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BA心得|ETHSG + Token2049 里的THUBAers 在想什么(一)
THUBA近十位朋友在9.9-9.16期间先后现身新加坡,参与ETH Singapore与Token2049,THUBAers将所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独特经历带来的体会与感悟。因为大家的心得颇丰,本系列将由两部分组成。
CC@EudemoniaCC
走出自己的信息茧房,逃开Crypto的行业回声室。
【 传播学小知识:信息茧房强调的是个体的选择性心理导致的认知失调进而产生的茧状观点强化认同,影响行为;个体信息茧房的集聚形成了观点同质化群体内的“回声室”,发酵推动了群体极化 】
从四月香港到九月新加坡,在Web3 Festival和Token2049里我的行为选择有很大不同,所体验的感受更是交织。究其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从香港感知到的从业者强信息茧房共同形成的行业回声室,简单来说就是感觉大家太自嗨了。
在crypto世界里,不同身份的人们怀揣着不同的目的甚少相遇,“你知道我存在,我知道你存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自乐,对彼此不太在意或嗤之以鼻,毕竟这是一个现实和理想有差距且在从业者中两个要素参差分布非正态分布状态的行业,大家仅存的共识就是牛市一定会随着减半周期而自动到来,都只选择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而crypto世界在现实世界前自诩革新,以叙事优先给技术时间,但资本的耐心又十分有限,最后还是多数赌徒的拱手相让成就了少数赢家的灯红酒绿,不知道还剩下谁在扪心自问:增量流动性在哪?这个问题可能比什么时候来更重要,我们来到这个行业就是因为增量的空间可能足够大,但这个空间并不是具备确定性的,所以不要只在混沌中等待内部与外部信任的重建,被行业自嗨麻痹。
由此,仍然是学生身份的我不断切换自己的角色,在香港大会时我是BD、KOL、PR,在新加坡时我还是hacker、产品经理、团队管理者,因为我认为所谓的流量、资源都需要链接在具体的事物上才能产生价值,而具体事物的诞生需要实在的业务与驱动正向飞轮的能力。
我的视角也不仅因不同角色而变得多元,背靠THUBA与我的followers,我和不少出色的degens、优质开发者或建设者社区、头部VC与前沿项目方建立链接,开始尝试代入更多角色来理解与观察这个行业,在冲突与矛盾中寻找自己最后真正的定位,这是打破自己信息茧房的必经之路。此外,我给自己定下my rule:每周都要认识一个crypto行业之外的新朋友,来保证自己脱离回声室,对现实需求保持敏感。
在新加坡的一周,前一半和THUBA在ETHSingapore与EduDAO hacker house的开发者们打交道,后一半在Token2049和side events中泛泛social新朋友也见见老朋友,像是两段难以对话的生活,而再其后的F1我完全没有参与,更像是第三种不明所以的生活,以上都似是crypto内部状态与外部关系的隐喻。
比香港感受更好的是,在新加坡我有一种在金融世界之外实在做事的实感,并不觉得自己还漂浮在纸醉金迷的roof bar上不知所措,那些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也很是亲切,做好手头的事情就算是守望相助。
Patpat,找到自己的游戏,一切就都没那么可怕,但还是要take it seriously,走出来,踏结实,活下去。
Albert@AlbertXZZZZZ
更具规模的token2049,更冷静的新加坡。
去新加坡之前我已经经历过香港Web3Festival的盛况,因此对Token2049曾不以为意。但是显然Token2049拥有更大的会场,更多的摊位,更好吃的小食,更多元的参与者,更专业的side event——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酒会、蹦迪(根本蹦不动),相反有质量的workshop或是meetup更加吸引人。人们更加愿意冷静下来探讨一些实质性的项目经验和赛道总结。
同时,“冷静的新加坡”虽然不是我的原创,但是也是我想说的。除了那些拿着大包小包周边的人,你难以从这个城市嗅到一丝Web3的气息,显然新加坡并没有陷入一种狂潮之中。
如何办好一场Hackathon?吃好喝好参与好。Aleo的ZkHouse给所有的开发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短短的一天中,我们部署了Aleo的合约,进行了Brainstorm,有了一个不太成熟但是完整的idea,并且早餐中餐晚餐都吃的非常饱,这便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了!
蓬勃生长的东南亚。这几天我们一直住在EduDAO提供的hackerhouse中,接触了很多马来西亚、印尼的小伙伴,他们可能不是来自顶尖的院校,但是他们对各类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视野和受教育程度着实是让我震惊。在马来西亚不读硕士是常态且对各类文化相当包容,印尼的人口结构十分健康,等等我国不曾拥有的要素无不彰显这这些国家青年的力量。
Jelly@JellyZhouishere
站在空中花园俯瞰新加坡全市,车水马龙尽收眼底,奔走往来的人们进出大厦会场,小成了一粒沙,而四年前乌镇区块链大会会场主持人的发问还历历在目:
“在场有没有持有超过1000枚比特币的?请举手。”彼时很多人在悲观的熊市里纸手了手中的资产,一场流动性盛宴却在不久轰轰烈烈的到来。
新加坡给人的感觉是,熊市大会一如既往,区别在于巨鲸、野庄的增多,以及预期的增强:
BTC的地基足够牢固,市场初现小纳斯达克最初的雏形;发行新资产的庄家足够相信牛市会如期而至,他们已经为彼时开足马力印刷资产做了数年蛰伏与准备;参与造轮子与传轮子游戏的投资人追求着胜率*盈亏比,尽管在熊市过得并不舒服,但前面数个周期的经历让人愿意相信历史可以重复,经验可以复用;少数真正的Builder一如既往的建设,他们是推动范式变革的关键力量。
而真正的范式变革一定是稀缺的,缺乏创新才是常态;黄金交易机会也是稀缺的,伟大的变革与涨幅都需要时间的洗礼,巨大的alpha最终也只会赏赐给少数勇于下注和运气好的人。
作为二级选手,选择相信未来,并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希望寄托于牛市的到来是种惰性思维,尽可能培养在熊市的生存能力,毕竟万一这将是个漫长的冬天和短暂的夏天呢?
Murph@murph_liu
9月13日深夜前往樟宜机场,值机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我去干什么,不假思索的回答:去新加坡参加 2049!
来到 2049 的第一感受是,人好多哇,从领牌子再到入场,场馆内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神采飞扬和周围人聊个不停的参会者。从金碧辉煌的金沙走进来,再到铺天盖地的Token2049 海报,那一刻你不得不相信这就是未来。
来到会场后,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比如来自迪拜的web3短视频分发平台,看视频赚钱和 nft 结合的背后需要深刻的经济学模型;比如走着走着就被小哥拦下来介绍bloomberg for web3,介绍二十多个人开发了一年做出的强大产品。
当然还有些有趣的事,比如开始四处问大平台有没有和THUBA合作的意愿,发现THUBA超强的知名度和覆盖度;中午本来想一个人安静吃饭,突然就有马来和美国的小哥走过来大聊特聊,聊嗨了还介绍自己在这遇到了多么有趣的项目推荐我一定要去看看。
Token2049 让我觉得 web3 是一个更加 open 也是更加融合的未来,期待更好的明天!
更多相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