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澎湃人物,出书啦!

澎湃人物物 澎湃人物 2023-07-02

澎湃人物出!书!啦!


澎湃新闻组编  |  黄杨、黄芳编选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定价:56.00元


书中收录的30余篇文章,关注有社会意义、讨论价值的严肃话题,以及对社会公众比较陌生、有新奇感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中国当代社会各个群体,有被社会关注的主流和新闻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如震后北川的摄影师父子、程序员群体、民法编撰学者,也有边缘群体,如农民艺术家、工人诗人、农村留守儿童、外籍环保志愿者、传销受害者、网络游戏玩家。


编辑记者们有啥想说的?




黄芳

拾拢那些尘埃,从此不漂泊流离。



张小莲

从决定做新闻的那一刻,

就立志要对抗它的速朽。

这本书算是一个起点,

希望用更好的报道打败时间。


张维

写普通人的故事

就像打捞散落在黑夜里的小星星 

与人共情 连接

 星星落到了书里 

天热 

把书放在冰柜里 

饿了时 啃一口


于亚妮

我梦想几百年后,

一个小女孩躺在床上读心爱的书,

作者叫什么“妮”。*^^


袁璐

采访中,我见过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

跟着他们笑,跟着他们哭,然后写下人性真实。


彭玮

为下一代做好备忘录。


明鹊

倾听一个个故事,

感受他们的迷茫、苦涩与悲伤,

记录他们的悲欢离合,这就是人生吧。


周建平

我觉得我的命运不应该是被人遗忘,

并一厢情愿地认为笔下的人物也如此。


朱莹

一张白纸,等待时光上色。


章文立

我的采访对象,她们让我看到

女性可以做到怎样的勇敢、独立和善良。

谢谢她们让我想要成为更好的人。


沈文迪(男)

很惭愧,做了点微小的贡献。


目录

重访北川,了解我故去的父亲

致命邂逅

冤狱之后

故宫捐宝人何刚

农民熊庆华的画家梦

盲人调音师幺传锡

寻找戴金秀

我在柬埔寨找人代孕

悬走高空钢丝的野心家

“为人民服务,别找容易的路”

陕南山里日本女人的一生

“朝阳群众”的日与夜

我在南山写代码

单身女性生育权之困

潮汕难民遗殇

流水线上的写诗者

王者荣耀的“玩家社交”

隐秘“蝶蓓蕾”

云南镇雄留守少年服毒事件

“穷孩子”的成功课与命运突围

少年“逃离者”

“无法告别”的临沂网戒中心

少年小赵

可可西里巡山队的二十五年

跨越大半个中国去奶你

假发下的秘密

酒徒的战争

民法典接力六十年

不能说的秘密

雾霾之下三位母亲的选择

一直等待,在飞机失联的一千多天里

一个村庄的讣闻

北京大学里的平民学校

寻陨香格里拉

中国最遥远的足球故事

寻源太极拳

布拖大桥杀人事件


序言摘编

对抗速朽

文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张涛甫

澎湃从《东方早报》转世而来,其“非虚构写作”并非“东早”“转基因”产品。《东方早报》长于时政和思想,“特稿”非其所长。与周遭活跃的同行相比,澎湃的“非虚构写作”起步不算早,它起于澎湃“人物”栏目。经“人物”团队的精心培育,澎湃“非虚构写作”已成气候,成为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一支重要力量。

澎湃的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诸项:

拓宽新闻作业面。澎湃的非虚构写作努力拓展新闻的目击范围,竭尽所能地开掘新闻表达边界,让新闻表达最大范围地触及广阔的社会海域。在一个巨变时代,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新闻人的想象。对于中国这个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是蕴藏量惊人的新闻富矿,新闻人作为探矿者和开矿者,时时刻刻都会有发现的惊喜,随时皆会遭遇新闻现场。由于某些客观且主观的条件约束,我们新闻人的视野或主动或被动地收窄了。这时候,就需要新闻人走出常规的“一亩三分地”,野外觅食。“澎湃”勇敢地走出了一步。在其报道中,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极有新闻力度的人物和故事。比如,《我在柬埔寨找人代孕》所披露的故事是极具震撼力的。“代孕”是阳光背后的暗箱勾兑,为法律和人伦所不容,但因属“刚需”,难以杜绝。这篇报道所披露的恶行,触目惊心。《单身女性生育权之困》所揭示的问题,也远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之外。报道抓住单身女性生育权这一新生社会问题,用鲜活的新闻故事,刷新了我们的社会认知上限。

在别人止步地方起步。如今,很多新闻报道喜欢在中低位扎堆,尤其是那些热点新闻,很多报道者难以在新闻上做增量,往往做一些重复性的传播。真正的新闻人不会满足于低水平劳动,应做一些增量上的努力。“澎湃”“非虚构写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别人止步的地方,他们向前走。《致命邂逅》写作的背景是“江歌案”。大家都记得,当时“江歌案”一出,舆论鼎沸,口水太多,事实不够用。“澎湃”人物栏目,没有停留在口水层面,而是在舆论口水和浑水中打捞真相,完成了一件高难度的真相打捞工作。再如《冤狱之后》、《我在南山写代码》等报道,都没有止步于对热点的炒作,而是在热点事件变冷之后,继续追踪下去,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把新闻做厚,做透。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需有责任和实力担当。

为中间或底层人物画像。新闻往往有追光冲动,即会追逐那些高光的人和事。这是新闻本性使然。但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大多数光亮度不高的人和事,就无法得到新闻“感光”,致使大多数人就沦为“沉默的大多数”。新闻的这种选择性照明,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存在,忽视了中底层人群。其实,这些在主流舆论场中失语的人群,他们的生活的精彩与无奈,理应获得主流人群的关注。在此,我们应向“澎湃”致敬:他们把新闻之光投射到社会的中低阶层。澎湃的非虚构写作没有追逐那些自带光环的精英人物,而是把焦点放在那些中间或底层人物上,关注“沉默的大多数”中那些被淹没的小人物。这些人物生活中的悲喜苦乐以及人生遭际,通常进入不了公共视野,比如农民画家、留守少年、码农、流水线上的写诗者、酒徒等等。这些底层人物的故事,经“澎湃”曝光之后,才能进入公共视野。

速朽是新闻的宿命。某一个时刻沸反盈天的热点事件,转眼即会无声无息。“非虚构写作”所做的努力,是想把新闻的生命周期延长。他们采取的努力,就是用文学的方法为新闻保鲜、抗衰,效果是明显的。澎湃的非虚构写作对抗新闻衰老的策略,不是“文”,而是“闻”。他们抓住那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事,为时代存档。有些新闻不及时捕获,就可能永远消失在公共视野里,失忆于集体记忆。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这段饱满历史史,把澎湃非虚构写作所作的努力置身其中,就会更能显示其边缘突破的“补白”意义了。


文 |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黄杨

这是37个关于人的故事。

或者相互伤害,或者相互支撑,或者相爱相杀,或者相互冷漠,或者相互牵挂,或者忽远忽近,或者相互信任,或者相互猜疑,或者最终相互告别……

“人”字的结构,就是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

人其实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在几个最有张力的片段里。这些片段,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别人的,无论完美或遗憾,都伴随着某一刻最大的勇气,最大的怯惧,或者最大的挣扎。

这些张力的叠加,就是当事人的故事。所以,澎湃一年前开设的非虚构专栏《镜相》设在“澎湃人物”的栏目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表达。

写故事,写人的故事,写人之所以为人的故事,写人之所以会不像人的故事。我们探索非虚构写作,也必然高举人性的旗帜。

作为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严肃新媒体,澎湃新闻在四年的时间里,凭借在时政和思想领域报道的影响力,迅速成长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这是超乎我们转型初期的预想的。正是因为,澎湃新闻这四年命运的背后,是中国社会超乎想象的变革,是这个时代的命运张力。

所以,作为新闻人,以人物为主题写作非虚构作品,就要尽可能地深入反映这个时代,用新闻长镜头反映“正史之外的历史图景”与“历史背面的沉重记忆”(张涛甫语)。

著名作家王安忆曾说,小说的理想是,以语言为材料的故事形态,建设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套用一下,澎湃新闻写作非虚构的理想,就是以语言为材料的故事形态,搭建一个人的世界。无论被聚焦的,或者被遗忘的。

有一次,我参加了我们人物记者的一个饭局,他们多数生于1990年前后,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痛心疾首,几个女孩子一度失声哭了起来,红着眼睛向我控诉,并控诉我。

我挺难过,但我更欣慰。这是一个矛盾的交响,理想与现实激烈冲突。而仅仅是写作本身,就已经如此矛盾如此复杂,遑论记者去调查十天半月甚至更久,所掌握的大量素材的呈现。客观是复杂的,人更复杂。

有记者说,采写过程中,在深入接触采访对象之后,落笔时有时怀有很强烈的共情,曾经有过跟采访对象抱头痛哭的经历。这种把握得好会添彩,把握不好很危险,悲悯心与疏离感要达到一种平衡,蛮难的。

但是,写作是让人痛苦确又着迷的。而每个人,特别是每个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特稿记者,都会有自己的思路和写法,都有自己的坚持。我和人物新闻部的主编黄芳,还有记者,经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争得死去活来。

写人的,也是人。

还有一次我问记者,在写故事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有这样几个回答:

“跟稿子处朋友,谈恋爱。”

“不论作品好还是不好,创作过程都是同等煎熬。”

“越在意越怕写不好,而不在意时会满心愧疚、自责,会自省。”

“如果暂时写不出来呢,是因为想跟他多待一会,培养感情。”

“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可能是不辜负,争取让她活在纸面上。”

“真正专注写稿的时候,感觉写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像被抽成真空,写完之后才感觉背和屁股早麻了。”

“一篇稿在心中达到极佳创造状态的标准是,不是自己要写,而是必须立刻马上握住笔,让脑海的文章顺着笔淌出来,不管在骑车、睡觉还是聊天。”

“它是一个作品,是一个你愿意用心血去熬的作品,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托付,只能用生命换生命。”

最让我惊悚的一句话是“感觉不是我在写人物,是人物在握着我的手写自己”。

我们对好的故事本身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怎么写都行,好看就行。比如一要追求“凤头,猪肚,豹尾”,二要让读者能用一两句话体悟出来你在讲什么,三要能打动一些人。回头一看,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无论文字的节奏、快慢、细节、流向、起伏、情绪是怎样的,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成为作者成长的印记与路标,能成为澎湃新闻和我们的读者窥探命运的钥匙孔。

我想用陈奕迅的歌《歌·颂》里的一句词来描述我们践行非虚构写作的使命:“为前尘留缩影,为未来留光影,留下世界的兜转过程,每一拍为这时代做证。”

是为序。

小广告时间

购书热线:021-66135109  021-66135112


给后台留言的热心读者

将有机会获赠一本《澎湃人物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