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记者讲好故事”9号选手丨阜阳广播电视台苏锋《感动,每一次短暂回眸》

2017-07-30 安徽记协


个人简介

 

苏锋,47岁,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1998年进入阜阳电视台工作,先后在阜阳电视台《新闻透视》、《今晚十分》、《直播阜阳》、《阜阳新闻联播》等栏目担任记者、执行制片人,现任阜阳广播电视台《商界》、《阜阳119》栏目制片人。曾经获得2008年安徽省委宣传部抗雪救灾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安徽新闻奖二等奖,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三等奖,安徽政法、教育、消防等行业新闻奖十多项,多次获得阜阳电视台突出贡献奖、阜阳电视台十佳员工等荣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294du9pp&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我投票,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感动,每一次短暂回眸》


我是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苏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名字是《感动,每一次短暂回眸》。


前天晚上坐公交车回家,上车往后走的时候,忽然一个看上去50多岁的男的站起来给我让座,我想不对呀,我不会比他还显老吧,我正纳闷呢,他把我拉到座位上,说“苏记者,你不记得我了,我是王店子的丁奎,我收养的那个孩子要不是你——”,奥,他说到这儿,我有点印象了。


叙了几句话,我想起来了,丁奎是颍州区王店镇的一个木匠,他收养了一个弃婴,女孩,是个兔唇。在孩子3岁时,他想给孩子做手术,可是没钱,就给《今晚十分》打了个电话,那应该是2003年,我在《今晚十分》做记者,当时就去采访了,这事在电视上报道以后,一家爱心企业赞助5000块钱给弃婴做了手术。        


后来,丁奎又给我打电话,说镇里计生办要罚他钱,原因是他收养弃婴时没办手续,我就给他镇里领导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就没有罚他钱。之后不久,他又到台里来找我,说孩子快上学了,没户口学校不给报名,我又给他联系了当地派出所,派出所了解了情况后把孩子的户口给入了。


“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我问丁奎。他说孩子今年考上大学了,安徽大学,满脸欢喜,那幸福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还拿出手机给我看孩子的照片,看看,这就是我那孩子。我一算,可不是吗,十四五年了,一眨眼的功夫,那个弃婴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到电视台也已经19年头年了,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做出多么大的成绩,但看到这个孩子,这一刻,我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就像农民看到自己的庄稼丰收了一样。 


咱们农村有句老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一名记者,其实我们在种瓜、种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今后去收瓜、收豆。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8年冬天那一场特大雪灾,由于持续大雪造成运输困难,颍泉区中市办事处王府营村500万斤的白菜,堆在地里卖不出去,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当时群众很着急,给我们栏目打电话,那时《今晚十分》已经没有了,改成了《直播阜阳》,我还是记者,就去采访了,到农户家、到菜地里,到菜市场,一天跑下来,脚上的皮鞋都成了泥鞋。


第二天,《王府营500万斤大白菜滞销、菜农心焦》这条新闻播出来了,安徽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阜阳的报纸和广播也跟踪报道,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我记得我们《直播阜阳》栏目还专门做了个板块,介绍白菜菜谱,晚报美食版也开了这么一个专栏,意思就是呼吁大家买白菜、吃白菜。


这一宣传不要紧,全城都动起来了,市直和颍泉区有30多家机关、事业及企业购买王府营大白菜,那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满城尽说大白菜”,估计在座的不少人那时候都发过白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菜农们终于渡过了难关。我也因此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抗雪救灾宣传先进个人。事后,颍州晚报有一位老弟开玩笑说,你领头弄了一个大白菜,那些天我们天天跟你屁股后边转,都是为你在做嫁衣。那意思就是我得了便宜。


而其实说实话,我还真没有那种想法,就像许多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的人,他们在跳入河中、跳入水中的一刹那,连自己的生死都不知道,又怎能想到以后的什么鲜花、掌声和荣誉呢?


说到鲜花和荣誉,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王雅静,王雅静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2016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特别提名新闻人物”,获得过很多很多的荣誉,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荣誉和光环的背后蕴含着多少辛酸和苦闷呢。


去年五月份,台里要做一场王雅静诗歌朗诵会,需要拍个专题片,我就去采访拍摄,由此进入了王雅静生活。


王雅静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王雅静的生活是这样的,她高度残疾,脖颈一下不能动弹,四肢痉挛。每天早上,王雅静的母亲把她从床上抱下来,一点一点地挪到椅子上,为什么要用这个“挪”字呢?因为王雅静有100多斤,她的妈妈很瘦弱,而且王雅静的四肢僵硬,想要抱起来或者背起她都非常的艰难、非常的吃力。抱到椅子上之后,妈妈还要给她来个五花大绑,把手脚都绑住,这样她才能在椅子上坐住,才能坐在电脑前,用下巴去滑动鼠标,去打字、写文章,因为天长日久的缘故,她的电脑鼠标已经被磨得没有的颜色。


晚上,妈妈再把她从椅子上抱到床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多年了,王雅静就这样生活在这么一间不到20平方的房间里。我们在采访王雅静时,面对镜头时,她显得很阳光、很自信,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可是在私下闲聊时,她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一丝丝的忧郁。


她说,“我是会有一点点的忧伤的”,其实我知道,那何止是一点点的忧伤呢,每当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望着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望着窗台上小鱼缸里独自游来游去的那条金鱼,她是孤独的。而其实她的内心,和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她也渴望恋爱、渴望结婚,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可残酷的现实条件是,她吃饭喝水都要母亲一点点地喂,出门晒晒太阳、亲近一下自然,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以前面对工作和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总感觉自己很累、很辛苦,也免不了失落和惆怅,可采访过王雅静之后,看到她的坚韧和毅力,我释然了,我觉得和她相比,我、我都幸福得太多太多了。


王雅静说“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还得过下去”。我想也是,19年的记者生涯,曾经高兴过、忧愁过、畅怀过、纠结过,听到过感谢的话语,也接到过威胁的短信,曾经被人捧为座上宾,也曾经被人抢砸过机器,70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不经意间流逝了。


但我觉得,不管生活多么辛苦,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只要还是一名记者,就要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挺住了,你就活出了生命的价值,你就是人生最美的风景线。

供稿/阜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责编 /李芳  

请点击“阅读原文”为我投票,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