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回忆民师的棒打鸳鸯行动 / 文:醉卧蘭亭
欢迎关注 《教师文苑》
回忆民师的棒打鸳鸯行动
文:醉卧蘭亭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刚在南方吹起,地处中原腹地的老家思想还不够开放。当时学校明确规定:在校生不准谈恋爱!否则,被抓住以后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留校察看,甚至勒令退学!
可是年轻人那颗躁动的心怎能是“不准”二字所能禁锢的了得呢?有年轻人的地方必然就会有颗不安分的心!
单相思,那应该不在打击范围之内。
学校真正挥舞大棒严厉打击的主要是那种卿卿我我的暧昧举动,“有伤风化”!其实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男女真的有授受不亲的自觉,读中小学的时候还经历过所谓的“三八线”。
虽然也听说哪两个同学在谈恋爱,但是真的没有见过谁和谁大白天拉过手,连吃饭也都是各自找自己的闺蜜和哥们儿一起吃饭。坐在一起嘴对嘴喂饭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况且那时候学校的餐厅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演出剧场,没有桌椅,大家吃饭的时候都是蹲在地上。女孩子们文雅些,不好意思蹲着,就打了饭和伙伴们回宿舍吃。
同学们的恋爱行动是很隐秘的,一是担心被学校逮着后受惩罚,二是大家也真的不好意思在人前显摆,卿卿我我大都仅止于一封一封热烈的情书。书信里完全可以缠缠绵绵地向自己心仪的人儿诉说自己的衷肠,至于生活中的勾肩搭背,拥抱亲吻那是绝对不可能让外人看到的!
羞耻心使然!
即使这样,还曾经有过学校棒打鸳鸯的事件。
记得一个漆黑的晚上,我正和一个同学在操场上散步畅谈人生理想,走到操场最南端的时候,突然听见几个人大喝:“不许动!” 同时,好几束明亮扎眼的手电筒闪电般就聚了过来!我和同学吓得一哆嗦,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因为我们知道,万一被当作鸳鸯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出乎我们的意料,这帮人竟没有理会我们,一阵风似地超朝操场的东南角跑过去!我看见为首的是那个前年退伍后分配到学校保卫科的老乡,他从我身边跑过的时候似乎还笑着跟我打了个招呼。
果然,两个黑影从角落里的草丛中窜出!在雪亮的手电筒照射下,俩人耷拉着脑袋,用手捂着脸。
退伍老乡厉声喝道:“干什么的?!”
“散散步…….” 那一对儿战战兢兢地回答。
“散步?!咋跑到草丛里散开步啦?!跟我们回保卫科!”
我和同学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各自回宿舍睡觉了。躺在床上还惊魂未定!
(感谢93级校友牛耕师弟提供珍贵照片)
第二天早操结束后,照例我又听到了教务科李杰老师那慷慨激昂的声音:
“各位同学:
XXX同学和YYY同学不顾学校三令五申,竟私自违反学校关于不准在校谈恋爱之规定,于1991年4月20日晚在学校操场南头草丛处约会,被校保卫科工作人员当场抓住。此二位同学,不仅矢口否认私自恋爱之事实,竟还胆敢拒绝书面检讨!
鉴于XXX同学和YYY同学所犯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经校保卫科和教务科研究决定:
给予XXX同学和YYY同学留校察看处分!
以儆效尤!
XX师范 教务科 1991年4月21日”
写于2017年7月3日 11:40 南京
(注:由于年代久远,本文描述情节或许有些差误,但是事情绝对是真的。)
作者简介: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震惊】嫌父母管教过严,孪生姐妹三次策划毒死父母! 悲剧的背后让万千家长反思...
老师是万能的吗?某县教育局令各学校教师承包池塘巡检,如出学生溺水事故将追究巡检教师的责任!
安徽省教师招考遇冷:当没人愿意去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教育界的“彭宇案”?: 北京某大学教授课堂批评学生玩手机, 被学生诬告宣扬“精日言论”受学校行政记过处分!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母亲 / 文:江枫渔者
【教师文学-专栏】睡莲 / 作者:小微
【教师文学-专栏】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儿童文学-专栏】玩芭比娃娃 / 文:蒋菁玲;指导老师: 郑向阳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教师文苑”交流群:
3. “英语同行”交流群:
4. 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