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志鹏 | 看懂《文明》展览,从如何理解当代摄影说起

摄影新媒体 风面 2019-11-17

《文明》展览入口


音频剪辑 编辑 / 陈衍勋

文字 / 根据音频整理

图片 / 展览现场拍摄 作者网站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画册


#音频时长:23′10″


 文明与文化 


这个展览本身在尤伦斯是展出了全球的120多位摄影艺术家的25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主要聚焦于探讨当下(尤其是最近的1/4个世纪,也就是说25年)全球人类生活的发展状况。文明这个概念,实际上跟文化一样,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概念之一,那么我们下面可以破破题,这个展览为什么叫做《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为什么不叫做《文化:当代生活启示录》呢?文明和文化有什么区别?文明意味着什么?


《文明》展览前言


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词的内涵都非常地复杂,我最近正好在看一本书,伊格尔顿所写的《论文化》,他花了相当长的篇幅在描述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区别,我们今天实际上没有太多的时间把它展开。简单来讲,大家可以想象,我们高中的时候学历史,有“青铜文明”,有“石器时代的文明”,文明和文化,简单来讲,它主要的区别在于:文化更多指向的是一个共同体共同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这个民族的一些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所产生的思想艺术结晶。而文明它有很大一部分包括器物层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比如说我们的房屋、交通设施、厂房车间、仪器设备、高速公路……比较偏重于这种器物层面和可见的成就,也就是说文明它是可以包含文化的,文明的概念要比文化更大一些,文化要更抽象一些,而文明不仅包括那些抽象的东西,也包括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器物层面的东西、制度层面的东西。


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一个宏大的摄影展来讲,大家也都理解摄影的长处并不是特别擅长叙事,而是去记录、拍摄和反映这些已经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120多位摄影师的镜头,来观看一下当下全球文明的种种的现状和表现。


 当代摄影 


然后我还可以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相信今天晚上来听课的很多人,大家肯定是想着这个展览是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参展人非常多,那么大家其实很想去了解当代摄影的诸多案例,想搞清楚当代摄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我的个人经验,有很多摄影师或者说爱好者,特别想搞清楚当代摄影的概念。

 

《文明》展览现场


可是很多人,经过巨大的努力,好像还是很难分清楚这个东西,在我们正式开讲这些作品之前,我觉得可以提供一个角度,就是大家可以先不要拘泥于当代摄影的概念和定义是什么,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去理解:当代艺术、当代摄影所谓的“当代”可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相亲”,各位老师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说在古代,尤其是在几万年以前,那么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相遇,在丛林当中他就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偶然相遇,后来封建社会可能会专业的媒人来提亲,说媒拉纤这种形式,那么在今天我们是如何相亲的?在今天,在21世纪,不仅仅有专业的媒婆,而且我们还可以上综艺节目,例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我们还可以通过上相亲的网站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也可以在微信、微博上通过聊天来认识自己的灵魂伴侣,那么大家从这个例子里面,能不能够感受到随着时代、随着技术、随着我们的生产力的不断的发展,一个东西它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形式来,这就是“当代爱情,当代相亲”。


同样道理,我们大家不要把当代摄影理解成是一种风格、一种技巧或者说是一种什么特殊的材料,不要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它,无论是当代摄影还是当代艺术,它其实都是在回应我们今天人类所处的这个当下阶段。这个阶段显然跟古代不一样,跟一百年前也不一样,我们今天处在了一个全球化的、后资本主义的、景观化了的,物质、商品、自由市场互相流通的和网络高度发展的、传媒非常发达的一个时代的当下。在这些前提下,我们的衣、食、住、行、观念、科技都会有巨大的跟以前的不一样,这是一种断裂、一种进步、一种变化。


《文明》展览现场


任何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要回应他生活时期的那个变化,今天的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个世纪跟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有着巨大的不同,无论是对于这些现象所带来的赞同或者不赞同,忧虑或者憧憬,那么他们就要用作品来表达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思考,其实这才是当代艺术或者说当代摄影的核心所在。所以说当代摄影的核心,并不是一种风格、重点不在于是摆拍的或者是不摆拍的,导演的或者是不导演的、黑白的或者是彩色的,所以无论是观看当代艺术展览,还是观看当代摄影的展览,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本身对于当代生活、当代人类在全球的这个视野范围内有什么样的深刻的认识,你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之后,你才能够看懂,你才能够猜对,你才能够琢磨艺术家的作品大概在探讨哪些话题,在关切哪些现象。我希望通过今天晚上的很多摄影师的作品,能够让大家感受到这一点。

那么尤伦斯的展览,非常的庞大,整个的展览总共分成了8个章节,我们可以快速地来看一下这8个章节的主题是什么,然后我们再挨个地细说。


宋志鹏《文明》展览精选解析课程截图


 蜂  巢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章节,比如说“蜂巢”,蜂巢非常地形象,就是蜜蜂的巢穴,密密麻麻,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像今天的伦敦、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的人口普遍都超越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北京大概有三千万人,这种超级大都市的形成,它本身就是一个人类要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也就是说有了工业大生产之后,农民脱离土地,原来的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当中占的微乎其微,大家都不种地了,然后才能聚集到城市里,这种超级大都市,无数的陌生人从故乡来到一个地方,然后聚集起来形成巨大的有结构的,从中心到边缘像北京这样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一直辐射到六环以外这样的结构,形成这样的居住结构,那么它正是我们今天进入20世纪甚至是21世纪之后必然的一种情况。


《文明》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的摄影师们,显然他们就会关注这种史无前例的、我们人类历史上很少有的、这种大规模聚集的都市体验,大家可以想象,这种现象它蕴含了很多个方面,都可以去拍摄,比如说大规模的集会、大规模的娱乐、庆祝演唱会等等,那么这些都可以在视觉上来探索这种新的体验和问题。


△ 无题,出自“人群”系列,2014年

西里尔·波尔谢 CYRIL PORCHET


△ Olivier Christinat, Figurations II, 2016

奥利维尔·克里斯蒂娜特,具象 II,2016


比如说在展览的入口处,大家进去之后就会发现这么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就类似于我们大家在看演唱会(集会)或者说看一个重大的体育比赛,摄影师似乎在拍摄观众席,那么有些老师可能就会觉得这个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大家都司空见惯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到大型的场馆里面去看比赛,然后密密麻麻坐在一起的这种体验,这种体验大家可能太习以为常了,实际上有没有人想过,这正是当代人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体验,古代人是不可能有这种体验的。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摄影师实际上非常地聪明,如果让我们去拍的话,你可能拍不出这种感受来。他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技法来达到这种效果,因为我们一般的摄影师去拍的话,我们习惯性的去横着去拍它,而这个摄影师大家可以看他是竖着,而且显然是用一个长焦的镜头,用一个长焦在一个远处把坐在观众席上的人拉的比较大,然后强行迫使你这样纵向的去观看,那么由于长焦镜头又压缩了这种景深,使得这些观众彼此之间的这个距离显得更近了,挨在了一起。那么大家可以看一看,照片里面的每一个人的着装和神态都是我们现代人。然后大家其实彼此又是陌生人,谁也不认识谁,大家想象一下,一个明亮的、舒适的,甚至都可以喝着冷饮、嗑着瓜子,然后看别人打球、说话、比赛的这样一个展览馆,那么它是必须要技术、电力、制冷、现场直播等等这个科技条件发展到这个程度才能出现这种场景,这正是我们当代人下班之后或者说周末的一种典型的娱乐体验:跟陌生人挨的特别近,都在看一个东西,但是大家又不认识。


△ Olivier Christinat, Figurations II, 2016

奥利维尔·克里斯蒂娜特,具象 II,2016


我觉得这个摄影师的作品就像当年的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他在画各种汤罐头,他在画各种各样的商品,重复地去画它,好像把我们给包围了,那么问题是我们对于这些东西都司空见惯,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过,这些每天将我们所包围的、我们每天所体验的东西,如果你放在历史的纵向长河里看的话,真的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当代生活体验、当代的心理体验。


 说服力 


△《文明》展览现场


那么我们谈到说服,我们除了想象到商业,说服我们买东西,商场里面说服我们购物,还能想到什么呢?大家看,下面这个例子,它就更抽象了,更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保罗·瑞安和妻子让娜在迎接他们的孩子

杜布克机场,杜布克市,艾奥瓦州,2012年10月1日

埃里克·塞耶 ERIC THAYER


第一张照片就类似于一个美国的一个候选人,比如说他要选州长,显然这张照片就是让他的御用摄影师拍出来给媒体看的,比如说我宋大象要竞选一个什么州长,我就去接我的孩子,我去陪我的孩子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参加他的高中毕业典礼,把我这个形象放出去,让大家觉得:哇你这个候选人非常有家庭责任感,非常爱他的孩子,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这也是一种说服,说服选民精心打造自己的公众形象,说服选民,民众认为他是一个好父亲、好领导,好这儿、好那儿。


出自“电视演播室”系列,2004年

高东滋 SHIGERU TAKATO


第二张照片就是一个演播室,类似于微软的一个演播室,就相当于我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演播室,大家也可以想象,这种演播室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说服的场域,说服的场所,因为它要传达某种观点,新闻评论也好,时事评论也好,那么这个场所里的灯光、设备一切的设计都要为这个目标进行服务,这其实挺抽象的,但是对于传媒来讲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说服,大家要思考这样的一种抽象的概念。


△ 出自“电视演播室”系列,2004年

高东滋 SHIGERU TAKATO



△ 出自“电视演播室”系列,2004年

高东滋 SHIGERU TAKATO


上面的这几张都是一些演播室,都是一个摄影师拍的各个电视台的演播室,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各位老师在不同的行业里面,有人老是困惑自己没得拍,但是我知道各位老师的行业都非常的不一样,我都不能想象你们每个人各自有着自己(什么样)的资源,可能对于年轻的学摄影的学生来讲,有些东西他能够想到,但是他根本没有资格和条件进入到那个场景和场所里去拍,而你们可能本身有着非常(可拍的资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你们自己的资源或者说场所是非常值得拍的,但是可能恰恰因为你没有从某一个概念上去把握它,所以你觉得它没有拍摄的价值。


 断  裂 


《文明》展览现场


下面我们要着重看看这个摄影师,我觉得这个摄影师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照片,你猛一看有点儿不正常,说黑白照片也不是黑白照片,说是底片的反向结果也不是反向,其实爱尔兰的艺术家理查德·莫斯这一组作品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拍的叫做《热感地图系列》,实际上用的是热成像设备,而且是军用级别的热成像设备,可以在30公里之外拍得非常地清楚,就是说完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那么由于这个人、动物或者是一些发热(物体),只要你发热,就会在这种设备上进行成像,那么他其实拍的是一些难民,这一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特别棒。

 出自 “热感地图”系列,2017年

理查德·莫斯 RICHARD MOSSE


先不说他这个主题,我觉得他采用的这种技术就非常的巧妙,跟他的主题相映成趣,比如说难民问题,难民问题很多国家或者说我们很多人是不愿意面对,或者是不愿意多谈的,那么难民的处境、身份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我们大家其实也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类似于就是不可见的,但是这个摄影师用热成像的设备来拍这个主题,类似于使得不可见的东西让我们可见,大家想这跟这种主题上他拍摄对象的这个身份的敏感以及相关问题的呼应是多么地巧妙。


 出自 “热感地图”系列,2017年

理查德·莫斯 RICHARD MOSSE


而且他这样拍,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些技术本来是军用级别的,那么军用级别就是用这个技术去杀人的,去消灭对方的,比如说离得很远,把对方目标给击毙,但是这个摄影师却用这种军事化的技术来拍这个难民,就是军事技术不仅仅在99%的时间里面可以去服务于那些不可告人的军事利益、屠杀,然而这个摄影师反其道而行之,用这样的一个技术来让我们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而且这些难民的形成本身就跟这种战争有直接的关系。大家从这些角度去想,他用这样的一种热成像技术来拍这个主题,无论是从观念上、媒介上、材料上、手法上无懈可击,太棒了。


 出自 “热感地图”系列,2017年

理查德·莫斯 RICHARD MOSSE


不仅在我刚才所说的那些方面,这一组作品是很棒的,从我们摄影上来讲,从当下的我们人类的发展的技术进步的角度上讲,他也展示了我们今天的技术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摄影从它发明以来,它本来就相当于扩展了我们人类的视觉,让我们看的更远,让我们看的更多,让我们看清了更多的细节,而现在的成像技术可以使得我们像猫头鹰一样,我们可以看见不可见的东西,就像X光一样,这也是技术带给我们的巨大的福利或者说技术本身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极大的扩展了、改变了、增强了我们的感官。


 尾  声 


现在已经超过两个小时了,大卫本来跟我说这个讲座是一个半小时的,但无奈作品实在是太多,总共8个章节,然后就这样给大家浏览了一遍。我希望从我们今天晚上这两个小时对于作品的解读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对于我们当代文明、当代科技、当代人类生活的处境,衣食住行、科技、未来,乃至于情感的方方面面,这些全球的摄影师都做了怎样多角度的、巧妙的、直指人心的探索,然后我们要思考:我从他们的身上能够学到什么。


《文明》展览现场


我觉得这些案例,然后结合大家往年或者说过去的一段时间在「风面」上的一些理论课程,像吴毅强老师讲的当代艺术(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与方法),我讲过的摄影史现当代摄影史与文化肌理解析、视觉文化,方方面面的理论,结合这些案例会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大家也可能对当代摄影有更好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摄影师里面没有太多的人用奇奇怪怪的某种材料、手法、多么复杂的摄影技术,无非是他们的主题、他们的关切、他们的思考是紧贴于今天这个时代的,这是他们的作品是当代摄影的原因。我们就可以从这一点上,重新反思我们对于当代摄影和当代艺术的思考。


· END ·


以上内容摘选自「风面·在线课程」

宋志鹏《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展览精选解析

完整课程时长:2小时6分钟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听完整课程回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