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风】温县古县城之三:李城
这是温县古城墙唯一残存,为城墙西南角
温县第三座县城,便是现今的温县城。它最早的名字叫李城,初建于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57年。当时秦军在常平坑杀了赵军40万兵卒后,直扑赵国国都邯郸。魏、楚救兵路远未至,邯郸危在旦夕。这时有一个小吏的儿子李同,去见执政的平原君赵胜,分析利弊取舍,劝他拿出家产招募勇士。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组织了一支3000人的敢死队。李同随同3000人向围城的秦军发动了勇猛的反击,秦军退却三十里。这时魏、楚两国救兵赶到,内外夹击秦军,秦军向西败退,邯郸之围解除。在这次战争中,李同战死。赵王为奖李同之功,便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将温地赐与李侯,并在此修建李城。这就是李城的来历。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列传》里详细记载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将温县城由古晋城迁移至此。从此以后,这里便成为温县城,迄今已经1400年。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改温县为李城县,并在李城县置平州,仅领李城县一个县,并扩建李城城墙,周长五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宽十步,修东、西、南三座城门。仅仅4年之后,公元625年,废平州和李城县,恢复温县,属怀州,州治河内县(今沁阳)。明景泰元年、正德五年、嘉靖三十年、清康熙五十六年、雍正十年,都曾先后修补。乾隆二十三年,知县王其华捐金修复护城河,在西南王村引大丰堰水,环城为池,周长五里四十四步,宽一丈二尺,深六尺。为防连雨为害,又在城东南隅建桥修闸,旱闭涝启,导流入黄河。咸丰三年,城被太平军毁坏,同治元年重修,城垣周长八里三十步。民国四年、民国十二年也曾修复。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城池全部毁坏。在封建朝代和民国时期,温县城面积狭小,仅有衙前街(现在的温泉路)一条主要街道,狭窄逼仄。解放后,废城填河,城内外连成一片,城区扩建了南大街、育才街、振兴路、马道街等几条支线小路,直到改革开放前,温县城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1956年建城关镇,1958年置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温沁合并,温县城改为温泉镇,1961年恢复温县和城关人民公社,1986年改为温泉镇。改革开放以来,温县和温泉镇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区快速扩张,目前,城区面积西到岳村乡五里远村,北到前东南王村,东到前上作村,城区面积和人口得到迅猛扩张。温县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县城黄河路西段,有个连珠冢,冢高7米,据旧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是商代冀州侯苏护和儿子苏全忠的墓冢。苏护的老家是温县城北的苏王村商代任冀州侯,女儿苏妲己被商纣王抢走后,苏护反商投周,追随周武王伐商,和儿子苏全忠双双战死疆场,埋在故乡温县。二冢相依,之间以虹桥相连,人称之为连珠冢,附近还有他的部将哼哈二将墓。目前苏护连珠冢已经建设为苏姓的祖陵苏苑,成为温县城区一道独特风景。
西汉历史上有名的万石君石奋是温县西关人,他和四个儿子在汉景帝时都官至二千石,汉景帝名之为万石君,司马迁在《史记》中为石奋立传。石奋父子一生谨慎恭敬,为人忠诚老实,经汉景帝褒奖后声名大噪,影响深远。石奋墓在温县城西的杨庄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世在温县城建有万石君祠,遗址在今温县新兴市场一带。北宋元丰九年(1086年),杰出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与世长辞,享寿68岁,宋哲宗和高太后十分哀伤,令群臣商议加封称号。因为司马光的远祖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而司马孚是温县人,所以就用他的祖地温县为封号,封赠为“温国公”,谥号“文正”,后世遂称呼司马光为“司马温公”。皇帝命司马光的故乡温县建祠祭祀,苏轼弟子、号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撰《司马温公祠碑记》详记此事,收录在清代《温县志》里。司马光祠庙今已荡然无存,遗址在今温县老城东关,现为居民区。 (文史编号: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