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想孩子聪明,你得学会和孩子这样聊天!

感谢您关注部编语文学习!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部编语文学习”关注。

作者:雨霏

简介:首师大教育学硕士,沉浸于教育理论7年,喜欢分享靠谱育儿经验,不固执己见、不照本宣科,热衷于用文字记录科学育儿的点点滴滴。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那么请记得,一定要就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说说话,因为与幼儿多交谈(特别是9个月到3岁之间的孩子),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所有家庭中,父母在防止孩子发生危险或麻烦方面付出的努力,是相似或相近的,但在与孩子耐心地交谈、细致地回答孩子提问及互相沟通方面,知识分子家庭与普通职工家庭有所不同。

 

他们曾对42户家庭的儿童做过长达两年半的调查,发现白领家庭中家长比较健谈,与孩子谈话的频率,比一般蓝领家庭高两倍,比靠救济的家庭高4倍。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同家庭成长的孩子上学以后,呈现出智商及学习成绩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

 

别认为与孩子交谈是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抓住孩子的一些特点,才能让孩子把你的话听进去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下面这几个例子就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同样的情境不同的话语,在孩子心理引起的不同反应。

1.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 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这么晚了,别玩了,赶快!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我想看电视,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

2.当孩子做事磨蹭

✔ 这样说: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 不这样说:你还在那儿磨蹭?我们要晚了,赶快吧,听见了没有!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没有意识到我在磨蹭,特别是在玩我喜欢的玩具时,我没有时间概念啊。如果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顺着你的督促做选择。


3.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 这样说:好的,你可以说“不”,但是,我需要听听你说“不”的原因,我才能理解你。可以吧,说出来吧。


——尊敬的、正面的引导


✖ 不这样说:
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上就会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4.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

✔ 这样说: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表示理解,引发思考,尝试补救


✖ 不这样说:
你看你这孩子,把这么贵的东西搞坏了,我下次还能给你买吗?


——抱怨、指责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把东西弄坏的时候,我很紧张也很害怕。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感到你们真理解我,我以后也会注意的。5.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 这样说:孩子,妈妈感受到你今天有心事。我能够帮你吗?和妈妈说说,你心里就舒服了。你能体会到我很担心你吗?


——提出帮助、疏导情绪,运用同理心


✖ 不这样说:
我跟你说话呢!怎么回事儿,你这孩子怎么又不理人啊!


——讽刺、压力式的质问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6.当孩子不让别人玩玩具

✔ 这样说: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 不这样说:
你要学会分享啊。快给他玩一会儿。


——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
妈妈,我特别喜欢我的玩具,真不想让别人玩儿。我怕他弄坏了。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可能会让他玩儿,也许给他玩另一个。

7.当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

✔ 这样说:如果你不哭的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办。安静下来,你想对我说什么?


——引导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 不这样说: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不耐烦、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哭可是我的一个有用的武器呀。以前我使用时就成功过,我要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用哭来试试你们的反应;也许,哭是我本能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我还没有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向大人说话呢。当你对我“这样说”,你在耐心教导我一个新的方法。

大多数亲子间的问题和矛盾起因都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不畅或沟通无效,父母自说自话,孩子似听非听,这样的方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转自|美丽语文。部编语文学习尊重原创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

陪写作业已成高危工作?来看看其他妈妈们的聪明做法

孩子这4种学习品质,家长一定要培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做父母,一定要搞清楚这5件事!

那些我们一再读错的字,终于改读音了

给你“教育孩子36计”,用好了事半功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