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2017-10-12 许晓鸣 一溪寒冷自生烟

作者简介:许晓鸣,北京师大女附中的1966届初中毕业。1968年赴内蒙古锡盟阿巴嘎旗伊和高勒公社插队。 原载微信公号“30号院”。


原题:二十三年草原人——北京知青为什么会爱上牧民


对于和知青结合的蒙古族青年,虽然有娶(嫁)了一个北京知青的荣耀,但巨大的文化和习俗差距,会加大双方磨合的难度,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们,根本就是没人要的孤儿,是草原用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所有的知青,原谅了他们的无理和无知......



1968年8月,我离开北京到内蒙古牧区插队,从最基本的骑马放羊开始,学会了牧民的所有劳动技能。在大队生活了8年后,入读锡盟卫校,两年后回到牧区,从乡卫生院医生、卫生院院长到旗计生委主任,又待了十几年。因为我在牧区嫁了一个蒙古族牧民,插队23年后,才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举家返回北京。


当初插队时,我是自告奋勇去的:经历了两年惊涛骇浪的文化大革命,早已经厌倦了无休无止的运动,既然上学无望,就去保卫边疆吧。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对我有无限的吸引力。经历了五六天火车—汽车—大车(四匹马拉的)和牛车的一路颠簸,我们六个同年级的女孩,来到阿巴嘎旗伊和高勒公社德力格尔大队,在蒙古包开始了“新生活”。


我们的大队是纯牧区,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草场上,共有13个浩特(属于生产小组,每个浩特放牧一群牛、一群羊,有2~5户不等的人家,羊倌和牛倌是主要劳动力,由家庭的男人承担,女人们负责轮流下夜,就是看住羊群不致于跑散。如果天气晴朗,羊儿会静卧一夜相安无事,刮风下雨就很辛苦。同时还要防止狼来偷袭,早上还要守住不让羊群过早启程。)每个浩特都有相对固定的春夏秋冬牧场,冬营盘设在背风的芨芨草滩里,夏营盘会在高坡上。那是真正的游牧,逐水草而居!冬春两季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长一些,夏秋季十天半月就会搬家。只有在冬天,才会用冻羊粪砖搭起羊圈,在夜里圈住羊群。其余三季全部是散放。


放羊是牧区最辛苦和磨人的劳动,工作时间长,风雨无阻,需要紧盯羊群以免走失;放牛是最轻松的活计,只要按时给牛群饮水,它们熟悉了自己的地盘,基本不会走失,当然这种好活基本轮不到知青和外来人员。


那时大队有三群马,每群马都由两个马倌(大马倌和小马倌)负责放牧。还有一群骆驼和一群种羊。由于干这些活计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基本是由德高望重的中年人垄断(小马倌则是“跟包”,负责套马、饮马等体力活)。平时牧区的劳动还有春天接羔、夏天剪羊毛、秋季配种等季节性劳动。


冬天的草原,气温会低至零下四十度,白毛风刮起来,大地一片白茫茫,咫尺不见人,牛羊会顺风一路小跑,瞬间不见踪影。有经验的牧人,会早早选择背风的地方圈住牛羊,而我们新牧民们就只好跟着牛羊一起顺风而下了。


遇上天旱的年份,草长得不好,还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去走奥特尔(借住别人的草场过冬渡过难关,主要是牛群,因为牛儿只能用舌头卷草吃,草被积雪盖住后,它不会像马和羊一样用蹄子刨草吃。我到草原的第一年冬天就去了。)那地方多是夏季的无水草场,只有冬天下了雪才能够进驻,往往方圆百十里无人烟,由于没有过冬的储备,相比留在冬营盘过冬格外艰难。


很快,我们就融入了牧区的生活,我们师大女附中几个初中的小女生分别成为所在浩特的羊倌:草原的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度,牵着骆驼跟随羊群在野外一整天,严寒和饥饿都不算什么,刮白毛风雪时要顶住羊群不让它们顺风逃窜实在是个考验。


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几个会在芨芨草滩的背风处相聚,除了忧国忧民,还会脱下内衣找虱子!(分别住在牧民家实在不太方便)。我们的羊群也很给面子,从来不往一起掺和(羊群要是掺了群,分开它们就是浩大的工程,得一只一只地拽出来)。



最难的其实是春天,青草刚刚露头,羊群追逐青草跑得漫山遍野,骑乘的马经过一个冬天,早就跑不动了,这儿那儿还不时有一两只刚下羔的带羔母羊怎么赶也赶不动……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呢。


刚开始没有经验,我们总是把羊毛还没有干的小羊直接捡起来装在接羔袋里驮回去,结果它们串了味道,羊妈妈都不要了(应该是把它和母羊一道留在原地晚上再跟群赶回去)。每天在羊群里追逐丢弃小羊的母羊,让我们个个都成了短跑健将。


夏天的劳动多是集体活动,剪羊毛、洗羊和给羊群打针,我们从最开始不会用剪子,磨破自己的手、总是剪破羊皮很快就成为所在浩特的标兵。跟着牧民训生个子马,为了多几匹乘骑可以替换。这是最具冒险的活动,因为小马的性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尥蹶子、站起来摔人等等, 牧区妇女从来不干,骑术差一些、胆小一些的牧民也不敢。几年下来我先后训过七匹马,我们之中最瘦弱的小玲也不甘示弱,身手矫健的老邓和老蒋就更不在话下了。


秋天草原的技术活是打草和给羊群配种,我们当年就都成了主力。


第一年,牧民们怕我们这些知青熬不过冬天的寒冷,入冬前把我们分配到牧民家中插包。三年之后在我们的争取下,我们才又有了自己的蒙古包。但是自己入住冬营盘的第一夜,我们全都冻得一夜辗转无眠,第二天一致决定,两个人睡一个被窝!


知青到了草原,直接挤占了牧民们的生产岗位。我们大队十三个浩特,总共才有三十几个整劳力的岗位,知青一下子去了23人,大部分人始终也没完全学会必要的生产技能。冬天分吃羊,每个单身汉5只羊,知青们可一点都不含糊,有人冬天杀完吃羊就直接回北京了。


有些知青延续着在北京的斗志,参与挖肃“内人党”(文化大革命中斗争扩大化,编造出内人党在解放后继续有组织活动并企图篡党夺权的故事,直接导致大批蒙古族干部和牧民受到迫害)的斗争,大队很多牧民都成了牛鬼蛇神,被集中起来在冬天劳动(打井修水利,在干旱的草原根本就是无效劳动),这斗争持续了近两年,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干预下才逐渐停止。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们,根本就是没人要的孤儿,是草原用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所有的知青,原谅了他们的无理和无知,把他们当作是孩子细心呵护。想一想我们其实给草原带来了多少困扰!最后都义无反顾地离她而去,但时至今日,草原依然像怀念远行的儿女一样思念着我们。


我们因为直接住到牧民家中,对老乡多了一分了解,蒙古族牧民也给了我们更多一分的信任。大队很早就让我们北京知青参与了大队的管理,我当了大队的出纳,后来又当了赤脚医生。在冬去春来日夜兼程的奔波中,我置身社会的最底层,直接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与牧民耳濡目染的接触中,体会了蒙古民族的善良和浪漫,让我爱上了草原的牧人。


后来,我赶上了最后一拨工农兵上学的机会,得以到锡盟卫生学校去上学(我上学那年,盟长的女儿上了北京医学院,旗长的女儿上了内蒙古医学院)。再后来,我又返回阿巴嘎旗继续当我的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专干,直到北京的大门向我们这些弃儿打开的那一天。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是否会有别的选择?每一次答案都是否定的。


为什么北京知青会爱上草原牧民?其实我也常常问自己。


作为知名女校的学生,没少受各种文艺作品的荼毒,一直向往浪漫的爱情,也相信真正的爱情不受物质、地位和时空的阻隔。我们那代人虽说生活上晚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四年后也都情窦初开。


负责安置的知青办早有打算,将插队的男女生按比例分配到大队(我们大队分配了男女生各11个),希望我们能够互相结伴。但与牧民相比,知青男生们在生产和生活上都显得笨拙,特别是表达爱慕时也躲躲闪闪让人很费思量,自然难入我们的法眼。


在草原我也算比较活跃,少不了有牧民小伙子来提亲,但过于直白也和我向往的浪漫相去甚远,自然是逐一回绝,为了减少干扰,还曾放言不到25岁不谈婚论嫁。


和一般牧民青年不太一样,我的那个他每次来串门都客气的敲门;也总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神奇的出现:帮忙追一匹脱缰的骑马,奔跑着在羊群中套丢弃羔子的母羊,我骑过一匹特别厉害的生个子马,刚开始几天他总来帮我给马上马绊子,遇到路远天寒的出诊,他总能找到理由像条小狗默默相随。


几年下来,牧民的质朴和他默默的付出最终打动了我。我们开始一起憧憬未来:他计划去当兵,我也想去上学。可是,女儿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当时,东北兵团已经因为女知青受辱抓了一批人,我既不想放弃我的孩子,也不愿给他增加压力,只能选择尽快结婚。


当时和我一起在大队的同包们都理解和支持我,他们说早就觉得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远在北京的父母很难接受,当时回北京探亲的同包们也劝我要慎重:他们已经预感到春天即将来临,我们终会离开草原。


我和他在冰天雪地里往公社跑了三趟才领到结婚证,在春天里举办了当时最盛大的蒙古族婚礼,来参加婚礼好几个北京男知青都喝醉了,据说在我婚礼的前夜,他们彻夜不眠,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她会嫁给一个牧民?!


婚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差异立显:我行事节奏快,生活中心排位是工作、集体、国家;他生性散漫,生活重心是游牧、狩猎和伙伴。我们常常为了是否早点去饮羊、剪羊毛或换营盘(离开住了很多天的草场,搬家到水草相对丰盛的草地,让羊群可以少赶路,多吃草)发生争执。


婚后一年半,孩子尚在襁褓中,我送他去就读锡盟牧业学院,希望现代教育能够改变他,事实证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来我们都成为国家干部,曾在苏木(乡)旗(县)工作多年,虽然都算事业有成,但他的本性最终还是迫使我做了回京的决定。


到北京后,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立时就如鱼得水,可是我家那位自由散漫的牧羊人却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让他无所适从。后来,我选择了放他回草原,承诺他等我退休后,跟他一起去放羊。可惜,他没有等到这一天,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


多年之后,我反思维系我们婚姻的基础是:共同对生活的热爱和相似的价值观(都不太看重物质,总是以他人为先),我也扪心自问: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是否会有别的选择?每一次答案都是否定的。



对于和知青结合的蒙古族青年,虽然有娶(嫁)了一个北京知青的荣耀,但巨大的文化和习俗差距,会加大双方磨合的难度,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坚守下来的,终会有许多无法告人的酸楚。婚姻中弱势的那一方,总会生活在恐惧哪一天会失去对方的阴影中。


虽然我和爱人生活了很多年,养育了一双儿女,我也对他呵护备至,人前人后给予了他应有的尊严;但从他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看,我没有给他想要的生活,反而给了他巨大的压力。曾不止一次,我劝他为了自己选择放弃,但每一次,他都选择相随。


我们的一双儿女,继承了蒙古族自由散漫的性格,没有似我在学业中的强势,双双在应试教育中败下阵来;但他们又都继承了父亲善良有爱心、具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富有创意的优点,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里,总能不输人后。我常想:骨子里的东西,真的是无法更改啊。如果不是插队,我的孩子们很可能会是另一种人生吧。


曾经,在走场地的冬夜,守着昏暗的羊油灯和四处漏风的蒙古包,听长风在天空怒号,合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狼嚎,我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


我们这些人,默诵着“相信未来”的诗句,度过了人生的低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知道了上山下乡保卫边疆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们明白了文化大革命留给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伤痕。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生不逢时,在成长的岁月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们的生活、婚姻、后代,无一不受影响。


插队知青因为缺乏竞争的技能,很多人晚境凄凉,成了社会的最底层。从我个人来讲,我又是相对幸运的,牧区生活让我有了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故事,蒙古民族的宽容教会了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23年的知青的经历,塑造了我不同寻常的人生;我们这代人正渐渐老去,如果老天能够假以时日,我们都该留下对那段生活的回忆,为让文化大革命永不重来,为让知青经历成为历史。




延伸阅读:


性、兄弟、财务危机、政治风气,谁搞垮了这位好莱坞大佬?


作者:蔡珊妮 白罗那  编辑:曹乐溪; 来源: 虎嗅网




 

哈维·韦恩斯坦,这位“感谢他可能比感谢上帝还管用一些”的奥斯卡推手,却成了今年好莱坞最大的丑闻主角。


现在搜他的图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腹便便的身躯,志得意满的笑容展露在双下巴的圆脸上。他搂着当时还不叫“大表姐”的詹妮弗·劳伦斯,后者凭借《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90后影后。这部影片背后的推手正是哈维。



“哈维,感谢你帮我挤掉了所有竞争对手!”站上颁奖台的劳伦斯不胜感激这位好莱坞大佬、米拉麦克斯以及后来韦恩斯坦国际影业的创始人。


然而现在,她选择站在了被韦恩斯坦侵犯的女性一边。


好莱坞的性丑闻从未停歇,从伍迪·艾伦的“养女门”到比尔·考斯比的迷奸事件,这一次,“性丑闻”三个大字落在了好莱坞叱咤风云三十多年的哈维·韦恩斯坦头上。


10月5日,《纽约时报》率先发难,声称哈维·韦恩斯坦曾与多名女星及公司女员工进行多次性骚扰,并有人出面指证提供有效证据。


新闻发布后引发一片哗然,曾与韦恩斯坦合作过的劳伦斯不得不出来声明:“我并未遭遇这样的事件,但我的心是和那些遭到骚扰的女性们在一起的,感谢她们勇敢站出来。”


树倒猢狲散,尤其在名声关乎一切的好莱坞。目前,哈维已被韦恩斯坦公司发表的一纸声明开除,其职务暂时由他的弟弟鲍伯·韦恩斯坦和公司COO大卫·格拉瑟接手。受韦恩斯坦性侵丑闻影响,苹果公司退出了与其合作的关于猫王普雷斯利的纪录片,同时韦恩斯坦公司也宣布,哈维·韦恩斯坦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公司接下来的项目当中。


哈维·韦恩斯坦曾为多部电影斡旋,将其推上奥斯卡奖台,但这次需要公关的是他自己,他还能全身而退么?被丑闻搞垮的不只是哈维本人,其实早在出事前,韦恩斯坦这家因为出品奥斯卡获奖电影而声名显赫,并助推不少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公司,也因为财务危机千疮百孔。


时代车轮滚滚,谁能逃过命运。


 “白老头”遭驱赶,奥斯卡黑人政治胜利?


哈维·韦恩斯坦“奥斯卡金牌推手”的美誉由来已久,无论是米拉麦克斯影业期间还是韦恩斯坦公司发展的前十年,哈维总有办法把他看中的影片送往奥斯卡,而在哈维的营销思路中,“白奥斯卡”是重要的一点。


众所周知,奥斯卡各奖项是由6000多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评委投票选出,而这些评委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白老头”——白人、男性、中老年。据《洛杉矶时报》一份调查显示,评委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平均年龄为62岁。


所以赢得奥斯卡,就是一场获取白老头欢心的营销,对于此,哈维深谙其道,因为他自己也是个白老头。


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和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均出自哈维之手,从前期对影片的选择,到后期争取长时间大曝光度口碑造势,颁奖季前才开放大规模放映等手段,哈维保送了两部影片直升奥斯卡。


1998年奥斯卡颁奖礼被称为“奥斯卡史上最大冤案”,《莎翁情史》掀翻了最强对手《拯救大兵瑞恩》获得最佳影片,这背后离不开哈维为《莎翁情史》砸下的500万美元公关费(当时独立电影的奥斯卡公关费约为25万美元,大制片厂一部电影为200万美元)。当时哈维雇水军泼脏水、买专栏铺报道、邀请评委出入各色酒会以及明星出席的私人放映,最终,奥斯卡如愿得手。


哈维还会打感情牌,在2012年奥斯卡评选中通过第三方给用户发送电邮,引用了评论家塞尔玛·亚当斯的话——“梅丽尔·斯特里普上次拿小金人已经过了29年了!《铁娘子》中的表演理所应当让她再赢一次!”果然,那一年的奥斯卡影后给了梅姨。


此外,哈维的“滑头”还多的很,比如将《上帝之城》反复发行三次,在发行时间上将影片留到了奥斯卡评选时期;电话轰炸评委,催促评委看片、探听评委感受、加深评委对影片印象;又或者在利用政治语境拔高自己或抹黑对方。


三十多年里,哈维成功了无数次,也为无数人铺垫了通往奥斯卡的星光大道,如梅丽尔·斯特里普、格温妮·丝帕特洛、凯特·温斯莱特、詹妮弗·劳伦斯等,当大表姐站在奥斯卡影后的奖台上,她还说了一句“感谢哈维帮我干掉所有对手上位”。



但是这两年的奥斯卡也在“闹革命”,由“白老头”主控的奥斯卡评委会已经造成多方不满,2017年《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无疑是奥斯卡政治的一次转型标志。


与此同时,哈维的奥斯卡之旅已经连续两年空手而归,2015至2017三年间,韦恩斯坦推出的提名奥斯卡的影片只有《卡罗尔》《八恶人》《雄狮》等少数影片。


面临即将来到的2018颁奖季,韦恩斯坦旗下的作品更是无所作为,两个重头项目之一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已经宣布延期至2018年3月底上映,将错过颁奖季,而另一部由阿方索·戈麦斯·雷洪执导,卷福主演的《电力之战》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遭遇口碑扑街,在颁奖季中预计也不会有出彩表现。


相比于十年前二十年前韦恩斯坦稳拿奥斯卡的巅峰时刻,如今的韦恩斯坦已然步履蹒跚。无论从作品还是大环境来说,“奥斯卡白”被打压的同时,代表人物哈维或许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这位大佬已成日薄西山之态,性丑闻的曝光也算是送他一程了。


公司业绩持续下滑,性丑闻前韦恩斯坦已经“大厦将倾”


对哈维·韦恩斯坦来说,除了逐渐失去他最大的优势——操控奥斯卡,他的人生和事业也正在遭受千疮百孔的打击。


丑闻是污点,真正搞垮韦恩斯坦的可能是新媒体的崛起。韦恩斯坦惯用的一些收买评委、操控媒体的公关手法,随着Netflix、亚马逊等一系列新平台的强势,变得不再管用。另一方面,韦恩斯坦过去以挖掘优质的小成本独立电影闻名,但相对固定的套路和保守的眼光,也让韦恩斯坦逐渐失去那些才华出众不愿从众的青年导演才俊——这恰恰是Netflix和亚马逊们想要争夺的。


据《福布斯》报道,韦恩斯坦公司资金早已出现问题,2010年公司因为负债抵押了一半的电影版权,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持有了韦恩斯坦200部电影版权,尚不知什么时候能赎回。


目前公司的信用额度大约5亿美元,兄弟俩持有42%股份。《综艺》杂志关于“《燃情主厨》、《金矿》和《狂热郁金香》几个项目都处于资产负债,公司试图转移到电视节目制作上”的报道也证实了韦恩斯坦确实出现了问题。


但电视剧业务似乎进展也并不顺利。2015年曾传出ITV有意收购韦恩斯坦电视剧部门的新闻,但这项投资9.5亿美元的并购并未成功。去年年底,大卫·O.拉塞尔执导的一部黑手党犯罪题材剧,被亚马逊和韦恩斯坦以1.6亿美元买下两季版权。看起来,韦恩斯坦更希望从单纯承制方变为利润可观的出品方,因此不惜花费重金。



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不断,2015年《好莱坞报道》指出一周内公司有四位高管相继离职,包括哈维的左右手、首席运营官大卫·格拉瑟,而在此前一年,公司电视部门总裁梅丽尔·帕斯特和市场部领头人史蒂芬·布鲁诺也相继跳槽。


同时,行业内的后起之秀也对韦恩斯坦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造成一定打击,如A24与布利克街并购,以及亚马逊、网飞等出手阔绰的公司。韦恩斯坦兄弟以运作小成本影片起家,和大东家迪士尼闹掰也是因为选片理念不合,之后重起的韦恩斯坦公司固然也有过辉煌时刻,但在资本和作品为王的好莱坞,目前迪士尼一家独大,几家大公司都问题频出,韦恩斯坦公司的失势恐是必然。


亲人反目,阴沟里翻船?来自弟弟的告发


根据Page Six的报道,鲍勃·韦恩斯坦在上周五发给律师丽莎·布鲁姆的一封邮件中表示:“希望他的哥哥从这些确实存在的事实中(指性侵)获得一些专业帮助。”随邮件发送的,还有一些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女性的相关证据。


看上去,这像是一场弟弟救哥哥的援助,但是,根据韦恩斯坦公司前员工的说法——“鲍勃早就想让哈维滚蛋了”,这场友爱的戏码似乎来了一个大反转。



据说,与哥哥一同闯荡好莱坞,同时也是米拉麦克斯影业、韦恩斯坦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鲍勃·韦恩斯坦早有反心,他已经尝试多年将哈维从公司内除去,兄弟两人之间的猜忌和嫌隙也存在多年,“他们兄弟俩总是相爱相杀的状态。”一名公司前员工说道。


还有一种猜测是,哈维性侵丑闻的爆发幕后有一只推手就是鲍勃伸出的,他加速了哈维的倒台过程。


不过对于这些鲍勃本人持否认态度,但目前哈维被董事会开除、权力中心握在鲍勃手中,这是事实了。


社会关注女性问题,圈子里的秘密终于见光


哈维·韦恩斯坦性丑闻这次的集中爆发,也从侧面反映了好莱坞舆论氛围的转变。


关于他性骚扰的传闻早就是圈子里公开的秘密,但为何放任其嚣张了三十多年才出现这次报道?


据外媒报道,早在一年前《纽约》杂志就掌握了相关的新闻线索,但报道被出版社的主编Adam Moss压了下来。甚至更早在2004年,《纽约时报》的前记者Sharon Waxman也试图揭发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丑闻,受到韦恩斯坦本人的警告,她的主编撤销了该次报道。


这次《纽约时报》揭露韦恩斯坦的报道,归功于两名女性记者Jodi Kantor 和Megan Twohey,也得益于Page Six的助攻。在泛媒体的今天,好莱坞大佬只手遮天的日子变得稀薄。有猜测认为,媒体受了比尔·考斯比性侵案件的影响,女权保护组织更加重视女性在好莱坞的遭遇,社会对于好莱坞潜规则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



不同于考斯比的演员身份,哈维·韦恩斯坦掌权着好莱坞影视帝国,势力甚至渗透到政治领域(他曾为奥巴马和希拉里总统选举捐款,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奥巴马还曾在韦恩斯坦影业实习)。


而在好莱坞,攀上他的关系,基本上你就有望亲吻小金人了(当然,这是在韦恩斯坦盛极一时的时期)。2015年有人统计过,仅在过去两年时间,韦恩斯坦的名字就在奥斯卡获奖感言中被提及34次,感谢他可能比感谢上帝还管用一些。今年奥斯卡一直怼川普的“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甚至还在2012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将其比作上帝。


趋炎附势,墙倒众人推是娱乐圈的通病,这次报道之所以会爆出大料,与韦恩斯坦公司逐渐失势不无关系,正如当年施瓦辛格的性丑闻,也是其权力式微时才全面曝光。


不过,昔日里那些活在韦恩斯坦羽翼下的传媒业、娱乐圈高层,从导演、演员到制片人、经纪人等都三缄其口,很少有人愿意接受媒体采访。或许是考虑到韦恩斯坦今后可能死灰复燃,影响到他们的饭碗。就连美国著名的模范公知、电视节目主持人约翰·奥利佛也拒绝出面作证。


就在被公司炒鱿鱼前的几个小时,韦恩斯坦仍在疯狂给过往结交的好莱坞权贵们发邮件,“请给我第二次机会,很多对我的控诉并不真实,”他在邮件中写道。但环球影业老板罗恩·梅耶,探索通信首席执行官大卫·扎斯拉夫,梦工厂动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等人均拒绝对他声援。


盘踞好莱坞多年的韦恩斯坦跌落神坛,但他手里仍旧握有公司约20%的股权,所以哈维是否会真正离开公司,就算他真的离开,公司又将会经历怎样一个漫长的重振过程,这些尚未可知。


但越来越多人正在站出来,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特·温丝莱特,朱迪丝·丹奇.......在已不受控的舆论面前,韦恩斯坦的困兽挣扎显得苍白。事情会不会有反转?我们并不清楚,倒是很期待这部年度大戏未来会被搬上大银幕,对电影界献上最后一份贡献,韦恩斯坦也是不虚此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