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仰望星空,看看华夏的绚烂“追星史”


随着航天技术、天文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关于宇宙的奥秘正在一点点地被我们揭开,头顶这片璀璨的星海,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今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始了国人的火星征程;不久后,我国还将执行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并对月球的地理地貌、土质成分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华夏民族几千年的追月梦愈发绚丽多彩。



其实,对宇宙的关注和探索,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秀传统。时光倒退回几千年前,那时的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更没有火箭探测器。在没有硬件加持的情况下,却能凭借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创造的巧手,在茫茫宇宙中发现天文规律,并使之成为指导生活的有力工具。


“追星”这件小事,从古代就开始了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执掌天文的官吏的记载,这些官吏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而且官职是世袭的,可见地位之尊贵。


随着历史的发展,天文观测的组织机构也越来越完备,比如观星台、观象台、司天台、司天监、钦天监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推算历法。



有这样的组织机构做支撑,汉族各类文献中对日食、月食、恒星、彗星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其中日食发生的最早记录,是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也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周代以及春秋战国以来的典籍中,对日食、月食的记录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恒星的观测记录,也可以见于古代文献中。《周礼》中有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战国时甘德著《星占》八卷,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这里面记载了120颗恒星的位置,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在古代天文学家的眼里,天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他们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留存至今最早的相关实物是五代时期出土的两块28宿星图刻石,另外宋代苏州石刻天文图及敦煌唐代星图也很有特点,都是古人天文观测水平的历史见证。


何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太微、紫微、天市

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聪明的古人甚至进行了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占》。正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始于公元前28年,直到1638年,见于正史中的太阳黑子记录已有百余例,散见于其他汉文载籍的记载可能更多。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古人也是“设备党”

所谓“预先行其事,必需利其器”。为了准确地观测天体和天象的位置,古代天文学家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天文仪器。汉代天文学家耿寿昌、贾逵等发明了以赤道为坐标系的天文观测仪器,称为“浑仪”或“浑天仪”。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浑象”(也叫“浑天仪”),是用来显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它利用漏壶滴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可以将天象准确地显示出来。


关于机械钟的发明,始于显示天球旋转(即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天文仪器,为汉族首先制作。公元725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高僧(张遂)与梁令瓒在“浑仪”和“浑象”的基础上,制成了“浑天铜仪”。这是一架附有报时装置的天文仪器,注水激轮带运转,一方面显示日月运行情况,另一方面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自然撞钟。其擒纵轮靠水力驱动。



到了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制造了更先进的“水运仪象台”,这实际是一座大型天文钟台,高35.65尺,宽21尺。台分三层,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是浑象,旋转并且显示天象;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有漏壶和机械系统,驱动整个仪器。直到两个世纪后,苏颂钟的原理传入欧洲,才导致机械钟在西方的发展。


关于对宇宙的观测和探索

华夏民族已经延续了千年

如今,当接续逐梦的华夏儿女

有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我们也有理由期待

更多的奥秘将在我们手中揭开谜底!



推荐阅读



编 辑 | 李 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