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898年改革开放,一位日本人差点成为中国首相,他叫伊藤博文

2017-05-11 朱达志 一溪寒冷自生烟

康有为所犯之事,如果跟大清国的政务木有关系,倒是可以按照领导的意思把他办了。如果他的行为恰恰是干涉国家政务,那么就得依照全世界通行的法律办,不能抓他。这可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啊。


甲午海战,中国惨败于日本。但康有为、梁启超们却丝毫不仇日恨日,反倒不厌其烦在光绪皇帝面前鼓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多么地伟光正,热切地期盼大清国效法日本国,维新变法。


是故光绪后来颁布的大量新法中,多数都是照抄日本法律,或仅仅是略作修改。然而由于各方面阻力颇大,戊戌变法推行两月,呈现出难以为继之势。于是维新派流露出渴望向日本“明治精英”取经之意。


另一方面,当时北方的沙俄也在不断地蚕食中国,占了中国不少领土,比日本人的胃口大多了。光绪在与康、梁等人商议时,深感大清无力单独抵抗日俄,于是决定联合同为黄种人的日本,以对抗白种的俄罗斯。


维新派于是向皇帝建议,邀请伊藤博文访华,甚至可以拜他为相,牵头设计清国改革开放之千年大计。


图1 光绪帝与珍妃


巧得很,公元1898年(也就是戊戌变法那年)春,组建不久的伊藤博文内阁突然辞职。这下有闲了。于是,伊藤博文于当年8月19日从长崎启程,踏上了访华之路。


出发前,明治天皇曾与他这位下台的首相长时间密谈。当时,日本舆论纷纷热炒此次出访,宣称日本将与中国戮力同心,寻求东亚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安全。这类的说法,遂成为后来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雏形。


而当时中国的文人们则大多以为,日本虽然打嬴了甲午战争,但其综合国力究竟还是不如我天朝上国,更不如欧美列强,所以它如果不联合中国,终究还是要被白种人打败。因此他们相信,日本人寻求东亚共荣,是有诚意的。


图2 明治天皇


1898年9月14日,伊藤博文抵达北京;次日上午,便与庆亲王举行了首轮会晤。


这次会谈的效果可能有些令伊藤失望,因此他嗣后私下对人讲:下一步见了你们皇上,如果他问起来,我自然是知无不言。但是我说了半天若无人喝彩,皇上就算采纳了我的意见,也是枉然啊。“我看总署诸公,未必以变法为然。近来皇上突然提拔这么多新人,未免也急了一些。”


15日下午,伊藤博文去贤良寺拜访李鸿章;16日,李鸿章到日本使馆回访。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马关谈判的老对手了;那次见面,同样是高手过招,精彩得很。谈及台湾的主权交割,伊藤博文说,贵国能不能快一点,一个月搞定吧;李鸿章称,一月之限太仓促了,宽限两月吧。然后李中堂话锋一转:“贵国何必这般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不紧不慢回道,“尚未下咽,饥甚……”


据说在这次会面中,伊藤博文还曾向李鸿章宣称,自己打算效法苏秦张仪,改当中国首相。


其实,李鸿章本人的外交立场跟光绪以及康梁等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坊间称他拿过沙皇不少卢布,因此比较亲俄。这就令伊藤博文更加烦他了,因此一见面就嘲讽道:“阁下在北方为朝廷建造了一个何等强大的藩邦啊!”


图3 李鸿章和老对手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抵达北京的消息,令维新派群情振奋。在光绪、康有为等人的授意下,大小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当然主要是上给西太后看的),奏请留伊藤在北京,待以客卿之礼。


9月9日,伊藤尚未抵达京师,刑部主事洪汝冲就上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说:“皇上如能縻以好爵,使近在耳目,博访周咨,则新政立行,而中日之邦交益固。否则无论中国人才,万难收效旦夕。中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转危为安之机,实系乎此……”


贵州举人傅夔则明确提出,朝廷应封伊藤博文为相。


歪果仁也来凑热闹。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也积极为伊藤博文入阁鼓吹:“既然伊藤博文那么成功地把日本变成了一个强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中国政府请他作外国顾问……”


图5 身着旗袍的李提摩太夫妻      


9月18日下午,已经被慈禧太后勒令离京的康有为,到日本使馆拜访伊藤博文。康有为对伊藤博文的态度当然是极其尊敬,执门生礼。但这次见面,康的表现却也算不卑不亢。


伊藤博文通过自己一个星期来对中国政局的亲眼观察,已看出维新派虽然嗓门大,但手中并无实权,又无群众基础,却盲目乐观,声称将在三年之内完成改革开放大业。伊藤博文认为清国的维新变法实在没有多大成功希望,因此对康有为大泼冷水。


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几段对话,真可谓唇枪舌剑(原文半文半白,我改成全白了)。


康有为:我们的皇上锐意变法。而中日两国同洲、同种、同文、同俗,简直是亲如一家,所以我们非常想拜贵国为师;全国上下,都有这个想法。希望侯爵大人不吝赐教。


伊藤博文:贵国想变法,应该先行革除过于自尊自大之类陋习。世界上的人们无论什么种类,都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繁衍生息,怎么能够轻贱他人而独尊自己呢——譬如说你们自称中华,斥他国为四夷。没有这个道理。


康有为:我国四五年前,确实有过不少这样的议论。但是自甲午以后,华夏数千年春秋大梦,已经为贵国所警醒。所以侯爵大人说的这些,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伊藤博文:在国与国关系这个问题上,文人学士们可不能妄发议论,排斥他国,应该明白人家也有做得好的地方。至于普通百姓,尤其不能轻易去反什么洋教,暴杀外国人。这一点,可是贵国的紧要之务啊。


康有为:侯爵太轻蔑我国了嘛!这种议论,在三年之前是可以发的;向朝廷里那些老臣说说也是可以的。近年来我国的士大夫们,年龄在三十以下的,无不深知阁下说的这些道理。各省学堂学会、新闻杂志,纷纷并起,民间智识大开,那些道理,百分之六七十的中国人都懂!


此处插播一句:康圣人还真是太高估他们那些年的启蒙之功了。仅仅在他跟伊藤博文高谈阔论一年半之后,中国就爆发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其势其烈其害,跟伊藤博文所告诫他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伊藤博文听康有为如此狡辩,心想,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换了个话题:贵国数月以来,虽然很卖力地变法维新改革开放,可为什么却没见到什么效果呢?


康有为闻听此言,正中下怀,于是声泪俱下地讲了一大通守旧派如何阻挠他们变法维新,恳请伊藤博文在觐见慈禧时努力劝说她回心转意,高抬贵手,多用汉臣,莫被满洲老臣蒙蔽。


康有为谄媚道:侯爵假如能对皇太后一一言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简直就可以救我中国四亿人民啊!这绝不仅仅是中国之福,未来东方的大局,地球的运势,就都靠侯爵大人了!


伊藤博文无奈,只好一一应承下来。但是康有为多聪明的一个人,他看出了伊藤博文态度冷淡,料想后者不会、也不能使慈禧太后真正回心转意,于是在后来回忆此事时说,唉,我也不过说说而已。


图6 器宇轩昂的康圣人


而就在这天(9月18日)晚上,御史杨祟伊通过荣禄等人向慈禧太后奏了一本,反映当下紧急情况。慈禧虎躯一震,决定平定动乱。那个要命的奏折主要涉及以下四人:


一是革员文廷式,其罪名是建议甲午用兵,以致割地偿款,并与康有为、孙文相勾结。


二是康有为,其罪名是组织强学会、大同学会,在京讲学,变更成法,并与文廷式、孙文相勾结。


三是孙文,其罪名是与文廷式、康有为相勾结,图谋暴乱,煽颠。


四是伊藤博文——奏折原文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天下,不啻拱手让人。”


但也有支持动乱的。9月20日,御史宋伯鲁顶风奏称:“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以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参赞,必能转祸为福。”


当日中午,伊藤博文在勤政殿觐见光绪皇帝。光绪待之以亲王之礼,赐坐御座之侧。由于光绪接见伊藤博文前,已先行拜见慈禧,故而心情并不好。以下是两人的部分对话原文。


伊藤博文:陛下近日变法自强,力图振作,将来中国富强之业可立而待!外臣不胜钦佩,此实东方盛事。外臣归国述于敝国皇帝知之,当必异常欢悦。愿陛下永保盛业,长享景福!


光绪:贵国自维新后,庶绩咸熙皆出自侯爵手定,各国无不景仰,无不赞美,朕亦时佩于心……贵国与敝国同洲,相距较近。我中国近日正当维新之时,侯爵曾手创大业,必知其中利弊。请为朕晰言之。并祈与总署、王、大臣会晤时,将何者当兴,何者当革,笔之于书,以备观览。


伊藤博文:谨尊崇命,他日猥承总署、王、大臣下问,外臣当竭其所知以告。


光绪:但愿嗣后两国友谊从此益敦。


说得真好啊,但很明显都是废话。伊藤博文见光绪情绪不稳,已将内幕猜出了八九分,故而当面只是敷衍。从勤政殿出来,伊藤私下对某些中国大臣说:“我系外臣,非详知贵国情形,则不能代筹此事……皇上锐意变法矣,未知皇太后圣意若何?愚意两圣意见相同,方能有济也。”


次日(9月21日)就发生了戊戌政变。伊藤博文后来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21日,突然发生政变,太后劫夺政权。此乃皇帝推行过激改革的缘故,万事效法日本,甚至打算改穿西服,太后听说了便大不以为然。又有一说,谓皇帝欲排斥太后。中国之事,究竟何者为真,实难判断。


自此之后,慈禧太后开始“训政”。第一件事,即是下令逮捕康氏兄弟、杨深秀、宋伯鲁。


梁启超当天躲进日本使馆请求避难,伊藤博文说,这是做好事,救他一命吧!梁启超可是中国的灵魂啊!10月20日梁启超抵达日本东京,当即写诗答谢伊藤博文。


康有为也于10月25日抵达日本神户避难。黄遵宪等人也在伊藤博文的帮助下,先后去到日本避难。孙中山在日本期间,也多次得到伊藤博文的帮助。


对伊藤博文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西太后相当愤怒。9月24日,李鸿章摆下鸿门宴,当面质问伊藤博文,追查康梁等人的下落。伊藤博文回答:“唯唯,否否,不然。康之所犯,如系无关政务,或可遵照贵爵相所谕。若干涉国政,则依万国公法,不能如是办理,当亦贵爵相所深知。”


李鸿章没有办法,只得失望地表示:“若是,则敝国之不幸也。”


上面伊藤博文的话,窃以为很精彩,因此木有改写成白话。其意思大概都能明白。依我自己的理解,可以这样翻译一下:


呵呵,NO,NO,不是酱紫的。康有为所犯之事,如果跟大清国的政务木有关系,倒是可以按照领导的意思把他办了。如果他的行为恰恰是干涉国家政务,那么就得依照全世界通行的法律办,不能抓他。这可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啊,阁下应该很清楚才对嘛。


转发即为最高褒奖

打赏则是锦上添花

旧雨新知敬谢不敏

苹果手机专赏通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