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记者讲好故事”18号选手丨黄山广播电视台洪莹《他倒在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乡亲们心里!》

2017-08-01 安徽记协


参赛单位:黄山市广播电视台

演讲人姓名:洪莹

组别:广电组



个人简介

洪莹

    2013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毕业至今从事电视记者行业3年

    2016年加入黄山市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希望能把有温度的报道一直做下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30xzm6g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我投票

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我要讲的故事叫:“他倒在扶贫路上,却永远活在乡亲们心里!


叫黄忠诚,生前是我市黟县宏潭乡塘田村村委会主任。就在上个月,他被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自从2011年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以来,黄忠诚就一心想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



塘田村位于黟县西北的山沟沟里,距离县城有100多里路,是一个以林茶为主的深山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任伊始,黄忠诚就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突破口。


采访中,塘田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斌告诉我们:“光是供电公司,忠诚就来来回回地跑了几十趟,争取到了350多万元的资金,率先完成了村级电力改造。”几年来,黄忠诚跑项目、筹资金,一件事接着一件办。12个自然村的道路硬化、亮化完成了,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干净水,茶农无电制茶的难题也解决了,这一桩一件,让乡亲们切身感受到了啥叫“获得感”!



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这是今年元旦,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的深情表述。


作为最基层的村委会主任,黄忠诚用生命实践着总书记的话:“脱贫致富路上,一户都不能落下! ”


在塘田,有个叫黄石坑的地方。这里不通水电,只有2户村民。多年来,这2户的脱贫一直是个大难题。 黄忠诚担任村主任后,曾连续20多天奔波在黄石坑的崎岖山路上,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们讲政策、算对比账。


最终,说服他们易地搬迁。并且,还为他们拿到了农村危房改造补贴,争取到了单位赞助的液晶电视。那一年春节,他们第一次准时地收看到了春节联欢晚会。



2014年,他带领村里一帮能人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把23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作为村里24户贫困户的股金入股;2015年,他引进公司,流转了460亩荒山发展茶园和香榧,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还是在2015年,黄忠诚采取村委会出资建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设了135亩高标准示范茶园基地。收益后,村委会和农户七三分成,和贫困户则六四分成


在黄忠诚的带领下,塘田村还探索出了造血扶贫的“塘田模式”,让这个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重现生机。


2012年以来,塘田村集体经济从不足万元迈向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6千元越过万元。

就是这样一位处处为人的好干部,却唯独没有照顾好自己。


去年9月5日,在塘田茶叶专业合作社2016年度贫困户股金分红发放仪式上。黄忠诚面带微笑发放红利。话语间,也全是加油鼓劲儿。当村民们笑呵呵地数着手中的现金,憧憬着来年更好时。


黄忠诚却脸色苍白,手按胸口走出了门外。几分钟后,厕所传来一阵声响,黄忠诚倒在了水池旁。乡亲们赶忙把他往县医院送,一次次地抢救,却回天乏力。


时间定格在了2016年9月5日下午5点,因为脑干出血,黄忠诚再也没能醒来。他,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最前线!


    黄忠诚的老师汪来久哽咽地说:“他当村干部不图名不图利,为的就是带领大家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他干的好啊!”


9月8日,是乡亲们为忠诚送葬的日子。县乡干部来了!原先的24户贫困户来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全村几百号老老少少都来了!黄忠诚患有重度贫血的妻子哭得几度昏厥;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五保户洪飞龙捶着自己的胸口说:“怎么走的不是我!怎么走的不是我啊!”一条长长的送葬队伍,沿着村路缓缓前行。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默默流泪,有人放声大哭。


黄忠诚被安葬在村外的油茶香榧基地附近,乡亲们说:“只有在这里,在这个忠诚心心念念的扶贫项目上,他才能安息!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我相信,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会实现!因为,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还有千千万万个黄忠诚!


而我,也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黄山大地上每一个奋斗的身影、每一次巨大的进步!

供稿/黄山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王晓敏

点击“阅读原文”为我投票,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