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迷 | 我去了趟滚石唱片的办公室

朱七 朱七的笔记 2019-08-06

从1993年(14岁)开启的,叫做“歌迷”的这个角色,大约是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了我后来二十几年的不少决定,那些决定,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即便对于“分享”这件事热情不高,我还是想慢慢地,在这里将我“歌迷”的部分,逐渐做一些整理并呈现,算是分享,或许更多的是要提醒自己,我的热爱,仍在某处。


滚石唱片进门处的LOGO


2018年12月28日,我去了趟滚石唱片的办公室。


那天,是我的专辑《书名号》实体CD上架的日子,也是台北陈先生,一套十张唱片的特别版黑胶套装,正式发售的日子。时值跨年演唱会前后,不少朋友,都早已预定了这套黑胶,或在演唱会现场,或去滚石唱片办公室,提取现货。我也是去提货的,只不过因为此前的工作关系,有幸结识了传说中的“老段”,因此那天,去拜见段总是第一要务,然后便是去拍几张照片,倒是“提货”,变成了顺便的事。

滚石唱片门口走廊上,满满的黑胶套装堆积如山


那天,在段总办公室,聊了一个下午,我喝咖啡,他喝茶和葡萄酒。能有一位那样的前辈,愿意和你像朋友一样,聊聊现在和以后,是一种很大的福分。我想,那个下午聊的内容,和我对面坐着的这位“中老年人”四十年的路程与成就,应当能给此刻的我,足够的“人生提示”了。


滚石唱片段钟潭先生


后来,在段总的允许下,我举着我的相机,对着滚石唱片墙上挂着的唱片海报,咔嚓咔嚓拍了个够。我不是第一次去滚石唱片办公室,却从未像这次那般“有备而来”。嗯,包括会议室,包括储藏间,总之,在不打扰他们工作的前提下,我没打算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整理出来的,是约60多张挂在墙上的海报。


让我,以随机的顺序来分享吧,不以“歌手”或“年份”做整理,就像,突然抬头看见了某一张海报,然后哇一声,是我自己的感受。毫不夸张地说,很久没有想要偷东西的欲念了,但是在滚石办公室逛来逛去的时候,这种念头,非常明显且强烈。


1981年,张艾嘉,《童年》,收录六首罗大佑词曲作品。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这应该属于罗大佑爆发的前夕,或者干脆就是,罗大佑爆发的前提条件之一。当时的张艾嘉,已是台湾著名的偶像。我常常忍不住想,如果罗大佑是台湾的Bob Dylan,那么他的Joan Baez,该是张艾嘉了吧。


2009年,纵贯线,《北上列车》。这是滚石唱片后期最重要的企划之一,一年,双EP,四十多场演唱会。四位大咖的有机融合,组团征程,甚至掀起了那几年“组团拼盘演唱会”的浪潮,只是,也没有任何其他人,做到了像他们这般的自然与突破。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怎么都不能相信,十年前并不是1999年,而已经是2009年了……”


1989年,陈淑桦,《跟你说,听你说》。这应该是最红的一张陈淑桦了吧,烂大街的《梦醒时分》,《你走你的路》,以及李宗盛精心炮制的“都会女子”这个定位,所谓“专辑企划先行”的经典模版。


2015-2016年,周华健,今天唱什么演唱会。抱着吉他的周华健,在音乐盒上,转啊转啊转啊转……


2010年,纵贯线,《南下专线》。李宗盛弄哭很多人的《给自己的歌》,就来自这张EP,再后来,便只有单曲《山丘》有实体唱片了。其他三个人,到今天为止,则各有各的别样精彩:密集出了两张专辑之后的张震岳,在嘻哈世界找到了另一种巅峰体验;周华健一头扎进音乐剧的领域,《江湖》(水浒三部曲)与《赛貂蝉》,跨越摇滚与古典;罗大佑发布回归专辑《家III》,开了一年的“星期三live”,更有大规模演唱会。想来音乐活力的有效刺激,是能引发下一波突破的,实在是很妙。


1993年,周华健,《花心》。又是一张爆红全亚洲的专辑,最起码有《花心》《孤枕难眠》《明天我要嫁给你》,三首歌,刷遍大街小巷(彼时并未有刷屏一说,还是刷街比较高级一些……吧……)


1992年,陈先生,《别让我哭》,这个人的专辑发行年份,我直接可以背得出来,因为我写过一首“资料型”的歌,就是关于他的。海报右侧那一条,是长长的专辑文案,就是那种,有对答有故事的,很好看的文案。


1993年,李宗盛,《希望》。这位李大哥,确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喜欢发单曲或作品精选,大于发专辑吧。实际上,如果把“作品集”都除掉之外,他似乎,只在第一张时,才算是“专辑”(《生命中的精灵》),这是一张单曲CD,两首单曲,两首伴奏,影响甚广。


1990年,林强,《向前走》。台语摇滚经典。海报上粉色的字,是主打歌副歌的一句词。旧旧的台北车站,现在看来很好看。后车站的繁华与热闹,可能已不同往日,然而那种“猛然踏入都市”时的茫然或激烈,想来,我们都曾深有体会,或者,仍有太多人,正在体会着。


2000年,五月天,《爱情万岁》,五月天最初的蓝色三部曲,至今已二十年。这是第二张,当时的五月天,还是国台语掺半,扎根本土的摇滚乐团。专辑中收录的《憨人》,后来跨越了语言,给了很多年轻人生活的鼓励,甚至比国语版《咸鱼》(来自周星驰的梗,在知足精选集时发表)更有影响力。那时的五月天,距离天团,大约,还需要并不太久的几年……


2011年,周华健,《花旦》,这应该是周华健最后一张“普通的流行歌专辑”,原来也已经小十年过去了,而后,他携手张大春,精彩的水浒与三国,陆续拉开。


1991年,陈先生,《私奔》。这是我心中最厉害的一张陈先生的专辑,收录了他最“烂大街”的《把悲伤留给自己》。然而当你顺着专辑,与《私奔》《红色气球》《少年夏不安》《午后的蝉声》《新乐园》等歌曲一起,听见这首最红的歌时,这首歌,其实也并不是最初在街上听见的那种感觉,真是有趣。


对,既然拍了“合影”了,当然也摆出来比较好。


1998年,刘若英,《很爱很爱你》。到了今天,我也仍然觉得,这张和两年后的那张《我等你》,是刘若英最好的专辑。虽然,有人更爱她在滚石“未转型”前的陈先生操刀的专辑,有人更爱她后期维京或相信时代的成熟女人味。


1999年,徐怀钰,《天使》。对,我没买过这张专辑,也没认真听过。不过,滚石“偶像型”的如日中天,是从苏慧伦开始,到徐怀钰攀至顶峰的,就好像,跨越新世纪后的困境,也马上要随之而来了一样。


1993年,林忆莲,《不必在乎我是谁》。嗯,升级版的“都会女子”来了。

1988年,李泰祥潘越云《京华烟云 电影原声》,嗯,古典女子的爱与恨。



1998年,伍佰与China Blue,《树枝孤鸟》。这是一张口碑爆棚的专辑,在很多人心目中,这张应该是伍佰最棒的专辑,没有之一。嗯,全台语。



1988年,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第一张赵传,便红了,江湖传说着赵传当初如何抵触着这首歌的标题,黄韵玲如何在垃圾桶里捡出李格弟的词……实际上,对的声音,对的形象,配上一个对的企划,确实是能有巨大的能量的。看看这张专辑的文案:“岩石很少有好看的,怪石嶙峋,稜角分明,岩石的内心火热,质地坚硬,虽然外表粗糙,也不故作冷默,岩石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代表滚石所作的音乐,也代表滚石所推荐的这个人。”


1995年,苏慧伦,《满足》。苏慧伦是滚石“成功女性偶像歌手”的代表作,印象中,她转型过三次。满足这个阶段,是从“小女孩”到“小女人”的第一次转型。而后是《lemon tree》成功之后的“傻瓜三部曲”,再后来,是沉寂之后回归音乐性的《恋恋真言》。可是,在那个年代,“那么漂亮”这个理由,真的还不够吗?


1988年,陈淑桦,《明天,还爱我吗?》,都会女子,在定位分明的路上。这张专辑主要操刀的制作人是升哥,大概,也为这张专辑带来了一些不太一样的气质。但是,在《那一夜你喝了酒》和《梦醒时分》之间夹了这么一张,想想,会不会幸好里面还加了几首小虫的歌?


1989年,陈先生,《放肆的情人》。爱欲之潮来袭时,你在做什么?文案是“他的关怀,他的歌,献给所有在不安中长大的孩子们……”。你看,那时多奢侈,一张专辑的海报,是可以做成“套稿”的。


1991年,周华健,《让我欢喜让我忧》,这似乎是一张单曲海报,因为《怕黑》的歌名,比《让我欢喜让我忧》这个专辑名,字号还要大,当然,这张照片,就是专辑封面照。这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叫做《璀璨》,是周华健自己的创作,是我那些年,特别喜欢的歌。


合影再来两张,可以看到,办公室内靠墙也是摆了很多纸箱,照样是陈先生的黑胶套装,那个套装里,当然也有这张《放肆的情人》。


1991年,成龙,《第一次》。成龙第一张国语专辑,便已经成绩斐然,据说被李宗盛逼得“唱了无数无数遍”的《感受》,刷街的当红合唱歌《明明白白我的心》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还有那首至今仍在流传的《壮志在我胸》,都出自这张专辑。


1985年,三毛、齐豫、潘越云,《回声》。据说这是第一张“CD化”的专辑,也是滚石前期最重量级企划的专辑之一,至今听来仍非常超前。海报上的签名,落款是2018年,是因为,自去年开始,“回声”演唱会,在33年后成功现世,感动了无数遗落在四处的文艺青年。我去年看过上海场,几天后,会去广州,中央车站,重新再感受一次。


1991年,陈淑桦,《聪明糊涂心》。这该是转型前最后一张陈淑桦的国语专辑吧?后来,台语歌,R&B,旧歌新唱……或者,这是李宗盛离开滚石,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之一?虽然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是由郑华娟操刀的。


2000年,五月天,《十万青年站出来》。多么鲜活凶猛的照片!五月天的成功,真是一首一首歌,一场一场演出堆积出来的,他们从最初,就有发live专辑的习惯,一直到现在。看看那年,陈信宏写的文字吧:“歌也唱了,话也说了,至于世界会不会变,那是世界的事了 / 是不是真的有十万青年站出了来,不要紧 / 重要的事,你真的关心,我们在唱些什么 / 重要的事,我知道,你来了”



1994年,辛晓琪,《味道》。领悟之后的味道,是辛晓琪相比之下,并不那么“苦情气质”的一张专辑,姚谦的经典歌词,黄国伦的如日中天。以及,这张专辑中,竟然有一首《涛声依旧》,对,就是毛宁陈小奇1992年的那首,回头看,真是有些神奇的感觉。这里的1992年,和那里的1994年,在我们心中,真的只差了2年吗?


1995年,陈先生,《美丽的宝岛》演唱会。对,这就是陈先生这25年来没完没了的跨年演唱会的开端,一个国语创作歌手,一个台语组合,一大堆嘉宾,一个不会更换的场地,长达六七八小时的演出时间,台上台下喝着大酒的跨年夜。每一个升迷心目中的终极场所。我有朋友连续去十年的,我自己有幸去了两次,也已十分满足了。


2002年,张震岳,《等我有一天》。个人印象中,这是一张“过程中”的阿岳,几年前有《爱的初体验》与《爱我别走》,几年后有《再见》和《思念是一种病》。这张专辑似乎并没有在普通人们的歌曲记忆里。嗯,那时的我,已经听歌听得没那么用力了吧?还是,全部人都跑去歌颂周杰伦了?


1994年,陈先生,《风筝》。这是一张,主打歌成功比其他所有歌曲都要红的专辑。这件事虽然在其他几乎所有歌手那里都顺理成章,但是在陈先生这里,其实并不是常态。这张专辑也并不像主打歌那样的亲和或流行,那些年的陈先生,其实音乐上一直都挺实验。再后来,让我们忍不住流下泪来的,是专辑的第一首歌,叫做《二十岁的眼泪》,他写给那个帅到没朋友的金城武的。


1996年,齐豫,《TEARS》。“每张唱片都有属于自己的张力,歌选好,曲编好,唱完,MIX完,它已俨然有了自己的灵魂,脐带一经剪断,它就此单飞,它兀自的陪人沉思,陪人痛哭,陪人度过长夜,陪人走过欢笑,它不再只有一种颜色、一个名字……”——齐豫。



1994年,李宗盛,《暂别乐坛演唱会》。我们那么多年,在KTV里面唱《鬼迷心窍》时的画面,就是来自这个演唱会。那一年,李宗盛发了一张自己演唱的作品专辑,开了一场告别演唱会,然后离开了滚石。后来,他当然回来了,不然,莫文蔚和梁静茹,要怎么办呢?


1995年,林忆莲,《Love,Sandy》,可能有很多人直接会把这张专辑叫做《伤痕》,都会女子升级版继续。蛮有意思的是,好像真的有不少专辑,都是三张三张成系列的,依稀记得,李宗盛多年后在被采访时有提及,“最少三张专辑才能成功打造一个形象”的说法。嗯,下一张,就是《夜太黑》了。


局部合影来一张。


2002年,五月天,《摇滚本事》。这其实更像一个“项目”,是一部电影、一张EP,一本书。五月天的跨界其实很早就在尝试了。这里有我最喜欢的一首五月天,叫做《生命有一种绝对》,每次看完他们演唱会久久不能平静时,我都在哼这首歌:“想要征服的世界,始终都没有改变……”


1995年,伍佰与China Blue,《伍佰的live》。1994年浪人情歌大火之后,这是紧随其后的live专辑,嗯,这是一场,在小型live house的演出录音,据说,500人的场地,挤进了上千人。摇滚在现场,是真的。


1998年,张国荣,《Printemps》。没记错的话,张国荣在滚石,只发过两张国语专辑,这是第二张,浓浓的绿色,春意,却在陈小霞杨立德的主打歌中听见了一丝那么动听的寒意,那首歌,叫做《取暖》。专辑由周华健御用的刘志宏刘思铭打造,就是写出了《朋友》的那两位,90年代中期的主打歌制造者。


2013年,滚石唱片,《快乐天堂 滚石30演唱会live》。2010年,滚石唱片开启了30周年演唱会,在台北小巨蛋开了两天,时间超长歌手太多曲目排不过来的演唱会。后来全国巡回,场场爆满。我在杭州场,泪流满面。



1994年,陈先生,《魔鬼的情诗》。这是一张精选集,也是我买的第一张升哥的磁带,著名的《不再让你孤单》就来自这张精选集,是唯一的一首新歌。高中时怎么听都觉得好难听的盒带,因为没听懂带去了大学,被一首《凡人告白书》彻底击中,从此开启了我“铁杆升迷”的路途。后来,1998年,《魔鬼的情诗2》出版,我趴在杭州武林路的企鹅音像柜台上,盯着那套双碟木盒装留着口水,直到攒了钱,便恶狠狠地买了两套……



1990年,陈淑桦,《一生守候》。嗯,就是这张专辑,收录了小虫的《情关》,罗大佑的《滚滚红尘》。跟随着电影的陈淑桦,在爱情纠葛的都市丛林里侧身,开始加入更多的古典意味。


1995年,张国荣,《宠爱》。张国荣以一张烫金质感的国语(数量大过粤语)专辑,从滚石唱片复出了。那时年纪小,不了解张国荣,也不了解“复出之前是有多辉煌”,只是把《夜半歌声》当恐怖片来看,把这张专辑,当成入门专辑来听。多少年以后,才明白,这一版《当爱已成往事》里的,意味深长……


1994年,辛晓琪,《领悟》。电台里都在说故事,金牌制作人李宗盛在电台里听到一个女歌手的声音惊为天人,又如何为她的爱情故事,量身定做了一首,唱到泣不成声的歌曲……专辑侧标上也明明白白打着:“当年,李宗盛让陈淑桦梦醒,今年,李宗盛让辛晓琪领悟。”仍是在多年以后,才明白了李宗盛说的:“唱歌是说话的延伸”在作曲上的意义是什么。这张专辑里的《两两相望》,却是再次确认了,对厉曼婷词作的喜好,小昭啊小昭。


嗯,这几张海报都挂在会议室里,来张合影。


1997年,张震岳,《这个下午很无聊》。阿岳史上最红的那首《爱的初体验》便出自这里。少年摇滚,就是香烟与18岁,爱情与你妈我妈……退伍后的阿岳,首张专辑的厂牌,赫然便是,已经退回台湾的,魔岩唱片。很久以后,人们说起这个厂牌,大约便是,“滚石唱片中的滚石唱片”的感觉。


1992年,新宝岛康乐队,《同名专辑》。啊呀,有人闲不住了,就组了一个乐团,唱唱台语歌客语歌,让歌里的“小人物”,直接把双脚插回泥里面去。“康乐队”是指早年在工地、婚宴、聚会时表演的乐队组合名称,多唱台语或日语歌。第一张专辑时,没有阿von,只有陈先生和黄连煜二人组队。


1990年,黄品源,《男配角心声》。是的,又是一个首张专辑就已走红的歌手,又是一个蛮容易被人们忽略“创作实力”的歌手。《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就是这张专辑的,也是黄品源自己词曲的。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叫做“友善的狗”的厂牌。


1997年,任贤齐,《心太软》。小虫当道的滚石唱片,有任贤齐、杜德伟、李丽芬,都有“翻身之作”的感觉。《心太软》在1997年的时候,真的是能让你听到讨厌。很多时候,“资深歌迷”对待“最红”的歌的态度,都是讨厌,哈哈哈。


1997年,齐豫,《骆驼·飞鸟·鱼》。买的时候可不知道,这张“国语录音室新专辑”竟然如此珍贵!这不仅仅是齐豫自1988年来第一张国语唱片,更是,就,竟然,也是,到今天的2019年为止的最后一张国语专辑。这张专辑阵容尤其强大,齐豫与齐秦,李格弟与伍佰,李泰祥与李泰铭,还有90年代一直令我钦佩的“郭子+许常德”组合,那几年他俩的好歌,绝不仅有一首《哭泣的骆驼》而已。



1994年,李宗盛,《不舍》。专辑里,有一段口白:“……我终于要离开昏天暗地的生活了,但却又是如此的依依不舍,不舍于牵绊了自己那么多年的那个幽暗的空间,不舍于那些和我相处时间多过于我和家人的工作伙伴们……”和一段吉隆坡的雷雨声。那段雨声,这些年来,我常常想起……


1988年,陈先生,《拥挤的乐园》。年轻的一张大脸,歪歪地被挂在墙上,还真是适合。听说,这位先生,曾经是用来和王杰PK的,对于滚石和飞碟令歌迷欢欣鼓舞的市场竞争,想想也是有趣。专辑里那首《凡人告白书》,让若干年后的我,瞠目结舌,被“碾压”的感觉,才是成长的起始呀。


1989年,罗大佑,《情歌(闪亮的日子+告别的年代)》。即使是精选集,也要全部重新编曲制作,做成概念专辑,且伴随繁复的封面设计。这是一张非常好看的专辑(所以我后来收藏了黑胶),一个人穿了那么多制服,假装了那么多角色,却只是为了唱一些情歌,你说,是不是很过瘾?


现在的滚石出品,相比于之前那些专辑,大约尚未到“装裱入框”的级别,不过随着孙盛希拿下金曲奖,八三夭越来越成熟,不挂上墙壁,也有可能只是墙面不够用了而已。


随手拍的滚石唱片办公司角落。嗯,随随便便就能捕捉到的,是陈绮贞第一张专辑的黑胶,陈先生跨年演唱会海报,顽童的便签,滚石三十年时出的重量级书,还有门口已被擦掉一半的,歌手与音乐人的签名……你要如何做,才能把办公室,做成这样的随意又有分量呢……


其实,上面的海报,大多都已经很旧了,部分连颜色都已逐渐褪去,或许终将毁坏。那些唱片,藏在我们各自的唱片架上,或许CD迟早也会有霉点,黑胶迟早也会刮伤。实际上,线上曲目也早已不再完整。甚至,那个城市,我们也不知何时能重新造访。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现在,反复去回忆那些一再被震撼的过往,反复去聆听那些凝聚了心血的作品,去期待,突如其来的下一次感动,大喜过望或泪流满面,在我们的感受能力与记忆功能,彻底退化之前。




~~~~~~彩蛋分割线1~~~~~~


那天段总带我去了“摆渡人”,因为就在隔壁大楼,特别近。想来,老歌迷都会知道,《摆渡人之歌》是周华健早期的一首极具野心的创作,“摆渡人”是周华健的工作室名称。那天去的时候,公司里的录音室在补录一部分,《赛貂蝉》的乐器部分,整个办公室也是琳琅满目的感觉,人形立牌、唱片、吉他、玩偶,就不一一做说明了,想来,都是可以不用加解释的。






~~~~~~彩蛋分割线2~~~~~~


滚石live,是滚石唱片近几年推出的视频项目,他们在大楼里装了一个小型的“live house”,将小规模的表演(可邀请观众),做高清录影,或直接直播,也可以在里面拍MV。视频领域我不太懂,看起来,是漂亮整洁专业的。我在现场的时候,内心的OS,一直是,这真的有点“丧心病狂”了,因为,他们连装设备的箱子,都以标准“VI”的做法,全部是标准色与标准字体。


最后的一张照片,是我以另一种偷偷摸摸的方式,在“ROCK”前,和段总合影了。



你,居然看完了吗?

我是真没想到,我竟写了七千多字。我一开始,真的,只是,想要,分享一下照片而已!


全篇写完,我必须得很诚实地承认一件事,即便我曾经自称是“华语流行音乐词典”,即便滚石是我那么热爱的厂牌,即便这里有那么多影响过我很深的专辑,当这些海报一一翻开,我深度聆听过的专辑,仍是太少。人似乎,常常以“知道”替代“了解”,便不自觉停止了深入探索的行为。嗯,接下来,再补补课吧,那些我尚未与之发生共振的,那么棒的音乐内容。


我在“点击原文”里面,放了一张滚石唱片的精选合辑,如果此时,你也已经回忆涌动,不妨点开来,再重温一下,那些那么经典的歌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