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秩序重陷无政府状态,中国学者瓦尔代亮出观点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 | 观察者网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4日,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举办第16届的瓦尔代年会,本届瓦尔代主题为“东方黎明与世界政治秩序”,本届年会设置的9个分议题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讨论中东和亚太地区,与往年会议所不同,这种议题设置显示了俄罗斯关注的新方向。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再次带队参会,面对瓦尔代报告反映出的“国际秩序重新陷入无政府状态”的结论,傅莹与王义桅、阎学通、许思涛等中国学者给出了中国的视角和观点。

观察者网获授权发布相关内容如下:

2019年瓦尔代参会侧记

 
一、瓦尔代年度报告的警示与反思

2019年瓦尔代年度研究报告题目为《无政府状态的时机成熟或证明——国际秩序的缺失如何促进国家的负责任行为》。该报告分为通向秩序之路、世界经济新的黄金准则、在价值多元化时代不同语境下的沟通困难、军事力量的辩证发展和民主与秩序五个部分。中心想法是,国际社会当前所处的环境即便不是纯粹的无政府状态,也是由既定秩序的溃散到无政府状态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已无可能形成新的确定秩序。

中国学者王义桅在会议上发言(图片来源: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方网站)

在第一部分“通向秩序之路”当中,报告作者指出,大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基于二战后的经验依然相信,国际社会经过一定的过渡期,一定能找到“可管理”的国际秩序,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秩序。但报告作者认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史是人类国际关系史上的特例,而常态仍然是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回归这种常态。

在第二部分“世界经济新的黄金准则”中,报告作者认为,从经济上看,各国经济合作与开发范式已经转向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开始进入去美元化的阶段,美元的国际储备价值和国际结算地位都在不断下降。

在第三部分“在价值多元化时代不同语境下的沟通困难”中,报告作者论证了价值观冲突对未来国际秩序发展的影响,经过全球化的洗礼,国际上不同价值观之间的隔阂反而加深,不同价值观之间因为语境不同而更加缺乏理解。

第四部分“军事力量的辩证发展”则从军事上分析了国际行为体参与冲突的意愿,核武器等毁灭人类的威胁感在逐渐降低,战争成本下降和战争形式的深刻变化,正在减少各国政府参与冲突的决策难度。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民主与秩序”中,报告作者展望未来,认为西方建立的是“形式上平等”而“实质靠强权”的国际秩序,这种以形式民主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已经再难重获新生,而秉承儒家文化的中国的发展壮大,将给国际秩序带来不同的理念,国际社会有可能建设“法理大于强权”的国际秩序。这两种国际秩序观念的冲突更难让世界回归一个可控的秩序。

总体来看,报告观点鲜明,对国际秩序的发展持非常悲观的态度,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激烈讨论。

二、中国的学者的观点

在瓦尔代年度会议期间,中国学者不仅发表主题演讲,还积极参与讨论,传递了中国推动多边合作和夯实中俄关系的信心。

针对瓦尔代报告反映出来的国际秩序重新陷入无政府状态的结论,多位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傅莹谈到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两个趋势。一是中美两个世界级大国在同一国际体系的有限时空内,出现反向演进,牵动世界格局和国际权力的调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美国在后冷战时期出现霸权的自我消耗,社会进入反思阶段,“收缩”和“疗伤”成为主导性思维。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意图判断趋于严峻,将战略重心转向应对和阻止中国崛起。中美两国能否在维系当今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关系到21世纪的方向。二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人们期待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将人类带到智能经济时代的门槛。然而,如果中美走向对立对抗,从贸易到科技走向脱钩,不仅会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巨大的冲击,对未来的全球协调和治理也将造成阻碍。

中国学者傅莹参加会议(图片来源: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方网站)

傅莹说,面对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霸凌问题,中国一方面坚决反对和斗争,另一方面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原则。中国对多边主义的认同和支持与自身外交理念相一致。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大势依然是和平发展,人类社会只有依靠多边合作才能取得共赢。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非任何一国能独自完成,从瓦尔代的讨论也可以看到,大多数国家是支持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未来世界的前景更可能是多极化。

王义桅认为,这份报告反映出俄罗斯理解的世界变局是国际社会缺乏权威来源。这种判断有一定争议,俄对世界未来的判断还需要更多的论据支撑。在西方的优势削弱后,俄罗斯也存在政策转变的趋势,从片面融入西方转向向东看。

针对本次年度会议的主题“东方黎明与世界政治秩序”,中方学者也表达了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如何推进国际合作的想法与建议。王义桅认为,当前世界的变化是经济驱动的。例如,华为是一家非西方企业,但引领了5G技术的发展,这改变了传统格局。美国有的人主张美中两国“脱钩”,这是一种新冷战思维,实际上中美“脱钩”是很难的。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人们应该更加包容,但却总有人想把中国排除在外。未来的世界秩序应向着公平、公正、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学者阎学通发言(图片来源: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方网站)

阎学通认为,亚洲地区安全环境较好的是东亚。东亚长期保持和平稳定,自1991年后未发生战争。未来,东亚将是亚洲财富增长最快的区域,各国越来越聚焦东亚而不是欧洲,世界中心在向东亚转移。但东亚地区合作难有实质性发现,因为中日韩三国不能多边框架下合作,因此东亚合作将是双边为实质性的。数字经济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蓬勃发展。东亚地区冲突的核心主要是中美竞争。东亚国家普遍采取对冲战略,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态势也会长期持续。

许思涛认为,亚洲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存在对抗的空间。一方面,由于域内国家支持自由主义,亚洲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强劲,表现抢眼。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很有活力。可能有人怀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但我认为中国GDP每年增长6%-6.5%的目标能实现。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被印度等亚太国家复制。另一方面,中美两国陷入贸易战,即将举行第13轮经贸磋商,双方都清楚对方想要什么。市场准入很重要,美方必须把华为从实体清单中移除。中美贸易战也是对中国经济抗压能力的一次测试,促进了中国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中国学者还对中俄关系发表了评价,傅莹表示,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也是可倚重的战略协作伙伴。一个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取得重要的成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外部世界广泛和紧密的合作。亚欧大陆的联通是百年梦想,中国完成了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了推动欧亚联通的技术、设施和财力的条件。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满足各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需要,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俄罗斯以其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发达的欧洲和快速增长的亚洲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就体现了俄罗斯的这种积极态度。中国支持也愿意开展对接与合作,共同促进欧亚的和平与繁荣。

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最后全体会议(图片来源:俄罗斯总统办公厅)

罗斯总统普京在最后的全会发言中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点评:

普京认为,世界确实面临瓦尔代报告所描述的全面陷入无政府主义的可能,但这条道路意味着给全人类带来灾难。普京希望各国之间无论多么困难,可以持续保护基于国际法准则的世界秩序。

普京认为俄罗斯与亚洲的合作兼具历史与现实意义,而亚洲依靠充分利用全球化和保持观点独立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的构建,这是亚洲对世界秩序的重要意义。任何在亚洲建立遏制中国的集团的尝试都是不可行的。

普京指出,中俄关系的成就显而易见,当前两国存在一些贸易结构的问题是双方不同需求自然形成的。中俄在能源、农业、航空航天、高科技、军事和地区基础设施联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欧亚的支柱之一就是发展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俄同意加强中俄在这方面的合作。普京特别强调指出,中俄两国坚持两国友谊只为相互利益服务,不为反对第三方而友好。


三、瓦尔代年会期间中国学者举办国庆招待会

中俄学者共同切下代表中国建国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蛋糕

本届年会举办期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为了共同庆祝这极有意义的一天,参加会议的中国专家于10月1日晚上8点在瓦尔代年会举办地1389酒店自发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招待会,邀请俄罗斯专家出席参加庆祝(名单附后)。

招待会上高朋满座,中俄学者接连不断地发表祝词。傅莹以亲身体验生动地描绘了中国70年从贫困到小康的艰难历程,结合参加瓦尔代年会的切身感受,谈到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和期待。冯绍雷谈到中俄关系70年风雨兼程,愈加成熟、稳定、坚韧。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将更加担当有为,为建设更加繁荣稳定、公平公正的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进。阎学通分析了中俄关系的内涵,指出中俄过去结盟的历史表明,意识形态并不能成为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础,只有双方具备共同利益和面对秩序变局的共同追求才能有稳固的伙伴关系。李世默谈了对中俄经贸合作的看法和期待。

卡拉甘诺夫、卢基扬诺夫、尼康洛夫、罗曼诺夫等俄罗斯学者也在会上相继致辞发言,对中国70年的巨大成就由衷赞叹,表达了对俄中合作的高度期待。卡拉甘诺夫表达了对中国外交智慧的钦佩,认为在当前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是为了维护战略稳定而靠拢,其关系发展已经具备国际意义,超越了原有的历史共识或地缘利益的局限。尼康诺夫则回忆了中苏交往中的一些外交细节,认为在西方不断出现混乱的背景下,俄正在重新审视中国的伙伴价值,并努力寻求自己参与和推动世界发展的新定位。在招待会最后,中国学者盛世良回顾了中俄关系的起起伏伏、沧桑之变,感慨之余引吭高歌,一曲“列宁山”博得满堂喝彩。

 

中俄学者在招待酒会上的合影



本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往期精彩回顾

姜锋:要为构建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做出上外贡献

美国研究 | 约瑟夫·奈评价特朗普外交政策

英语美语:没有硝烟的智力角斗

中东研究 | 卷土重来的ISIS——基于伊拉克、叙利亚与中东地区的研究

译天下 | 绝密!英国应对脱欧终极计划

非洲研究 | 赵裴:对非发展合作尤需平等视角

智识 | 钱穆:中国的国都决不可设在江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