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新闻网|李占国:万物互联时代智慧法院起而行之

2020年 第 173期 ▼


连线全国两会

文|柴燕菲 赵晔娇 郭其钰


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法院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近年浙江法院主动适应互联网与司法深度融合趋势,持续加码司法改革与智能化建设,逐步打造智慧法院生态体系。


在李占国看来,互联网时代,司法模式深度转型。浙江智慧法院建设起而行之,也映照着人民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

“互联网+审判”的革命性变革


司法改革与技术变革深度融合,是浙江法院不断创新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的基本理念。


作为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自诞生之日便承担着探索新经验、新做法的使命。李占国以该院异步审理模式为例介绍,“这一新型互联网审理模式进一步打破涉网诉讼的时空限制,让审判在‘异步时空’进行,使打官司‘一次也不用跑’成为现实,实现了审判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据统计,2019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网案件27829件,审结21841件,开庭平均用时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45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66%、25%。一审服判息诉率99%,自动履行率98%。


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智慧法院提供的司法服务不再是从无到有,而是司法为民、便民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化程度。


如浙江输出的“移动微法院”模式,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移动诉讼服务平台,实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由于平台入口亲民、操作程序简易,符合条件的当事人95%愿意选择使用‘移动微法院’。”李占国说。


当前浙江智慧法院渐趋覆盖全部审判执行流程。李占国认为,这不仅使在线完成全部诉讼活动成为可能,更为积叶成章、深度整合,形成开放智能的审判模式提供愿景。



👉

“疫情是对智慧司法的检验和激活”


“不能因为疫情限制减损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这是疫情期间,浙江法院所秉持的诉讼理念。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注重现场亲历的传统线下诉讼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在线诉讼成为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最有效途径。”李占国说。疫情发生后,浙江法院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多个平台等进行网上立案、联系法官、提交材料、开庭或调解。同时要求各地法院运用好跨区域远程办案平台、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和律师参与诉讼、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2月4日,经当事人申请且报审批同意,杭州互联网法院一位居家观察的法官连线西安和温州两地诉讼参与人,进行了一场法官、当事人都在家中的“隔空庭审”。该案也是中国首例法官在家开庭的案件。


今年以来,浙江法院网上立案13.5万件,网上调解8.5万次,网上开庭5370次,网上证据交换2.7万次,电子送达155.7万次。


“疫情期间的在线诉讼是对前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全面检验和迅速激活。”李占国认为,在线诉讼模式能够在疫情吃劲的情况下,确保司法服务不断线,这是近年浙江互联网司法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

智慧法院向智能化转型“多点突破”


谈及智慧法院的未来建设愿景,李占国表示,全面深化“平台+智能”建设,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向全面智能化转型,还需“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审判程序中各环节的智能化应用,但全流程智能化尚处空白。”他介绍,浙江正着力在智能审判、智能送达、智慧执行、智能诉讼服务、智能司法管理等环节多点发力。


如智能审判方面,去年9月浙江法院研发“凤凰金融智审”模式,借助无实体的AI法官助理,辅助法官从立案到归档的全流程智能办案,实现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三自动、五实时、三当庭”,填补中国国内空白。


李占国介绍,去年浙江法院整合84个业务系统,建成全省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今年将依托该平台全面推行无纸化办案。


在他看来,疫情过后,互联网司法在法院审判工作中的功能作用将进一步突显,如何适应当事人在线诉讼新常态、实现互联网时代司法模式的深度转型将成为人民法院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浙江天平



👉 丽水中院召开2020年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 126万!丽水法院开出全省最贵“修复账单”并发出全省首张野生动物行业从业禁止令👉 全国两会上,胡海峰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奋力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

点“在看”打cal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