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国风】元好问与金灯奇观

王保成 陈沟水 2022-09-14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太原秀容人。元好问7岁能诗,14岁时随叔父陵川县令元泰到陵川,跟随著名学者郝天挺学习。后来,侨居泽州净影寺,每日与山僧为伴,与山林为友,埋头学习,不闻世事,6年而学业有成,淹贯百家经史。自35岁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饱经宦海浮沉。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其中,除在修武县留有大量诗篇铭记之外,关于净影寺的有《宝岩纪行》和《谼谷圣灯》两首,《宝岩纪行》是记述其在净影寺游历的叙事诗,而《谼谷圣灯》则是有记载以来第一首关于净影寺金灯的诗作。其诗为:金门寺前山突起,井底宝岩三十里。旧闻圣灯在山上,紫微侍郎宜不妄。山空月黑无人声,林间宿鸟时一鸣。游人烧香仰天立,不觉紫烟峰头一灯出。一灯一灯续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金绳脱串珠散迸,玉丸走伴光不定。飞行起伏谁控搏,华丽清园自殊胜。北荒烛笼开晦冥,南极入地多异星。岂知心光毫相有,真遇物外恍惚终难凭。腐儒心魄为动荡,再拜中庭谢灵贶。何曾办作刘更生,下照乃辱青藜杖。昨朝黄华瀑流神所怜,今朝金门佛灯佛作缘。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这首诗所说的谼谷圣灯就是净影寺金灯,因为净影盆地古称谼谷。这首诗不仅第一次以诗的形式记录了罕见的金灯奇观,且是多盏金灯,“一灯一灯又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惊坏了僧人和游客,因此是研究净影寺金灯现象的重要文献。


    其实,自古以来,净影寺一带就有夜观金灯的传说。据唐末著名画家荆浩的《笔法论》记载:“太行山有谼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后来五代时在此禅修的芊上人也惊奇地发现夜间常有一两盏金灯由东向西飘过,每当飘到寺院上空,寺内顿时金光普照,金灯寺之名由此而来。净影寺“金灯奇观”应是一种光影现象,只能在夜间看到,尤以阴历二月和八月常见。一般可看到一盏金灯在山头林间游走,飘忽不定,有时也能看到多盏。过去常把这种现象和佛力相联系,故净影寺又有金灯寺之称。如今,净影寺东面的山头被称为起灯山,西面的山头则被称为落灯山。历代文人对此多有吟咏,除元好问的这首诗外,元代政治家、诗人王磐在《谼谷山》一诗中,则有“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之句。至清代程之玿,则开始把金灯现象和佛教区别开来,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土无佛山即有,此灯灿烂几千年。非从白马驮来物,不稽之语莫轻传。”

(文史编号:2012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