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地革命:奴役,起义,屠杀,赤贫

2017-09-04 子皮 一溪寒冷自生烟



最近美国佛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的冲突,最初的起因是拆除南北战争中的南方首领李将军像。所以对此事的讨论,免不了牵扯到南北战争;而一说到南北战争,几乎人人都会想到解放黑奴。本文不讨论夏洛茨维尔事件和南北战争,而是谈一谈另一件和黑奴有关的历史大事: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发生在1791年到1804年。革命后的海地,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由奴隶起义建国的国家。海地也是西半球第二个独立政权(第一个是美国),海地还是全世界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美国独立虽然发生在海地革命之先,但美国独立大半个世纪后,黑奴才得到解放;而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才在美国被彻底取消。而海地革命,将独立 ﹑解放黑奴﹑黑人掌权这数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同时完成。

海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


殖民地


1492年,哥伦布和他的航海家们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当地的印第安人叫它 “海地” , 意思是 “有山的地方 “。哥伦布的两艘船中一艘搁浅在礁石中,无法再航行。于是哥伦布和船员们拆船取料,又砍伐木材,在当地建了一个堡垒,留下了39个船员。哥伦布嘱咐留下的船员勘察当地的金矿,然后和其余的船员启航另一艘船回到西班牙。

第二年,哥伦布领着17艘船和1200人回到岛上。但他们看到的是一幅凄惨的景象:堡垒已被夷为平地﹑化为灰烬,岛上不见任何白人的踪影。

其后,逐渐有西班牙人到岛上定居。这些移民带来了欧亚大陆的致命的疾病,例如天花,当地的印第安人对此没有免疫力,大批悲惨地死去,后来印第安人终于绝迹。

在17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人也开始在岛上定居。岛上的 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互斗几十年。1697年,西班牙人将岛屿西部让给法国人,法国人命名为他们的殖民地 “ 圣多明哥“ (“海地”是后来黑人革命后改的名字。本文为了方便,一律称“海地”而不是“ 圣多明哥“)。而海岛的东部依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就是后来的多米尼加共和国。

开始的许多年里,海地的居民并不多,岛上的白人多半是契约劳工。契约劳工工作七年后,才能获得自由。岛上也有从非洲运来的奴隶。白人和黑人通常并肩在田里干活。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甘蔗被引入海地。


奴隶主和黑奴


当时蔗糖在世界上供不应求,种甘蔗利润很高。而种植和收获甘蔗需要大量人工,于是法国人从非洲一船一船地贩来奴隶,甘蔗园一个一个被开垦出来。

和美国南方比起来,海地和其它加勒比地区的奴隶主似乎更冷漠更残酷。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加勒比海地区因为是海岛,交通发达,奴隶运来容易,所以便宜;奴隶主们死个把奴隶根本不在乎,买新的就是。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南方的奴隶主自己住在农庄上,每天看到奴隶们劳动生活,天长日久,奴隶们在他们眼里渐渐多少成了“人“,即使是他们认为低贱的人;而在加勒比海,奴隶自住在奴隶区,他们在奴隶主眼里,只是一个数字,一件工具。


海地女黑奴


1685年,被许多后人誉为 “伟大君主” 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了 《黑奴法》。《黑奴法》支持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规定对逃跑的奴隶施以黥首割耳等酷刑,屡犯者处死。然而《黑奴法》规范了对奴隶的拥有权和惩罚权,多少限制了奴隶主的无限暴行。例如禁止奴隶主私刑处死奴隶;还规定奴隶主必须给奴隶提供定量的食物(例如每周需有两磅盐牛肉或三磅鱼),包括年老生病的奴隶;另外奴隶主卖奴隶,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必须一起卖。

《黑奴法》还规定了奴隶主和黑奴的孩子是自由人,奴隶主还必须解放孩子们的母亲。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海地有了一个“自由有色人种”阶层。

但海地其实从未完全遵循《黑奴法》。尽管路易十四是有为君王,但海地山高水远,奴隶主照样为所欲为。在这个极端残酷的奴隶制下,海地一名奴隶为奴后的平均寿命是7年。

奴隶主把奴隶虐死了,若无其事地买新奴隶。另外,当时海地的种植业蒸蒸日上,也需要大批的奴隶从非洲添加进来。到法国大革命的1789年,海地只有3万白人,却有47万黑奴。这47万黑奴中,有近2/3出生在非洲。海地的少数白人,面对着与他们血缘﹑历史﹑语言﹑文化和宗教几乎没有任何相通之处的大多数,在残酷虐待之下对他们充满仇恨的大多数。

海地的白人分为“大白人” 和“小白人”。 大白人是社会上最上层最富有的一群,他们是奴隶主。小白人是白人平民,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

海地的4万白人和50万黑人之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有色人”,就是白人奴隶主与黑人女奴的后代。有色人共有2万8千人,数目上可以和白人相比。

当时在许多欧洲殖民地,例如美国,白人,尤其是体面的白人,通常不会承认他们和有色女人的私生子。传说美国国父托马斯﹒杰佛逊和一个黑白混血女奴生了数个孩子,但杰佛逊从来没有承认他们。与美国不同,海地的白人父亲承认他们有色的孩子。他们把有色后代送到法国受教育。 然后这些有色人会回到海地,拥有自己的种植园和奴隶。有色人吃喝穿戴都像大白人一样,大部分时间也和大白人一起;但他们仍然没有一些白人特权,他们也没有法国公民权,这使他们觉得很不公平。

此时,充满矛盾对立和仇恨的海地,像遍地干柴,只差一点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


引发革命的星星之火,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法国,许多革命的支持者,对海外的黑奴深表同情。无论如何,高举着《人权宣言》的革命家,很难理直气壮地支持海外奴隶主这样对待黑人。同情黑奴的法国人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黑人朋友”(Société des Amis des Noirs), 开始讨论怎样解放黑奴。

海地的很多庄园主也支持法国大革命,因为他们要求自由。但他们心目中的自由,是海外殖民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包括怎样处置他们的奴隶。他们认为奴隶是他们辛勤劳动挣来的产业,任何专制政府都无权拿走。这些庄园主,在法国新政府中也有不少代言人 —— 因为许多法国革命家都在海外有投资,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奴隶制的崩溃。

法国还有另一种势力,就是上面所说的有色人。他们到法国游说,希望能得到和白人同样的权利;他们保证平权后和白人站在一边对付黑奴。但在法国,有色人得到的支持有限:左派“黑人朋友”嫌他们不支持黑奴;右派又嫌他们种不纯,怕他们总有一天要打破殖民地的种族制度。

就在这个时候,黑奴们起义了。1791年8月21日深夜,在海地北部最大的种植园,发生了一场奴隶叛乱。黑奴们杀掉他们的主人,放火烧毁庄园。

最初,起义的奴隶并没有要求彻底废除奴隶制,他们的要求只是给他们自己和家人自由。至于其他奴隶,让他们每周为自己工作3天,为主人工作3天。但是白人们拒绝让步。

1792年,法国的路易十六被推翻,激进的国民大会上台。国民大会派了一名专员桑松纳科斯(Sonthonax)到海地控制该岛,但大多数白人不支持激进政府,不买桑松纳科斯的帐。桑松纳科斯一怒之下,到海地的有色人中开始寻求支持,他也得到了大多数有色人的支持。

1793年6月,反对桑松纳科斯的白人部队,攻打城市法兰西角,面对来势汹汹的白人部队,桑松纳科斯做出了一个激进的举动:他呼吁黑奴们和他一起战斗,承诺在胜利后给所有黑奴自由。于是黑奴们纷纷投向桑松纳科斯。有了黑人的帮助,桑松纳科战胜了白人。1793年8月,桑松纳科斯宣布给海地所有的黑人自由。1794年2月4日,法国宣布在所有殖民地中取缔奴隶制,在欧洲首开先例。


杜桑 · 刚刚开始


自从1791年的起义以来,海地几名黑人将军渐露头角。他们依靠的不仅是黑奴的力量,他们同时也与法国的敌人英格兰和西班牙结盟。有些人向西班牙人卖黑奴,为他们的部队筹集资金。 

这些黑人领袖中最出色的一位叫杜桑 · 卢维图尔(Toussaint L‘Ouverture)。他原来的姓是德布雷达,参加革命后,自己改姓卢维图尔。卢维图尔的法文是L‘Ouverture ,意思是“刚刚开始”。

“杜桑 · 刚刚开始“ 原来是一个奴隶,后来成了自由人。他曾一度拥有一个小种植园和15个奴隶。1794年,杜桑加入桑松纳科斯的军队。杜桑非常精明能干,在军队中稳步上升。

此时在法国,革命热潮渐渐消亡,一些政客们开始呼吁在殖民地恢复奴隶制。在海地,军中有一定地位的杜桑,向黑人保证不会再回到奴隶制,但他坚持大多数前奴隶需要返回种植园工作。他们会有一些自由,但是不能随便离开种植园。前奴隶也不能成为拥有土地的,成为独立的农民。 杜桑推行这样的政策,是因为他需要大种植园的收入,支持他的军队。同时为了得到官员们的忠诚,杜桑也用种植园地产收买官员。

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统治者已经接管了法国:拿破仑·波拿巴。开始,拿破仑和英国交战,无暇顾及海地。他甚至想到雇用杜桑和他的黑人部队进军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帮他创建大法国帝国。然而,1801年末,英法讲和,拿破仑立即开始派遣军队到海地。

拿破仑对海地的远征,由莱克勒克(Leclerc)将军指挥。不知为什么,杜桑并没有立即全力抵抗。法军迅速占领该岛的主要港口城市,而杜桑手下的很多军官,包括他的右手的德沙利斯将军,背叛了他投降拿破仑。1802年6月,法国人捕获了杜桑,将他押解到法国。第二年,杜桑在监狱中身亡。 

杜桑将军


虽然杜桑的军官多数倒向法国,很多前奴隶们并没有,他们在海地各地开展反法游击战。法国人四处受创,同时大批军人死于黄热病,其中有莱克勒克。1803年5月,英法战争再次开始,海地法国军队的后援中断。年底,孤立无援的法国军队在海地投降,从岛上撤出。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独立。


大屠杀


宣布海地独立的,是海地革命的黑人领袖让- 雅克 · 德萨林(Jean-Jacques Dessalines)。德萨林原来是一个奴隶,从小在甘蔗园干活;后来大概因为干得好,提升为工头。德萨林1791年参加黑人起义,后来投奔到杜桑麾下。1802年杜桑部队和法国军队对垒时,德萨林反水,并向法国人告密杜桑的行踪,使杜桑被捉获。然而不久后德萨林又一次叛变,率领游击队袭击法国,这次终于取得了彻底胜利,迎来了海地独立。

法国投降后三天,德萨林下令将因病还未撤出的法国士兵800人,全数丢到海里淹死。当时,德萨林对留在海地的白人平民说,他们的安全不会有问题。

然而次年一月海地独立后,德萨林马上秘密下令:杀掉海地所有的白人。然后他亲自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督战,看着黑人们杀掉所有的白人。开始只是杀白人男人,女人没有杀。后来德萨林的一个副手说:“如果留下白人妇女,她们还会生下白人孩子。“于是妇女也统统杀掉。妇女被杀之前,很多被强奸。

德萨林每离开一个城市之前,都宣布大赦,让藏的白人出来;这些藏的白人出来之后,马上又被捉住杀掉。

海地大屠杀


1804年从一月到四月,海地基本杀光了所有白人,大约有3000到5000人。这就是“1804 海地大屠杀 “。

德萨林从未隐讳他的大屠杀。他在1804年的一个宣言中,称白人是吃人的蛮族,他说: “对白人就是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 德萨林的秘书说:”海地的独立宣言,是以白人的皮为纸,白人的头骨为墨池,白人的血为墨水,以刺刀为笔写成的。“


灾难两百年


德萨林在海地独立日宣布自己是海地终身总督。9个月后,德萨林宣布自己是海地皇帝。德萨林上台后,强迫黑人回到种植园劳动 —— 他说黑人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当兵,二是到种植园劳作。相形之下,许多有色人做了政府官员和经管,因为只有有色人识字。一切和奴隶制时没有太大区别。

当上皇帝两年后,1806年10月,德萨林在首都太子港被刺杀。他的尸体被丢弃在大街上,被人们践踏。后来是一位贫穷低微的黑女人,悄悄埋葬了他残破的尸体。

到了二十世纪,德萨林在海地在海地又被尊为国父。今天,德萨林的塑像高耸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中心的战神广场。

德萨林死后,海地改称共和国。但海地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变接二连三。从海地独立到1915年这一百年间,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

1915年5月,海地爆发了另一次政变,为了扑灭政变,统治者纪尧姆 · 桑(Guillaume Sam)下令杀死监狱中的所有政治犯,但不久之后,桑自己被暴民杀死并被肢解。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海地的混乱引起了美国银行家的恐慌,因为他们有不少投资在海地。于是银行家们说服政府干涉海地。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控制了局面。此后8年中,海地的经济获得了很大改善,此外美国还海地建设了公共卫生机构、公路、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公立学校。

但是美国的占领,也引来了海地人的反抗,在1918年到1920年的起义中,有2000名海地人、7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27名海地警察被打死。30年代后,美国罗斯福上台,在拉丁美洲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被睦邻政策取代。1934年,美国军队撤出了海地。此后,海地基本处于不同的军事独裁之下。

18世纪,海地是整个世界最富饶的殖民地,她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甘蔗﹑橡胶﹑烟草﹑咖啡。1788年,海地出口额是两千一百四十亿法郎,超过比她大无数倍的美国。今天,海地是美洲唯一的极度贫穷国家,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海地至少有一半人生活在每天一美元之下。在海地,只有一半的学龄儿童能够上学 ——海地免费教育不普及,而穷人根本付不起学费。许多贫穷的海地人,把孩子送到稍稍宽裕人家做奴仆,这样的童仆在当地被称为 "Restaveks", 在海地有30多万这样的孩子。


小奴仆


2008年,海地飓风之后,《纽约时报》的记者到海地,看到一对12岁的姐妹在救济中心捡地下的米 —— 救济物被大人们抢走了,她们只能拾漏到地上的米。这对12岁的双胞胎被送到人家做仆人。飓风来的时候那家人逃跑了,留下这对姐妹。

平时,两姐妹给主人家打水﹑捡柴﹑做饭﹑打扫,照顾主人家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两个孩子。她们看着主人的两个孩子吃早饭,然后上学。两姐妹没有早饭吃,她们到下午才吃饭。

比起其他童仆,两姐妹的待遇算是好的。她们犯错误的时候被打手心,不是像别的童仆那样被鞭子抽。两姐妹还有一般童仆没有的鞋,虽然这次洪水来的时候鞋跑丢了。

两姐妹的妈妈在乡下做仆人,只要有机会妈妈就来看她们,虽然这样的机会不多。妈妈对她们说:等哪一天她有了足够的食物,一定把女儿们接回家。

两姐妹很想妈妈,但其中一个懂事地说:“我知道妈妈太穷了,照顾不了我们。“


14岁的 Edline 在一家13口之家当童仆


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


美国夏洛茨维尔事件后,很多人在讨论中提到南北战争和解放黑奴。有人说:“其实黑奴的境遇也不那么糟糕。”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一场硝烟弥漫的争吵。

其实有必要争吵吗?我们中有多少人,真正感兴趣别人的境遇?我们饭后坐在温暖的家中,来到微信群上为奴隶制的合理性几个小时地争吵的时候,是否有一些瞬间我们想到过这个世界上和我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的人?譬如孟加拉8岁的童工,阿富汗9岁的新娘,塞拉利昂的钻石矿工,北韩文工团的女兵 …

奴隶的生活是悲惨的,但名义上不是奴隶的人的生活,也可能非常悲惨。事实上人类自从成为人类,就过着悲惨的生活:匮乏时候我们饿死,拥有的时候我们为了谁拥有更多而互相残杀。我们占有了食物之后还要占有土地,占有土地之后还要占有人。我们占有的人是我们的奴隶;我们的奴隶是我们的妻﹑妾﹑仆人﹑工人﹑士兵﹑臣民﹑信徒 …

在今天,在西方,很少有人会替奴隶制辩护,很少有人不同情铁链下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奴隶;但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奴隶,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渴望拥有奴隶。

奴隶变成了将军,但这样将军是否也渴望拥奴? —— 看看200多年前革命后的海地。一无所有的人有一天也可能会拥有,但拥有后是否也会毫不留情地剥夺别人? —— 看看中国土改时的贫农;还有今天南非的黑人已经开始讨论没收白人农民的土地。

独立战争﹑武装起义﹑权力更迭﹑民主选举﹑政治正确﹑技术发展﹑物质丰富 … 所有这些,没有一样能使世界上不再有奴隶,或者说没有一样能解救世界上那么多生活得像奴隶一样悲惨的人。只要我们还没有勇气正视每个人(包括自己)的冷酷和贪婪,没有勇气承认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渴望拥有奴隶:我们渴望占有和控制我们的同类,占有和控制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劳动,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言论和他们的思想。

海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彰显出人的力量﹑那些一无所有的奴隶的力量;而海地的历史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出人类的灵魂中﹑从未衰减的丑恶。



【作者简介】子皮,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巴黎大学博士。现居美国从事量化金融工作。近年谋生之余,有时写字。作品发表于电子平台及《青年作家》和《文综》等。


真正的炼金者不是把铅变成金,而是把世界变成文字 



延伸阅读:


原罪与国家起源


作者::榆翔;来源: 熹東會







  亚瑟港  

100多年前大英帝国时代的亚瑟港,是个令坏人闻之丧胆的监狱港,如今却是旅游胜地。澳大利亚人很注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过去,他们将从前囚禁犯人的地方改建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其中最具规模的,便是位于塔斯马尼亚州的亚瑟港。






亚瑟港历史遗址是澳大利亚国家起源(1833-1877)英国犯人移民关押处)的原罪净化之地。 

华美的史诗都会有悲伤的阴影,澳大利亚最早的移民曾在这里衍生和消失。经过一百多年悠悠岁月的淡化,自然无情的淘洗,这里美仑美奂的季候和景色仍是难以召唤我们对悲壮与耻辱历史的回应。




1753年,法国第戎科学院发起“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论文征稿,卢梭向我们阐释了他的反思和结论。 在寻找人类不平等起源的路径上,我们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纯粹、孤独的野蛮人形象和堕落、痛苦的社会人形象。 



卢梭向我们勾勒出了真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的形象:“游荡在浩瀚森林里的野蛮人,没有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彼此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他对同类没有任何需求,同时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欲望,而且可能一辈子不会单独认识任何一个其他同类。



他不为情欲所牵绊,自给自足,只拥有这一状态下应有的情感与智慧。在这个形象里,所有理性、情欲以及人的一切能力的发展都被摒除在外,所有文明社会的产物,包括私有制和法律,都被拒之千里。那是一个纯粹的状态,这一状态的野蛮人唯一关心的是他们的“自我保存”,而他们与生俱来的“怜悯心”又会通过克制他们的“自爱”来促进整个物种的相互保存。在这个纯粹、孤独的野蛮人形象面前,传统的人类本性中的一切,差不多都已经被归为历史的范畴。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在自然中找到它的基础。从这一纯粹的自然主义状态出发,卢梭将可以轻易地向我们描绘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各种情欲的燃烧带给人类的苦痛,然后是法律和私有制的诞生为人类造成的禁锢。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朝着镣铐的方向奔跑着,满心以为这样便可获得自由的人类”。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直到今天,我们作为人类还驻留在这颗星球上,是否仍是因为我们的原罪和夙愿未了?或是我们集体失忆,依旧不舍自我,不知暗悔的迷失?! 我想,人类不竭的反思与追问或许能够促使我们脱离过时落后的樊篱,升起更多面对所有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2017.1.30 - 于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岛




延伸阅读:


漫谈犹太人

作者:淼淼;来源: 百亩林评论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一个祖先,很搞笑是吧,德国人和英国人也是一个祖先,然后两次世界大战也一样打得死去活来。

 

关于犹太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传说,比如重视教育,比如喜欢经商,比如精英比例高得吓人,对这个世界的塑造比哪个民族都大等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他们所追溯的共同祖先,是亚伯拉罕。其实仔细体会这几千年来的历史,发现这个民族很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

 

 

首先,中东并不合适扎根。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就在中东,但中东这些本土建立的所谓帝国,其实都很短命。像古巴比伦那些王朝,都是昙花一现。原因无它,地理位置使然。它东边是波斯高原,北边是黑海和高加索山脉,西边是爱琴海和希腊半岛,西南是埃及,南边是阿拉伯沙漠。这些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唯有中东的两河流域,是人人都可以过来的。

 

你设想下,如果我们西边不是青藏高原,而是波斯高原,南边不是热带雨林,而是热带沙漠和草原,东边是一堆日本列岛,北边不变,那么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即使是青藏高原,吐蕃给我们也带来过很大的困扰。当然,我们的两河流域比起中东的两条河来,要宽阔得多,所以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也大很多,所以中东任何一个帝国,都很难保持稳定,挑战太多了,四面八方都是。而且对于挑战者来说,他们来了可以征服中东,失败了可以退回去。

 

埃及条件不比中东差,但没有中东那样好的地理位置,交流频繁度要低,所以文明起来要落后一些。但一旦文明传播开起来,他们就可以利用文明的技术条件和其他因素来武装自己,这样中东就反过来受其害。可以想象下秦国和战国六雄的关系,其实很类似。中东的王朝几经更迭,也反攻过埃及,但最终失败了,就是因为埃及比中东地理位置好,他们北边是海,南边和西边都是雨林和沙漠,所以只需要一力东进即可。而中东的帝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经过文明发展的早期后,波斯高原终于起来了,所以波斯无数个帝国都统治过中东,这个类似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只不过他们每次一进入中东,总能建立大帝国,不像我们,游牧民族只成功了两次。当然,如果不是长江的话,仅仅是黄河流域,那我们其实和中东人差不多。但最终塑造中东,塑造整个犹太民族大环境的,却是来在西边的海洋民族和南边的沙漠民族,我们从这里开始说起。

 

 

因为交通的便利和战争的频繁,人生那种无常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除了佛教外,都发端于中东。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全世界的民族,其原初的宗教,都是多神教,自然崇拜,中东却是一神教(当然,这个表达不够严谨,佛教是无神论)。女娲,盘古,宙斯,雅典娜,这些神其实幻想出来的巨人,都是人格神,他们和人类一样,贪婪,多欲,好斗,妒忌和天真。中东被这些民族翻来覆去刷了很多遍,所以很早以前就看淡了。正如古希腊哲人说,如果牛建立宗教,会以牛作为神。

 

罗马人建立帝国的时候,可以很从容的承认各个民族的神,建立万神之殿,但中东人没法这么从容,他们没有选择权,只有屈从和接受,所以犹太人最早鼓捣出来了犹太教。犹太教的经典,就是《旧约》,但犹太教是换个名字称呼它的。犹太人的上帝,最早也是人格神,也是部落神,但后来他们意识到,必须和其他民族做一个区分,所以他们后来都慢慢把上帝当做是一神教,而且禁止偶像崇拜,这样一来,区分度就很大。

 

犹太人这种做法,是很容易遭忌讳的。因为对于别的民族的信仰,处理方案无非这些:我很强大,我可以鄙视、无视你的信仰,或者我可以宽容或者尊重你的信仰。但犹太人又很少是军事强者的时候,他们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信奉的是伪神,这样就会显得特别另类。犹太人建国的时候,可以鄙视别人的宗教,但国家都亡了,也不接受别人宗教,那么只能漠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而国家亡了,民族都流浪全世界了,也不入乡随俗,只和信奉犹太教的人在一起,这样就显得特别另类,反正就是各种格格不入。

 

犹太人在历史上,屈辱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最后就养成了这些习惯。首先,只和自己人玩,到哪里扎根,也是一片犹太社区。其次,因为流落其他国家,所以不能随便抢别国百姓的饭碗,那么只能干一些别人干不了的活计,而经商和金融是一般的民族都搞不定的事情,这样做金融或者经商就成了他们的祖传职业一样。第三,因为地位低下,还特别遭嫉恨,所以他们只能靠自己,靠脑子吃饭,所以也不得不重视教育。第四,有钱,受过教育,又处于边缘人的心态,这样让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显得特别不一样,特别有价值。所以犹太人群体出的文化伟人特别多。

 

犹太人内部,争论这些也是常常的。比如说,是不是应该恪守教义,不和这个当地社会融为一体,还是得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所以有人做过研究和分析,越是持宗教宽容的国家,犹太人越容易改变信仰,放弃本民族的身份。在历史上,这样的机会落到了荷兰,德国,波兰、中国和美帝身上。

 

 

我们现在具体说说中世纪以来的犹太人流亡史。

 

当罗马人统治犹太人之后,我们知道犹太教面临了第一次分裂,那就是基督教。越是遇到迫害,犹太人那种上帝选民的心态就越强烈,那种犹太复国的情绪就越强烈。但一旦外部环境很宽容,很平和,犹太人就会有扎根这个世俗社会的想法,一般的做法是经营犹太社区,也有部分人宣布脱离犹太人身份。罗马帝国是个普世帝国,所以犹太人有一部分人该宗了基督教,好景不长。

 

到了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兴起之后,伊斯兰教也是一神教,这样处于势不两立的地步。所以犹太人在那一次,逃离家园的很多。同源同种,往往是打得很厉害的,朝鲜半岛是同源同种,中日也是同源同种,双方之间就会争夺一个正统的名分,那么都是往死里打。犹太人最早去的地方,是罗马和西班牙半岛,巴尔干半岛。

 

你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一个祖先,为什么没信同一个教呢?这个问题我想过,其实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环境下所做的不同适用吧,源头上是一个神。但当犹太人被征服,和希腊半岛一起经商的时候,阿拉伯人,建立的却是政教合一的军事强权政府。强者的心态和弱者不同,所以相遇后很尴尬地说,你我明明信的是一个神,而且我们是亲戚,我发展得比你好,奈何你还抱残守缺?土豪表示,这样的屌丝亲戚无药可救,不如放弃治疗。

 

但真正反犹厉害的,还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基督教的世俗王权。犹太人流落全世界之后,他们面临的悲剧是,世俗性民族王权国家。如果一个国家越接近大一统,他们就越看不惯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和他的臣民之间格格不入,信仰也不一致,而且一旦国内出了危机,可以把脏水都泼到犹太人群体上去,犹太人是国王们最喜欢的替罪羊。

 

那么越是分裂的国家,或者小国家,犹太人就会越受欢迎,因为在这些国家,犹太人经商是适得其所。所以欧洲最早排犹的,是西班牙人,然后依次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他们的民族国家崛起了,他们大一统了,就越不能忍受一个异端信仰的民族生活在国内,所以犹太人的精华,都跑到德国,荷兰和波兰去了。因为这些国家,要么是宗教自由,要么是国家长期分裂和软弱,这样犹太人就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所以,德国在1870年的统一,是日耳曼人的大事,也是犹太人的悲剧所在。当德国发展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切还好,但当一切都变得很糟糕的时候,那么排犹是每个政客都会使出来的法子。于是犹太人的最大悲剧,是发生在德国,而且尤为悲催的是,犹太人的精华和精英,绝大部分也都在此。

 

英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排犹,发生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而且手段也远远没有希特勒残暴和激烈。那么犹太人自己的反省是,要么彻底融入本地,但这个不具备强制性,只能是个人或家族意愿选择。比如维特根斯坦家族,他们放弃了犹太人的身份。要么是呆在一个永久的宗教自由国度,比如荷兰,瑞士,和美帝;要么干脆就建国,这就是二战之后以色列国家的建立,犹太人的复国计划,在几千年之后实现,也算是个奇迹。

 

但其实灾难深重。因为中东并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所以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很残酷的,犹太人面临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到现在还打得死去活来,这种人为的悲剧,其实可以避免的。就像中共三大,国民党和共产党搞了一个跨党合作的坑爹模式一样,党外合作其实更好。当时有人建议,既然英国人这么想成全我们。不如去南非建立以色列国,只把耶路撒冷当圣城纪念就好。如果真这么做,南非会发展得很好,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糟糕。

 

但当时犹太人被希特勒惹毛了,激进的复国情绪占了上风,听不进这个其实非常有智慧的建议,选择了回到耶路撒冷,问题是耶路撒冷也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何必呢。死了这么多人,说句实在话,实在是毫无意义可言。问题的解决,不是选择哪一边,而是在于,一开始可以避免这些选择。而一旦双方都沾了血,问题就不断升级,谁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最后谈谈犹太人和中国人。我觉得犹太人是个升级版本的中国人。主要是,我们中国人流亡世界的时间还太短,现在看来,中国人也有犹太人的发展趋势。不过中国人因为没有宗教信仰因素,所以可能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一些,但其他的很多事情都很一样。比如,只想着挣钱,对社会问题不敏感,对教育狂热,对家庭很不一样。所以印尼的排华,骨子上和历代的排犹运动一样,是对中国人和犹太人闷声发大财的一种赤裸裸的嘲讽。只要中国人还这么玩,犹太人这种遭遇,中国人都能遇到。试想下,如果中国亡了,全世界打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各国政府谁不是都拿中国人开刀呢?所以有时候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去了国外的人,会变成五毛,因为他们确实感受到了,一个母国的重要性。所以我很看好海外华人,会出很多很牛逼的人物。这个趋势会向犹太人看齐。

 

最后说到犹太人和中国的具体关系,上海救助犹太人那些传言有失真的部分。骨子上并不是中国人当时有多好,而是中国人压根不敏感犹太人问题,只是一种发自对弱者的同情而已。对犹太人的是是非非,背井离乡,中国人并不关心,而仅仅是,呀,没想到老外里还有这样一群悲催的人,比我们还惨,仅仅如此而已。此外,中国民众和中国政府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同情心和热心救援活动,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不宜拔高。至于犹太人的感触,这倒不假,因为他们确实遇到了一群很奇葩的人。这群人和别的民族不一样,对他们身份一点都不敏感,就冲这一点,犹太人也会很好奇。但是犹太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曾经有一部分人到过中国,最终完全被中国人同化,这样的事情,全世界仅此一列。说明中国人这种大无赖的好死不如赖活的乐天做派,彻底温暖了犹太人这群屌丝那颗敏感边缘的脆弱的心。因为说到底,犹太人是最较真的一群人,但中国人却是最不较真的一群人,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真爱。像德国人那么总是绷着的民族,就不合适在一起。

 

而中国人这种心态,去国外也容易被边缘化,只不过和犹太人不同。如果说犹太人是邪恶的异端,那么中国人是没有灵魂的动物。所以犹太人对中国人的理解和把握,比哪个民族都要强。我看犹太人写中国人的书,列文森的最好,里面对中国人文化上的一些特质分析,比所有的中文论述都要精到和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