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感恩的“河神”——栗毓美与栗大王庙
这两块墓志铭是栗毓美为陈家沟陈毓芝【(1763-1839),13世, 字瑞田,例授登仕郎!】所书
栗毓美善书法,在温县任职期间,结识任职县尉的陈家沟瑞田公,(陈毓芝(1763-1839),13世, 字瑞田,例授登仕郎!)悉知瑞田公乡间义举,瑞田公百年佳构天城,特为之书写碑文,撰文者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毛树堂【毛昶熙父】。
栗毓美治河多有良策,使百姓免遭很多水患侵扰,更能在多地任上为民请命,甘冒革职危险,为民求的救命粮食。所以很多地方百姓为纪年栗毓美,为其建立庙宇,尊为“河神”。至今多地尚有栗大王庙遗迹。在任五年,河不为患。殁后吏民思慕,庙祀以为神,数著灵应,加封号,列入祀典。所到各任都全力赈灾济困、助学修桥,他还审理了大量积案,民间称之为‘龙图’!”
栗毓美治黄创“抛砖筑坝法”并撰《栗勤公砖坝成案》,在中国治黄史和世界水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还在沿用。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三·列传一百七十》认为栗毓美“卓为当时河臣之冠”。
网络资料:
栗毓美,字朴园,山西浑源人。以拔贡考授佑县,发河南。历署温、孟、安阳、河内、西华,补宁陵,所至著绩。父忧归,道光初,服阕,补武陟。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擢汝宁知府,调开封。历粮盐道、开归陈许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十五年,擢河东河道总督。
嘉庆十年(1805),栗毓美代温县知县,因遭灾请求发仓谷煮粥赈济灾民。一名上司将原本批准给温县的五百石谷子拨给了孟县。栗毓美带县印拜谒张牧村说:“上司当廉明公正,以察吏安民为务。……若得罪上官,乃有司之过,何得因怒官而病民?君为郡守,能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甚善,否则吾不敢爱此官也。”随置县印放置案头离去。张牧村了解后,停止将给温县赈灾之谷拨往孟县……
栗毓美去世后,道光皇帝“遽闻溘世,殊堪悼惜”。谥“恭勤”,晋授光禄大夫,晋加太子太保衔,并御赐祭葬,在栗毓美家乡浑源为其建造了一座墓园和一座府邸。道光皇帝为栗公府邸御笔亲题“河帅府”。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栗毓美陵园是一处特殊规制的坟茔,其规制远远超出清代总督,乃至王爷、亲王的标准。像这种顶部有云翅的精美华表柱,也称擎天柱,是皇宫、皇陵建筑群前具有装饰和象征意义的建筑小品;而清代亲王的陵园,才可以有汉白玉石桥、石坊。
道光皇帝御赐祭文:
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垒膺荐剡,爱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符丹纶紫悖之重申,历翠板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安流策导源陂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苍桑速云舻之转运,嘉,睿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三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臂画岂意遂?悼夫论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盖。封彩霞、吴氏为一品夫人。特赐官衔,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林则徐祭文:
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随时与厅员营弁请求治策,于二三将生未生,无不预谋抵御,然其深意,不惟节省经费己也,将以埽二所节之费,移而培大堤固,则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万福所以,为国家计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标黄运,兵专事椿损,城守兵虽习弱,技艺时势亦非所闲,公惟济宁地县,曹衮宵小时窥发,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战诸阵势,躬自教练。文设义学五所,令兵丁子弟读书。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闽海林则徐顿首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