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这不是在培育祖国花朵,而是在批量生产傀儡机器。

腿毛 腿毛仙子 2020-10-13

 腿毛仙子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腿毛仙子/ID:A-bandaid


微博前段时间有个很有趣的学生试题:



但如我们所见,卷子布满了“X”,最后成绩也是鸭蛋...


可说实话。

当看到这些答案时,我不但认为完全没问题。

而且还真的非常惊叹于孩子的答题脑洞!

可是没想到,大人并不为此买单。


和这份试卷类似情况的,还有最近火起来的一个视频。

视频名为:

“家长是如何被做作业的孩子逼疯的?”


视频里。

有小孩指着大写W说是大不溜,小写w是小不溜;

有小孩指着木筏的图片,说是小船;

有小孩指着试卷上父母的图片,说这是男女;

有小孩指着卷子上空花盆的图片,说这盆花不长花是因为没栽种...



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觉得这些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吧!

他们有自己的脑洞,有自己的想法,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认知。

他们有的是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但对于家长来说,却并非如此。

他们认为这就是“钻牛角尖”和“错误答案”,随时都能逼疯他们。


可是。

孩子们的答案真的是错误答案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问题都必须要有个标准答案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


崔永元曾表示,他侄子的小学考试试题,让他感到非常震惊。

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

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他侄子写的是: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X!


因为标准答案是: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不是不可思议。

题目里明明说的是“考生最喜欢的一句话”。

明明是一道主观题,我可以喜欢这句,你可以喜欢另一句,怎么会有一个标准答案??



前阵子还有一个新闻。


江苏一所小学,要求每个班学生填一份关于班主任的调查问卷。

为此,班主任出了一份调查问卷的答案,让学生照着填。


其中有个女孩没有照做,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填了问卷。

最后班主任在办公室骂了她2个小时。


家长知道后向学校投诉,但班主任的原话是:

我也是为孩子们考虑,你说孩子懂什么问卷调查,他们心里能有标准答案吗?


...

最后班主任停职调查。



实在是细思极恐。

从作业到试题再到调查问卷。

孩子们本有无限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见。

但最后却要被迫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

那这和机器的区别在哪?


你们不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而是在批量制造机器!


不是我夸张。

而是很多试图给孩子们灌输想法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

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是人有自己的思想。



我有个学霸同学,偶尔联系。

自打我认识她,她就是家长老师眼里非常优秀的孩子。


代表年级优秀学生发言时,老师给她稿子照念,她答应了。

父母说,女孩子留长发、穿裙子对学习不方便,她遵从了。

高考时,她考到二本,选了最喜欢的专业,父母让她复读,她同意了。

上了重本大学毕业后,父母称女孩要安稳,她进入了一家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大企业,她照做了。


可以说,她有着很多家长期望的孩子的标准人生。


但上个月她告诉我,她要被辞退了。

我很惊讶,像她这种又乖又听话的女孩,怎么会被辞退?


后来知道,他们公司很快要引入人工智能,她所在的组面临解散。

而此前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让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她甚至比不上一个刚毕业的创业新人。


虽然很残忍,但这确实就是现实。

按现在的科技。

凡是无需大脑思考的东西,都可以被机器替代。

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被标准化的人会面临失败,那没有被标准化的呢?

也不一定多舒服。

不是因为他们本身,而是因为周遭眼光。


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话。

“早让你不要这样做了,你看吧。”

“不听我的,迟早吃亏!”

“什么年纪就做什么样的事情!”


就如前段时间。

张子枫的一段采访,被网友挂出来讥嘲。


说她年纪小卖“曲高和寡”人设,很装逼;

说她肚子没有墨水,因为她自称“戏子”;

说她故意装成熟、特别作,没有孩子该有的样子;

......


为此我专门去看了这个采访。

天,这就是一个宝藏女孩好吗!


对编程突然感兴趣,她会立刻去买入门书籍;

说自己是戏子,是不想自己追求成名,而是成角儿;

作为女演员,比起形象,更怕自己演戏面瘫;



谈到人际相处话题,她会设身处地。



谈到同龄人对她做明星的羡慕。

她说:我只是提早开始了,也可能会提早结束。



谈到她挤公交时会不会观察评价其他乘客。

她说:我是局外人,常常要避免去做评价,给行为分出一个好坏。



这哪装逼?哪没墨水?哪矫情做作?

说话有主见,难道就不是一个孩子?

处事有想法,难道就不能是孩子该有的样子?


那些批判她的网友。

你不能因为你17岁时,没她那么有想法,而就此否定她。

简直扯淡。


实际上,不是她矫情做作不像孩子。

而是这些定义她的人,都活在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当中。


而这些人,并不在少数。

我,也差点成为了标准流程下的产物。



我从小成绩还不错,爸妈的目标是希望我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但高二突然有一天,我脑子抽风了。

想从固定的人生轨道转到新的领域。

我决定要学传媒,当传媒生!


爸妈不敢相信,跟我说不要胡来。

我说不是胡来,是很棒的尝试,最后他们拗不过就答应了。


自那以后。

我报班上课,每天学校机构两头跑,早上背政史地,晚上背编导文艺常识。


到了高三艺考,我一人去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参加各种校招。

最惨的一次,是临近过年没有到四川的机票,也没有火车票。

最后我妈托熟人,给我买了一张42小时的绿皮车票。

坐票。

车上的人多到你无法伸直脚,上厕所简直比登天还难!


暂停湖南株洲时,我跟着人潮下车吸新氧。

对着站台的一块玻璃板,我看到自己坐肿了3圈的腿。

我发誓那是我至今最累的阶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院校。

每天像个热血青年一样,亢奋地活在艺术的氛围里。


到了大三实习阶段。

我放弃了离家很近的电视台实习。

去了上海一家很大的传媒公司当实习编导。

每天不规则作息,累,是真的累,真的很累。

但却真的超有成就感,爆炸充实!


但将近一年,快转正的时候我又折腾了。

我问自己,当电视综艺编导,我真的满足吗?

我不甘心,我辞了工作。

爸妈让我考公务员,我没答应。


毕业后,回广东待了两个星期。

无意了解到朋友做的一个摄影公众号。


那时我不懂公众号。

好奇心下,我关注了一大批公众号,一一看他们的文章。

这期间,我看到了一些很棒的公号,真的惊叹于文字的力量。

于是上网投简历,参加面试,进入公司,开始做号!


就这样。

我成为了每天发际线都在后移的腿毛。

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熬夜看无数资料,做梦都在讨论选题。

说不累是假的,公号狗都会累瘫,但真的爽!



爸妈老说我:

人生中有那么多可以选择安逸的机会,你偏要折腾。

确实是这样。


但我也觉得奇怪。

人生明明有那么多不确定性,为什么非得只能走一套单一模式?


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有这样的流程:

6岁上小学 ;

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要考大学;

大学毕业后,要找工作,男的要稳定,女的要更稳定;

25岁左右,要结婚生子,时间经济充裕,还要生二胎;

30岁还是单身,那就是大龄剩男剩女......


这样的流程不是不好。

只是不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人生标准答案。


我们从小就被各种答案框住自己。

被各种预期限定自己。

也很容易在某个时间段认命。

但人没活到最后一刻,怎么能确定自己人生!


《奇葩说》辩手艾力说,人生有84000种可能。

而我也想告诉你们:

不要因一种可能,就放弃另外83999种可能。

因为每一种可能,都会成就不一样的你。




ps:

突然写这一篇,也不是心血来潮。


近期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投稿,说对自己的当前阶段很迷茫。

有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上司的压力......


但我想告诉你,条条大路通罗马。

去他的标准答案!标准选择!标准人生!

你多得是选择,可以让你任性发光!


也希望这一篇鸡血。

能给所有迷茫的人一个肯定和鼓励;

这也在是提醒我做公号的初心:传递力量



封面/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告侵删

-end-



往期文章


腿毛仙子

毒舌正义,为青年发声


一个可以聊天投稿的全能树洞

一个可以网罗新鲜事儿的有趣平台

说大家不敢说的话,写大家不敢写的事儿



(据说关注我的人后来都变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