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太极金花”——陈军营 (拳、剑视频)

中国太极拳网 陈沟水 2022-09-14






(中国太极拳网报道) 九十年代,提起“太极金花”陈军营,可谓无人不晓。出生于太极世家的她,在陈家沟崇文尚武的氛围氤氲下,自幼习武,得家父真传,拳械皆佳,德技双修。少年时即在武术界同龄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选拔,被特招为专业运动员,多次代表焦作市参加各类武术赛事,嘉奖、记功,屡获殊荣。成年后,负责外事工作,爱岗敬业的她,以拳为媒,积极进行太极培训,不仅宣传了太极圣地,也以“太极亲情服务”赢得了外宾的赞许。

今天,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型,当昔日的“太极金花”变成太极发展史上一抹亮色,从台前转向幕后的陈军营传承、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歇。利用休息及碎片时间,开展青少年太极拳培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武术人才。笃定太极路,根植血脉中。陈军营说,自己的一生因为有了太极拳,很充实,很幸福。

天南地北太极人同喊“爸妈”

陈军营1972年出生于温县陈家沟的一个武术世家,父亲为当代太极拳大师陈世通。作为发源地,太极拳的微粒子早已溶于陈家沟的空气中,人们呼吸太极,吐纳阴阳。和陈家沟的很多孩子们一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门里出身,自带三分”的陈军营在懵懵懂懂的年龄,早已不知不觉中就能完整而流畅地演绎整个太极老架一路。就连年幼时玩耍,不管是跳绳还是捉迷藏,只要输了被罚表演节目,小伙伴也总会理所当然地选择让她为大家表演太极拳。入读小学后,陈军营习练太极拳更加规范起来。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主动排队站在哥哥姐姐们身后,一招一式,认真学练。练到早读的时间后再去上学。中午晚上,也是如此。一次,一位同学听陈军营说练拳时在院子里排队都快排到大门口时,问她:“你家有几口人?”年仅7岁的陈军营扳着指头算了算:“有32口人!”大家哈哈大笑。一个家庭有30多口人,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大家以为陈军营撒谎,还是一个和陈军营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帮她解了围:“真的,军营家真的有很多哥哥姐姐练拳!”

的确,当年陈军营家的三间平房里,住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跟随父亲陈世通学习太极拳的20多名学员。在陈军营的眼里,他们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父亲陈世通对待他们,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教拳无所保留,吃住一视同仁。无论是每天的排队演练,还是单独辅导,陈世通从无亲疏远近之分;而陈军营的母亲,更是为这些学员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不仅每天想方设法为大家改善伙食,而且因为学员每天练拳,衣服、鞋子很容易破损,她只得白天干活,晚上就坐在灯下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学员们感念于师父师母的恩德,和陈世通的几个孩子一样,称呼师父为“爸”,称呼师母为“妈”。20多个兄弟姊妹,再加上陈家的几口人,可不就是一个30多口人的大家庭么!父亲母亲的淳厚善良,朴实无私,深深地印在儿时陈军营的脑海里。她从小就知道,天下太极拳都是一家人。

一天,村里来了个赤着双脚,背着布袋的外乡人。他在村里遇人就问:“你知道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住在哪里吗?”一听闻有人慕名而来找陈王廷,村人都觉得又好笑,又不可思议,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可是明末清初人,入土三百来年了!陈世通却认真地走上前,幽默地告诉对方:“陈王廷为陈氏第九代人,我也是陈氏后代,可你要见陈王廷得提前300多年呢,现在是找不到了!”外乡人也认真地说:“我看了一本叫《神丐偷拳》的书以后,觉得太极拳太神奇了,非常痴迷,就立志要找到陈王廷。既然你是陈王廷后人,希望你能收留我,教我太极拳。”

就这样,陈世通把这个痴迷太极的外乡人带回了家。由于长途跋涉,此人衣衫褴褛,面目灰暗。洗净换上师母拿来的干净衣裳和鞋后,才露出真面目,原来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呢。

他告诉大家,他是苗族人,来自遥远的湖南湘西,看《神丐偷拳》后,非常痴迷陈王廷,的太极拳,见书上写陈王庭住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就以糍粑为干粮,徒步出门,有时候偶尔搭一下顺风车,一路走,一路问,风餐露宿,这才好不容易找到了陈家沟。

年轻人的经历让在场的人们非常感动,也非常受鼓舞,大家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拳机会,也庆幸自己遇到了功夫精湛,为人谦和却授拳颇为严厉的好师父陈世通,遇见了体贴入微、善良勤劳的师母。

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陈军营善良淳朴,乐观上进。读书学习之外,每天和众多兄弟姊妹有比有赛地练拳,也是陈军营看来最开心最喜欢做的事儿。

别看陈军营小小年纪脾气好,心底善,但颇为好强,做事从不服输,只要大家都夸谁练得好,她就会悄悄把那个人当成自己的目标,不动声色地狠下功夫,不断拉近与目标的距离,直至超越。然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明争暗赛的过程,对年少的陈军营而言,既充满了挑战,又充满了快乐。

赛场频传捷报逞英豪

热爱是一种力量,能让人不知疲倦得攀爬还很快乐。陈军营对于太极拳就是这样。在快乐的习练中,她的太极拳套路和器械功夫越发精湛。

因为太极拳方面的特长,1987年初中毕业后,陈军营经过焦作市武术部门层层选拔与考核,一路披荆斩棘,勇闯雄关,被选入焦作市体育馆,开始专业的运动员生涯。

1988年,陈军营代表焦作市参加豫北五市比赛,表演传统太极拳套路,荣获女子第一名的好成绩,焦作市人民政府特为其记三等功。这对于陈军营来说,只不过是众多比赛获奖经历中的一次而已,普通到她觉得没有分享的必要。

比赛结束后体育馆放假两天,陈军营从焦作回到了家里。那天中午,时任村干部的爷爷从乡里回来,带来了一碗炒面。他亲手把炒面盛放在碗里,端到了陈军营面前,笑眯眯地说:“军营,吃完炒面练练拳,让爷爷看看你打得怎么样!”

看到一向不拘言笑的爷爷爱的天平向自己倾斜,陈军营感到非常奇怪,好奇地问:“爷爷,你今天怎么单单给我捎了炒面?”爷爷笑了:“因为你给爷爷捎来了喜报,这碗炒面,就是爷爷奖励你的!”

原来,上午爷爷去乡里开会时,看到很多人围在乡政府门前,他也好奇地挤了过去。只见政府门前用红纸贴了个喜报,上面写着:近日,河南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落下帷幕,我乡陈家沟运动员陈军营以精湛的拳技,荣获太极拳套路女子第一名的骄人成绩……人们羡慕之余,纷纷议论:“这陈军营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争气!”看到一旁的爷爷,有人说:“你是陈家沟的,这孩子你认识吗?”爷爷乐得合不拢嘴:“当然认识,这陈军营是我孙女来着!”那一刻,爷爷非常自豪。回家时,他特意为陈军营捎了碗炒面,以示嘉奖。

吃完炒面,陈军营走到院子里盘拳走架。以为爷爷看过后会表扬,没有想到,爷爷一言不发,默默站起来,只见爷爷两臂一摆,气沉丹田,那功力醇厚的感觉,绝非十年八载可以练成的。陈军营不由心里一惊:“爷爷,你也会太极拳?我怎么没见过你练拳?”

从小到大,陈军营从来没有见过爷爷练太极拳,她还一直以为爷爷不会打拳呢!爷爷沉着脸,严肃地说:“非在人前练拳才算会吗?”接着,爷爷第一次给陈军营讲起了老一辈人练拳的故事:与其说老一辈人练拳不如说是偷练,白天要下地劳动,忙不完的事情,练拳只有趁晚上,夜深人静,屏息凝神,在月色里闪跳挪移,那不仅仅是累,还有不亦乐乎的开心。练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时常一个激灵从椅子上掉下来后,揉揉眼睛站起来继续练拳……听了爷爷练拳的故事,陈军营比比自己在焦作市体育馆井然有序的专业运动员生活,她又一次在心里暗暗立下志誓,一定要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练拳!

爷爷的鼓励,再一次激起了陈军营内心的“第一”情结。返校后,体育馆即联合多市武术部门,组织召开了一场武术全能赛。比赛内容包括太极拳套路及器械、少林拳套路及器械等。在这次比赛中,陈军营由于少林拳方面的薄弱,以比武术全能冠军获得者只差0.02分的成绩,屈居第二。

这样的成绩,虽然在同学老师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陈军营却难以接受,好强的她强忍着内心的煎熬,把快要溢出的眼泪憋回了眼里。回到体育馆后,她没有和别人一样好好地休息一把,而是来到空旷的演武大厅,“恶补”起少林拳。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教练任老师走到她的身边,说:“小姑娘有志气,好样的!但是,你想过没有,中华武术名目繁多,想要每门都知道已经实属不易,做到门门精通更是很难,俗话说门门通不如一门精,千万别因为想要做到门门通而丢了自己最精通的那一门技能!那才是得不偿失呢!”听了老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陈军营豁然开朗,对太极拳的习练也更加专注。1989年,陈军营再传捷报,在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她一举获得女子拳、剑两项第一名的好成绩。

实力尽展太极魅力

1989年9月,陈军营被分配到温县外事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外宾的接待工作。温县作为享誉全球的太极拳发源地,外宾来温县的目的通常只有一个——太极拳。由于外宾活动地点多为陈家沟,外事办就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设置了一间外事活动接待室,为陈军营的工作驻点。陈军营的主要工作是在这里根据外宾的需求给他们安排太极拳学习班,学习套路和器械。当时太极拳大师陈小旺、陈正雷,包括陈军营的父亲陈世通、哥哥陈军团都在这里任教,可谓师资力量非常雄厚。陈军营工作之余,也会应来自全球各国的外宾邀请在这里为大家表演、教拳。

来自法国的焦艾尔曾在西班牙跟陈世通老师学过太极拳。虽然只是进行短期的太极拳培训,却让焦艾尔不可抑止地爱上了太极拳。后来他通过外事办来到了中国,点名要找太极拳大师陈世通,刚好负责接洽的正是陈军营。

在陈军营的安排下,焦艾尔住到了陈世通家里。焦艾尔抵达中国时患上了重感冒,旅途奔波,直到到了陈家沟,他也一直没有看医生。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瘦成了一根细面条似得。浑身发热的他躺在陈军营家的木床上,一直比划着说床太硬,咯得他浑身骨头疼,陈军营的母亲赶紧抱出了四床新棉被,当褥子铺两床,又盖了两床。

躺在病榻上的焦艾尔只肯吃自己从法国带来的土豆条、鸡胸、鸡腿,不肯吃陈军营母亲精心为他熬制的小米粥,对于陈世通针对病症给他买的药,他会翻出字典,指着上面写有药物副作用的那行,摇摇头拒绝吃药。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夹杂着手势比划着:“要鲜花!”陈军营的嫂子跑遍了当时的整个县城,也没有买到鲜花,只好买了一束绢花,摆到了焦艾尔的床头。

看着焦艾尔不肯治病日渐消瘦,陈军营的母亲心疼地直掉泪,父亲陈世通忍不住道:“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我是你的父亲,要么让你马上治病,要么让你马上回国。如果你是担心药有副作用不肯吃的话,我现在就给你做个榜样,吃一顿感冒药让你看看,到底会有什么副作用!”说完,陈世通仰起脖子,当着焦艾尔的面,把药吞了下去。焦艾尔不好再拒绝,只好吃下了感冒药。一旁的陈军营看着这一幕,也深受感动。

焦艾尔的病渐渐好了起来。陈军营的母亲每天红枣小米糊、烙菜馍、薄膜卷菜等变着花样的做饭给焦艾尔吃,焦艾尔很快开始对土豆条和鸡胸说“NO”了!他练完拳一进门,和陈军营姊妹几个一样,大声喊:“妈!吃饭不!”“爸,吃饭喽!”几个月后焦艾尔离开中国时,体重足足增加了二十多斤!

父母亲的言传身授,让陈军营深深懂得了什么叫无私大爱,尤其是父亲的淳朴低调和真诚大爱,也让陈军营深深懂得,一个拳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拳技,也要德艺双馨,才能真正承担起传承太极的重任。

1992年,秘鲁的太极拳爱好者康多通过外事办来到温县陈家沟。陈军营全程负责他在温县的学习交流。他告诉陈军营,他是在秘鲁看到关于太极拳的宣传片后,觉得太极拳非常神奇,就不远万里来到温县陈家沟。陈军营通过翻译问:“那你现在见到了真正的太极拳,觉得太极拳怎么样?好不好?”康多说:“非常好!”陈军营问:“怎么个好法?”康多做了个白鹤晾翅的动作说:“姿势好,名字也好!为什么会想起取这么有意思的名字?”陈军营舒展身体,一边比划一边说:“你看,这个动作像不像白鹤舒展羽翼的样子呢?为招式取个象形的名字,更容易加深印象。”“那单鞭呢?”陈军营摆开架势,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半身左转,两手分别弧形运转,说:“鞭能曲能伸,能收能放,至柔至刚,就像是这个动作,横贯东西,连接紧凑,手法多变。”康多对陈军营的解释非常满意,连连说:“太极拳真的太奇妙了,不光拳式好而且招式的名字也很好!”在和外宾的交流中,不仅增加了陈军营作为太极拳传承人的自豪感,而且也让她看问题更加开阔。陈军营对康多说:“不是所有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有机会能来到中国陈家沟学拳的,希望你回国后多推广太极拳,弥补你身边太极拳爱好者不能来陈家沟学太极拳的遗憾!”

来温县的外宾,其中也不乏专业的武术家。来自德国的汉斯就是当地的一名武术家。怀着对太极拳的好奇,他通过外事办来到了陈家沟。作为技击高手,他更喜欢用武术动作来和陈军营交流。一次,他一边坐着上三步的动作,一边比划着问陈军营每一步都有什么作用。陈军营也和他比划着,说:“这一步可以挡,进退都可以;这一步是推……”正讲着,陈军营突然觉得不对劲,原来汉斯在练习的同时,试探性地发起了进攻。陈军营心里明白了几分,于是不卑不亢道:“对付这招,你也可以上脚,冲拳。”汉斯试探了一下,或许觉得行不通,说:“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吗?”陈军营点了点头,在对方冲过来之时,上步反转,闪身侧上,不仅避过了对方的锋芒,而且也点到为止,让对方在趔趄中连连拜服:“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样的吧!”

在外事办工作期间,陈军营不仅保证了外宾在温县的安全,也很好地让外宾了解了太极拳的变化莫测,巧妙地树立了民族尊严。同时,她没有放弃对太极拳的追求,积极代表温县参加各类太极拳比赛,并屡获殊荣。其中,1990年在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获女子拳术第一名、剑术第二名;1992年,被温县人民政府授予“十佳优秀运动员”光荣称号;1998年,在河南省豫北五市太极拳邀请赛中荣获太极拳第二名的好成绩。

台前幕后皆太极

为满足国内外游客对陈家沟的旅游需求,90年代后期外事办除了接待外宾服务外宾外,把开发太极拳旅游业也纳入了重点工作,之后,随着从事陈家沟景区基础建设工作的逐步增多,温县外事办公室更名为温县旅游局。作为旅游局的财务科长兼办公室主任,陈军营服务太极拳弘扬太极拳的工作逐步转变为服务太极拳及其旅游产业的发展。

万事开头难。2006年夏天,陈家沟景区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看到单位人手少,陈军营主动提出下乡支持景区建设。当时正值流火七月,陈军营每天六点钟到陈家沟建设工地核算土方,计数发号,晚上八九点和挖土机一起收工。碍于条件限制,工作点没有太阳伞,也没有可以遮挡阳光的树荫,陈军营就头顶一块头巾,在毒辣的太阳下一工作就是十几个钟头,一干就是二十多天。在陈家沟蹲点的同时,陈军营还要兼顾单位的财务和办公室工作,常常晚上回家后还起草上报材料。由于陈军营工作努力,业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陈军营正打算上班,忽然感到地面有些倾斜,瞬间她意识到出了问题。直到跑出家门她才知道,刚刚是发生了地震!她赶紧往陈家沟的父母家里拨打电话,可手机却信号暂停,无法拨打出去。直到下午下班打开电视,陈军营才看汶川发大地震的消息!看着地震带给汶川同胞的灾难,看着电视画面中的废墟和残肢,陈军营的眼睛蓄满了眼泪。她哽咽着对身边的爱人说:“我们俩都是共产党员,现在咱俩能做的,就是为灾区多捐一些款,支持一下灾后重建!”

第二天一大早,陈军营拿着准备捐给灾区的一千元善款来到银行询问汶川地震捐款专用账号。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社会专用捐款账号一定会有的,但是现在为时较早,暂时还没有接到通知。陈军营又来到了民政部门,得到了同样的回复。正在陈军营心急如焚时,接到单位通知党员缴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陈军营把这一千元钱作为特殊党费交到了单位。

近年来,虽然陈军营服务太极拳的工作已从台前走向幕后,但她从未停止弘扬太极拳的脚步,应很多机关单位邀,陈军营先后在财政局等单位授拳。工作之余,她还苦练不辍,倾心传承,每天早晚及休息日,像一个马力超足的陀螺,培训学员,指导实战,为各类赛事出谋划策,培养了一批太极拳传承骨干。在厦门华侨大学就读的儿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儿子在陈军营的指导下从小练拳,拳械皆佳,文武兼修,经常在各类赛事争金夺银。前不久儿子放假回家,陈军营见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每天坚持练拳了吗?”儿子说:“必须要坚持的,不信我给你练练!”看着儿子流畅的演绎,听儿子给自己讲他竞选为学校武术协会会长,并在大学校园传播太极拳的故事,陈军营舒心地笑了。

也许最美好的人生也莫过如此吧!

而太极拳传承事业,正因为有了一批批像陈军营一样根植血脉,以此为终生责任的人,太极拳才生生息息、惠泽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