相悖逆的断裂性特征。
但是自2016年开始,B站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一种爆款作品井喷的现象,特别是由中央电视台承制或播出的多档不同类型传统文化节目,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和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先后获得了B站用户群体的巨大认同这是B站用户群对原有二次元文化身份的涨破,超出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原有解释。
该研究拟重新思考和认识这个低龄网民群体,进一步分析导致其意外文化表现的内在原因。
该文指出,此前研究者对该群体所贴的"断裂"性标签,是在"非连续性"哲学影响下对低龄网民的一次误读,是对文化断裂性与连续性之复杂纠葛的片面理解。固然,新技术的出现造成了"网前人"和"网后人"在知识获取方式和审美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但"断裂"不是主宰该文化的唯一特征。此前被贴上非主流反传统文化标签的B站用户群,并非完全与主流文化相隔离,以往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并不充分,至少没有预留出合理的解释空间。由传统文化绵延而来的庞大话语流,既是构成主体不可或缺的文化符码,又是把各种异质性因素裹携其中不断延伸的"他者话语",还是历年历代各类群体进行交流和思考时共享的文化资源。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通过隐性的知识话语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身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网后人,也仍然生活在各种文化成规之中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在B站的走红,看似偶然,却也是一种必然。无论网后人在知识获取和表达方式上与前人有多大的不同,都只能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式被织入到时代变化的图谱之中,成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与网前人一起,共同构建多元并存的文化现实活跃悖逆其话语活动和知识内涵仍然附着在民族文化的巨大基底之上,这一基底的稳固性和连续性,对生活在该社会语境中的每一主体,均构成询唤和规训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是个复杂的话语场,语言是我们与他者交流的唯一媒介。面对媒体文化,B站用户群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参与和尝试中显示自己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不仅体现在以ACG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的建构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传统以及各种现代主流文化的选择中。
因此,"B站"传统文化作品的"爆款"现象,既是"差异性"表相下的文化认同,也是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症候再现。以B站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是新语境下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挪移、征用和继承,同时,又是主流话语在微观权力中的自行在场。
※曲春景,张天一. 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9)
二、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
作为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网络虚拟社区是基于一定的网络应用平台进行人际交流和互动结成的社群聚合,它吸纳了以个人主体性为支撑的个体参与和以网络社会关系为架构的群体协作力量,已然全面渗入现实社会场景,深度参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这一由共识形成的想象中的交往处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代表着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人际互动以及关系的形成与维系正是网络虚拟社区的核心任务,亦是网络虚拟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社区中,人际关系如何发展,关系运行的模式是什么,关系的建构具备怎样的价值,成为考察网络虚拟社区的根本性问题。
研究指出,虚拟社区在人际关系的发生、持续发展、价值转化等多个层面,都表现出了独特之处。
1. 在人际关系发生的路径层面,无论是以网生型关系为主的虚拟社区,或是以现实关系为重的移动化社交平台,都呈现出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融合互为延展的趋势这两种路径互为交织,共同促成了多维度多结构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2. 在人际关系的持续发展层面,虚拟社区中的礼物馈赠、共享资源等各种形式的互动,可以激活现实社会中潜在的微弱链条,拓展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深化强连接网络的情感、信任与互惠关系。
3. 在人际关系的价值转化层面,人际关系建构的目的与价值是要实现资本的积累与相互转化,这一"价值共创"的过程是虚拟社区中关系建构的独特性所在,主要通过结构维度、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来实现。
首先,从结构维度来看,社会资本首要考量的是社会关系联结的结构。一方面,在社群建立的初始阶段,社群结构的桥接特质决定了网络关系的触发性,人们可以在网络虚拟社区从桥接式资本中获取非冗余的有效的异质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社群互动的升级,社群人际关系趋向强互动强情感的粘结式结构,此时,社群内部的分享机制交换机制便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信息筛选与信息整合的功能,自媒体品牌脱口秀罗辑思维在收获了大量粉丝,与粉丝的关系从桥接进入粘结后,就从免费走向收费。总之,桥接式资本与粘结式资本相互融合又互为推动,不断促使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资本的关系形成正向的循环互动,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社群关系的价值转化
其次,从情感维度出发,信任、认同等因素是决定社群关系能否顺利转化为有效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关键。众所周知,网络社群关系的核心特质之一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社群成员在现实中大多并不相识,也没有直接的身份或利益关联。他们唯一的联结点就是相同的兴趣或价值目标。因此,社群用户之间很容易建立起一种以情感为导向的纯粹情谊, 从相同的兴趣审美中建立信任,从共同的价值观中产生认同。在集体信任与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社群成员一方面更乐于在社群中积极地创造与分享, 另一方面, 这种信任与认同也更容易获得来自拥趸的关注、点赞、虚拟礼物金钱等无形或有形的礼物馈赠与经济收入,获得相对中心的话语权与多元资本。
最后,认知维度指向的是集体层面的共同意识,包括基础性的共同的语言系统,和核心的共同愿景。当社群用户经过较长时期的仪式化创作互动分享及关系培育,形成了社群共享的现实目标,就极有可能将社群愿景贯彻在个体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现实追求中,而在这过程中,在虚拟社区中的文化资本积累及粉丝人脉拓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个体真正地实现梦想照进现实
※蔡骐,岳璐. 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9)
三、社交媒介写作的主体表达及其虚实之辨
人类进入了无时无处不在场的信息交互与网络社交时代。纯粹的受众角色被消解,其主体性不断受到激发。在重重传播链中,他们既是传播者,更是创作者。微博写作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现象,其社交个体表达与艺术创作属性兼而有之。既有的传播模式无法尽述微媒介复杂的大众主体性。从哲学维度对其多重属性进行观察界定,成为考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写作特性的必要思路。该文指出,微时代的中国社交媒体中,微博写作有以下特点:
1.在微博平台上的写作主体包含个体表达与集体认同的双重诉求。首先,在一种互相交织的网络社交关系中,当一种声音出声时,他既代表个人,也代表他所权衡过的集体认同。其次,网络作者追踪,也被追踪,彼此把踪迹留下以便互为催化剂和参照物,互相借鉴,又彼此区别。其写作往往是基于充分的阅读预期、有效的撷取拼贴、恰当地自我整饬之后的权衡之作。网络作者在博文的互相映照与认同中,完成个人化与群聚行为的双重过程。最后,处在网络多元结构中并自构成为多元体的个体,他的发声是一种集体力量作用下的陈述,一种内外合力作用下的综合物 一旦时机合适,沉睡在人潜意识中的无面貌的力比多就会以一种面容清晰的写作狂欢或吃瓜派对的形式,成为网友新的注意力和写作催化剂。
2.他们的"作品"、微博讨论和热点,往往是带有跨时空互文特质的语词合成品。首先,微博写作主体特殊的多元特性决定了微博作品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时空综合物。在互联网这个空前广大的平台上,时时发生着艺术科学哲学政治娱乐等所有范畴内的概念/信息的自振与共振,汇成网友集体意识的巨型收纳场。旧的能指,在这里被挪用被戏拟被颠覆或重写、切割组合,有时仅仅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并置,全新的立场和能指诞生。已获得共识的文化共享物被找回、置入当下信息环境中,获得新的色香味。以近年来的一些网络热点为例,它们无不是在情境移置中获得新内涵,比如“小目标”。其次,正因为微社交网络直白而强大的塑形能力, 在过往历史中稍纵即逝的人类体验与难以赋形的人类意识,在当下网络传播中获形,并被定格、放大。这些网络热词、热段、话题成为个体精神生活固化的粘结剂、语法化行为的固定符号与格式。它们以跨时空混搭的方式, 将旧有意义重新置入当下语境, 从而为当下情境作注解,并在网友的认同中获得一种被普遍识别的文本形式。由此,微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时代集体意识与无意识的符码标记。
3.对作者而言,微博写作是一种超脱日常的增补性现实。首先,微博写作成为个体认识、记录、观察自己生活的一面镜子,个体在其上自塑轮廓并自鉴,而自鉴又与他鉴共存。正是这种全网的作者意识,反过来改变人们传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其次,在微博这个消费主义、后现代文艺创作观与阅读观的演武场中,想象性的超现实在文字中凝结成为当代人的心灵现实。总之,对全民正实时共享的热点的渴望,对表达与获得认同的渴望,引导着观众互相成为观众和作者。在充满着围观期待与被观看假想的心理驱使下,微博写作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而是个体在网络镜像中一种虚实辩证的主体实践。
※韦小波.社交媒介写作的主体表达及其虚实之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09)
四、成人初显期人群的数字媒介家庭沟通与隐私管理:一个扎根理论研究
家庭成员之间利用数字媒介进行沟通已然成为常态。与传统的电话、书信等人际沟通媒介相比,数字媒介具有空前的互动性、随身性、多媒体性,这为我们的人际互动创造了新的交流情境,重新构造了当前的家庭及社会关系模式。在这新模式构建进程中,“成人初显期””(18-25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处于成人初显期的人群在人生的最佳成长阶段,面临着自我内在的冲突挑战和与原生家庭的复杂关系,不仅是互联网的积极使用者和内容生产的生力军,也是父母这辈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并用数字媒介沟通的直接原因。从成人初显期人群入手研究数字时代的家庭沟通,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该研究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来自亲子双方对偶的访谈数据,以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家庭成员的媒介技术属性(即数字媒介素养)和心理特征属性(即心理依赖关系,比如父母是否期待子女留在身边,子女对父母是依赖、独立、疏离还是冲突)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成员间在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站上的互动情况,最后用Erickson的人格发展及同一性理论,对双方关系的调整和彼此人格上的成熟进行了解释。由此探讨了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两地分隔状态下的成人初显期子女及其父母之间利用微信、QQ等数字媒介进行沟通的进程及其影响。
△成年初显期子女与父母沟通模式的理论框架图
研究有以下结论:
第一,全球化发展趋势、亲子地域上分离、数字媒介在家庭沟通中的广泛运用等现象对亲子之间围绕隐私空间进行的互动与协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沟通媒介角色的数字化新媒体拥有更强的经济性,更为丰富的媒介渠道,更加利于隐藏和粉饰双方交流时情绪的可编辑性,以及能够渗入使用者生活中的随身性。这些特性,使父母在子女允许的界限范围内对异地子女的周遭状况有了更为立体化的了解,而子女也在争取个人空间的努力中,被赋予了更大的话语权,在求学、工作、情感等方方面面具备更强的选择权。
对于父母而言,在“进入社交网站前—进入(调整)—进入后”三阶段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成员之间逐渐建立起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环境的全新家庭沟通模式。对于子女而言,他们一方面接受了社交媒体表达中父母的“在场”,并在发布信息时对内容表达采取相应的策略,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父母进行分组等行为来管理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总体而言,在“制造隔膜”和“消解隔膜”的进程中,家庭围绕隐私空间进行的互动与协商被重塑。
第二,数字媒介影响下的隐私边界的重塑与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当代中国家庭情感连接的模式。首先,双方的数字鸿沟被缩小。其次,家庭亲密感得以维系。数字媒介的低侵入性和多媒体特性为亲子双方营造了更为真实的“虚拟陪伴”氛围,甚至,它的可编辑性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代际沟通中的情绪化和不安感。最后,弱化了的传统家庭权威。
第三,家庭情感连接提高了当代中国家庭中的同一性,强化了自我认知。对于处于再生力停滞时期的父母而言,数字媒介不止密切了子女与他们的沟通联系,还有利于父母维持自己的社会关系,了解当代社会文化,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从而免于停滞感带来的挫败感及对子女的过分依赖,获得了生命的延续感。对于处于亲密VS疏离时期的子女而言,亲子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更为平等的关系。在较少言及“自我”的中国家庭中,数字媒介促进了家庭成员关于“自我”的理解与思考。
※曾秀芹,吴海谧,蒋莉.成人初显期人群的数字媒介家庭沟通与隐私管理:一个扎根理论研究. 国际新闻界,2018(09).
五、新闻创新中的“协作式新闻布展”——媒介融合的视角
当前,关于新闻创新——主要集中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层面的探讨中。其中,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算法、开源软件运动、机器人写稿、虚拟现实VR等技术驱动的新闻实践,以及这类实践对全社会有关新闻乃至知识生产的认识论的影响和改变,倍受关注。这些讨论可视为全世界职业媒体机构共同面临“新闻业危机”的应对,其中一些预设似乎仍暗含组织化新闻生产目标和逻辑的天然合理性。
然而,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实践行为和基于这些实践行为的经验研究,展示出新闻传播的现实情境对组织化新闻生产一整套规范性理念和实践策略的偏离、挑战、溢出甚至背道而驰。
该文认为,组织化新闻生产控制逻辑转移和生产过程透明化只是表象,新技术更深远的影响和新闻传播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组织化新闻生产规范之外——互联网用户对新闻的发现、分享、评论,使得新闻不再是刊出(publish),而是公开互联网用户对新闻的发现、分享、评论,是通过公开编排、主题架构来达成对单个展品内涵价值的超越。
研究指出,从媒介融合的视角看,“协作式新闻布展”可被视为理解新闻创新的关键概念之一。在机构媒介内部,通过新闻产品互联网呈现的平台渠道融合、多媒体可视化的技术手段融合和产品互动性的媒介实践融合,体现出溢出传统新闻边界之外的参与式新闻实践模式。它意味着新闻创新的多主体并不拘泥于传统职业化新闻生产的逻辑,而是以互联网多中心“节点主体”展开动态新闻传播实践,与组织化新闻生产形成巨大张力,凸显出“液态”的新闻业这一媒介融合时代新景观。
而如果将协作式新闻布展视为以技术驱动的媒介融合在当下产生的新的新闻传播实践,有两种理解路径。其一是沿用出自会展行业的“布展”或“策展”,它强调通过对展品陈列的设计、编排、主题架构来达成对单个展品内涵价值的超越,这更接近互联网新闻生成的规范性理解。其二是从会展行业的理解扩展到eScience领域,布展意指通过数据创造者、提供者、存档者、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标注、评价、选择、转换数据的行为,令数据增值、广泛共享和再利用,这更接近互联网新闻生成的液态现实,尤其是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实践活动的液态现实。
总之,协作式新闻布展提示我们,随着技术的变革,公众渐次作为显在的社会力量参与新闻实践;职业控制与开放参与之间虽蕴含张力,但新闻从业者与公众的理性协作无疑会活跃、拓展、丰富我们的公共生活。
※陆晔,周睿鸣.新闻创新中的“协作式新闻布展”——媒介融合的视角[J].新闻记者, 2018(09)
国外
一、年轻用户如何处理多平台:意义制造在社交媒体剧目中的角色 ( 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e Role of Meaning -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 )
该文通过50次访谈和一项调查(N=700),借助剧目、利基,多媒体和媒体意识形态等视角和理论,以探索用户的实践是如何由每个平台被赋予的意义所塑造,并了解阿根廷年轻人如何应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增长。
研究发现,使用多个平台的现象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对于这种多样性,用户通过组合由每个平台赋予的不同意义形成的社交媒体实践的剧目,来进行管理。
首先,人们如何使用一个平台,与他们如何使用其他平台相关。其次,用户对每个平台的感知和理解通常包括对其他社交媒体选项的递归引用。这种理解,又涉及对不同平台的受众类型(types of audiences)和时间节奏(temporal rhythms)的不同感知。例如,在受众类型方面,WhatsApp作为一个多方面空间,与被认为与处于亲密和半公共之间的观众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年轻用户将Facebook视为公共和半私人受众之间的妥协,融合了一系列联系人——包括亲密的朋友和浪漫的伴侣,以及远方的熟人,甚至是从未见过面对面的人。在时间节奏方面,与WhatsApp的即时性相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Facebook是一个由相当长期的时间节奏主导的平台。
于是,在年轻人眼中,WhatsApp被构建为可容纳多个信息流和内容类型的多方位的交流领域;Facebook是一个展示“可被社会接受的自我”的空间,这个平台中,社交互动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整洁、优雅和社会可接受的自我形象;Instagram是一个更加需要精心修饰,以进行风格化自我呈现的平台;Twitter是信息和非正式的场所;Snapchat适合促成的临时起意的、有趣的社交联系。因此,WhatsApp用于与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快速信息;Facebook用于透露他们想要广泛传播的内容;Instagram用于发布日常生活的细致和风格化的视觉肖像;Twitter用于获取新闻和评论;和Snapchat是为了与亲密的朋友进行有趣的即时沟通。
这些理解和认识,是在社交和对比之中形成的,与技术可供性关系不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技术本身并不阻止用户在Snapchat上发严肃内容,或者在Instagram发愚蠢的图片。如果我们一次只关注一个平台的使用,忽视人们同时对于其它社交媒体的认知,那么我们对社交媒体使用的概念理解就会变得贫乏。
※Pablo J Boczkowski, Mora Matassi & Eugenia Mitchelstein. (2018). 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e Role of Meaning-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23, Issue 5, 1 September 2018, Pages 245–259,
二、在弗格森抗议行动中激活过去:记忆工作、数字运动和平台政治 ( Activating the past in the Ferguson protests: Memory work, digital activ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tforms )
2014年,18岁的美国公民迈克尔·布朗(Mike Brown)遭遇警方枪击,引发了弗格森地区的公民骚乱。事件激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不仅在弗格森,而且在美国的其他主要城市,人们都表现出对警察种族暴力的反对,出现了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的分散的抗议活动。其中,由Derk Brown管理的Facebook页面Justice for Mike Brown(JfMB),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该页面在弗格森抗议期间设立,最初被设置为一个旨在推动直接行动的平台。但它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参与记忆工作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纪念布朗,发表意见,向他人介绍新的发展,组织集会,与志同道合的人联系,并汇总和评论调解材料。因此,社交媒体允许个人示威者和活动家相互连接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工作可能有助于动员个人采取行动,使他们的事业合法化,在历史上定位他们的斗争,并创造集体认同。
本文通过分析JfMB,以重新思考记忆工作(memory work)在当代数字运动中的作用。通过对180个帖子的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以及对超过5000条评论,回复帖子,图像和视频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记忆工作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了哪些“解释性的剧目”被用于这种记忆工作中。在JfMB的记忆工作中,可以辨别出四种不同的解释性剧目(如图):
1、布朗的身份。例如,布朗被塑造成为一个前途光明的无辜青少年,由此引发一种感叹:这样一个善良的少年怎么可能被杀?从而对更多政治讨论的基调和主题产生影响。又如,通过对比展示布朗生前和死亡后的照片,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反应和情绪反应。总之,记忆工作以哀悼、吊唁、纪念和致敬为形式,积极塑造迈克尔·布朗的在线和离线公共身份,并能够有效地与抗议事业联系起来。
2、事件的事实。JfMB可以被视为一个协作空间,与此相关的记忆工作涉及选择和发布官方文件,纠正媒体内容,更新或更正以前的信息等。
3、抗议身份。在JfMB上,人们不仅记录和分享抗议活动的视频和照片,还创造了一些象征标志(icon),使抗议活动在当前和未来都能被识别。在JfMB上出现的第一个抗议短语之一是“举起手来,不要射击。”(据称,迈克尔·布朗在被枪杀前曾举起双手)这一话语成为了一个模因(meme),许多人贴出了自己的“举手照”以表示对抗议活动的支持(如图)。还有许多评论主题和帖子都使用了“我是迈克尔·布朗”这句话。作为象征性的人造物,这些模因携带了关于该运动的短期记忆并使其可识别,不仅增强了抗议运动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知名度,而且成为重要的象征性标记,指向一个更为广泛的旨在反对警察种族暴力的抗议运动。
4、系统性不公。抗议者和活动家通过记忆工作,在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趋势中对这一事件进行背景化,使得暴行被视为对非洲裔美国人的系统性不公正的一部分。不少帖子和评论通过并置,比较和对比当前和过去的事件,来将现在与过去——特别是民权运动的时代联系起来。还有的帖子将语音和图像从其原始上下文中提取,并放置在新的上下文中,从而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
虽然根植于一个特定的案例,但这里提供的类型学能够理解数字行动主义和抗议背景下记忆工作的一般动态,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初步的模型。此外,在该案例中,JfMB的“过去”,通过页面管理员,用户和Facebook的操作逻辑之间的动态交互,不断地“作用”着。由此产生的对迈克尔·布朗、对他的死亡、对抗议行动和系统性不公正的记忆确实是“连接性的”,因为人们能够不断与它们保持着可视的交互作用。尽管记忆工作在页面上非常动态,但基于上述过程,它们可以被稳定下来。
因此,记忆工作起到了一种特定的话语实践的作用,它连接了个人行动框架,并为集体身份的形成提供了模块构建。数字行动主义的记忆工作允许抗议者将个人经历和对过去的解释联系起来,作为表达不满和倡导变革的手段。
※Rik Smit, Ansgard Heinrich,& Marcel Broersma. (2018). Activating the past in the Ferguson protests: Memory work, digital activ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tforms. New Media & Society
三、一个在线政治论坛的纵向变化:讨论类网络的规模和演化的之间的关系 ( Longitudinal Change of an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Forum: Antecedents of Discussion Network Size and Evolution )
通过分析13个月的纵向数字跟踪数据,该文研究了为什么有些人拥有比其他人更大的讨论网络,以及哪些沟通特征和关系特征有助于“在线讨论网络关系”(discussion network ties)的演变。
研究有如下发现:
1、在线论坛的结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宏观层面,尽管在线政治讨论网络很容易加入和离开,但它们的结构质量比预期更稳定。与前几个月相比,后几个月的讨论网络变得相对相似。个人层面,自我网络规模在13个月期间也保持稳定,保持在在4到5之间。即使在13个月之后,仍有12%的讨论伙伴保留了下来,没有流失。
2、拥有较大网络的人倾向于参加更多的对话,而不是停留更长时间或更频繁地出现。换言之,参与更多对话比长时间呆在网络中或经常出现在论坛中,更有利于培养大型讨论网络。研究还发现,在其他行为变量的控制下,声誉并未显著影响一个人的讨论网络规模。除非有人试图与许多其他人交往,否则拥有良好的声誉并不会增加讨论网络规模。
3、最后,互惠关系和受欢迎程度有助于维持现有关系和建立新关系。对于扩展一个人的讨论网络而言,互惠关系比小团体关系(cliquish relationships)的贡献更大。
※Sujin Choi,Joshua Sung,Woo Yang & Wenhong Chen.(2018).Longitudinal Change of an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Forum: Antecedents of Discussion Network Size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23, Issue 5
△封图来源:miui.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