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我自虐,又点开了这部美食A片

老艺术家 九行 2019-08-09



终于等来了《人生一串2》的开播,可把老艺术家看馋了。


打开弹幕,排上倒海式的“来了来了来了……”迎面而来,似乎在跟屏幕背后的千万吃货们,宣告一场肉欲的洗礼即将开始。



拍完《人生一串》,导演王海龙很笃定地说了句——“串对中国人来说,是被极大低估的菜系”。 


老艺术家一直觉得,能让全国吃货引起这般肾上腺激增的美食片,主角无非两个,一个是火锅,另一个无非就是烧烤了。



这两样凑巧都是从最原始的火堆文明中走来,带着各自不同对于原生态的自然追求,在中国大江南北土地上撒开一张美食脉络。


“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人类学家张光直曾经这样说。


而老艺术家想说,烧烤更绝,不仅走胃,可能还能让你厕所上了好几趟,但它就是让你走心。




明知道撸串撸多了对身体有害,但我们还是犯贱那样爱,大概我们每个人真的“五行缺烤命里欠串”吧。


所以你也能懂,看《人生一串》的感觉,就像都市深夜里大家心照不宣在看小黄片一样。肉欲在泛滥,但又关乎我们最难割舍的情感符码。



以前人撸串,可比我们讲究多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跟撸串纠缠不清?


恐怕要追究起来,还得找徐克导演,才足以拍出武侠江湖的腥风血雨,又不失凛冽绝色的美感。



你看在金庸的小说里,只要主角流落荒山或者无人岛的时候,就必须要吃烧烤——


令狐冲在溪边烤田鸡,张翠山和殷素素刚冰火岛的时候,连野果子都吃不到,一弄到火种,就用来烤熊肉吃。


黄蓉在明霞岛上烤野羊,让撒尿版的羊肉给欧阳锋逮个正着,欧阳锋还吃得津津有味,大赞黄蓉“烤羊手段高明,居然略有咸味”。洪七公最爱叫花鸡,尤其爱鸡屁股。



单凭文字,就能想象到比现代网红野外吃播更精彩的画面。


这也许是金庸老先生对烧烤的意淫。烧烤文明的出现,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的。


人类自学会钻木取火开始,就懂得用猎来的兽肉炙烤成熟,告别茹毛饮血的过去。传说最早发明烧烤的人,是伏羲,他是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到了商周战国时期,烧烤才渐渐成了上等贵族阶层的一道美食,它有了更文雅的叫法“炙”


古代的贵族宴请贵宾时,都要烧烤饮酒助兴,楚辞里都已经出现了烤鱼、烤羊羔、鹌鹑等等野味,那都是VIP才有的待遇,因而座上自然要讲究“进食之礼”。


△秦朝时期,牛羊肉都是上等阶层才能吃得起的


汉代的人多得“丝绸之路”,开始会在烧烤中引入西域诸国的香料。


在山东诸城前凉台村发现的一处庖厨画像石上,刻画了一幅跟现在相差无几的撸串场景:一人串肉、一人打着扇子、翻转肉串,其他两人跪立在炉前等着。



烧烤版图的丰富扩延,其实多少跟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相关,比如元朝,当时引入蒙古人的羊类烧烤,还有“烤土拨鼠”这一类宴会菜,这生猛早就甩华农兄弟好几百年。


△可怜的土拨鼠怒吼:为什么又是我?


清朝时期的满人文化,也给烧烤品类一大创新,烧烤得以进入大户人家,成了一种高雅品味。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就有写到大观园的烧烤鹿肉:当时贾宝玉跟着史湘云在芦雪广烤鹿肉,还吸引了探春宝钗等姐妹围观一起大吃大嚼。


看这般大家闺秀见到肉都要模糊的兴奋感,就知道烧烤引人犯罪。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大街上就有小贩在沿街叫卖烤肉。当民间百姓也能吃上烧烤时,烧烤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都别比了,还是家楼下的烤串好吃


中国人有多爱吃烧烤?不用摆出数据。老艺术家就听过这样一个断论:只要是卖烧烤的,能逃得过城管的,都是只赚不亏。


这句其实并不夸张。烧烤早就已经是国人夏天夜生活的一大“大排档小金刚”,无论大城市小县城小乡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愁没人吃烤串。



夜幕一拉开,露天塑料凳一坐下,“老板!来十串儿羊腰子!就这么扯开嗓门大吼,撬开一瓶啤酒,夏天的夜宵就这么开始了。



在这般赤裸裸、粗犷又不失骚气的烧烤当前,大排档也只能成为消失在火光里的背景板,啤酒也不过只是止渴送肉的绿叶,小龙虾也只能是矫情稚嫩的配菜


而在烧烤这一江湖片里,肉是永远的主角。




南北交锋的画风,从简单一句“走,我们去吃烧烤!”VS“走,整三把撸串!的吆喝声中见分晓虽然都是烧烤,但两派别的撸串心经,可决然不同。


《人生一串2》的第一集里,就有河南马坡的烤全羊以及兰州正宁路夜市的羊肉串。


△欣赏一下这般吃相


大西北烤肉串的风格,属于烧烤界的“自然流派”,出产的羊肉鲜而不膻,通常论把卖,两瘦夹一肥,无需过多佐料,只要撒把孜然和盐即可。


看烤羊肉串的师傅抡着整把烤的感觉非常过瘾,这是一门隐藏的功夫,控制手速和火候到位和均匀度才是关键。




能跟这般飒爽英姿的烧烤风格呼应的,也就是将“撸串”一词发扬光大的东北烧烤


这家以烤鸡架闻名大街小巷的摊儿,讲究的是燃料焦炭的火力和重金属的夹板,也就只有这般火力才能将烤鸡架以最硬核的方式呈现出来。



相比起来,南方烧烤又是完全不同的画风,比如福建泉州这家古宅老店,放着古老的闽南情歌,烤串也是小家碧玉版的精致。


讲究荤素搭配,还巧用花生酱佐料,看似简单的烤鸡翅都能让食客流连忘返。



如果要论烧烤江湖谁更狠。要拿入场券的,必须得都懂得这样一句坊间名言:万物皆可烤。


在第一季我们已经见识了什么叫东北的烤蚕蛹这种暗黑料理,这一季又是不断的黑暗视觉冲击。


云南烧烤不只是有烤虫子,烤各类菌种,昆明的阿嫲还会告诉你,烤葱肠才是绝味。




上一季的暗黑烤猪眼已经让人瑟瑟发抖,广西人在烧烤界的确该有姓名。不仅老板光着膀子,用剪子的刀法很野,连人人喊打的老鼠,都能烤成羊排那样的美味。



但相比东北的重口味,这些都太小清新了。


吉林的二哥人狠话不多,最拿手的就是烤羊的“枪弹炮”,也就是羊的下三道,他最懂的是怎么将羊枪的筋道、羊蛋的豆腐质感融在东北烧烤的繁杂刺激里。




最后抵达东北老炮儿的嘴里,成了猪朋狗友帮毫无顾忌的社会段子,“连这都吃了,浑身都充满了能量,还怕谁?酒过三巡,什么烦心事儿都跟着谈笑风生中烟消云散。


所以说到真正最好吃的烧烤,到底在哪?


其实中国烧烤版图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通常网友们爱谈论南派烧烤和北派烧烤之争,地域差异往往是一类美食最难以相比的话题,更何况是全国通用的语言——烧烤。


都说要分辨南北派烧烤,看他们吃烤玉米就知道了。南方人吃玉米,喜欢烤玉米粒,将玉米粒用竹签串成串,再抹上植物油,撒上辣椒葱花盐;



而北方人吃烤玉米,只整个玉米直接穿上竹签,还要毫不吝啬地撒上更多的辣椒,孜然粉,然后大口大口啃玉米串。



北派烧烤更喜欢肉,烤腰子、心管等等,调料上偏重口味的辣和咸。


南派烧烤注重荤素搭配,海鲜、脑花、鼻筋搭着金针菇、菌类等等食材,调味料更精细,而且口味偏甜;如果细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也是风情千万种,难以挑一。



所以《人生一串》也早就想好退路了,“我知道最好吃的烧烤就在你家楼下”


是的,无论拍哪个地方的烤串,看起来多么风骚多么诱人,但你总会觉得比不上你穿着睡衣也要跑去撸串的那家小摊儿。



“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撸串,说白了纵然味道千万种,但说到里,还是走心那种。


多少新闻报道各种卫生机构告诉我们,撸串撸多了伤身体。


你看江苏不有个30岁年纪轻轻的小伙被称为“烧烤王子”,一周至少吃5天吃遍了南京各大烧烤店,结果便血,检查出来还不是痔疮那么简单,还是晚期肠癌,连手术机会都没有。


都说喜欢的事儿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那我们对撸串明显是爱啊,需要适可而止。可又有多少人能克制得住?



△仿佛见到了每次经过烧烤摊的我


我们对烧烤的上瘾,其实无非就是肉在食客牙口上咀嚼慢咽,吃的是一种粗犷又赤裸的渴望。但真正能让人迷醉的,其实还是吃烧烤的氛围。



老艺术家曾经看到烧烤小贩见到城管就撒腿跑的场景,但某天深夜,我看到有几个城管还在街角蹲着撸几串烤肉。


这画面挺有意思的,在我们看来,露天烧烤的氛围,也许跟环境卫生管理者的想法相违背,但确实难禁,越禁我们越爱偷着吃,总有一种鬼祟的“偷情”意味。


拍《人生一串》的团队,发现片子拍完到剪出来还不到一年,团队探访的500家烧烤摊就已经消失了一半。


最早拍摄的原则还想找不带房顶的流动烧烤摊,但基本上大部分的摊儿都做成了有瓦遮头的店。现在可就更难找了。



老艺术家曾经跟广式烧烤的代表风筒辉聊过,从街边烧烤摊做起,常年跟城管斗智斗勇,到现在已经登堂进食肆做烧烤,形式越来越正规,他还是一把风筒吹开自己的烧烤江湖。


难免怀念,之前那种满街都坐满小塑料凳,搭着一个小方桌就成型的走鬼摊儿。



烧烤在中国讲的就是一草根氛围,倘若做到像日式居酒屋那样,就失去了烟火缭绕的江湖气。


吃烧烤的人也很专情,认准了这个摊儿这个主儿。无论到哪都能跟着吃,就跟风筒辉的一帮食客那样,走哪跟哪,吃准了这个味儿就难移情别恋。




虽然简单一句问候“您几位?”,都萍水相逢做客于摊儿,但只要烧烤摊一开场,那种氛围没法让你卸下伪装,掏心掏肺。


都说一个人撸串,撸的是心情;两个人撸串,撸的是默契;三个人撸串,撸的就是江湖。



食客跟摊主之间,兄弟情在于废话不多说,撸了再说。


简单粗暴直接,但走的是过命的交情。



而《人生一串》记录的烧烤摊,多半是夫妻档。夫妻之间的浪漫和默契,还得在这种噼里啪啦的烧烤火光中才能一见分晓。


无论你是多野的东北老炮,涮起烤串来凶如猛虎,但后厨,哦不,是收银台,总有一个默默付出,还能以柔制刚的老婆,都说不准乾坤到底谁做主宰。



但老艺术家觉得最动情的,还是四川峨眉山上,西南交大的那群毕业生的秘密基地。那家摊儿很隐秘,也就只有学生才知道要通过什么崎岖小路才能吃到。


这种情结,并不是老板娘不小心把糖当盐料理五花肉成学生挚爱烤串的意外,而是一帮学生毫无顾忌在摊上喝着啤酒畅谈人生,这就是青春和迷茫交杂的味道。



等到毕业了,他们依旧怀念在峨眉山那家烧烤摊和哥们儿吃烤串喝吐了的场景,撸串成了这帮大学生毕业旅程中必经的仪式。




老艺术家曾经不解,为什么像这样一简陋破烂,满口唾沫横飞的烧烤摊儿,会成为大家口中交心的深夜食堂。


后来终于领悟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没法在这样的摊儿还能保持精致衣着妆容,一定是蓬头垢面,素面朝天,弄不好还扯着一双拖鞋。


愿意赤裸裸跟你一起吃烧烤,还能接受这样一副赤裸裸的吃相,这样的交情还能不走心吗?



参考资料:

古代撸串简史︱古人是怎么撸串的   古建中国

过命的烤串   商业周刊中文版

肉类烧烤的文化底蕴与科学内涵 科研论坛





【今日话题欢迎留言讨论】

你对烤串的爱有多深?



【今日作者】

蟹老板





点击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天啊,好想看大阪大妈和中国大妈battle一下


中国游客晾衣服迷惑行为大赏



日本大米配酱油,我可以吃五大碗




编辑 | 周慕云

排版 | 蟹老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务合作请添加:Tortoise_Li

请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请勾搭老艺术家 chujanfung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