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记者讲好故事”20号选手丨芜湖广播电视台邓清《第二次握手》

2017-08-01 安徽记协


好记者讲故事

记者简历:

邓清,198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7年正式进入芜湖市广播电视台交通经济频率工作至今。

先后获得过安徽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三等奖,芜湖市好新闻奖二等奖。

获得2011年、2015年芜湖市广播电视台优秀员工等荣誉。
2015年6月,参与合福高铁通车芜湖大型新闻报道
2016年7月,参与芜湖市抗洪抢险系列报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30qttrd3&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我投票

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第二次握手》

大家好!今天我为您讲述的这个故事叫做《第二次握手》。


照片上的这位女士叫高玖子,现在工作生活在中国上海;这位男士叫陈友清,是芜湖市旭日天都小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居民。是什么让二位的双手紧紧相握?又是什么让彼此的眼眶闪着激动的泪花?故事还要从46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


40多年前,高玖子和家人住在泾县。她们家附近有一座“九里桥”,两岸的村民出行都要通过这座桥。


1971年的初夏,雨水特别多,连续多日的暴雨裹挟着从山坡上冲刷下来的树木和杂物,在九里桥下形成了湍急的洪水。5月24日清晨,14岁的高玖子和村里一位姓李的老人一起过桥,老人先走过去,高玖子刚走到一半,站在距离河道有3 米多高的桥面上,看着滔滔洪水,吓得哭起来,头一晕,栽进了湍急的水流。 



望着顷刻间被卷入洪水的高玖子,老人大喊救命,喊声引来了不少村民。可面对汹涌湍急的洪水,站在两岸的村民不识水性,谁都不敢贸然下水救人,情况万分危急! 


哭喊的救命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也惊醒了陈友清和几个在村里插队的知青。陈友清和另外一个伙伴只穿着汗衫短裤就冲到了门外。到了木桥旁边,只见浑浊的洪水中,一个人影在上上下下挣扎,渐渐地只剩头发在漂浮。


陈友清和伙伴没有多想,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往日温顺的河流此时像脱缰的野马,水流湍急、漩涡不断,看不见的礁石、被山洪冲下来的树木,都让人心惊胆战。陈友清在入水后被一段树木撞到了肋骨,钻心地疼。他强忍着疼痛继续奋力往前游,10米!5米!1米!终于从身后一把将高玖子抱住!


虽然时值五月,但山区的水流温度很低,加上与激流负重缠斗,此时陈友清的体力已所剩无几,但他咬紧牙关硬撑着将高玖子往岸边拖。在离岸边还有七八米左右时,实在游不动了。为了让高玖子少呛两口水,陈友清奋力将她托举起来,让口鼻露出水面。幸好水里有一块岩石露了出来,让陈友清看到了希望!他一手紧紧搂着高玖子,一手抓住岩石的突起,待体力恢复了一些,竭尽全力游到岸边。几位村民此时也找来了毛竹,几番接力,终于将高玖子拉上了岸。筋疲力尽的陈友清躺在岸边大口大口地喘气,那颗心仿佛还在水里扑腾着,村民们在嚷着什么他听不太清。过了好一会儿,直到确信女孩脱险,才放心地松开紧紧握住的双手!


转眼间46年过去了。2017年4月的一个清晨,芜湖交通经济广播《城市对话》节目和往常一样,热线不断。节目中,主播张扬接听了一位女士的电话。她说她叫高玖子,每年只要回老家,都会来到村里的九里桥上。望着流淌的河水,回想起46 年前,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跳入激流,从汹涌的洪水中奋力将她救起。她很想当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说声谢谢!


《城市对话》主持人张扬接到这条线索,被高玖子的感恩之心所感动,当即发布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并以新闻通讯的方式,报道了这件46年前的善举。《城市对话》在芜湖,深受听众欢迎,这则特殊的启事一经发布,一传十、十传百,在芜湖市民中反响强烈。但在380万居民中寻找到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


1天、2天,1周过去了,在4月的日历即将翻过的时候,市公交公司一位员工找到主播张扬,说他认识一个人,名字、外貌、经历都符合对当年那位知青的描述。主播张扬得知这条线索,立刻展开多方联系,并经过再三确认,终于找到了如今住在芜湖“旭日天都”小区的陈友清本人。


主播张扬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知了远在上海的高玖子,电话那头已经喜极而泣。5 月3 日,高玖子和丈夫带着锦旗和礼物从上海赶到芜湖。在记者和街坊邻里的见证下,高玖子和陈友清终于重逢了,两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握手”等待了整整46年!高玖子热泪盈眶,这是当年的救命恩人吗?岁月在对方的脸上已刻满皱纹,但那双手她记得!


46年前那个惊魂的早上,若不是这双有力的大手,她不可能逃出洪水的魔掌!面对眼前的救命恩人,高玖子几近哽咽,久久无法平静。她激动地望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说:父母给了我生命,陈友清救了我,就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要找到他,不是他,我早就没命了,做人要知恩图报。记者的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下了这感人的瞬间! 


今年67岁的陈友清,回城后成为芜湖橡胶厂的一名职工,后来去了一家民营企业,多年被评为优秀员工。今年7月,陈友清因为46年前英勇救人的事迹,被芜湖市文明委授予2017年第二季度“芜湖好人”称号。


“芜湖好人”,一个不平凡的称号,这是芜湖这座城市对陈友清的肯定和褒扬!可危急关头挽救生命的壮举在老陈心中,只算是自己尽到了本分而已。当记者问起他,老陈淡淡地说:“21 岁下放泾县,村民和知青都很朴实,遇到救人的事,有能力的人都会去做,不会顾及危险,当时我水性也特别好。这事儿后来都没和老婆孩子说过。”高玖子的女儿今年要结婚了,她已经向陈友清及家人发出了邀请,请老陈和家人以亲人的身份参加婚礼。


喜欢文学的朋友,一定读过作家张扬1963年写出的那本《第二次握手》;而在2017年,963的主播张扬在江城芜湖,发掘出了另一个知恩图报的“第二次握手”。我们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如今都已进入耳顺之年。从1971年洪水激流中的永不放弃、到2017年久别重逢时的喜极而泣,两次双手的紧握传递的是一份人间的温暖。


人间有真情、电波传大爱。当这件跨越46年的传奇往事,通过芜湖交通经济广播传遍整个江城时,每一个聆听者一定都会为之感动。正是有了一个个见义勇为的人、一颗颗知恩图报的心、一双双乐于助人的手,我们生活的城市才变得更加和谐仁爱!



点击“阅读原文”为我投票,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