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到总书记回信时,这群“进村读研”的大学生还在地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最近,这个小院“火”了


5月3日中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张福锁正和北京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在地里,一起交流如何发展乡村林下经济,忽然发现被《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刷屏了。


信上说:“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5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了一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张福锁在会上回忆起收到回信的场景依旧很激动。他告诉记者:“当时身边同学们都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大家走进田间地头做点事儿,能引起总书记的关注,给我们学生们亲切地回信。”


一封回信让“科技小院”火“出了圈”,研三学生杨茜接到通知作为科技小院的代表回学校参加座谈会,同时还有11名同学也从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汇聚到学校。


这两天里,这些同学心情一直很激动,从刚收到回信的“发懵”,到随之而来的“骄傲”“自豪”,再变成冷静之后的“堪当强国重任”,甚至有人“没怎么睡觉”。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替同学们高兴,他说:“回信充分肯定了科技小院的做法。”


3月23日,云南古生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左三)和在村里科技小院长住的老师、学生以及当地农户一起下地检查油菜长势。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张福锁等人2009年创办第一个科技小院,位于河北曲周。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团队平均每人一年发5篇SCI文章,但这些英文文章我们的老乡也用不上啊!要想办法下到农村去,让技术真正用到农民地里,才能解决生产问题。


但科技小院要探索一条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政产学研用新路子,从老师到学生,都是“自找苦吃”


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院士看来,科技小院“拆了四堵墙”——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之间的墙,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教和学之间的墙。同时“架了四座桥”——搭建了高效对接乡村的桥,师生深入基层的桥,人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桥,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桥。


老师们“自找苦吃”,杨茜觉得是出于“三农情怀”。“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其实对三农的认识并不多”她有点惭愧地笑着说。在她看来,许多同龄人对农村的感情,是在和农民的密切接触中建立起来的,这种情感复杂又深厚。


去年秋天,油葵地长势旺盛,正值授粉。农民怕接下来的阴雨天气影响打药,坚持提前打药,十几个人背着药箱来到田地,杨茜和师兄急匆匆前往阻止,“因为正要授粉,一打药蜜蜂就死了,影响授粉就没办法结籽粒了”。一番争执不下,“师兄都和他们喊起来了”。在很多诸如此类的瞬间,杨茜都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来科技小院干这件事?为什么农民就不能理解我们?


回信中还提到:“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师生代表分享科技小院工作成果及经验


也正是经历过许许多多“斗嘴”的瞬间,杨茜和身边的同学们才体会到农民的信任是多么可贵,丰收是多么难得,农村是多么需要自己,年轻人来“自找苦吃”到底能收获什么。


十几年来,全国先后有2700多名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和运行当中。有老农对张福锁说:“张老师,你真狠心呀!把城里来的小女孩儿放到我们这儿!”


张福锁心里有时候也打鼓。但他发现,“孩子们下去一个月,眼神就不一样了。”他一双眼睛在镜框后眯成两道缝,笑着说:“一个女孩到小院20多天,我带着几个老师去考察,她说,这20天,经历了过去20年都没经历过的事,自己做饭、洗衣服,和农民打交道,她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了’。”


座谈会上,科技小院学生代表王雯欣发言时说:“初到科技小院,我们吃了很多城里娃没吃过的苦,也经历了饮食、生活、劳动、思想等各种困难。”但这些并没有把他们打倒,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强。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王雯欣豪气地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愿景,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三农战线,舍我其谁!”


在王雯欣看来,当增产增收的喜悦绽放在老百姓的脸上,当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画卷绘成现实,每个小院人的故事、眼泪和坚守,都能证明,“自找苦吃”真的可以创造出幸福美好。


回信中还提到:“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目前中国农大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在孙其信看来,回信让农大人倍感责任。钟登华表示,回信中的明确要求,必将指导推动全国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成为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建功立业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窦鹏辉说,这封回信不仅仅是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也是给我们全国的农业战线、从事农业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全体人员,“我觉得回信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使命”。


听说过共享单车

怎么还有“共享菜园”啊


5月4日,在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张岩林正在整理菜地,为该村科技小院挂牌以来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共享菜园”是张岩林与张晓恬最近新创的一门“生意”。


张岩林与张晓恬同村委工作人员在一起查看收成。


西槐庄村,地处北京东南远郊,出了首都环线高速,还要再赶10公里路。两位下乡的高材生如今琢磨着吸引城里的顾客到这里租一块“科技”土地,从他们设计的“菜单”中选种五、六种家常果蔬,收获的作物归顾客所有。


因是初试,他们计划用一亩地打造20个“共享菜园”。这块地已经历蚯蚓粪培肥,配备了全程监控。而且,科技小院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尤其是提升果蔬营养价值的富硒技术。


“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说,希望通过“共享菜园”尝试发展第三产业。“光靠种植、销售农产品,对集体经济增长而言还不够多。我们要尝试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西槐庄村总共100余户人家,过去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春天,吴林静、宁国法两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进村读研”,建起了一个“科技小院”。这个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张晓恬与她收获的萝卜


他们引进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最终帮助该村当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


张岩林和张晓恬正是比吴林静小一级的师弟和师妹,接替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去年,他们再接再厉,将村集体收入再次提升至70万元。


不止吴林静、张岩林、张晓恬……还有更多年轻人亦选择向农而行。如今,这些农大学子正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书写了一个个新农业青年的“五四故事”。


如今,“科技小院”的驻村经历正慢慢改变、重塑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开始,大家还挺精致,刚进村时还防晒,但很快就发现,凉快最重要;再过一段时间,凉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做好技术服务。”吴林静说。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都有她的同学。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小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五大振兴’内涵的3.0版本,大赛对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国家行动,以及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成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赛事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福锁表示。


“多和这些娃们唠嗑,

管用着哩”


包头市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套马沟村四面环山,扎达盖河贯穿东西,内蒙古达茂牛业科技小院就坐落在套马沟村。科技小院建成以来,内蒙古大学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团队驻守在此,为当地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通过每天的数据采集,我们能知道牛的生长趋势和生长过程,从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哪些地方能够改进,然后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找到相关科学机制。”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迪说,来到科技小院一年多时间里,他深切感受到科技成果要转化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像达茂牛业这样的科技小院,内蒙古共有49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活跃在科技小院。


初春正是实验母牛的妊娠期,需要密切关注牛群的生长和健康状况。“老师常告诫我们,科研的责任是报效国家、造福社会,只有到现场去,才能真正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吴迪说,走进乡间地头、坐在农户炕头,才能随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自2019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先后建立7个科技小院,目前共有31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在此入驻,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服务。4年来,来自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围绕小麦、玉米、葵花、果蔬、奶牛等特色产业,集成了土壤盐碱化改良、农业四控技术集成等多项种养技术。“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迫切而务实,通过研究生长期蹲点驻扎转化高校新理念新技术,不仅改善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不足现状,也培育了一批新型农牧民。”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科协主席苏庆春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雨水节气刚过,科技小院里热闹起来了。“老乡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关于玉米的‘两改一增二保’技术……”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勒本召嘎查的玉米科技小院座无虚席,一场实用农技培训正在进行,主讲员是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董宇恒。


“专业理论对老乡们来说较难理解,于是我们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挂钩,譬如说‘增肥增效能提高产量’,就把作物形象地比做人,‘人吃饱了吃好了才能身体健康、茁壮成长’,帮助老乡更好地理解吸收相关知识。”董宇恒说。


“多和这些娃们唠嗑,管用着哩!”科技小院落户起,村民常大爷没事的时候总爱来“唠会儿磕”。“秸秆怎么还田?”“有机肥如何处理?”……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大都被常大爷运用到自家田地里。


“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我感受到农民的求知欲很强烈,也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当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开展时,我们面临的是更多的挑战。”董宇恒说。


“小徐查出来了吗?甚毛病了?”“叔,我查了资料、请教了老师,初步判断是真菌病害茎基腐病或立枯病,需要药剂灌根。我还得再观察后给您回复。”在杭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徐俊平给记者翻看去年7月的一次对话,而这样的场景,在农事繁忙季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


“当老师为我规划博士培养方案时,科技小院的培养方案让我眼前一亮。”吴迪告诉记者,3至5年的项目期里,博士研究生至少要2年时间驻扎一线,结合实际完成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现在,吴迪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并打算把在开展实际工作中获取的数据运用在博士论文撰写中。


从2011年建立内蒙古第一个科技小院,到2016年施行与规模化生产接轨的科研与技术示范推广模式,内蒙古农业大学马铃薯种质创新团队一路摸索前行,目前通过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4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又获批“内蒙古阿拉善驼业科技小院”等20个科技小院。


乡村振兴,当“燃”有我


“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青春智慧,贡献青春力量!”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忙碌但充实,疲惫却甜蜜。无数基层青年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名片,用青春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来源 | 共青团中央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