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是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是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教育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东北地区结合民族教育工作实际,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中小学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路径,取得一些经验,为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民族地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高广大民族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重点。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东北地区不断加强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稳妥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做好教师的普通话和三科课程培训是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延边州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任教师和在岗教师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课程领导力、学科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教学技能等的培训,结合名师工作室、名师送教到校、教师技能比赛、主题教学研讨、课堂展示交流等活动平台,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


组织民族学校教师普通话培训和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提高全市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普通话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至2022年,哈尔滨市教育局组织了由全市13所民族学校(幼儿园)的500余名教师参加的哈尔滨市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线上、线下普通话系列培训活动,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部门全力投入,狠抓落实推进,圆满地完成了40学时、500人次的阶段培训任务。同时,为深刻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化市教育学院开展了民族中小学语文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专题线上培训活动。 


加强课程建设,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课程是民族地区学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路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加强学校课程建设,通过编制学校课程方案,实施校本化课程,建立和完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阶梯式金字塔型课程体系(如图1),通过实施这三种类型的课程,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能力。



通过基础型课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育人模式的构建之中,课程是最关键环节,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的载体。学校顶层设计的思想都必须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形成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在内的教育链条,才能整合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开设的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延边州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学校于2020年秋季学期起,全部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小学一年级除朝鲜语文课程外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通过义务教育学校除民族语文以外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通过拓展型课程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型课程是指学校开发的学科类拓展课程和实践类拓展课程,是面向群体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延吉市中央小学为例,学校基于“雅”文化建设、“七彩花”课程体系提出“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推进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的课程理念是:加强学校“雅”文化建设,培育学生以德雅情、以书雅言、以礼雅行、以艺雅兴、以新雅思,培养“育雅情、讲雅言、修雅行、养雅兴、重雅思”的文明少年,让学生“举止文雅、谈吐儒雅、心智高雅”,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


通过探究型课程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究型课程是指学校开发的旨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思维拓展的探究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以延吉市公园小学为例,学校利用假期开展“最美少年”学生成长之旅探究活动,按照生态小卫士、实践小达人、家长小帮手、乐学小博士、特长小能手等五个主题开展,通过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展示中的“植物观察日记”“分享影片观后感”等环节,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通过学校和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课程变革的核心是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课程领导力是以校长为核心、教师为辅的课程领导共同体,以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为载体,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教师、校长、课程、学校文化发展为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及课程理解、规划、执行、自控、评估以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延边州进行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民族地区课程领导力提升五大策略(如图2所示),构建了“培训+研究+指导”的实践模式。通过培训、引领、指导校长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进行课题(项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实践与改进教学设计等,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理念建构力、课程设置执行力、课程内容管理力、课程实施组织力、课程资源开发力、课程评价实施力和校本教研引领力。



总之,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而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民族地区作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区域,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1STA04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刊登在《中国民族教育》

2023年第4期

作者俞永虎系东北朝鲜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延边大学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徐杨

封面图片 | 杨斌


点击图片   查看订阅方式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