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孙朝柱 | 太极拳
李景炎系小架太极(当地人因该架行势时周身抖擞如打颤故称其为硌颤架,现称忽灵架或忽雷架)和陈应德秘传之陈家老架一势(劲)赶三架,也称无形架。
孙朝柱 | 太极拳
宋清河(1895——1974.4.23) ,河南怀庆府沁阳县晋冢村人。其先祖是少林寺打出山门的还俗武僧,故幼时即习家传少林拳技。后随舅父温县陈家沟陈应德习陈家拳功。因其拳技精湛,和王银刚、李孟甫、李玉章并称四大金刚。
辛亥革命后,直隶督军曹锟为扩军备战,在沧州以比武打擂的形式,选拔精英扩充实力。宋公经擂台考试成为曹锟卫士。在此期间和卫队的同袍经常切磋交流武技,宋公留传的耙子棍即为此时交流所得。后来因技艺出众并且忠诚精明受到吴佩孚赏识,成为吴的卫士兼其军队武术教官。此后随吴佩孚转战沙场。直奉血战山海关时,宋公因斩杀敌将受奖,吴佩孚赠短剑一把。1926年吴佩孚南征溃败,宋公遂亡命江湖,后隐居于陕西户县秦渡镇。
宋公得知先生未曾拜过师学过艺,竟然能击败自己的学生,感到很奇怪。就决定亲自会一下这位自学成才的武林新秀,便把先生在从秦渡镇赶集回家必经的沣河堤上拦住。先生早就听说过宋公大名,见到宋公时执礼恭敬。交谈之后两人很是投缘。经过三年交往考察,宋公见先生品行端正天资聪颖遂收于门下,尽传李景炎系小架太极(当地人因该架行势时周身抖擞如打颤故称其为硌颤架,现称忽灵架或忽雷架)和陈应德秘传之陈家老架一势(劲)赶三架,也称无形架。
宋式太极拳技击要法秘诀
静不动蓄静之,动则似闪电、心动意动、手动轻如风。身动全身四肢百胲都动、脚落树根生、手到脚不到,打人得不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揉草。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远了用脚手,近了加膝肘,远拳近肘贴身靠,样样都需要,看你用的机会妙不妙,打人如御肩,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手要轻,足要稳,把式走动如猫行,心要坚,目要精,手足齐发自然贏。见形不打人,打人不见形,睁眼吉、闭眼凶、擦颜审势我自明,心如火药手如子,灵机一动鸟难飞,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方寸间,见空不打见实打,打的对方没办法,骨节要顺,不顺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起手要快,不快则滞.拳手要火,不火则打不准;打手要狠,不狠则失威。手要灵活,不灵活则失阴;心要精,不精则受损。三节要照,四稍要齐。明了三节多方法,明了四稍好擒拿。进退以气为主,以心为帅。日久思悟,运化自如。出入顺其自然,方能随心所欲,以至神明为理。
再论太极拳的擒拿与反擒拿
“擒拿与反擒拿”是太极拳在实战中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搏击手段,它运用了太极拳的粘连黏随,惊闪巧拿之法,使对方无法做到有效的侵害,同时破坏了其平衡或制约其动作的发挥和运用,从而创造了我顺人背的有利机会,使用了将对手迅速制服的绝技。太极的擒拿与反擒拿,以“臂掤勾挂妙中取,惊闪巧拿人不知”的拳法,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八法劲力为核心,在实战进身中更加具有稳妥,合理和严密巧妙的性能。
太极拳的擒拿与反擒拿是运用点拿锁扣,扳缠切压,拧裹缠绕,揉搙等手法,使对方关节、韧带超过了其运动的生理活动极限,从而失去自控能力而被制约,以达到控制一点而牵动全身的奇特效果。
太极拳的擒拿与反擒拿包含了反关节,分筋脉,挫骨法,具有拧折翻压摔打化发等技法原理。在破解擒拿时,力求快准狠。在交手中,要有缠绵带螺旋的感觉,即粘连黏随,听其劲路,凭肌肤与敌接触的感觉,及时判断掌握对方身手的劲路变化,顺其来势,而采取适当有效应变措施,达到我顺人背的目的,在迫使对方手、腕、臂背力僵持的同时,继续以爆发力的整劲摧残对手,造成对方脱臼乃至筋断骨折的下场。在抓拿对方关节的同时,不能生扳硬压,否则会弄巧成拙,反而被制。在手法引化的同时,腿部也要有缠丝螺旋,以锁绊踩压别缠勾等技法,同手法相互配合,来克制敌下盘。使对方腿不能灵活运转,迫使对方失去重心,失去自控,以达到我引进落空的制服效果。
论一势赶三架连打之法
一势赶三架连打之法,是中国民间宋式太极拳忽雷小架全拳书中高级技击技能之法,也是严师精研一生的独门创作。它的主要特点,轻巧、灵活、迅速,发劲冷脆。其一势引出三势连动流串,举一反三,紧密回击对方。
一势赶三架的连打之法,其一势引动三势,既有混圆架中的混圆劲,又有弹抖架中的搏楞劲,特别在行动中又有忽雷功法的忽灵劲。
一势赶三架的连打手法,在技击上,采用了缠丝劲螺旋劲弹抖劲,忽灵劲,综合相结,轻微紧密,逆顺并用,以惊闪巧取化打合一,拿中有打,打中有拿,使对方防不胜防,以柔以主,柔到即是刚,虽理简易悟,但在悟练结合,没有三五年功夫,也是纸上谈兵。枉徒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