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伯先:忆《三三六拳谱》| 《三三六拳谱》序、戒箴

陈沟水 2022-09-14



19世陈伯先 拳照


陈伯先(1920-1989),字耀祖,号斌农。 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人。自幼从父习家传太极拳,后师承本族子明、金鳌、照丕、照奎诸名手学艺。更得陈鑫嫡传弟子陈克忠亲授,并潜心攻读了陈鑫先生巨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三三六拳谱》等书,深得太极拳真谛,拳术造诣颇深。壮岁于沪、渝、西北行走留传佳话,后务农经商,得暇即临池挥毫,醉心翰墨,数十年太极拳功不辍,拳艺纯正。 


1963年参加省武术比赛获优秀名次。80年代以来,参加创办陈家沟体校,历任总务、文秘和理论教学工作。为弘扬太极拳事业,他悉心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陈氏太极拳创编,发展的系统珍贵历史资料,编成《陈氏太极拳内部资料》、《陈世家族世系表》和《陈氏太极拳传递表》并无私的公开陈氏秘笈《三三六拳谱》部分内容,大家才能有幸窥得三三六之真容一部。1984年调县体委从事太极拳历史资料挖掘整理工作,于郑州、鸡公山武术文史研讨会上,发表《太极拳由来》、《太极拳习练概要》和《陈王廷传》等论文,均获表彰奖励,对太极拳的传播、推广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氏太极拳练习概要》是陈家沟近代以来第一次对陈氏小架身法等细节要领的全面总结,文中背丝扣等含义练法也是陈家沟的第一次公开,可以说概要是《陈氏太极拳图说》以外最佳陈氏小架练习指导范本。


陈伯先生前任河南省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理事,新乡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


河南省首届武术散打推手擂台赛,中坐者:陈伯先与四大金刚等合影




陈鑫原著《三三六拳谱》序、戒箴



  盖闻人列三才之一,位居五行之中。中也者,信也,天下之大本。民无信不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老曰:“道本无名而名之”。儒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鸿蒙初分之际渺渺茫茫,洪洪荒荒,无极而太极,天地日月生焉,而育化万物。圣人生焉,而渐立三教,其说有异,其理实一,一本万殊,万善同归。然人之赋性灵敏,冠于万物。其顶天立地者,绝非他物所能及,而代有圣贤出焉!有识之士,效禽兽扑斗之形,采吐纳、导引之术,仿之而成“六禽”、“五禽”之戏,以通气血,壮筋骨,进而以治疗寒暑、饮食、瘴厉所致之疾病也。演之习之,久之拳形萌焉,而形状繁而殊焉。凡拳之雏形,皆由运动身肢而定势成“着”,再串联若干“着”而编组成“路”,最后串联若干“路” 而编组成“套”。成套之后,则多因形、因人、因地或亦因寓意而各定其拳“着”、“套”之名矣。各拳虽形名有别,其体用都一也。须知造物者不易,期成都维艰,各有其长,宜互尊而重之,则武德备其功可期大成矣!
  斯拳原本无名,因本阴阳开合太极之理而成,故以太极名之日“太极拳”。太极者,道也,不居六艺之末,非赳赳之勇而可同日而语者,然有德者得而易之也。我祖传斯技,累世相承,苟能天良不昧,恪守戒箴,则尧何人也?舜何人也?人人当可为尧舜,何虞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物而不尽我所收哉?迨至升堂入室,即知琳琅丰盈美不胜收,进则当可为治国平天下,退则亦可以修身齐家矣!灵敏者先登,敦厚者后至固然。但后来者居上,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亦屡见不鲜。究其所以然,无他,不外乎其持之以恒,如琢如磨,勤苦反复而习之。勤可补拙,苦能励志,而至大成,斯诚后来者居上,而胜于蓝者之正道直径也。似此后生可畏孺子可教之秀,安能不扶摇直上大器毕成也哉!
  古之圣字为“耳口”从“耳”、从“口”,后增“王”于下成“圣”者,何也?曰:“圣”之从“耳”从“口”者,乃授者以口近受者之耳,授受其学之秘诀绝窍也。后增“王”于下成“圣”者,王者,王道也,正道也。合而释之,即授者以口近受者之耳,授其学之正道之秘诀绝窍也。故有“单传独受法不传六耳”之说,正此之谓也。
  斯谱命名“三三六”者何也?日:首“三”字者,取乾卦“〓”,乾三连属阳为天;末“六”字者,取坤卦“〓〓”(三个--),坤六断属阴为地;中“三”字者,寓以叔侄、祖孙三代“人”之意。含而成为上天,下地,人居于中,三才之象成焉。而寓意祖孙三代推演太极之理于天地之中而故名之也。
  吾非不知吾门戒规之严,择人之慎,而何敢有违口传心授之律,著书立论而泄机密哉?事缘先大人弥留之时,于勉强定静之中剀切嘱吾日:“吾之拳道,固当慎传必矣;但亦不可失传。然当今之世,灾祸频降,人生若蜉蝣,不可不虑之朝夕也,应念祖先创之维艰,宜秘书珍藏,择人待传可也。”吾曾唯唯受命,已时愈四十年矣!吾虽耿耿在怀,未敢稍忘于一旦,奈何时乘运舛,碌碌庸才,舌耕糊口者历年,致延岁月,此书不成,吾将抱恨终天。为告慰先大人在天之灵,而不揣学识疏浅,埋首于案牍之间,积时累年,撰集成篇,虽非尽善尽美铿锵鸿文,但亦绝非妄听妄言欺世盗名之谈耳f幸我后昆察之、绳之、慎之、勉之!此序。
  中华民国三年见次甲寅秋八月下浣品三序于故宅秘斋。
  戒箴
  无极太极,化物成形。阴阳开合,天地之宗。虚实刚柔,动静相生。错综复杂,息生想通,推理成拳,万殊一统。外若处女,至柔至静。内若金刚,至刚至雄。刚柔互济,变化无穷。潜移默化,一层一层。层层入胜,妙无止境,修我三宝,太和其中。有我无我,色色空空。参悟入微,其乐融融。勿恃勿恐,荣辱何惊?慎之宝之,斯道可成。机勿轻泄,唯善授命,宁缺毋滥,抉择人龙。身世脚色,严加考证。才德兼备,执礼谦冲。举止端庄,儒雅稳重。不淫不盗,不骗不佞。不贪不欺,不赌不酗,不狂不妄,不骄不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牟名利,不谄虚荣,遵守法纪,持身珍重。于家于国,唯孝唯忠。见义勇为,挺身拼衡。宣誓入门,循序传经。启蒙恩德,海石鉴盟。道友昆仲,砥砺互敬。拳门繁多,尊重勿争。开山收徒,师命是从。恪守箴戒,奉行如恒,背戒违箴,誓盟堪做!尊师重道,庶可承成。


 

陈家沟19世陈伯先

 我自年幼起,就酷爱祖传太极拳。及长,先后曾受父祖辈近代诸名手程度不同的启迪和教诲。由于个人笨而懒,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于陇西诸省,对斯术未能从深探讨。但是,1963年在克忠族叔处恭读陈鑫老先生手书本《三三六拳谱》的情景,终生难以忘怀。其谱乃秘室藏本,真谛真诠,言简意赅,理法精详,完全符合阴阳开合自然造化的道理,确为太极拳实践结合理论的一部罕世珍品。惟该谱已毁于战乱期间,不复可见。为了这一宝贵遗产不被湮没和讹传,谨就记忆所及,予以笔录。屏息凝思,力求真确,以报国家对此事业的重视和关注,并飨广大武术爱好者。其中错讹或所不免,尚望高明者赐教,补正其不足。
   一、《三三六拳谱》的传闻
   1962年,前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姜容樵先生在沪双目失明口述编著《八卦掌》时,曾与族叔照丕来信,询问《三三拳谱》。1963年,照奎族叔也曾由沪函询《三三拳谱》。沈家桢、顾留馨二君1963年合编的《陈氏太极拳》,顾留馨1982年编著的《太极拳术》,都提到《三三拳谱》,并且还说:“《三三拳谱》则以太极拳理法修订形意拳谱者,唐豪于椿元处曾翻阅其书,仅许抄存目录,其所修订者约形意拳原谱十之三云。椿元于1949年去世,遗稿不知藏于何人之手。后虽有人访求陈鑫遗稿,迄今无所得,或说毁于抗战期间。”
  为了落实《三三拳谱》的底细,我曾询问得到陈鑫老先生真传的克忠族叔,他听后,很严肃地说:“我只知道有《三三六》,没听说过什么《三三》。”接着,又慢腾腾地说:“《三三六》原有两个抄本。一为五老(陈鑫老先生从兄弟排行五)亲手书写,一为椿元叔抄写……”停了一回又说:“五老病危时,将其原本……给我”。他泪湿了眼圈,接着说:“给我时候,将我叫到他的床前,老人家在枕头下取出来,流着泪发着喘,一字一句叮咛我:‘可传……传,不能……乱传,乱传……有罪,不能传……烧!’说罢五老给了我,他老泪直流,呼吸紧张地躺在床上……。”克忠叔说到这里,激动得说不下去了。我给他递了一条湿毛巾让他擦了擦泪脸,又给他倒了一杯开水,歇了几分钟,气氛冷静了一下,我才又问椿元老抄本的下落,和《三三拳谱》是如何说起?他说:“你椿元爷的抄本下落,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流落到何人之手。唐豪当初来时,我不断跟着招呼,当时拍摄祠堂、老坟、碑楼、街道以及奏廷老、仲甡老的遗像,和大庙阅台下边摆着的当年奏廷老在玉带山石窟搬来的铜佛像时的情景,我都记得。这些照片,这院(方言,指他家)当初都有,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毁掉了。”他又沉静默思了一会,接着说:“当初你椿元爷手按着他的抄本《三三六》,仅露了一页目录让唐豪看,《三三六》的‘六’字,可能是在他的手指下按堵着,未被唐豪看见,或者是由于当时双方语音的差别,或者是由于唐豪的心情过分高兴和紧张,抄漏了‘六’字;从而就把《三三六拳谱》误传为《三三拳谱》了。”说罢,停了一会,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随后我给你寻寻拿出来,你好好读读。反正,‘不可传,烧!’。”我俯首唯唯听命。过了一个时期,一天夜里,他见我来到,先关闭了院门和房门,拿出来用油纸和布包了三层的师传本《三三六拳谱》,双手交付给我,低声嘱咐:“好好读”。并命我闩上房门,他在院子里下功夫。我就遵命恭读。有两个小时,他弹门叫开,收回书,嘱我回去。如此者数次。
  大约在1972年春节时期,移居沁阳的立宪族弟回陈沟探视,约我和庆华(伯祥叔未在家)到立周族弟处晤谈,见面之后,除互致年禧外,主要话题是面对当时太极拳遭到压抑、打击的状况,如何继承和保护这一宝贵遗产的问题。当谈到了《三三六拳谱》时,立宪说,八爷(陈椿元在堂弟兄排行八)生前曾付他一本抄本,嘱其像生命一样珍惜之。后来,他随身带到四川,在一次战乱身危时刻,因怕流落于非人,而将该书一页一页撕开,足踏于竹林泥沼之中。言讫,相对俯默有时。继而谈及抄本内容,与克忠叔存本完全相同。而克忠叔秘藏的陈鑫手书本,也于“文化大革命”初期,霉烂沤糟在红薯窖里了。如此珍贵的文献资料,尽毁于战乱之中,真是可惜。
  二、忆述《三三六拳谱》的轮廓
  陈鑫老先生的手书本,用当地的白棉纸书写,丝线古式装订,等于现在新闻纸八开对折本稍长10厘米、阔八厘米。封面封底较厚,是其一类纸裱背而成。封面左上角从上而下写着《三三六拳谱秘本》,字为欧体,笔势风神道劲,约20厘米大小,其“六”字是钩勒阴字。右上角写着:“民国岁次甲寅成”。中行写的是“陈氏家藏”。字均小于左上角之字。揭开封面的背面,是气势雄伟两行的颜体楷书:“极秘极密,勿轻示人。可传则传,否则焚之!”十六个醒目大字,字体较封面左上角的大字还稍大些。
  第一页为书面备页,字的题写、款式与封面同,背面十六字也相同。
  第二页的正背两面皆空无字。
  第三页开始直写:《三三六凡例》,下写“陈鑫著”,再下并写三行,右为“侄雪元、椿元编辑”,中为“孙女淑贞”,左为“孙男金鳌、绍栋参订”。《三三六凡例》五字较大,占两行,“六”字仍是钩勒阴字,以下字较小,及至编辑、参订的人名字个挤得更小,“参订”二字则排写在金鳌名下,虽字个大中小三类不一,但书法清晰,布局匀称;再者其本全文,多是蝇头楷书,以及插图释注,尽乃清晰端秀,一丝不苟。陈鑫老先生时已年近七旬,犹能出此手笔,可见老先生文武造诣的深湛和其承先启后的良苦用心。
  《凡例》的章目概分:序、戒箴、天人合一论、无极、太极、河图、洛书、三才、人身穴道、八卦等图解、拳之由来与演进、教学体用、兵器等等。在《拳之由来与演进》章目下,附有形意、八卦、长拳、通背、潭腿、少林等优秀名拳的分目,也有太极拳详尽的分目。第四页以后,依次为序、戒箴……等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