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系彝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宜宾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推普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今年暑期,宜宾学院国际应用技术学部7名师生组成一支实践队,赴四川省内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镇湾儿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语言调研了解民情民生

湾儿沟村属纯彝族村,且地势低洼,群山环抱,道路崎岖,经济、文化和交通等都相对落后于外界,2014年被确定为省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户98户,2017年实现整村退出,2019年底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返贫率为0%。在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湾儿沟村的建档立卡户都搬进了新建的彝家新寨,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向着实现乡村振兴不断前进。
在县教育局的协助下,志愿者们深入湾儿沟村,通过入户一对一访谈、集中座谈、填写调查问卷、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推普调研工作。大家了解了当地普通话的使用现状和现实需求,并向村民宣传讲解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鼓励村民们学好、说好、用好普通话。

志愿者们根据调研结果,对湾儿沟村的普通话普及水平进行评估。村民普通话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部分村民可以使用马边地区汉语方言、彝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对于普通话,26~45岁村民能够掌握基本的出行、自我介绍等常用语;50~65岁的村民大多仅能使用本民族语言与人沟通;10~25岁的村民则对几种语言的使用都比较熟练。

推普课堂助力儿童成长

实践队在湾儿沟村唯一的一所希望小学进行“推普文化小课堂”教学。志愿者们发现,当地学生大都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来听课,年龄跨度比较大,于是大家根据年龄将学生分成大班和小班,因材施教。

小班学生为4岁~10岁的小朋友。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志愿者们在教学时加入大量儿歌、绕口令等简单易懂的文字小游戏,还引入奖励机制,使孩子们能够迅速产生学习兴趣。大班学生为10岁~15岁的大朋友,志愿者们通过开展识字、朗诵、读绕口令、写毛笔字、观看红色影片、诵读红色经典、讲党史故事、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日常用语的正确发音,激发大家对普通话的学习热情。在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中,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学习《示儿》《少年中国说》《沁园春·咏梅》《我的祖国》等红色诗词,不仅帮助他们字正腔圆地诵读,而且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
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赠送印有宜宾学院标识的书包、书籍和文具等,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成长为新时代祖国栋梁。

文艺会演绽放自信精彩

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组织孩子们进行汇报演出,包括朗诵古诗、《三字经》,合唱《幸福拍手歌》,讲述党史故事等节目。精彩的汇报演出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志愿者与彝区孩子的情谊,丰富了当地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形式,也充分展示了支教成果,让孩子们有机会在舞台上自信表达,从而深化“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意识。
此次实践,宜宾学院的志愿者们深入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民族地区,用心用情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切实帮助彝族地区的孩子们增强学说普通话的意识,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并在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成长。

来源:宜宾学院
投稿邮箱:tuipu@cetv.cn

往期精彩回顾

教育系统“八五”普法有哪些新举措?来看教育部最新解读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线上“家长学校”助推民族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

推普燃情 绽放青春!广西教育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玉林推普

青春扶贫助振兴!广东医科大学学子在粤推普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条目征集启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我是领诵员 | 年轻人,这儿有一个属于你的大舞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