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博士的“视界”——第二期《科学文化沙龙》掠影

SCRC-CAS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2022-10-31

搭蛟龙探海,乘雪龙破冰……中国科考领域总能见到这样一抹倩影,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兼具大洋深潜和极地科考两项经历的女科学家——唐立梅。2021年7月27日晚,第二期中国科大科学文化沙龙在学校1958咖啡馆举行,中心邀请到唐立梅博士,以“深海到南极”为主题,与在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极地与海洋的别样魅力。活动在蔻享学术、bilibili网、微信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

本次沙龙由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主持。袁岚峰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唐立梅博士的背景,她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也是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时还是到达地球四极其中两极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作为一名“80后”女性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多次克服野外的恶劣环境参加科考工作,并多次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不再只是毛主席的诗词豪情,也是唐博士与科研人员不断创造的辉煌科研传奇。

报告伊始,唐博士介绍了国家长期以来对深海探索的需求,以及进行海洋、极地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大洋梦,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绘制了最早的世界海图。再到十九大明确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洋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潜力巨大。

接着唐博士分享了两度驭“龙”寻宝的科考经历。2013年是我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首次试验性应用科考,唐博士与傅文韬、叶聪两位潜航员在2774米的海底开始了深海科考之旅。由于“蛟龙”号载人舱直径只有2.1米,内部没有卫生间,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所以他们在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就停止喝水,吃东西靠“干咽”。

随着“蛟龙”号不断下潜,开始还能看到海面有阳光透过,海水来回波荡泛着白光,很快水面就看不见了。“到达350米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就像流星很快从眼前划过。”唐博士介绍道。当到达2740米的时候,他们开始了取样、拍照记录工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沉积物和黑色结壳,还有在大洋深处的神秘生物群落。住在海葵里的寄居蟹、海百合、粉色海参、“丝袜”海绵和“蘑菇”海绵……除了这些,科研团队也取到了需要的地质样品,以研究太平洋海山的形成演化与地质环境问题

2017年,唐博士登上“雪龙”号,成为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从上海出发,大约2周后穿越赤道,途经新西兰最后前往南极中山站。在进行地质考察和样品采集时,唐博士需要穿上厚重的企鹅服,忍受低温和雪原反射的刺眼阳光。岛上还有成群结队的企鹅,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人类必须和它们保持15米的距离,但是在工作时总有企鹅靠近,场景十分可爱有趣。虽然科考的环境十分艰苦,采集的岩石样本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揭开了南极难言岛的岩石成因、构造演化等神秘面纱

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中,来自第一附属医院的集采中心主任邓芳女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程艳副院长、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地女士、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先生、光明日报社安徽记者站常河站长、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国燕教授、学校人文学院汤书昆教授、褚建勋教授、周荣庭教授、吴琦来副教授等数十位参会嘉宾就唐博士分享的科考经历和科普创作经验,以及女性如何平衡科研工作与家庭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现场还有小朋友与高中生对唐博士分享的报告十分感兴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最后唐博士为他们赠送签名书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中心将科学文化沙龙定位为一个高端的科学思想交流平台,将定期邀请各领域顶级专家就科学前沿探索、科学文化价值、医学与生命等学科的融合与发展,进行讨论,逐步将科学文化沙龙建设成特色鲜明、指向清晰的品牌活动。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撰稿 | 任敏微 

编辑 | 马孜彦

校对 | 何雨晴 李思瑾

审核 | 何勇

出品人 | 汤书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