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营地:泉州搜神寻仙捉妖,民间信仰人类学田野调查|同学社 Academy

同学社 Academy 706青年空间 2024-01-30



“ 半城烟火半城仙 ”


泉州,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马可波罗所记录的世界巨港。


泉州,是开元寺天王殿中的一对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提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泉州,是明朝《明实录》中所记载的:漳泉等府黠猾军民,私造双桅大船下海,名为商贩,时出剽劫的“海盗窝”。


泉州,是舒婷《籍贯在泉州》笔下:傍晚,趿拖鞋摇葵扇,逶迤两三步去东西塔下纳凉。凉茶摊、扁食担,碧绿的盐水桃儿,浇了红糖浆的热豆花三分钱一碗的好时光!


泉州,是齐晓瑾《元气泉州》所书:它的古老并不流于形式和物件,而是一种至今犹存的气质。


泉州,是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论文《地理与社会视野中的民间文化:惠东小岞考察》的故乡。


泉州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地级市,是晋江的出海口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秦汉三国开始到元明清,泉州一直是各朝各代争先设立行政督抚的重地。


在泉州,有一条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兴起于秦汉,形成于唐宋元的海上航线,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在这条航线上,中国的瓷器、中国的丝绸、中国的香料、中国的茶叶等物产,源源不断的走向世界,极大的影响着当时的世界贸易。这条古老的航线,在1913年被法国东方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首次以“海上丝绸之路”提及。而泉州,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这条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市井中的天后宫

图片来源于同学社泉州人类学营地


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的诸神


开元寺双塔

(以上两张图片来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在古代世界,这座城市在进行世界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古泉州在对外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吸收着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所以在这座城市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丰富性:走在这座城市,我们会在方圆三五公里之内,发现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各类民间信仰的宗教建筑,因此,泉州又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走在同一条街道上,我们会看到十几座寺庙宮观共驻一街,里面除了供奉耳熟能详的佛祖、观音、关公,还有近百种起源各异的神仙祖灵。更加神奇的是,即使在同一座寺庙,我们也会看到来自道教、佛教、印度教、民间信仰等诸多派别的神明共处一室。



我们究竟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多少种神明真灵?他们起源于何处,又是如何被传播信奉的?如此多元的宗教文化,彼此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碰撞与融合,又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的?从老人到孩童,宗教观念是怎样在不同代际的人群之间经历变迁的,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值得记叙?


此次人类学田野调查,我们将以泉州地区的 民间信仰 为主题,利用 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口述史 等方法与理论,在这座“三步一古迹,五步一庙宇”的“世界级的宗教博物馆”,展开一场 “半城烟火半城仙” 的“搜神记”。



田野营形式


本次田野营将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在线上进行,实践调查在线下进行。


线上部分:开营之前,我们将通过线上学习,对人类学、民间信仰、历史人类学、口述史和泉州民俗建立基础认知。除基础理论外,每一门课程还将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人类学的田野方法、资料收集整理方式和理论研究


课程一、关于人类学:人类学是什么
课程二、关于民间信仰: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民间信仰
课程三、关于方法:今昔之间,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选修)
课程四、关于方法、口述史与田野访谈(选修)
课程五、关于泉州:泉州与文化遗产(讲座)

备注:无法参与线下营地的小伙,可单独报名以上线上课程,既可参与线上直播,也可在直播结束后观看回放。选择参与线下营地的小伙伴,需至少修完课程一、二和五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议题方向选择修完课程三或课程四

备注:课程二、三和四,除了线上参与课程外,嘉宾还将布置一份与线上课程相互配合的线下小练习:参与者可以选择与民俗相关的某个议题,以自己生活的地域为田野,进行田野小尝试,重点收集田野过程中遇到诸如田野进入、方法、伦理、资料整理、理论研究等问题,与嘉宾一起在后续的研讨课中进行讨论答疑。

线下部分:完成线上学习之后,我们将与嘉宾、助教一起进入田野营地,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题与分组,分别在目的地开展各自议题小组的田野调查;最终形成田野民族志做小组汇报。结营颁发结课评价与证书。


课程安排


课程一、认识人类学

人类学作为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门学课,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本次课程尝试为大家做一个较为整体的介绍。通过课程,我们试图为对人类学感兴趣的同学介绍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了解人类学者在干什么,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有什么用。

大纲:
1、人类学是什么?有什么用?
2、人类学学科简史
3、人类学理论学派简介
4、人类学基础研究方法

嘉宾:江灵,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曾在贵州、广东东莞等地进行关于少数民族以及生育习俗的调查,曾长期在江苏做当代女冠观的日常生活研究。


课程二、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民间信仰

从迷信到文化,民间信仰从1920年开始作为一种学科进入学界的视野之中。19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的民间信仰活动日趋公开化,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几大学科发现了民间信仰尤其是地方社会信仰风俗的研究价值,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进入民间信仰的文献和田野中寻找研究题目,同时也体验着不同学科在民间信仰的田野中所带来的独特经验。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类学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中,尤其是面对民间信仰时的实际应用,带领大家感受人类学田野方法、感受民间信仰乃至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大纲:
1、熟悉又陌生的民间信仰
2、民间信仰在中国
3、人类学如何观看民间信仰
4、在案例中感受民间信仰


课程三、今昔之间: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选修)


在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下,20世纪下半叶历史学出现了“人类学的转向”,从而愈发强调关注历史进程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观念信仰。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为切入,本课程将探讨田野考察应该如何与历史文献结合,并用以分析民间信仰、节日仪式的过去与现在,最终聚焦于传统的演变与演变背后的缘由。同时,也将以泉州、香港两地的田野考察作为具体个案,去讨论地方神与节日仪式的象征意义与社会功能。

大纲
1、历史学的“人类学转向”:田野、文献与口述
2、传统的延续与变革:泉州、香港两地的个案研究
 
嘉宾:郭烨佳,泉州本地出生长大,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近现代妇女史、中国宗教史等,尤其关注民间的宗教与仪式,性别与民俗等议题。


课程四、口述史与田野访谈(选修)

口述是一种非常古老传递信息和记载历史的方式。即使在有文字的社会,口述依然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在公众史学领域当中,口述史的性质和意义是有别传统史学那种间接单向研究的。口述史是研究者与口述者双向互动的。口述史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当中,如人类学,社会学等。而田野则是人类学里常用的研究过程。人类学的田野一般指人类学家进入某一社区里,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过程。而现在跨学科合作的趋势,使得史学和人类学互相借用研究方法来发展各自的学科。

本次课程将介绍口述史与田野访谈的异同点和基本的方法论,并通过一些案例展示帮助理解这两种方法如何对各自学科的补充和发展。

大纲:
1、口述史与田野访谈
2、基本方法
3、案例展示
4、口述史与民间信仰

嘉宾:邱紫嬋,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论文讨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里民间佛教与华人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课程五、泉州与文化遗产(单次讲座)

课程简介:通过嘉宾长期在泉州进行田野的经验分享,帮助学员了解即将田野的田野点——泉州,了解即将接触的研究对象——泉州的文化遗产现状。
1、遗产的性质、分类 
2、遗产中国化过程中的关键性议题 
3、泉州文化遗产现状

嘉宾:孙静,北京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在《读书》,《西北民族研究》,《民俗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研究兴趣:物质文化,宗教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助教,丁雅真,泉州本地人杜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留学生的社交性,互动性与群体性构建;亲密关系。

图片来源于同学社泉州人类学营地


田野营信息

田野地点:泉州西街、洛阳桥、天后宫等

田野营带队嘉宾与助教:江灵、郭烨佳、邱紫嬋、丁雅真

田野民族志汇报点评嘉宾:孙静

田野营研究议题(学员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也可从以下议题中选择):

(1)搜神记,泉州寺庙宫观众神的类型、起源与理论

(2)泉州近现代宗教观念变迁

(3)多元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4)西街变迁史,商业化与宗教观念

(5)宗教文化变迁中的家庭与个体

(6)道士、神婆日常生活研究

(7)海上丝绸之路与多元宗教

田野营行程安排

第1天:指定地点集合、小组互相认识、集体聚餐、商讨议题

(10个学员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位导师带队,1名当地助教协助)

第2天:导师带队实地考察,晚上分成小队确定具体议题

(每个小组分2-3个小队,3-5名学员为一个小队,共同调研一个议题)

第3到7天: 白天实地考察,晚上小组讨论、导师答疑

考察点:西街及天后宫附近村落及居民点,岳阳桥,惠安小岞

第8天 整理资料、汇报 、集体聚餐、互相留言

第9天 返程


报名方式


1、时间:7月19日 - 7月27日(9天9晚线下田野营,7月19日14:00于指定地点或火车站集合,7月27日10:00 营地结束)
2、地点:泉州·鲤城区
3、面向人群:16岁以上对人类学或民间信仰感兴趣的人群(无需相关学科基础)
4、学员人数:20-30人(满20人开营,滚动录取)
5、导师与助教人数:4-6人(2-3位导师、2-3位助教)
6、活动费用:单独报名5800元/人,两人成团5500元/人,三人以上成团5200元/人,括线上及线下课程的导师费用,营地期间的住宿、保险费用、两次集体聚餐费用,不包括从各地赶往泉州的路费及分组调研期间的餐费)
7、早鸟优惠价:5月10日23:30之前报名,可享受早鸟优惠价5200元/人。
8、线上课程:若对人类学与民间信仰的线上课程感兴趣,但无法参与实践调查,可单独报名线上课程,活动费为 828元/人
9、住宿地点:泉州·鲤城区(二人标间为主及部分大床房,报名者如有单人间或其他特殊需求,可联系小助手告知)
10、报名方式:请添加同学社小助手微信:tongxueshe123 或扫描文章底部微信二维码,简单自我介绍后,联系同学社小助手进行支付。营地成行后,小助手会将导师和学员加到同一微信群进行后续开营交流。
11、注意事项:报名成功后,主办方将提前为参与者预定住宿、准备相关材料并占用报名名额,5月17日前取消报名,可退还所有费用;6月17前取消报名,退还60%费用;6月17日后取消报名,无法退还费用,但可转让名额。


往期活动照片

《十一营地:泉州搜神记,民间信仰人类学田野调查|同学社·营地课程》


(惠安某村落神仙庆生仪式


(街头算命先生的“符咒”

(以上两张图片:西街村落宫观供奉的神明们)
(此类庙宇在泉州随处可见

(元妙观活动一览表

(居民小区里的宫观

(街头随处可见的民间信仰元素

(关帝庙添油)

(整理资料)


(结营汇报)

(结营合照)

(以上图片均来自同学社往期泉州人类学营地
(图片文字内容仅作为民俗现象交流展示,不代表主办方立场)

活动问答

Q:同学社是什么?


同学社 Academy是一个人文社科教育品牌,平时会在线下空间及线上平台开展相关的课程及活动。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线上/下结合的方式,搭建一个关注人文社科、具备人文精神的青年文化社群,为青年人提供学习、交流与实践的平台,把每一座孤岛连接在一起,让青年人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听见多元和理性的声音。


Q:我没有相关学科基础怎么办?


此次营地是一个入门营地,无需相关学科基础,只需参与者对泉州或民间信仰有调查兴趣。另外,我们在开营之前会安排线上课程以及线下小练习帮助大家提前对学科、研究主题和方法建立认知基础,以便更好地进入泉州当地的田野之中。


Q:此次营地需要完成一份学术作品产出吗?


此次营地为人类学田野体验营,只持续九天九夜,并非结果导向,重点在于带领大家体验完整的田野过程,但需要和小组成员一同完成田野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汇报,评委老师会对大家的汇报进行点评,并颁发结营证书。


营地结束后,小伙伴如果有意深入主题,继续进行研究,主办方将引荐入住同学社合作伙伴在泉州主理的线下空间,与当地青年朋友、艺术家一起居住、生活,继续自己的田野调研。


报名或咨询其他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咨询。

(同学社小助手微信二维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暑期营地:泉州搜神寻仙捉妖,民间信仰人类学田野调查|同学社 Academy

同学社 Academy 706青年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