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报告 | 朱育帆:层化·透析·转置——面向复杂性的设计方法论
朱育帆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言
对于观念的探讨是风景园林学科一直需要做的事情。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同时有能力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本次报告的题目便是在此背景下,面向复杂性的设计方法论探讨——层化、透析与转置。
1积淀与文明导致环境的复杂性
1.1更加宏观精准的控制方式
在户外,人们对于环境历史的感知与它真实的一面是不同的,而对人类文明的感知会跟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有所对应。从大概三百多万年以前到现今发生的事情,信息量的积累是惊人的,系统的复杂性逐渐增加,如今的国土规划也是矛盾复杂性到达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一种整合机制。
1.2从意识到技术
从设计角度来说,进入21世纪后主流设计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面向复杂性的共同呈现成为不可阻挠的趋势。因此在设计界,从意识到技术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向这种趋势。
2地球的演化与风景园林专业生成的关系
2.1人迹存在与采集狩猎时代
在公元约440万年前,发现有人迹的存在。
在公元约200万年前,进入采集狩猎时代,而采集和狩猎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2.2农业文明时代
在公元约一万年前,在现今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人类神庙的出现意味着其率先进入到农业时代。在这个崭新的阶段,人第一次获得了一种可以修改地貌的能力——种植的能力,基于现实生产来改造世界,这种能力使地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修整。
(1)概念提出
在公元前约二世纪到一世纪,西塞罗(Cicero)观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西方典型的二分论将人与自然先对立起来,把世界分为人前自然和人后自然,提出了第二自然理论。这个理论阐明了人类进入农业时代时不可避免地对地球表面进行修整。
在景观界针对这一观点,John Dixon Hunt在2001年出版的书籍《Greater Perceptions》中,针对西塞罗的观点进一步划分第一自然(wilderness)与第二自然(agricult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cities)的概念后,提出了第三自然(gardens and parks)。第三自然即是针对风景园林行业基于艺术和自然融合部分的自然。在此之后,逐渐开始对第四自然、第五自然的探讨。
(2)自然客体的特性
①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第一自然的本体上完成的。
② 第二自然基于现实的生产,必须顺从地形地表的制约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农业文明时代所有的改造几乎都是理性的。
③ 第三自然是基于观念中的理想世界塑造自然。第一自然的局部——经过修整后的部分自然是第三自然的蓝本。另外,从第二自然开始,人力和自然力开始进行持续的博弈。
2.3工业文明时代
工业时代开始,对于地表的修整已经变成丧失理性的状态。人力已经完全脱离被自然制约的部分,park和garden也在膨胀。
2.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当今的国土规划,一些专家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必须要观察自然作为体系,跟人类的聚居作为体系之间对应关系最佳值的探讨阶段。必须获得主体的控制能力才能匹配一个神秘莫测的主体自然系统,所以需要对自然系统和人的系统都有所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始终需要被讨论的,自然观(value of nature)的修正直接对应土地伦理,所以不应避讳人是其中的存在。
3设计方法论
3.1分析方法论
(1)千层饼模式
伊恩·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一个层化的观念,利用层化叠加技术将所有设计因子进行分层。这种方法单元的元素系统性较强,但层化之间是不清晰的,所以需要一种纵向的思维去打破原来的分析方法所带来的弊端。后面介绍的层化分析法就是一种。
千层饼模式
(2)层化分析法
自然界有另一种被观察的方式——层化。与千层饼模式不同,它基于时空的维度,即从人零介入自然到一块草地被人介入,可能被分为若干个时期。分期是基于时间轴的,当出现了时间轴的转换,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事物就变成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平面。这种层化的能力会对后期的规划设计和自然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层化和层析需要一起使用,即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扁平化的事物。
层化分析法
3.2透析
层化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层化需要把层之间的信息串联起来,在层与层之间建立联系便是透析。
3.3转置
转置是在透析事情背后的关键点后,做出有所改变的决策。
4案例分享
4.1坝河水系景观廊道建设项目(东坝段)景观方案设计
坝河是在北京历史上一条被放弃的运河。整个坝河的设计基于上位规划中的“一廊四区、七坝十六景”进行深化。在挖掘场地文化后,团队将东坝段定位为国际文化水岸。
坝河上位规划
在一个需要文化的区域,场地有文化可以挖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古人给了我们一种非常美的愿景(vision),其次通过复原后19世纪末的一些图像可以发现过去的某些场景在现今的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古人愿景
典型复原图像
对东坝段的禀赋认知包括以下两点:
(1)优势资源
一个建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坝口,水体是按照自然坡降形成的一种堰坝体系。湖中岛通过植被的自然修复形成了成熟的林相与蜿蜒的片区。
(2)周边的历史文化
依据文献记载与图册对历史进行梳理,其中郑村坝是唯一一个高程点没有发生变化的节点。因此团队进一步根据以上信息对文化元素进行总结:坝+漕运、郑和、马以及狮子。
文化困境
在对现状进行评估后,发现场地即使破败但仍具有自带的历史价值。团队将平汉铁路总工程师普意雅的书籍《北京及其周边地图》中记载的东坝乡地图与现状卫星图叠加后,发现有一条在1966年裁弯取直时改线被废弃的运河线,并且郑村坝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基于以上历史特点分析,提出“东坝春秋”的概念。
地图与卫星图叠加
历史场景复原
4.2礼塔园——北京西城区受壁街监控中心节点景观设计
此项目位于北京市老城区,为了保留现有的胡同肌理,并满足受壁街区的市政官网和停车需求。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和地下市政管廊并疏通受壁街。其中因为传统街道空间中面向市民公共开放的绿地很少,所以此次项目对北京传统老院子的进一步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层化分析的方式对现有绿化、公共空间等进行分析。其中四个地下停车空间所在地面区域由于地上地下交通而区别于其他区域。原监控中心所在的位置需要新建一个北京传统园林,用以容纳新型的城市生活需求并与白塔寺有所关联。
查阅相关文献将撷取“礼塔”的概念。在进行视线分析后发现在场地内登高三米理论上可以看到白塔的塔顶部分。
项目最大的挑战是园林面向城市的开放性。设计在传统园林中做了弧形的墙体、在中央增加主建筑控制场地等,使园子面向胡同开放。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添加转折,形成基本格局的同时保证园子的开放性。
设计策略
礼塔园基本格局
通过瑞典人喜仁龙在中国拍摄的大量照片,汲取老北京园林的一些元素来确定景观风格、激活景观空间。而对于传统园林尺度的界定我们可以在当代做出回答,最终呈现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新型传统北京园林。
以上这两个案例就代表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层化、透析和转置。
备注:本文根据朱育帆教授演讲内容整理
往期内容:
主 编:孟伟庆
执行主编:杨 菲
编 辑:毕文苑
排 版:毕文苑
审 校:杨 菲
执行团队:王洪成教授工作室
更多精彩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