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最咸城市,真的太朋克了

老艺术家 九行 2021-05-02


最近老艺术家被刷屏的2021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给镇住了,要说它是中国最惊艳的灯会也不为过,流光溢彩的极致画面让人叹为观止。很多人都没想到四川还有这么一个宝藏城市,怪不得都听闻过这么一句话——“自贡归来不看灯”



△自贡灯会出圈/微博截图


这回自贡灯会可给韩国上了一课,前段时间“韩国燃灯会”申遗成功激怒了国人,要论辈分还真轮不上韩国,自贡灯会都有800年的历史了,堪称“天下第一灯”


只是自贡向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隐藏的技能实在太多—— “南国灯城” “千年盐都”“美食之府” “恐龙之乡”,这些元素构成的画风,实在太朋克了。


△恐龙灯会,实在朋克/图虫创意

自贡,真的很朋克


讲真,自贡的彩灯一直在突破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那种视觉冲击,就算不到现场,看看网友们发来的图都能感受到。


最夺目的要数“奇幻侏罗纪”灯组里的这颗高达22米,“会眨眼睛”的生命树,栩栩如生的魔幻感像极了CG动画,却是一只真实存在的巨型灯笼,瞬间把人拉入另一种次元。


△让人穿越的奇幻次元


占地550亩的展地上,上百组巨型彩灯,沿河贯穿成一条“远古-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时而让人穿越到奇幻史前侏罗纪时代,时而让人在仿唐古街梦回盛唐,时而到了星际穿越的乌托邦未来之地……层出不穷的创意脑洞实在让老艺术家叹服:这不就是灯会版的赛博朋克吗


△熊猫大碗等丰富的中国元素


了解自贡的人,可能老早在这场灯会上发现熟悉的本土元素——恐龙


没错,自贡最奇特的标签就是“恐龙之乡”。俗话说: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这句话真的不假,要知道自贡市民外出散个步都能发现“恐龙化石”。


当然这位市民家住大山铺,那是产出众多恐龙化石的地方。老一辈地质学家曾经在那发现了160余处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遗址群,且包揽几乎各类恐龙:蜥脚类、肉食龙类、鸟脚类和剑龙类等。


△自贡保留了很多完整的恐龙骨架/图虫创意


附近还有一座自贡恐龙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掘和保存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还是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简直是一座“凝固的侏罗纪公园”,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要说恐龙产业链养活了自贡,也不夸张。除此之外,你还能在自贡发现一切与恐龙有关的东西,比如恐龙游乐园、恐龙主题节日、恐龙酒店、恐龙驿站、恐龙骨架元素的人行天桥……对了,这里还有个冷知识: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全球市场85%的仿真恐龙,made in 自贡


△毫不夸张说,“养活了自贡/图虫创意

其实自贡最朋克的,是吃到当地人嘴里的美食。众所周知,自贡是千年盐都,当地人吃的是“盐帮菜”。但千万别被“盐系清新”这种表象给迷惑了。自贡是我见过吃得最火爆,最重口的城市,程度堪比旁边的重庆。


虽然身处巴蜀之地,自贡盐帮菜的极端程度,绝对不仅仅是咸香,重口和火爆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川菜的麻辣味。


自贡盐帮菜最善用椒姜,最有代表性的烹调方法就叫“火爆”——煎、煸、烧、炒自贡厨师做菜,都有一种急不可待的痛快感觉,火力一定要足够猛,调料也要下得够凶狠,海椒、小米辣、二荆条、花椒一并齐下,由此还成就火爆腰花、火爆肚、火爆黄喉盐帮名菜。


△火爆腰花/图虫创意


自贡盐帮菜最名声远扬的要数水煮牛肉,这道菜的名字有种“冷幽默”在里面,虽然牛肉片是水煮的,但最后的成品却被覆盖在一片辣椒和花椒之中。


最后浇一勺辣椒、花椒现炼的热油,麻、辣、鲜、香、烫一起涌上心头,对人类的味觉算得上是一种凌厉的冲击,能辣到你像过电一样。


△水煮牛肉的浇头看起来特别舒适


除此之外,自贡朋克的气质还少不了一丁点矫情——这里的妹子都爱吃兔兔。都说没有一只兔能活着跳出四川,要是来了自贡,那可能是从头到脚都不剩了。据统计,在自贡一年被吃掉的兔子数量可以按亿只起算


要是问起自贡本地人,他们觉得最有家乡味、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民间主角,一定是冷吃兔。小块的兔肉、糊辣椒和飘着香味的辣油混合在一起,辣香逐渐释放出来,那种绝妙的滋味,自贡人会感叹那就是一种暴力美学。


△冷吃兔是自贡人的最爱/图虫创意


自贡,才是四川的没落贵族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四川会生出如此奇特的自贡?


按理说,四川的城市论人均GDP巨头有攀枝花、成都、德阳,贡的存在感似乎不高座小城恰好坐落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既没有自己的机场,也不在成渝高铁的沿线,就连每天通往隔壁城市的绿皮火车也只有一班。


△自贡GDP排名在四川来说不大乐观/21数据新闻实验室


今年6月底川南城际高铁要通车,这才让自贡人感慨,终于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了。


但要按辈分来说,自贡在老四川人心中的份量可是老三哥(前有成都和重庆)级别的。自贡在四川曾叱咤风云过,曾因为遍地井盐而富商云集,是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


△“中国盐运第一镇”,自贡仙市古镇/图虫创意


从地理位置上看,自贡地处四川西南部的盆地。这里得天独厚的盐资源,是在四川盆地形成的过程中,由海水和湖水中浓缩的盐卤结晶日久沉积而成的,孕育了内陆特有的井盐文化


某种意义上说,“盐”扼住的是自贡这座城市的命脉,构成了自贡文化的肌理。自贡盐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唐宋闻名全川,但自贡建市制的时间是中华民国。


与其他城市的格局不同,自贡因盐设市,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没有严整规划、空间结构松散的城市,哪里开凿出新的产卤盐井,城市就发展到哪里,“自贡”两字来源于两口古盐井“自流井”和“贡井”



△自贡盐井曾在中国撑起盐的天下/维基百科


如今我们漫步于自贡的大街小巷,会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街道的地名,充满了浓浓的“盐”味,比如以“井”命名的——燊海井、缪沟井、骑坳井、小桥井等,还能从中瞥到与盐业相关的行业——如盐水沟、杀牛街、盐店街、进盐坝、盐马路、盐卡子等。据不完全统计,自贡与盐相关的地名多达300处


高度繁荣的盐业经济就是这座城市兴起的唯一,也是本质原因。繁荣的盐文化不仅孕育了自贡的饮食文化,更滋养了自贡丰富的民俗文化。



△盐是自贡的命脉/维基百科


盐影响了自贡人的崇拜信仰。在自贡还有至少8,9座供奉井神、盐神的井神庙、盐神庙,也有烧盐工人供奉炎帝的“炎帝宫”,供奉牛王、财神、火神的“牛王庙”……


多得盐商们捆扎工艺,催生了自贡彩灯制作的捆扎技艺,也因此有了早在唐宋年间兴起的自贡灯会。在古代,自贡人需要通过把木头或竹子加工并捆扎成管道,从而进行卤水的运输,在不断试验和捆扎中,当地盐工才学会了纯熟的盐管捆扎扎架工艺,才有后期民间艺人所传承的瓷器捆扎技艺。


△燊海井盐业博物馆/图虫创意


自贡的川剧也跟盐业关系密切,在自贡盐场的会馆和庙宇,大多会有面对正殿的戏台,俗称“万年台”,以供神会或平时的戏剧演出。川剧正是通过会馆庙宇的常年性、群众性酬神赛事活动孕育发展起来的。


清代咸丰至宣统年间,因为自贡盐业的兴荣,带动了川剧的蓬勃兴盛,当时的自贡川剧可谓盛极一时,许多盐商会自办戏班,自流井被许多人称之为“戏窝窝”“品仙台”,川剧界还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话:“不到自流井唱戏,算不了戏中仙。”


△川剧的繁荣也多得自贡盐业的带动/维基百科


当时的自贡靠“盐窝窝”变成人们口中的“银窝窝”,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贡隐蔽的地理位置是硬伤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成都的迅速发展、川东北的脱贫、地级市绵阳、德阳的兴起,愈发映衬自贡这座老牌工业城市的尴尬。


△自贡的位置和交通一直是被诟病的地方/google map


美国历史学家曾小萍在《自贡商人》一书中说过自贡没落的原因——“四川的交通设施以及与中国北部、东部工业和沿海出口市场的联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都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正因如此,这座矗立在食盐之上的城市仍旧矗立在食盐之上,无力对抗单一经营的风险。


如今看来,自贡要想在四川真正靠实力打出一片天,只靠单一的盐业经济,还远远不够。


自贡人,吃得咸看得淡


外地人认识自贡,可能多半不是因为盐都,而是因为这里的人出了名的drama——郭敬明、周小平、Ayawawa、饶雪漫……古董级网红这里应有尽有。


取材于自贡的文学作品别有一番天地:往早了说有李宗吾的《厚黑学》、厚重点的像家族长篇小说李锐的《旧址》、青春类小说代表有饶雪漫的《左耳》和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联想专门出恐龙化石的地方,会发现自贡这地方,还真有点野


△自贡小城别有一番风情/图虫创意


自贡话也常被誉为四川最特殊的方言,要是碰到自贡人,别轻易模糊掉平翘和卷舌音调侃:“哦,你是zhi贡人嗦。”


这并不代表能得到自贡人的共鸣,因为自贡内部口音都有差别,最西端的荣县和最东端的富顺县口音就差别很大,四区的说法也基本标准,确来说可能单单东部的富顺人才认同你


总有一些非常有辨识度的说法,当你听到自贡人嘴里说一句“这道冷吃兔儿太‘死火’了,巴适得很”,其中的“死火”无非就是实在太巴适的赞叹。真要形容冒火的感觉,还得用带着叠词的“火撒撒”,比如“我现在火撒撒的哦,不要惹我”,发火的口音听着都带萌气



四川地区生出如此奇特的自贡方言,很大部分原因是源自明清时期的安徽,后来又跟西南官话相结合,融合了南腔北调。


自贡确实有浓厚的移民文化,毕竟这就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明朝和清政府在战乱时期组织了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刚好促进了当时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自贡井盐业。


△自贡中西合璧元素/图虫创意


几百年间,自贡绵绵不断地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移民,也吸引了大量从事盐业运销的陕商和开办金融业务的晋商为主的外省商人大量涌入,自贡历史上显赫的“王、李、胡、颜”四大盐业家族,没有一个是自贡本地人


在短短二三百年间,自贡这片土地上各地商人同乡会馆林立——陕西人修建的“西秦会馆” 、湖南湖北人修建的“禹王宫”、贵州人修建的“霁云宫”、福建人修建的“天后宫”、广东人修建的“南华宫”……不同地域文化于此地汇集交融,因此这里生出了一种开阔胸襟、广纳百川的气质。


△自贡西秦会馆/图虫创意


这就不难理解后来自贡人的出走,道理是贯通的。大多数走出自贡闯天下的人,他们不拘泥于一方天地,而是在广阔的天地里凿着属于自己的那口井。


他们身上多少带着些“吃得咸看得淡”的洒脱,还有“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犟劲,挥一挥手就能玩出“老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梗。


△自贡古盐道的印迹/图虫创意


自贡人比谁更懂咸和苦。《舌尖上的中国2》火了自贡的燊海井,那是世界上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被称为“天车”,一种由成百上千根杉木捆扎而成的生产工具。


△《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自贡盐工情节


鼎盛时期自贡可谓“天车”林立,气雾冉冉,1.2平方公里的范围就多达198处口井,几乎每一口名井,都流传着一个苦尽甘来的汗水故事,高高的天车早已从生产设备演变成一种精神图腾。


△盐乃人生本味/图虫创意


如今自流井老街只剩下三四架天车,对岸的高楼大厦显得老街密密麻麻的小瓦屋更为落魄,老街末端还有大片工城建工地,盐运码头还残余一道锈迹斑斑的铁轨和钢架子。


燊海井成为景点,想看到传统采卤盐工艺的话,还得付费观看表演了。


倒是在氤氲灶房里,依稀能见到赤膊盐工忙碌在八口白晶晶圆锅之间的样子,那景象让人有些动容,毕竟凝聚着那个时代的回忆,只会越来越模糊了。

△盐的过去也是一代自贡人的历史记忆/图虫创意


幸好从自贡出走的人,还能在每年霓虹靓丽的“天下第一灯会”、鲜辣火爆的盐帮菜,或是恐龙化石的故事里,找到只属于自贡,那道最朋克的光




参考资料: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贡人吃起了大恐龙  青年横财发展会 

最火爆的川味,看自贡呀!地道风物 

民俗文化传统的政府书写以非遗“自贡灯会”为例  梁川

自贡盐帮菜文化内涵浅析  吴晓东

盐文化与民众生活研究—以自贡盐文化为个案  钟文

自贡彩灯的情感文化研究 王依睿

成都与重庆之间,四川自贡如何突围?地球知识局 

抱歉,自贡不需要你们带盐  新周刊

凿井精神永不过时  自贡网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九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你对自贡有什么印象?

钟无艳




点击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编辑 | 周芷若

排版 | 谢无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务合作请添加:xzk96818

请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及申请加入旅友俱乐部

请勾搭老艺术家 travellerstorie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