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张云德 | 陈氏小架太极拳+推手(早期视频)
张云德(1941.11.16——2005.10.10),陕西省长安县灵沼乡小丰村人。
先生天资聪颖且喜文好武,少年时按拳谱自学武艺并勇于实践,很多习武者都败于他的手下,其中一位是武林名宿宋清河公的学生。
宋清河(1895——1974.4.23) ,河南怀庆府沁阳县晋冢村人。其先祖是少林寺打出山门的还俗武僧,故幼时即习家传少林拳技。后随舅父温县陈家沟陈应德习陈家拳功。因其拳技精湛,和王银刚、李孟甫、李玉章并称四大金刚。
辛亥革命后,直隶督军曹锟为扩军备战,在沧州以比武打擂的形式,选拔精英扩充实力。宋公经擂台考试成为曹锟卫士。在此期间和卫队的同袍经常切磋交流武技,宋公留传的耙子棍即为此时交流所得。后来因技艺出众并且忠诚精明受到吴佩孚赏识,成为吴的卫士兼其军队武术教官。此后随吴佩孚转战沙场。直奉血战山海关时,宋公因斩杀敌将受奖,吴佩孚赠短剑一把。1926年吴佩孚南征溃败,宋公遂亡命江湖,后隐居于陕西户县秦渡镇。
宋公得知先生未曾拜过师学过艺,竟然能击败自己的学生,感到很奇怪。就决定亲自会一下这位自学成才的武林新秀,便把先生在从秦渡镇赶集回家必经的沣河堤上拦住。先生早就听说过宋公大名,见到宋公时执礼恭敬。交谈之后两人很是投缘。经过三年交往考察,宋公见先生品行端正天资聪颖遂收于门下,尽传李景炎系小架太极(当地人因该架行势时周身抖擞如打颤故称其为硌颤架,现称忽灵架或忽雷架)和陈应德秘传之陈家老架一势(劲)赶三架,也称无形架。
先生悟性本高,现在幸遇明师,自然勤学苦练。宋公见之非常欣慰,给先生尽授实战技法和自己战阵厮杀心得。如此寒暑六易,先生终得技击搏杀精髓。
先生重实战精技击,尤擅分筋错骨拿脉打穴。先生一生交手无数,罕逢敌手。
1980年代,先生邻村童某精红拳,功力深厚远近闻名,弟子数百。他听说先生的能以柔破刚,不以为然。约先生比试。当日两人准时来到约定的生产队饲养室。童某持齐眉棍,先生见状就顺手捡起一根给牲口搅料的二尺木棍。引进落空两招就制服童某。围观者上百人喝彩声如雷,自此先生名声大噪。
户县余下镇有一复转特种兵,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并精于擒拿格斗,在部队比武中曾获得冠军。他认为传统武艺都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曾踢数家武馆,无人能敌。闻听先生之名,找到门前要一决高低。为捍卫真正传统武艺荣誉,先生慨然应战。刚交手一回合,先生即将其撂翻在地,无力起身。从此他再也不敢藐视传统武艺。
先生尊师重道,堪为世范。
宋公晚年因长女去世和独子患疾,心情抑郁缠绵成病,再也不能教拳授徒,自此门庭冷落。先生每天干完生产队农活,晚上步行八里前去秦渡镇照顾宋公起居,在来回路上边走边练拳风雨无阻直到宋公去世。宋公独子宏喜因精神疾病失踪,先生不辞辛苦四处寻访而未得其下落,直到临终耿耿在怀。自觉愧对恩师,引为平生恨事。宋公亡故后,先生把照顾宏喜妻女视为己任,虽然自家人口众多家境困难却经常周济她们母女,使自己肩上的负担更重,长此以往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宋公有一弃徒某,因愤恨被革出师门,在宋公离世后,自觉技战超群,遂肆意诽谤诋毁宋公。先生和他素无恩怨但凛于大义,登门出手惩戒,打消其嚣张气焰。
先生因假传武泛滥而真传武式微所以广授门徒,但品行卑劣者,即使重金求学也不收授。先生性情刚烈,教学时却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因能因材施教,所以门下不管贤愚都有所得。
2005年,先生参加武当山武术交流大会时,西班牙中国武术联盟名誉主席张修睦钦佩先生武艺,欲聘先生去欧洲授学。可惜天妒英才,未及成行就因病辞世,终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