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幼儿园 / 文:袁建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儿子该上幼儿园了
儿子生于2013年的12月份,今年(2016年)12月就要满三岁,该为他考虑幼儿园的事情了。一起玩耍的好多本地城市户口的小朋友大都提前报了名去读幼儿园的托班,为的是明年好顺利进入幼儿园的小班。
由于我们是外地农村户口,我很清楚未来孩子上幼儿园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所以我心里一直隐隐有一种想往后尽可能拖延的惰性,跟妻子商量后,打算过了年再去找幼儿园。另外也觉得孩子太小,在托班老师们要照顾20几个娃娃,哪能顾得上来啊?倒不如让孩子在家里由妈妈多带一段时间,不受罪。
9月份开了学,儿子的小伙伴们陆续都上了幼儿园托班。儿子很孤单,每天妻子带着他在我们租房子的小区里玩,只有几个比他小的孩子玩了,孩子似乎很失落。嘴里嘟囔着问:“妈妈,小伙伴都去哪儿玩了?洋洋呢?小宇呢?彬彬呢?”妻子哄着他说:“他们都去上幼儿园了。”孩子委屈地说:“我也要去上幼儿园!”
转眼到了12月份,孩子三岁了。我们真的要认真考虑一下到底是过了年找个幼儿园读托班还是明年春天找个幼儿园报名然后等到9月份读小班。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几个幼儿园问问情况,然后决定。
我采取广泛撒网的战略,只要离我们租住的小区不是很远,骑电动车车程在30分钟以内都要考虑。至于幼儿园的办学性质,当然希望孩子能进一个公立的幼儿园,但是估计很难。贵族幼儿园咱肯定上不起。私立的幼儿园收费比较贵,还担心孩子受到网上那些非正规幼儿园的老师们的虐待,饭菜质量也堪忧。
二、找幼儿园
于是从2016年的12月初,我就带着妻子和儿子开始了寻找幼儿园的漫漫征程。
第一家去的是住处附近的一家有名的大学附属幼儿园。我很希望儿子能有机会来这家幼儿园,因为大学幼儿园环境肯定要好,老师们会更尽职尽责。其他孩子的家长们都说这家幼儿园很难进。但是为了孩子,我还是要硬着头皮试试。
来到幼儿园门口,看门的一个大叔问我什么事情,我说要问问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大叔给院长打了个电话,我们进去了。来到园长室,一个30几岁的女院长接待了我们。问了孩子的生日,我们的户籍地,院长说:“你们外地户口的孩子我们幼儿园可以考虑,但是根据规定你们要缴纳1万8千元的赞助费。”我和妻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说:“院长,不是政府不让缴纳赞助费了吗?”院长不高兴地说:“你们可以不上。”
1万8千块对于我们打工的农村人来说实在是一笔大数目。我问道:“院长,可以少交些吗?我们是外地来打工的,挣的少,还要租房子。”
院长说:“不能少,很多人都排队想来呢。我们是托班正好有几个空缺名额,所以才给你们外地户口的机会。要不行你们就再问问其他幼儿园吧。”
无奈,我和妻子带着孩子走出了园长室。正赶上孩子们做操,塑胶小操场上很多孩子都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儿子很羡慕,说:“爸爸,我也想在这里玩。”
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没有说话。
三、继续找*幼儿园
有了昨天的经历,我已经有点绝望了,不是太贵,就是根本不收外地孩子!
我和妻子商量,今天再把附近其他几家幼儿园看看,如果还不行就由妻子带孩子回老家读幼儿园。老家不少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读幼儿园。可是我父亲去世早,母亲身体不好,交给她管孩子我实在不忍心,也不放心。一想到可能我一个人要孤家寡人留下来继续打工,老婆孩子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决定今天一个人出去找幼儿园。
离家稍远有一家很有名的公立幼儿园,儿子的玩伴里有几个就是在这家幼儿园。我打算碰碰运气。
来到幼儿园门口,我看到有一个保安在跟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聊天。那妇女看到我走过去就问到:“什么事儿?”我说:“想给孩子找幼儿园报个名。”她问道:“本地户口有吗?”我答道:“没有。”她不耐烦地说:“本地的孩子我们还收不完呢!别提外地的啦!”
一次又一次地碰壁,我的心情差到了几点,真恨自己没出息,连给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都办不到!给妻子打电话汇报情况,妻子也有些失落。她说:“再多跑几家吧?没准会有机会的。听楼下阿姨说云南路那边有一家公立幼儿园,离这边不是太远。要不你再去试试?”我答应一声,决定去试试。
骑车来到云南路,问了几个人才算在一个旧小区里面找到了这家幼儿园。我跟门口的一个五十几岁的门卫大叔说明来意,大叔说:“我们是公立幼儿园。很少接受外来户口的孩子。虽然也有,但是很难。”听他说话的意思好像有点希望,我说:“大叔,我跑了好几个幼儿园了,都不行。您看能不能帮帮忙?”
大叔说:“你把电话留下来吧,我跟领导问问,有机会的话会通知你的。”我心里一动,觉得有希望,高兴地把电话留给了他。
回家后跟妻子说了情况,她似乎也心情好了一些。
过了几天,没有接到那个大叔的电话。妻子跟我说,咱们是外地的户口,人家肯定把咱们放在最后。听说这家幼儿园不收赞助费,而且一个月的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也才1000多一些,算是很便宜的了!既然大叔说有希望,他是不是话里有话啊?妻子的话提醒了我!现在这社会谁会白白帮你啊?他是门卫,没准会跟园长有关系呢。于是跟妻子商量给他送点东西。送啥好呢?要不就送超市购物卡,不是网上说有的家长给老师送礼物就送购物卡吗?送多少好呢?一千?两千?管他呢,只要孩子能上幼儿园,花几千也划算。总比那家大学附属幼儿园便宜。
吃过午饭,我就骑车再一次来到这家幼儿园。大叔还在。我问大叔有没有消息,大叔说要到过年以后才会有招生的消息。我一听着急了,过了年肯定更难找了。我说:“大叔,麻烦你帮个忙,我们外地户口真的很难找,孩子过了年就三岁多了,不能再耽误了。我们肯定不会亏待您的!”
大叔笑着说:“不瞒你说,好多孩子都在排队,估计下学期托班插班即使有也就几个名额。”我说:“大叔,您要是能帮娃娃办成入幼儿园,我给您1千块钱购物卡,您看行不行?”大叔摇头不屑地说:“切!一千块钱现在能干啥?”
我听着觉得有希望,心里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机会,咬咬牙便笑着说:“大叔,您看三千行不行?”大叔没作声,扭过头去看他的电视。
“五千! 大叔,我们打工的挣不了多少钱,您就行行好,帮帮忙吧!”
大叔不情愿地说,“老弟,实话说,这点钱真不多,我们是公立幼儿园,不要赞助费。我试试吧!”我一听心里高兴起来,说:“那我下午就给您送来五千元购物卡。”大叔说:“不着急!我答应你的事情一般差不多。你就在家等着通知吧。等孩子入了园,再说。”
我千恩万谢,离开了幼儿园。
过了几天,大叔打过电话来,说第二天来幼儿园参加面试。
第二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来到了幼儿园。参加面试的孩子有好几十个,听说只招收7个孩子插班入小托班。幸亏儿子很机灵,敢说敢讲,老师问的问题他都回答的不错。我和妻子站在边上也替儿子感到自豪。面试结束了,一个年轻老师还跑到儿子身边抱起孩子亲切地说:“这孩子真不错!要是能分到我的班里就好了!”我和妻子很高兴,感谢老师的夸奖。
第二天,大叔就高兴地打电话过来说宝宝被录取了!我和妻子兴奋地搂着儿子竟然哭了起来!孩子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们,傻傻地问:“妈妈,你们怎么了?”
傻孩子,你怎么能够理解此刻爸爸妈妈的心情啊!
当天下午我就去超市兑换了5千块钱的购物卡去了幼儿园。
四、入园
过了年,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就起了床。妻子还特意梳妆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高跟鞋,戴上一副黑框眼镜,乍一看还真有点知识女性的气质。我笑着逗她说,怎么了?要去参加面试吗?妻子严肃地说,咱们孩子是外地户口,咱可不能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能让人瞧不起,懂吗!我一听觉得还真有点道理。于是就把自己的皮鞋擦地锃亮,特意换上我那套很久没穿过的西服,还打上了领带。妻子把前几天在新街口新百商场里给儿子花了好几百元买的一套新衣服给他穿上,打扮地很精神。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出了家门。
到了幼儿园,人很多,孩子们、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等,好不热闹。我看见大叔正站在门口跟家长们打招呼,便和妻子牵着儿子的手迎上去,我教儿子喊爷爷新年好!儿子乖巧地喊道:“爷爷新年好!”大叔热情地拉着儿子的手说宝宝真乖!
到了三楼儿子的教室,我们跟老师们打招呼。总共有三个女老师,一个刘老师,大概50岁左右的,戴着眼镜,穿着很时髦;一个许老师,30岁左右;还有一个赵老师,50多岁,很朴实的打扮。刘老师让儿子坐在一个小木桌边,跟我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我和妻子都认真地记了下来,生怕万一遗漏什么惹老师不高兴。
最后要离开了,我看见儿子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我们,倒不怎么紧张。我和妻子走过去,拉住他的小手说:“宝宝听老师的话啊!下午爸爸妈妈来接你!”儿子懂事地点点头,说:“妈妈,你不要忘了来接我啊!”妻子微笑着说:“妈妈保证!肯定早早来接你!”
刘老师走过来说:“我们一三五的下午四点放学以后有个20分钟的识字班,带孩子学习认字,你们参加吗?”我和妻子对视了一眼,问道:“老师,请问要交多少钱啊?”老师说:“700元。”我觉得孩子在家有妻子随便教教就行了,沉吟了一下便说:“老师,我们家离这儿有点远,要不这次先不报了。”刘老师似乎有点不高兴:“随便你们。”
和妻子转身走出教室的时候,刘老师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外地的啊?我说是的,老师有什么事儿吗?老师说没啥,随便问问。
回家的路上,妻子小声说:“是不是别的孩子都报了?咱们要是不报这个识字班老师会不高兴的吧?”我说:“小孩子能学个啥?不就是巧立名目圈钱吗?你在家教教就行了。”
五、小朋友的生日彩蛋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快一个月了。小家伙适应得很快,几乎没有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过,我和妻子也就放了心。只是,每次下午四点去接孩子的时候发现周一周三和周五似乎班里的小朋友都在上识字班。
这一天妻子去接儿子,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儿子似乎有些不高兴,妻子的脸色也不好。就问他:“宝宝,今天怎么了?不高兴吗?”妻子说:“今天班里一个小朋友过生日,家长给班里的孩子一人买了一个大大的彩蛋,里面有法国奶酪的那种。好像别的小朋友都有,只有儿子没有。”
我觉得不太可能,就说:“是不是老师忘了发了?还是儿子忘在教室里了?”妻子说:“应该不会吧?”
吃过晚饭,我正坐在沙发上和儿子玩,妻子走过来手里拿着手机说:“你看,儿子班里的微信群里刘老师发的好多今天教室里的照片。”我看见照片上孩子们排成一排,一人手里举着一个彩蛋,都很兴高采烈的样子。儿子手里也有一个彩蛋,灿烂地在笑!
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微信群里很多孩子家长们都在祝福那个过生日的小女孩生日快乐,并且感谢孩子妈妈买的彩蛋。我问儿子:“宝宝,老师给你彩蛋了吗?”儿子郁闷地坐在小板凳上低声说“刘老师把彩蛋又要走了。爸爸,我也想要彩蛋!”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事情看来有必要搞清楚。
我让妻子在微信群里祝福那个小朋友生日快乐。小朋友的妈妈回复说谢谢!妻子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我们儿子回来的路上哭着说他没有彩蛋,是不是忘在了教室里了?”
那个孩子妈妈说:“我给每个宝宝都准备了一个彩蛋啊,会不会老师是在识字课上才发的彩蛋啊?”妻子说:“不知道哎!”
妻子跟我说:“我去接儿子的时候他们班的另外一个小孩的奶奶也去接他,当时那个小孩手里就有一个彩蛋。”
看来彩蛋肯定是在四点钟放学之前就已经发掉了。
我让妻子给群里的刘老师发了一个信息:“刘老师您好,涛涛回来的路上哭着说他没有彩蛋,是不是忘在了教室里了呢?”
等了几分钟,刘老师没有回。
我让妻子给群里的刘老师再一次发了一个信息:“刘老师您好,涛涛回来的路上哭着说他没有彩蛋,是不是忘在了教室里了呢?”还特意加了一个害羞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刘老师回了一个信息:“明天再说吧!”
这个时候我似乎觉得有点不对劲。明明刚才刘老师还跟家长们互动的很热闹,为什么偏偏我们说儿子没有彩蛋的事情她却不做声了呢?而且回信息还这么的生硬。我们说的话没有什么不妥啊!是我们太敏感了?可是明明彩蛋肯定是在四点钟放学之前就已经发掉了,照片里孩子们一人一个彩蛋,不可能是识字班的时候才发。况且,儿子说彩蛋是被刘老师要回去了。隐隐地觉得会不会刘老师对我们有偏见,歧视我们和儿子!想到这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妻子接儿子回来,一进门儿子就高兴地喊道:“爸爸,爸爸!你看!你看!我的彩蛋!”我问妻子:“刘老师怎么说的啊?”妻子说:“刘老师没有说什么,我也没好意思问。反正彩蛋给了儿子。”
我说:“估计昨天刘老师真的是故意把彩蛋要回去的。要不是我们问,今天肯定不会给儿子。她到底什么意思呢?又不是她买的!明明上课的时候都已经一人一个,为啥要跟儿子要回去呢?”妻子没说话。
我接着说:“这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没有报识字班啊?老师不高兴了。再加上咱们是外地农村户口,可能会受歧视。要不明天把钱交了,报个名吧。”妻子也点头同意。
第二天,妻子送孩子的时候,就把那700块钱的识字班补课费交了。
六、送?还是不送?这是个问题!
前天,儿子醒得早,妻子就早早地送儿子去上幼儿园。
回来后妻子的脸色不怎么好。我赶紧问到: “怎么了?”
妻子说:“刚才送儿子上幼儿园,今天去的早,我们第一个进教室,就刘老师一个人在。我跟刘老师打个招呼,问刘老师咱们儿子在幼儿园里表现怎么样。刘老师似乎有点冷淡,说还能怎么样?调皮呗,不听话!”
我说,那你怎么说?
妻子说:“我就笑着说,孩子不听话老师您该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不行就打屁股!”
那刘老师怎么说?
妻子:“刘老师淡淡地说,我们怎么能打孩子呢!”
我觉得纳闷:“咱们的孩子咱们还不了解?儿子很乖巧,很听话,如今三岁多了,几年来跟小伙伴玩从来不会跟孩子们打架,而且还很懂事。”
回过头来想想这两个多月,从开学第一天老师随口问问我们是否外地户口,到前面班里小朋友过生日的彩蛋事件,到今天的这番话,这傻子都能看出来人家似乎不待见你啊!
这可咋办啊?!
我说:“反正,我总感觉到刘老师似乎对我们有偏见。上次的彩蛋那件事怎么想都是她故意不给我们儿子的!这才上小托班2个多月,以后还有三年多的啊!听说还三年多都不换老师!”妻子也很郁闷地坐在边上叹气。
要是换个班级调到那个面试的时候很喜欢儿子的老师班里可以吗?又觉得不妥,万一惹恼了刘老师,我们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再说换班级谈何容易?要找院长吧?看刘老师架势肯定是老资格了,没准院长也要让她三分的!
妻子叹气道:“这可该怎么办啊?!”
我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不是听说好多孩子家长都给老师送礼吗?是不是刘老师在暗示或者逼着我们给她点好处呢?
我跟妻子说,好不容易进了个公立幼儿园,以为老师们肯定会素质很高的,没想到会这样!要不咱们也给刘老师送点啥吧?得罪不起啊!
妻子点点头,轻声说:“不是快过端午节了吗?要不准备一张500元的购物卡,改天早点去,见了刘老师给她。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咱们也只好这样了!”
我也无奈地摇了摇头:“哎! 看来以后每学期至少要送一张卡啊!这才是幼儿园托班的头两个月,小班呢?中班呢?大班呢?小学?中学?”
妈呀!我头要炸了!!!!!!!!!!!!
公元2017年4月27日凌晨 0:27 南京
后记:
本文是笔者根据一个小老乡的口述忠实地再现一对进城务工的年轻夫妇是如何为孩子寻找幼儿园并最终被一家公立幼儿园接受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当前教育体制城乡二元化问题的思考,并祝福未来国家能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个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原创征稿:
由于本人时间精力有限,不能持续推送本人原创文章,特邀请各位喜爱写作的朋友向本公众号推送原创文章 。
1. “原创”的标准是指文章作者为署名本人,且此前未曾在其他网络平台和纸质刊物发表过的文章;
2. 题裁一般为散文、随笔、小小说等(暂不接收新旧诗歌,腾讯有字数限制);
3. 字数一般在500字-2000字之间;
4. 暂无稿费,如若有读者打赏,我会以红包的形式全部发给作者本人;
(微信管理中心可能会有小额管理费用扣除,金额以本人从微信管理中心所收数目为准);
5.考虑到本公众号的文风和质量,本人会对稿件进行筛选、编辑;
6.来稿请在邮件正文处粘贴文章正文,并在附件中附上word文档格式的稿件;
7.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电话、邮箱和微信号;
8. 若一周之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改投其他平台。
9.收稿邮箱:charlesy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